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五十一章 知識就是力量
美女的最佳保鏢 兵瘋都市 情人劫·首席總裁,慢點吻! 我的美女房客 邪魅總裁放過我吧 重生之絕色棄婦 異世刀劍笑 證魂道 網遊之嘯傲天下 傾世毒妃:邪王送上門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五十一章 知識就是力量
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
原古的時候,當我們的祖先第一次掌握了利用工具獲取食物,讓人之所以成為人;同時,我們的祖先不再懼怕火,用火烹飪食物、驅散寒冷與防範野獸,從此告別茹毛飲血的時代。 人類也因此在生存、生理、智力和社會性上都取得了飛躍,並且知識以它自身的力量改變著人和人類社會本身,這個速度也越來越快。 這是知識的價值。
但是,告別刀與火的年代,當人類發展到工業**年代,機器與火輪,甚至飛機,接連出現,讓地球變得渺小和緊密,但知識上的不平等往往就直接意味著經濟上的平等,進而是社會地位上的不平等,不管是國與國之間還是人與人之間。
一架波音飛機可以讓一個農業國出售數十萬噸糧食才能買得起,如果這個所謂農業國連糧食都要進口的話,那結果會很慘。 而80年代初進入我國各大專院校、機關、科研單位的第一批電子計算機是經典的Apple II +,要製造數千甚至上萬件紡織品才能買得起。 這就是知識的價值,換句話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而以電子技術為代表的新科技**正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的綜合國力,任何一個國家都想成為國際競爭舞臺中的明星,沒有國家甘願做一個配角,這就體現出了知識的鴻溝,而對落後國家來說。 最主要的就是彌補這個鴻溝,然後才有可能超越。
但是我們很難想像,結構複雜、價格昂貴地電子產品積體電路,是由很不起眼的沙子製成的。 製造晶圓的原料主要是二氧化矽,地殼分佈最多的一種物質,並不是說隨便抓一把沙子就可以了。 為了製造晶圓,工程師先將二氧化矽礦石經過經由電弧爐提煉。 純化、融解、蒸餾和一系列分解後先提煉出多晶矽結晶,製成了高純度的多晶矽。 其純度高達99.999999%,這才是製造晶圓的原料級材料。 這其中包含著大量地科技知識,國內的國營工廠在50年代就開始生產,但是由於技術落後,產品地技術含量太低,耗能高,汙染大。 而且產量極低,在國外有三個國家的七家工廠在技術上壟斷。 所以說,從最上游開始就受制於人,只能讓別人數錢數到手抽筋。 這是李思明為何將攤子鋪得如此大的原因,在將來的時候,李思明希望能將一些技術擴散給國內的國營工廠,讓別人為他打工,降低自己的成本。 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不僅是雙贏(跨國公司總是這麼說地),也提高了行業的科技水平。
但多晶矽只是原料級的材料,還需將多晶矽融解,再於融液內摻入一小粒的矽晶體晶種,由於矽晶棒是由一顆小晶粒在熔融態的矽原料中逐漸生成。 此過程稱為“長晶”。 然後從高溫容器中採用旋轉拉伸的方式將然後將其慢慢拉出,以形成一個完美的圓柱狀的單晶矽晶棒,純度在小數點後9個9以上。 這才是直接應用在計算機、電子、通訊等許多行業上地最終產品,它可以製造包括CPU、記憶體和其它各種專業應用晶片(中間省略百萬字!)。
1986年11月1日,微星半導體歷史上第一塊的多晶矽生產出來了。
11月15日晶圓工廠開始試生產。 緊接著第一枚單晶矽棒也生產出來了,圓柱狀的矽晶棒再經過研磨,拋光,切片後,即成為積體電路工廠的基本原料——矽晶圓片,這就是“晶圓”。 晶圓上被刻劃出一個個小格。 各種電路包括CPU就是在晶圓圓片上按照一定的工藝將電晶體、二極體、電阻整合加工在一小片矽片之上的。 這其中地工藝更加複雜。 第一片5英寸(125毫米)的晶圓製造成功,標誌著微星科技進入半導體行業。
微星半導體出產的晶圓首先用來製造電視機專用積體電路。 包括行、場掃描積體電路、彩色解碼積體電路、開關電源積體電路。 這些都是蘇成功的IC應用設計中心這將近一年以來的成果,這就意味著香江電器將擁有自己智慧財產權的彩電專用積體電路,而且比傳統工藝的積體電路更先進,並具有能耗小功能更強大的優勢。
