第43章 藏友鑑寶
兩"禽"相悅 大叔,別來無恙 說謊的灰姑娘:假面潘多拉 重生之嫡出鳳女 地球最後一個修仙者 極品學院:風流戰神 星神傳說 凶案組 穿越清朝當皇帝 與爺結同心
第43章 藏友鑑寶
第四十三章 藏友鑑寶
80多歲高齡的畢德民老人早早的就趕到了現場,帶來了30件寶貝。都是些他在潘家園和琉璃廠淘弄過來的,經崔秀赫的鑑定,老人帶來的寶貝只有30%是真的玉石而且只有兩件是古代玉石但玉料為次品價值不大,但畢德民老人接受主持人採訪時卻一點兒也不遺憾,重要的是瞭解這些寶貝的真實內在,收藏愛好還會繼續下去,也希望這樣的活動多搞些,提高藏友們鑑寶的眼力。
劉琴將祖傳的半隻玉鐲放在臺上,崔秀赫一摸就知道這個是冰種的祖母綠,只剩下一半可惜了就說道:“您這祖傳的半隻玉鐲為天然的冰種翡翠,屬於A貨,可惜只剩一半了,要是整隻最少千萬人民幣,但就是這個半隻也能值百萬左右,您要好好收藏。這個時候就聽劉琴問道:“專家,真的能值那麼多錢麼?”崔秀赫就說確實能值百萬人民幣。
劉琴卻說“專家我家窮而且家裡等著用錢,不知道你收不收這半個手鐲啊”崔秀赫去很為難看劉琴的穿著就知道家庭應該不富裕,但不知道鑑寶現場允不允許交易,就將這個事情說給張靜敏,最後專家組和導演組討論結果是買賣自願可以交易,最後和劉琴簽訂轉讓協議並開了張一百一十萬的支票交給劉琴。這個交易透過現場的麥克讓市民們都知道了,引起一陣議論,熱情也更加高漲。
隨後崔秀赫鑑定的結果不太理想,陸續上來的幾個人自認為都是和田玉的手鐲和掛件,經過鑑定有的是大理石,有的為岫玉,與和田玉相差懸殊。
上午崔秀赫共幫135名市民鑑寶,現場鑑寶187件,涉及寶石、玉石、珊瑚、水晶、印章石等寶貝。這些寶貝大多來源於祖傳、旅遊購買、朋友贈與、古玩市場淘寶等途徑。但經過現場鑑定,祖傳、旅遊購買以及地攤上購買的寶玉石合格率很低。很多人也只是憑著喜好購買,對寶玉石並不是特別瞭解,還處於初學階段。雖然鑑寶後,有人歡喜有人憂,但大家都表示,重要的不是“寶貝”的價值,重要的收藏的愛好。
“我從1996年開始玩古錢幣,就這二年開始才收藏玉石,經常到潘家園古玩市場琉璃廠等地逛逛,有喜歡的就購買下來,畢竟不是很懂行,所以每次花錢都會有節制,不買貴的,只買喜歡的。愛好還是外行有時候也很矛盾,這樣的鑑寶活動該多搞一些,聽崔專家這麼一說,我收穫挺大的,以後有機會我還要與專家多學習學習。”前來籤寶的高思成高興地說。
“我這旅遊花220元買的翡翠玉鐲竟然是天然的,我多少有些驚喜。但是買的翡翠掛件是經過處理的,不過我已經很知足,很感謝這兒活動讓我瞭解了這麼多。不過,我還是想提醒大家,旅遊購買這種東西還是要慎重。”鑑完寶,張娜如此說道。
主持人張靜敏在後期的節目中說希望透過此次活動與古玩玉石愛好者有一個近距離的溝通,也希望這些愛好者提高珠寶和古玩的鑑別能力,提高鑑寶意識,除滿足自身愛好的同時,也保護好自身的權益。
一上午的緊張鑑定包括崔秀赫在內的專家都累的夠嗆,精神上很疲憊,但現場的人不見減少反而越來越多。在鑑寶現場,有的人架勢十足地背了個大揹包,一下子就帶來了十多件寶貝;有的人小心翼翼地用報紙裡三層外三層地包著瓷碗,生怕打碎了。好多人還捨不得走,即使自己的東西被判為贗品,也想留下來看看別人的新鮮貨,聽專家細說門道。
相對來說崔秀赫這裡還好些進度很快畢竟玉石只要上手相對於古玩每件要仔細鑑定要好的多,古玩的鑑定需要時間較長,一上午金胖子書畫鑑定也僅僅鑑定了30來副。
草草的用過餐,又開始緊張的鑑定,但這個時候也許上午需要鑑定玉石的市民都鑑定完了,崔秀赫反而悠閒了許多,這個時候看著其他專家忙碌的鑑定崔秀赫忍不住偷笑喝著茶水,卻不想被金胖子抓住了,這下金胖子不讓了,經過專家們熱烈的搶人活動後,崔秀赫被迫幫著鑑定古玩雜項因為哪裡等著鑑定的市民藏家最多。
林先生在“驗貨”之前還偷偷告訴主持人這聖旨是祖宗傳下來的好貨!經崔秀赫鑑定後認為林先生帶來的聖旨是現代仿品。林先生滿臉遺憾但這就是古玩市場的現狀百假一真。
胡先生手上拿的藏品是一個碗最後丘大君有些吃不準讓其他專家暫停手裡的鑑定集體鑑定這個青瓷碗,最後專家組統一意見鑒定為唐代越窯青瓷碗,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唐陸龜蒙《祕色越器》詩就有";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的詩句,唐代越窯胎質細膩,釉層均勻,渾厚滋潤。難得一見的珍品。崔秀赫看到此碗也深深的被吸引住了。經過專家估價為兩百萬人民幣,崔秀赫就問林先生是否有出手的意願,但讓崔秀赫失望了,林先生不缺錢所以將這個青瓷碗收藏了。
金胖子的書畫的鑑定在哪裡忙活的熱火朝天的,後來也讓崔秀赫幫著鑑定一些,崔秀赫徹底淪為打雜的了,丁正義帶來了3幅字畫來到崔秀赫這裡並且說道“這是朋友收藏的,是清代著名書畫家、遂寧人張船山的真跡,市場價100多萬元吧。”
丁先生他小心翼翼把字畫展開,讓崔秀赫過目。幾分鐘後,崔秀赫得出鑑定結果:第一幅山水畫非張船山真跡,是清末民國初期仿品;第二幅是民國初期仿品,落款是後補上去的;第三幅是現代仿品。
丁先生對這個結果很不滿意並且質疑崔秀赫的鑑定結果,最後專家組統一鑑定結果確實如同崔秀赫鑑定的那樣全部是仿品,最後丁先生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結果,並且對崔秀赫道歉。
何先生帶來了兩幅字畫,“這幅梅蘭圖,是鄧煥章老先生到巴中游玩時,親自畫了送給我的。”崔秀赫接過這幅還未裱的畫作,仔細看了幾分鐘後認定:“這是梅花大師鄧老先生的真跡,收藏價值高。”何先生的另一副對聯,也被崔秀赫鑑定是畫家吳山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