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三十六章 向解放軍學習
重生我會活的更好 黑道千金混校園 冷情邪少小逃妻 校園黑幫 男神攻略:悟空不好惹 龍嵴 玉劍香車千里花 我當方士那些年 地獄骨魔 網遊之殺神崛起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三十六章 向解放軍學習
1985年11月1日,香港中環某大廈。
這是香港最繁華地段的一座大廈,在這座高達三十層的大廈的第十二層,是微星科技集團的香港總部的所在。 此刻,六位股東正在討論未來的規劃和工作安排。
親兄弟明算帳,這是古之聖言。 金錢會讓人矇蔽雙眼,看不到他不想看到的東西,也不會去想他不願想的東西。 創業時的豪情壯志,讓大家風雨同舟,同吃苦同受罪,都無所謂,有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可是當創業者們家大業大萬貫家財的時候,事情發生了:總有人嫌自己獲得的跟自己付出的相比太少,而別人總是拿得太多,都已經忘了當初大家都是窮光蛋,友情已經讓人淡忘了,只剩下利益、權力和慾望。
中外無數的企業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這一點。
比如1955年,“電晶體之父”威廉※#8226;肖克利,離開貝爾實驗室建立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並吸引了高登※#8226;摩爾等許多才華年輕科學家加入,但很快,高登※#8226;摩爾等人不滿,聯合辭職並於1957年10月共同創辦了快捷半導體公司。 再後來,高登※#8226;摩爾又因為仙童公司內部管理問題不滿,於1968年7月16日,以積體電路之名(integrated electronics)共同創辦Intel公司。
對於李思明來說,他必須對所有的資本有絕對地控制力。 所以他從一開始的股權分配上,就不會太謙讓,更不會模糊處理。 事實上,曾智等人也不會有意見,因為基本上錢是李思明掙的,只是友情與共同的理想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李思明希望是基業長青,兄弟同心。 如果很不幸。 兄弟分家的時候,離開者只能得到應得的那一部分。
“公司在英屬維京群島設立一家離岸公司——微星控股。 該公司六名股東,阿明佔有其中的五成地股份,其他每人一成。 下屬全資擁有微星科技和香江電器,這兩公司在香港本地註冊,受香港法律保護的公司,對外稱微星科技集團,登記股東為我和渡邊兩人。 但是我們私下所籤協議,已得到香港最著名律師樓律師團地公正,這是各位利益的保證。 ”曾智將手頭的法律檔案每人散發了一份,“然後公司再以微星科技集團的名義在深圳投資。 而電影公司及在美國的投資,以微星控股的名義持有。 我任微星控股和微星集團的董事長兼總裁,大帥任執行副總裁,小華、袁侯、渡邊和阿明分任副總裁。 公司設立及股權,總體情況就是這樣。 ”
曾智長舒了一口氣。 這些天來他就忙著這些東西,港府、律師樓還有深圳、廣東省政府包括外經貿部和國家工商總局等相關部門都跑了個遍。 特別是內地,雖說政府歡迎外商投資,但曾智為了將執照及各種批文辦妥了,總共蓋了125個公章,好懸沒把腿跑斷。 可想而知。 這是個艱鉅地任務。 這還是託關係走後門,要不然你就耗著等著吧。
之所以要在香港登記是隻填曾智和渡邊兩位股東的名字,主要是因為李思明等人不願放棄中國國籍,而且他們四人還是黨員身份——國內政策還沒放得太開,尤其是黨員辦公司。 李思明這樣做,也是做給“不明真相”者看的,事實上很多人都是這麼做的。
“作為公司的老闆和總裁,我負責公司對外的公關及形象,嗯,這活非我莫屬。 常駐香港總部。 對內地政府部門和香港商界進行公關。 大帥是執行副總裁,實際負責公司一切事務。 側重於國內的銷售拓展,張華負責生產與採購,尤其是國內採購,猴子,哦不應該這麼叫了,以後也沒機會這麼叫了,應該是我們的袁侯先生,主要負責財務方面,是我們地大管家。 至於渡邊,也常駐此處,負責國際市場的研究與開拓,當前的重點在於國際採購與技術引進。 基本上根據各人所長安排的,至於阿明,還是你自己說吧!”曾智道,“嗯,我這個老闆當得可夠傷感的!”
“今天我們的公司算是正式成立了,嗯,真是一言難盡啊。 ”李思明笑著道,“各位都很清楚,我們為了今天辛苦了幾年。 大家一定是感觸良深吧?”