但是,矽晶圓具有的一個特性卻限制了隨意增加矽晶圓的尺寸,並且決定著成本地高低和規模經濟地特性,那就是在晶圓生產過程中,離晶圓中心越遠就越容易出現壞點。 因此從矽晶圓中心向外擴充套件,壞點數呈上升趨勢,這樣我們就無法隨心所欲地增大晶圓尺寸,而且這種良品率直接影響著成本和規模經濟性。
“怎麼才有百分之五十?”李思明不禁這麼問自己。 這可不是他希望達到的一個指標,在他地願望中如果能達到七成,那就不錯了,但是這個五成的良品率讓他無法滿意。
怎麼辦?只有涼拌了。 李思明帶領著六十名科研人員進行討論和排查。
“不管是裝置、過程控制還是人員操作的問題,咱們把可能的原因都一一列出來,然後一個一個研究,這是排除法。 除此之外,我看不出什麼辦法更合適。 ”李思明對著手下人說。
於是人人開動腦筋,也是所謂的“頭腦風暴法”:人人都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問題,去思考可能出現的原因,然後先做加法,一一列了出來,結果列出一百零八條可能的原因。
“一百零八,梁山好漢啊!”李思明看著案頭這些可能出的問題,頭皮有些發麻。 與此同時,那位名叫梁山的香江電器公司倉儲部地職工毫無來由地打了個響亮的噴嚏。
排除法就是做減法,一個一個地排除。 可以說這個辦法很笨,但是卻是運用得最多的一種工作方法。 不過這個減法可不是很容易,當然李思明有自己一套的好習慣,他將所有人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部分,而他居中協調,統籌安排。 這就加快了工作進度。
鄭英潔打來內線電話,說是有人找。
“你是張同志?”李思明對著某位主動上門接洽業務的某電子廠的代表問道。 第一個潛在的客戶,李思明是極為重視地。
“是的,我叫張德保,是四川巨集光電子廠地一名副廠長。 ”張副廠長道,“聽說你們在積體電路製造方面比較先進,所以我們廠領導派我過來洽商一下。 ”
“噢,巨集光電子廠的?歡迎啊!”李思明一聽樂了。因為他岳父曾親自打電話來。 說是一位巨集光電子廠的人要來參觀。 岳父介紹來的,怎麼會是普通國營工廠的,看來這位張副廠長還是極為警惕的,軍工廠當然要保密了,殊不知李思明早就這位的背景瞭解地一清二楚。
這位張同志是軍隊某大三線工廠地一位幹部,說主動其實也是李思明岳父在其中起著“幕後黑手”的作用。 自從李思明的晶圓工廠開始建設之後,這位岳父就是三天兩頭一個電話,攪得他不厭其煩。 皇帝不急太監急,李思明也只能在心中發洩不滿。
軍隊從來就不乏智慧之士,一項新的設計新的發明,如果不能大規模生產或者製造技術根本就不夠用,那也是白搭。 在電子產品上更是如此,積體電路製造技術不夠高。 那麼在一小塊矽片上整合度就不夠,要麼實現不了強大的功能,要麼就只能讓產品的體積無限地增大——技術越高,越是能同樣的一塊矽片上加工更多地電子元件,這就是為什麼現代計算機微處理器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但體積卻沒有增大的原因。 而且在軍事裝備上更是如此,想像一下如果電子裝備的體積過大,比如單兵通訊電臺過大,機載雷達或者通訊裝置過於龐大,那麼在實用性上很顯然太差強人意。
客戶就是上帝。 李思明裝聾作啞地十分客氣領頭這位張副所長參觀了晶圓工廠。 雖然在此前晶圓工廠只是試生產,一幫科研人員圍著裝置抓耳撓腮——沒辦法。 一百零八個難題擺在他們面前,他們得分組去攻破它們,對於熱愛工作的科研人員來說,這個抓耳撓腮的過程甚至比結果更讓人著迷,為了讓這位潛在地客戶張副所長看到他希望看到的,生產線又一次重新啟動,纖塵不染的車間和先進的裝置,給這位張副所長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他不可能知道李思明正為提高良品率而殫精竭慮。
“李先生,我對你們的先進的製造技術極滿意,但是不知道可否能按照我們廠設計的電路圖生產,生產出樣品來,我們還要將樣品帶回工廠,最終由領導決定是否生產。 ”張副廠長從包裡取出了一份電路設計圖紙,那上面用標著代號,並沒有說明是用作何處,“這份設計圖涉及到我們廠的技術機密,因此需要各貴公司簽署一份保密合同。 你看?”
