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三十八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
女王凱旋 至尊小農民 天使魚 總裁別怕:混混甜心太囂張 闊少的調皮新娘 黑色邀愛:嬌妻惹人疼 我本小人 空間輪迴 鬼夫,我們不 穿越之太子墊下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三十八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聖經※#8226;舊約※#8226;創世紀》
上帝也許是萬能的,他創造了世間萬物飛禽走獸,更了不起的是,他創造了人這種動物。 也許是因為人本來就是上帝根據自己的形象創造的,所以具備了某些技能——思想與創造力。
五千年前,人類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但卻經常反成為野獸的宵夜。
在火藥運用與軍事之前,人類文明的腳步仍然保持著一貫的速度,拒絕任何跳躍性的發展。
當工業**的號角吹響之後,世界就大變樣了,火車和汽車代替了馬車,工廠和生產線代替了手工家庭作坊,科學技術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威力,它僅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更改變著世界的模樣,並且這個速度越來越快。
自從1958年第一塊積體電路的出現,預示著新技術**的到來。 隨著整合度的不斷增大,大規模積體電路與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相繼湧現。 1968年人類可在米粒大小的矽片上整合1000多個電晶體,至1978年,在同樣大小的矽片上就可以整合15.6萬個晶體管了。
剛剛過去的1985年的10月,英特爾釋出**性的80386DX處理器,CPU也從16位步入了32位的時代。 對此,李思明只能隔洋興嘆。 瞪眼乾著急。
1986年地元旦就要到了,但是微星科技在深圳的微星大廈一樓的大廳裡,只不過多了兩個指示牌。 微星科技公司在這年的11月末成立了兩個研究中心或者叫做實驗室的機構:晶圓製造技術研究中心和積體電路(IC)應用設計中心。 但是僅僅是掛牌而已。
前者李思明親自擔當主任,後者由蘇成功領導17位科研人員進行積體電路的研究。 同時,李思明兼任公司首席工程師,不過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太多機會表現出他在半導體領域內的過人之處。
李思明地岳父倒是沉不住氣。 在兩個月內連續打了七個電話,詢問進展。 他似乎比李思明還要急切。 可是人們常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如果能夠,李思明願意向西方地上帝、中東的真主和東方的佛祖保證,微星半導體已經發明瞭一種能夠普及的技術,就連弄堂裡的老太太,用一個擴散爐也可以輕鬆地製出半導體來。 或者他還可以向聯合國糧農組織保證,微星公司成功轉型。 涉足農業技術領域,培育了一種的稻種,不需要化肥不需要精心呵護,也可以達到畝產萬斤的水準。 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地年代,李思明希望再一次重現。
事實上不行。 所以,李思明只能老老實實地埋頭於晶圓廠的建設之中,科技來不得浮誇,他明白還有大量的難題等著自己。 與此同時。 蘇成功帶著他的IC團隊依靠已有一條試驗用小型藝線,進行彩電用IC設計與研究,希望早日能用上自產的IC。
矽,地球上最多的元素之一,因為處於元素週期表中金屬元素區與非金屬元素區的交界處,所以具有半導體的性質。 適合於製造各種微小地電晶體,是最適宜於製造現代大規模積體電路的材料之一。 而地殼表面有用之不竭的二氧化矽。 二氧化矽礦石經由電弧爐提煉,鹽酸氯化,並經蒸餾後,製成了高純度的多晶矽,其純度高達0.99999999999。 晶圓製造廠再將此多晶矽融解,再於融液內摻入一小粒的矽晶體晶種,然後將其慢慢拉出,以形成圓柱狀的單晶矽晶棒,由於矽晶棒是由一顆小晶粒在熔融態地矽原料中逐漸生成。 此過程稱為“長晶”。 矽晶棒再經過研磨。 拋光,切片後。 即成為積體電路工廠的基本原料——矽晶圓片,這就是“晶圓”,整個半導體工業的“糧食”,在半導體行業來說稱為前道工序。 無論是CPU,未來的手機、DVD的晶片,還是一些消費類的電子,比如彩電、音響都是在這個基礎上製造的。
