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二百一十三章 龍騰㈡
緋色桃花運 我的老公是殭屍 九轉逆神 蠻荒仙道 夫君請躺好 山寨大小姐:搶個妖夫來壓寨 閨夢不宜秋 快穿攻略:花式虐狗手冊 火之歌 有一種緣分只留於擦肩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二百一十三章 龍騰㈡
“龍騰計劃”是微星科技集團1994年為邁向國際市場,確立自己在國際市場的品牌地位的而實施的一系列市場策略、投資與併購計劃的總稱。
這是以微星科技新一代的微處理器的名稱作為代號的,它的用意在於希望藉此機會讓公司真正走出國門,在國際市場強手如林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這代表著中國高新技術最高水平的力量,一支年輕的力量,也是一支註定要讓世人矚目的力量。
1994年10月,廣東電信開通了中國第一個進入商業化的數字行動通訊網,這個網路是建立在深圳原有的CDMA試驗網的基礎之上的,250個基站和20個直放站覆蓋了深圳城鄉的每一片土地。 由於此前試驗網的不斷完善與不斷改進,當初那2萬名幸運的試用者早已習慣於使用AnyCall電訊生產的手機,享受著比模擬網更好的通話質量。 眼下,深圳人正翹首以待深圳電信局正式辦理手機入網手續。
在中國內地似乎沒有人談論已經在歐洲開始商業化的G**,官方更是大力宣傳CDMA種種優勢。 李思明已經改變了歷史,在原本的歷史中,中國在決策上馬第二行動通訊網的時候,曾一度鍾情於CDMA,只是由於G**更開放更符合產業發展的需求,並且相對便宜,所以讓G**在中國站穩了腳跟。 李思明明知道支援CDMA的國家實在太少,但是S-94標準及其初期版本。 從一開始就立足於開放性和適應全球化發展地趨勢,而且這種開放性必將帶動整個產業鏈企業的發展,並讓他們積極參與進來,所以中國的CDMA網路已經到了不得不上馬的時候了。
“你們準備好了嗎?”中國某通訊類刊物在封面上寫著這個特意加大加粗的問號。 當廣東電信宣佈CDMA投入商業化運營的時候,除了原有的那2萬名試用者抱怨從此他們必須交高昂地電話費並且從走失去某種特權之外,所有產業內企業都摩拳擦掌,紛紛等著分食大蛋糕。 但是除了很早就跟微星科技集團有密切合作的少數幾個公司之外。 大多數中國地企業只能望洋興嘆,他們要技術沒技術要人才沒人才。 更是缺少市場意識。
1994年11月1日,這一天深圳電信正式辦理手機入網手續。 AnyCall電訊在這一天推出一款最新手機,這是世界上第一款揭蓋手機,黑色外殼,外接式的天線,採用機卡分離的形式,也是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小重量最輕的一款手機。 一經推出就引起世界轟動。 甚至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成了後來真正翻蓋手機的代名詞。 它使用的是一塊鎳鎘充電電池,當然是微星電池(日本)有限公司生產地,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這一天註定成為世界電信產業界的值得紀念的日子,當月投放市場的10萬部手機,售價高達一萬兩千元人民幣,但在一週之內就銷售一空,這要比動輒兩三萬元的“大哥大”要便宜的多,不僅令更多的人買的起。 而且從造型上看更是讓更多人產生購買地願望。 這其中有相當數量的手機被那些渴望生產這種手機的廠商買回去大卸八塊,給解剖了。
“江湖告急”可以用來形容AnyCall電訊目前的狀況,總裁兼CEO張華很顯然沒有預料到市場的反應是如此的熱烈,以至於他不得不在董事會上表態要深刻檢討。 工廠不得不加班加點製造足夠多地手機供應市場,這絕對是一個壟斷的市場。
一時間,深圳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手拿黑色的AnyCall牌手機的人。 而且專門是在人多的地方打電話:
“張老闆嗎?我要的貨你還沒發過來,告訴你,我雖然不在公司,但我有AnyCall手機,你一天不給我發貨,我每隔一小時打一次電話,直到你發貨!”
“喂,程先生嗎?我是老劉啊,好久沒見想約你出來喝茶,噢。 今天沒空啊?沒關係。 你有空了給我打電話,隨叫隨到。 我的手機號是130XXXXXX……”
“劉經理嗎?我是巨集發公司的銷售經理啊!我在街上呢,當然用的是AnyCall牌手機,你也有啊?號碼多少?不知道我們公司的合約您收到了嗎?”
“是趙祕書嗎?我是誰?我是你老闆!公司有什麼事情隨時給我打電話報告,不用擔心,我剛買了AnyCall手機,隨時可以聯絡到我!”