這位張副廠長睜眼說瞎話,從他的工作性質來講,對李思明這個外商獨資公司地立場表示懷疑是很正常地,還以為自己做得夠高明,但心知肚明的李思明可不會在乎這些。
“那當然沒問題。 ”李思明撇了撇嘴,信誓旦旦地保證道,“保守客戶地商業和技術機密,也是我們的責任。 ”
在曾智、徐大帥和李思明一一“簽字畫押”之後,張副所長將手中的電路圖交到李思明的手中。
“這是軍用聯絡通訊干擾兩用機上用的吧?”李思明拿著電路圖,略看了一眼就斷言道。
李思明的話讓這位張副廠長目瞪口呆,積體電路只是一臺電子裝置中一部分,光從其中的積體電路電路圖就能推匯出整個裝置的用途來,不能不讓人吃驚。
“一點也不奇怪,這電路圖的原型是我八年前設計地。 ”李思明解釋道。 “當年積體電路製造技術不過關,當然也無法進口,用十塊積體電路拼接而成的,加上各零零碎碎的東西,又太笨重,行軍時不得不拆開幾個部分背在身上,好在整機設計時就考慮到了機動性。 可能做到快速分拆與組合。 效能還算穩定,也經過戰火考驗的!我們微星半導體公司現在可以加工更高整合度的電路。 實現小型化多功能化的需要,減少零部件,而且能耗更小,在成本上卻小得多,適合較大規模的製造。 你們來找我,算是找對了!”
“你……怎麼可能?”張副廠長大吃一驚。
“這不奇怪。 ”李思明微微一笑,指著電路圖道。 “看來XX所做了一些改動,有了不少新想法,不過,這裡最起碼有兩處錯誤。 ”
“XX所,這你都知道?”張副廠長見李思明能準確地說出設計單位,不得不表示相信了李思明所言不虛,“李先生,這設計圖真有錯誤?”
“如果你信得過我。 請你將圖紙留下來,我會召集人手給你修改一下,我們這裡有位蘇博士,他在曾在摩托羅拉公司參與過通訊裝置地專案,要知道,這可是為美國軍方提供軍用裝備的公司哦?”李思明笑著道。 “你如果還是不相信,就請你給XX所地刑所長打個電話,就說這是我李思明說的,他是知道我的!”
張副廠長就在李思明的辦公室裡給李思明所說的刑所長打了個電話,那位張副廠因為工作關係熟識的刑所長用無比肯定地語氣證實了李思明所言非虛。
李思明這一手讓這位張副廠長像是地下黨找到了組織,打破了禁忌和約束,用無比高尚地字眼吹捧著李思明,拜託李思明幫忙。 這位張副廠長讓李思明想起了0916廠的姜廠長,都是對軍工事業無比熱忱地人。 李思明當然不會拒絕,這可是他的第一個客戶。 當然如果是一擲千金的大客戶就更好了!