國內也早有這個技術,在70年代以前,跟國外的差距還不是很大,在全國人民大辦半導體工業的時候,那個老太太造半導體這個“大衛星”新聞,是那個年代報紙上吹噓過的。
但是在高新技術這塊,就像是短跑比賽,兩個人在同時起跑,如果你想半途中想停下來喘口氣,眨眼間,別人已經到達了終點。 晶圓直徑越大,表示技術等級越高,國內還止步於3英寸地技術,李思明曾經工作過地那家國營廠就是如此。 而國外已經在使用5英寸技術、開發6英寸技術。 因為晶圓越大,那麼可以用來製造積體電路的晶片就越多,成本就越低,老闆們都喜歡。
積體電路就是在一小塊矽片上利用研磨、拋光、氧化、擴散、光刻、外延生長、蒸發等一整套平面工藝技術,在一小塊矽單晶片上同時製造電晶體、二極體、電阻和電容等元件,並且採用一定地隔離技術使各元件在電效能上互相隔離。 然後在矽片表面蒸發鋁層並用光刻技術刻蝕成互連圖形,使元件按需要互連成完整電路,製成半導體單片積體電路。
原理很清楚,矽也到處都有,毫不起眼的沙子也能生產昂貴CPU的原料,正體現出知識的價值。 但是工藝技術上卻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過程。 比如CPU,在製造工藝相同時,電晶體越多處理器核心尺寸就越大,一塊矽晶圓所能生產的晶片地數量就越少,每顆CPU的成本就要隨之提高。 反之。 如果更先進的製造工藝,與晶圓尺寸相反,能蝕刻的尺寸越小,一塊晶圓所能生產的晶片就越多,成本也就隨之降低。 比如1978年英特爾8086的蝕刻尺寸為3μm,1985年的時候為1.3μm。 每隔兩三年,技術就會提高一個等級。 相應地投資也會高一個等級,而且隨著技術的複雜性。 和人工、土地、裝置、原材料成本地上升,這個投資也是呈幾何數的增長,其中的風險也極大,尤其是你沒有核心技術的時候。
該有的裝置都有,一些裝置可以說是最頂尖的,幾年的籌備和未雨綢繆,讓李思明擁有了大量地高科技裝置。 但是一個晶圓廠的建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它要涉及到水處理系統、空調系統、無塵系統。 李思明前世在一家軍隊系統的晶圓廠工作過一段時間,那是一家8英寸工廠,所以從總體技術上講,建立一座5英寸工廠,他並不存在什麼問題,只是細節問題仍讓他頭疼。 因為這涉及到冶金、化工、機械、電子學、自動控制等多學科專業知識。
李思明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但是他還是儘量充分利用白天的時間,晚上儘量早點回去。 因為他有他的家庭。
事業與家庭是一對矛盾的事物,無數地名人訪談中,記者們都會提到那些名人如何處理兩者的關係,但給出的答案往往讓人無法參考。 那些名人們會說,我感謝家庭成員中的每一個人,他們是如何如何支援我的事業。 我又是如何如何在百忙中抽出時間陪陪家人,這話人人都會說,關鍵是如何掌握分寸。
李思明也在學習如何掌握其中的分寸。 他地兒子,李小明同志每天白天玩得歡,精力無比旺盛,一到晚上就呼呼大睡,反正李思明每天回到家時,他總是躺在搖籃裡睡覺,他也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無憂無慮。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還不足以形容他的幸福狀態。 因為這兩樣因為年紀太小,他都犯不著用得上。
做了母親的楊月。 臉上洋溢著母性的光輝,嘴角始終掛著淺淺的微笑,這個世界的任何事在她的眼裡都是美好的。 李思明有些嫉妒,為什麼女人天生就應該在意生活與家庭,而男人們必須要事業有成,要奮鬥要創業要堅強不屈,所以女人們如果偶然出了幾個“厲害”點的,就被人稱為“女強人”,而男人們如果成了強人往往被認為天經地義,如果一事無成就被稱為“窩囊廢”。
“天道不公啊,我為什麼是男人?”李思明這麼想,“也許做了女人,我就不會有那麼多雄心壯志了!”
所以說,好萊塢地女演員認為李思明有性別歧視地跡象,是很有道理的。
“你在想什麼?”楊月偎依在他身旁,半裸地美妙軀體讓他忍不住動手動腳。
“沒想什麼!”李思明道。
楊月打斷了他不老實的手,輕聲地說道:“我跟你商量點事!”