……
這種黑色小玩意擁有難以明瞭地魔力,它已經在開始改變了人們地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終有一天,人們即使很討厭它,卻也離不開它。 AnyCall電訊在BP機業內的霸主地位,讓它地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國人中耳熟能詳,而它本身就代表著可靠性和實用性,在它不太長的發展時間內,已經樹立了自己的雄厚的品牌實力,而深圳試驗網執行兩年多以來,更是讓所有人都產生了信賴感。
“沒有AnyCall,我連BP機都用不起!”這是許多人的看法,隨著AnyCall生產規模一再擴大,讓BP機的價格越來越低。 在1994年末的時候,如果你是深圳的老闆,如果你手上沒有一部AnyCall牌手機,你都沒臉跟客戶說你是深圳的老闆!AnyCall,至少在中國,已經成了個人通訊產品的代名詞。
如果有人說,我只信賴AnyCall牌手機,那麼李思明應該感到很高興。 這是他和他的股東們地最“美好”的願望。
深圳電信的移動運營當月的話費收入就超過了700萬元,而它本身卻在基礎建設中卻沒花幾分錢——因為這全是AnyCall電訊攜手它的兩個關係親密的合作伙伴中興和華為無償建設的,他們必須讓電信系統意識到早一天建設早一天收益。
廣東電信行動通訊公司於是趁熱打鐵,準備在全廣東省內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全面建設CDMA網路,沒錢沒關係,銀行給貸款,銀行也很樂意給貸款。 因為這對於電信系統來說,也是一個壟斷性地行業。 絕對不可能沒錢可賺。 一場轟轟隆隆的行動通訊基礎建設在廣東展開了,中興與華為提供地幾乎每件產品中都有AnyCall電訊的專利授權。 AnyCall電訊在1994年最後兩個月共銷售手機70萬部,共獲純利近30億元,十足是暴利,這還不算它從通訊裝置中收取的專利費。
這巨大的利潤刺激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甚至外國企業加入進來,全行業進入了狂熱的狀態。 而香港證券中介公司和一些投資銀行正使出渾身解數,遊說中興與華為赴港上市。 此前因為微科創投向它們各注入了一億美元的資金,它們都在香港註冊了空殼母公司。 而廣東行動通訊就是後來地中國移動前身的一部分,李思明對於中國移動在CDMA上的熱情,讓他感到很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實在是很奇妙!
在中國的CDMA網路開始商業化的同時,另一家公司的上市計劃提上了日程。
這就是峨嵋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從建成起,依靠著它在國內強大地技術領先優勢,當年就壟斷了全中國的多晶矽材料的市場。 結束了國內半導體產業所需半導體材料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並且依靠立足於國內而帶來的成本優勢,還有少量出口。
但是它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年產量1000噸地規模並不是最佳經濟規模,如果著眼於未來市場的需要,不論是計算機、手機及其它半導體產品的需要。 還是未來太陽能發電所用的面板材料需求量,這個產量還是太低了。 如果在未來五年內,如果矽材料從25美元/公斤漲到60美元/公斤也不是太讓人意外的事情,這是一個只掌握在包括峨嵋公司在內的世界9家公司手中的壟斷性產業。 而世界半導體市場平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遞增,在國內及國際市場帶動下,近年多晶矽需求量急劇增加。
這家公司的主要股東除了國有股之外,有微星半導體,還有香港的兩位富豪,但是這後三家雄厚資本地噱頭就讓市場瘋狂。 李思明又一次創造了股市神話,這家總資產不過30億港幣地合資公司。 一上市就翻了五倍。 達到150億港幣的市值。
單是“李超人”和“小李超人”地名頭就讓市場瘋狂,那都是“財神”。
“憑‘李思明’這個名字。 就至少值兩百億美金。 他一次又一次讓香港的普通投資人從中受益,十足是個‘財神’,新興產業加上實力雄厚的科技和從一開始就藉助於一批擁有豐富國際化經驗的高階經理們的管理,旗下的企業都具有高成長性。 據香港銀行界的人士透露,李思明如果願意向他們借款,他們隨時恭侯,並且不會對資金使用有過多的限制要求,但是他們很遺憾,李思明旗下的公司似乎資金十分充足,這讓他們失去提供貸款的機會。 香港的富豪們現在拼命地想和他拉上關係,每一個稍大點的私人酒會都向李思明發出邀請,希望能借應酬的機會,從他一次又一次創造的財富奇蹟中分一杯羹。
很可惜,目前跟李思明談得上有交情的香港富豪並不太多,曾氏企業的資產在過去五年漲了至少一倍,而這全拜李思明所賜。 曾氏家族成員曾智先生本人也是李思明最親密的創業夥伴之一,兩人早年在黑龍江共患難過,關係比親兄弟還要親。 而據坊間傳聞,曾智在70年代末來港時,在家族內部頗受排擠,而後他一心一意跟李思明一起創業就不是那麼讓人奇怪了。 如今家族的財富早已不放在他地眼裡,他也沒有任何想繼承家族財產的想法。
目前已經有不少財團或豪門計劃從傳統產業進入科技事業,都看到了科技事業巨大潛力。 在微星科技集團所處的深圳深南大道,上個月至少有五家香港科技公司新開張,據說這都是受到李思明的微星科技集團的啟發,業務範圍主要包括IC設計、IT技術方面。 ”香港的媒體這麼報道。
……
“還有沒有機會一起發財?”曾三叔當然嚐到了甜頭。
“咱們在香港建一個CDMA運營網如何?”李超人卻說道。
“李先生這麼有信心?”李思明笑著道,“我們國內才剛開工呢!”