李思明將圖紙交給了蘇博士。 在三天之內就將整個圖紙從頭至尾修正了一番,結果讓李思明也吃驚。 共發現了七項不合理設計。 張副廠長將信將疑地帶著圖紙回去立即找到設計單位,進行驗證,結果讓XX所參與設計的科研人員汗顏。
“這麼說,我們的設計還算過得去?”李思明對這位不辭勞苦的張副廠長表示欽佩之餘,有些捏腔拿調。
“過得去,絕對過得去,你們可幫了我們大忙了!”張副廠長這一次表示了最衷心地感謝。
可是光口頭上的感謝還是不能讓李思明滿意。 晶圓廠那一百零八項難題眼看就要一一攻破了,集思廣益的結果之一就是順便還產生了七項專利發明,這是最讓他感到高興地地方。 晶圓廠依賴的就是IC設計企業的下單,萬一全線開工,良品率提升了,就有吃不飽餓肚子的可能。 為了能吃飽肚子,解決溫飽的問題,李思明得想辦法。
“那就好,以人為本,為顧客著想,是我們公司的原則嘛。 ”李思明臉上露著很為難地顏色,“可是你知道,我們公司剛建設,前期光裝置和技術引進就花了大筆的錢,我們的科研人員都是留學美國的,每月光工資就讓人無法支撐,我們現在很困難啊。 ”
很困難,在中文的意思中通常表示很窮的意思。 張副廠長本來是笑容滿面一時僵住了,看著李思明一臉無害的表情,心說資本家果然很黑。
“這個價錢好商量。 ”張副廠長道。
“這不是價錢的問題,張副廠長,你們既然找到我們,那就說明全中國僅此一家別無分號,你們要是想進口,人家還不會賣。 再說你們的設計也不可能洩露給外國人吧?”李思明笑著道,有恃無恐。
“那李先生的意思是?”張副廠長心說你別繞圈子了,想要錢就說嘛。
“咱們可不可以簽訂一個長期戰略關係,你們軍工廠,哦不,你們巨集發電子廠有相關積體電路需要有公司供應地時候,優先考慮一下本公司?並且,這一次你們地量不能太少了,從成本上來講就不經濟,我們總得維持下去吧?”李思明道,“我身為副總裁,養活上千號人馬,不容易啊!”
李思明這樣說真是難為張副廠長了,其實這還不是岳父的份內之事?只是這軍費實在是有限地,李思明可不想太讓人為難,把這第一位客戶給嚇跑了,非他所願。
“這個我得回去向領導彙報,在這之前你得讓我們見到樣品吧?”張副廠長道。
“沒問題,我包你滿意!”李思明呵呵笑道,“歡迎貴廠領導前來參觀指導!與客戶共同進步密切聯絡,也是我們的宗旨嘛!”
李思明笑容很可親,態度也很和善,目標也很高尚,但卻讓張副廠長感到很噁心,沒辦法,誰叫人家掌握著技術優勢呢?
知識就是力量,就是話語權,李思明此時感覺自己在岳父大人面前也會是底氣十足。 他可不會太謙虛,獲得大量的軍隊訂單,也是獲取發展資金的一條很不錯的途徑,李思明雖然感覺到自己在價格上有些吃虧,但卻很不錯。
“不管是多晶矽,單晶矽,還是最終的積體電路,全部透過新聞或者廣告廣而告之,讓國內各相關企業都知道深圳有一家叫微星半導體的公司處於全行業領先的位置,半導體公司儘快建立自己的營銷體系和管理體系,接受外界的訂單。 ”李思明在董事會中作出重要指示。
前期半導體公司的建設完全集中力量在科技體系的搭建之中,而沒有考慮到管理與營銷體系的建立,現在相對來說,已經完全滯後了。
微星科技在1986年12月的下旬就要結束的時候,正式對外宣佈,他們的5英寸晶圓工廠正式建成,擁有月產2萬片的晶圓的能力,可以對外提供矽材料,製造1.5微米級工藝的積體電路和提供封裝測試的服務,並良品率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此訊息一經宣佈,在國內半導體行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因為在這一年,電子部廈門積體電路發展戰略研討會,提出“七五”期間我國積體電路技術“531”發展戰略,即普及推廣5微米技術,開發3微米技術,進行1微米技術科技攻關。 工藝上領先了不止一個級別,而從晶圓尺寸上看,此時國內主要是3英寸的工廠。
而那家掛羊頭賣狗肉的所謂巨集光電子廠,目前成了成了吃螃蟹的第一個客戶。 高效能高品質,當然還有相對低廉的價格讓這家看似普通的巨集光電子廠樂壞了,在半個月這內追加了三種電路的訂單。 負責IC設計的蘇博士十分煩惱,因為這位張副廠長總是跟在身後,不請自來地請求他給新拿過來的積體電路圖給“點評”一下。
微星半導體是傢什麼樣的公司?從事半導體行業的人人都是兩眼一抹黑,起初是人人都不信,不相信外商能有這麼大的“魄力”和好心以最新科技投資於中國,而不擔心所謂的洩露機密。 但是當微星半導體有意為之的媒體公關鋪天蓋地地到來之時,人們開始相信了。 一些報紙上也對此有過不少報道,但是在字裡行間,記者或者編輯們透露著酸意:這是一家外商獨資公司,連合資公司都不是。 但在北京的某兩位認識李思明老領導坐不住了。
而李思明和他的股東們卻在陶醉於另外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