“商量?您大人有大量,吩咐一聲就成,小生我保證辦到!”李思明笑著道,“用商量這個詞,我多不好意思。 ”
“跟你說正經事呢,你白天工作很忙吧?”
“嗯!”說到工作,李思明真感到有些累了,忍不住打了個哈欠,這也許就是條件反射吧。
“小明白天鬧騰一天,精神好,一到晚上早早就睡了。 ”
“這不很好嗎?要是反過來,那就麻煩了,天天晚上開音樂會,那就是無法無天了!”李思明道,“不愧我的兒子,從小就這麼自覺,有紀律性,是個當兵的料!”
“可是咱們兒子,有時候一天也見不到你一次,你不覺得這不太正常?”
“距離產生美嘛,要是天天見面就有損我的權威了。 ”李思明笑著道,“正好讓你有表現的機會,人家不都說嗎?‘賢內助’就是專門稱讚你這樣的偉大母親。 ”
“你別盡撿好聽的說,可我還聽人家說過一個詞,‘模範丈夫’呢!”楊月不同意李思明這個說法,“你就這麼謙虛?”
“咱不跟別人爭,只要在你的心裡,我是最好的,我就心滿意足了。 ”李思明笑著道,這個表情裡很有討好她的意思。
“瞧你說的,你當然在我心是最好的。 ”楊月掐了他一把,湊到他耳邊,“要不怎麼會嫁給你?你就知足吧。 不過,你那個香港祕書我還沒見過,聽說很漂亮很有職業風範,整天藏在公司裡有什麼意思,哪天帶家裡來讓我看看?”
李思明“騰”地坐了起來,憋了半天道:“小月,你不會也別的女人一樣吧?”
“別的女人怎麼了?”楊月盯著他道。 她覺得身為女人中的一份子,有必要糾正女人在男人心目中的形象,維護世界和平。
“身正不怕影子斜。 我已前就說過,你們女人愛琢磨,沒有的事就是沒有的事。 ”李思明撫著臉苦笑道。
“你這麼急於表白什麼?我又沒多想,是你自己多想。 此地無銀三百兩。 ”楊月看李思明一臉無奈的樣子,噗哧一笑。
“弄了半天,還是我錯了?行,是我錯了,咱是男人嘛,就要有男人的氣量。 ”李思明道,他親暱地捏了捏她精巧的鼻子,“以後,不準胡思亂想,人家還是一位黃花閨女,注意影響!”
“你還挺憐香惜玉嘛!”楊月嬌笑道。
“嗯?我又錯了,以後涉及到這種事,我就是啞巴,跟渡邊三郎隱忍四十年一樣,我也能忍,不發表任何意見。 ”李思明立刻投降。
“不說話,那就是表示默認了!”楊月乘勝追擊。
李思明覺得不能再退讓了,自己一向引以為傲的口才,今天實在不太好使。 楊月跟自己實在是太熟悉了,都得到真傳了,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一翻身將楊月壓在身下,準備“家法從事”,正當他提槍躍馬之時,兒子表示抗議了。 躺在搖籃裡的兒子,這個時候醒了,在那嚎啕大哭,估計不是尿了就是餓了。
楊月連忙推開李思明,半**身子,將兒子抱起,躺在母親溫暖的懷抱裡,聽著母親輕聲吟唱的歌謠,兒子不哭了,又迷糊地睡著了。 李思明瞪著兒子,無比羨慕。
“你唱的搖籃曲,我好像在哪聽過,還一股東北風的味道?”李思明問道,“你不會在東北那年頭,還是一個小姑娘,就特意學的吧?”
“什麼小姑娘?總歸比你大!”楊月很不滿,嬌羞地說道,“我樂意!”
“哎,我真想回東北看一看。 ”李思明卻說道,臉上有一絲傷感,“咱們的老連長和指導員好幾次託人帶口信,要我回去看看。 還問我是不是看不起他們?我怎麼會看不起他們?我有什麼資格看不起他們?”
“你現在很難抽出時間,倒是越活越忙。 ”楊月安慰道,“等你有時間了,我陪你一起去,咱們一家三口都去!”
“行,不過我有一個條件!”李思明道,“以後……不準胡思……亂想了。 ”
“那得看你的表現!”楊月覺得很必要保持警惕。
“嗯……”李思明迷迷糊糊地答應了一聲,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