“這就對了嘛。 我們和記電訊先在香港給你們AnyCall電訊的CDMA走出一條商業化道路,為你們做一下廣告!”李超人說這話時。 似乎讓人感覺他是個活雷鋒。
“我看很有賺頭,不知道我們曾氏企業能否分一杯羹?”曾三叔道,對著李超人道,“和記電訊讓一部分股份給我如何?我願意出市價地三倍價錢!”
“這也不是什麼太難辦的事情,可以考慮!”李超人道,他這話是衝著李思明說地,曾氏跟李思明的關係很不一般。 如果曾氏能成為他在電信方面的合夥人,那麼李思明也不會要價太高。
和記電訊在1985年就涉足行動電話網路,至今已經擁有大約20萬用戶,佔整個香港行動電話市場總額的1/4,但是對於第二代行動通訊網路,李超人起初想上馬G**,但是看到了李思明旗下的CDMA的種種擁勢,有些猶豫。 在當今G**迅猛發展的同時。 香港也已經開始發展了,李超人希望能儘快切入這個市場,否則瞻前顧後只能讓其它公司地G**站穩了腳跟。 這對李思明來說也是一個機會,如果CDMA只是在中國國內執行,不是他的目的,他更希望能在全球範圍內與G**一較高下。 因此他並不介意只收取較低的專利費用,讓更多的通訊企業包括運營商加入進來,形成一個集團軍。
不得不說,李思明過去的成功,讓李超人很有信心,甚至為此不惜投資一大筆錢,也不惜拉攏曾氏企業進入和記電訊。 李思明想透過香港這個高度開放的市場,讓CDMA這一通訊體制能被世界真正所認識。
作為“龍騰計劃”的一部分,AnyCall電訊花巨資收購了一家生產G**手機地德國公司,並藉著這個擁有手機牌照的殼。 在聖誕節前推出了自己第一款G**體制的手機。 與亞洲不同。 這是一款直板手機,運用人體工程學的先進科技。 並考慮到歐洲人的手型,和數千萬次的測試,在歐洲市場一經推出,就一舉成名。 可以說,歐洲地那些未來的手機巨頭,此時還不是那麼強大,只不過AnyCall電訊是後來者,還無法影響到佔盡天時、地利和人和的歐洲公司,更不是歐洲標準的制訂者,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這僅僅是走向國際化的開始,那巨龍一旦從沉睡中甦醒,必將一飛沖天,讓那曾經絢爛的雲彩也失去了色彩,那廣闊的天空才是適合嬌龍遨遊的空間。
香江電器是微星科技旗下資格最老的一間公司,同時也是旗下進入國際市場最早地一個子公司。 那些好萊塢地曾經跟李大導演有過合作的大明星們為香江電器拍廣告,大面積地廣告投放讓美國人也開始購買,在1994年底,它已經在美國站住了腳跟。 而在東南亞,香江牌被評為“最受歡迎的電器品牌”,在歐洲,它也逐漸地滲透。 整個1994年全年主營收入達到60億美元,毛利超過6億美元。
而微星電池(日本)有限公司在1994年底,得益於AnyCall電訊採購大量的充電電池,和渡邊三郎不遺餘力的“成本削減計劃”與所謂的“管理改善計劃”,竟然當年年底實現了盈虧相抵的局面,贏利指日可待。 這讓日本的管理界大跌眼鏡,人們開始紛紛談論渡邊三郎的“成功經驗”,似乎已經忘了僅僅幾個月前他們還在貶斥渡邊的一系列標新立異之舉。 “成本殺手”是渡邊三郎剛剛得到的一個“綽號”。
當你失敗時,一切都成了你失敗的原因,而當你僥倖成功之時,不管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一切又都成了你成功的理由。 正如這歷史,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