“那還用說?”渡邊摸著自己越來越光亮地頭頂道,“看看我這頭髮就知道了。 ”
眾人大笑。
“不過,我希望二十年後,還是我們這六個人,坐在這裡談笑風生,也就是說基業長青。 我希望不論經歷什麼風雨,我們永遠是一個團隊,這也是在我們這個公司創立之初將股權細分的原因。 我們不僅是股東,我們還在為自己的事業奮鬥,我希望我們的事業永遠蒸蒸日上!”李思明道。 有些話他還真說不出口,當朋友大家可以想說什麼就什麼,可一旦成了生意夥伴,就有了利益關係,但是李思明覺得很有必要確立一些原則。
“阿明,我們理解你的意思,正所謂親兄弟明算帳,這話雖聽起來傷感情。 但是一個管理嚴謹的公司,只對事不對人,必須遵循市場規律與管理原則的,如果哪一天我被開除了,我沒有異議!大家可以做個見證!”大帥說出大家的心聲。
“資本最大,我完全服從領導安排!”渡邊用最中國化的語言表態。
“當然,阿明,你一直就是我們的主心骨,以前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也是如此。 ”張華也表態。
李思明清了清嗓子,說道:
“好。 既然如此。 我要確定在董事會層級地一些原則:
第一,從今天起,各位都是公司地一個股東,對公司任何方面都有發言權,當有不同意見時,以我為主。 必須有一致性。
第二,作為公司的高階管理人員。 也要嚴格遵守公司地制度和政策,要時刻站在公司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在自己的管理範圍內。 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並且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如果將來有更好地職業經理人,那麼我們將從直接管理崗位上退出。 這是專業性。
第三,未來公司中一般性管理,我不會插手,但我會關注公司的戰略方向和重大政策,一旦我做出決定。 必須無條件執行。 如果需要我做出解釋,我會給出我地解釋。 這是原則性。
嗯,暫時就想這麼多。 ”
一個企業要想平穩地發展,必須有一個一致的決策機構,許多企業的快速發展期,往往都會有一個強力人物“獨斷專行”,以保證整個組織決策的迅速性,以及執行力。 李思明對於未來的科技方向和市場競爭。 有著清醒的認識,因此這就保證了他的判斷地正確性。
大帥等人故意伸出雙手,給予熱烈的掌聲,就像以前他們在北大荒聽先進模範做報告一樣,不管是真心受鼓舞,還是隨大流。 都報以熱烈的掌聲。
“企業界和學界都在研究,什麼樣的企業才是優秀的企業甚至是偉大的企業,什麼樣的企業才能基業長青。 那些五十年以上大企業驕傲地宣稱他們是最優秀的企業,在內心中他們也許認為自己是行業內最偉大地。 研究結果表明,優秀的企業有著各種各樣的閃光點,很難用一個模式去框定。 但如果我們去跟著那些所謂專家去亦步亦趨,我們會茫然不知所措,因為許多所謂經驗甚至自相矛盾。
比如渡邊他們日本的公司講究上下無條件的服從,而美國公司卻講究所謂‘平等與溝通’。 因此我們可以參考別人的適合自己地方式,但卻不能為了學習而模仿照搬。 對於我們這樣的一個新公司來說。 我們要迅速地學習和成長。 有人言必稱希臘、羅馬。 彷彿外國人的文明比我們的歷史還要偉大。 其實我們身邊就有許多值得我們總結,比如解放軍。 ”李思明道。
“向解放軍學習?”大帥等人目瞪口呆。
“沒什麼奇怪的。 我們以前不是常這麼說嗎?但是我想說的不是保家衛國,而是在管理企業中應從軍隊管理經驗中吸取一些理念和營養。 我聽說去年有一個日本企業專門組織其管理人員到福建‘古田會議’舊址,學習當年紅軍艱苦創業的精神。 前些年在美國德州,我在火車上遇到一位美國西點的軍校生,後來我專門找來一些對西點研究的書籍,很有啟發。
在美國,最大、最優秀的‘商學院’,不是哈佛,不是斯坦福,而是西點軍校。 二戰以來,西點軍校培養出來地董事長有1000多名,副董事長有2000多名,總裁有5000多名。 這個數字我不知道有多少真實性,但當今世界上許多創業企業家就出身於軍人,如眾所周知地麥當勞、肯德基的創始人。 美國零售商沃爾瑪,其創始人山姆※#8226;沃爾頓是拿著5000美元復員費開始第一零售帝國征程地。
在美國管理學界還有個‘藍血十傑’的故事,都是軍人出身。 美國企業也非常推崇紅軍的長征精神。 美國軍隊曾明確提出‘向解放軍學習’,這倒不是學習我們的戰術,而是從內部管理等方面,直接從解放軍的管理理念中汲取營養。
為什麼?軍隊作為一個組織,它是世界上最嚴密的一個組織,它的效率,組織原則、忠誠與某種精神的傳承,它的執行力,應該說是第一的。 這個世界還沒有一個組織能跟軍隊相媲美的,不是嗎?”
“聽上去還有些道理!”曾智笑著道,“那麼我們想知道從最可愛的人身上,我們能學點什麼?”
“第一,為人民服務。 這是我們軍隊的宗旨。 毛主席說,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地**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正因為她目的明確,所以我們戰無不勝。 那麼對於企業這個組織來說,使命與目標是創造財富的動力之所在。 客戶是我們所有產品與服務提供的物件,我們提供給客戶最優質或者最適當的產品,並附加我們最優質的服務。 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如果某一天,當你問一位普通地中國人、日本人、美國人或者某個爪哇島人。 我們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如何,如果那個人雖然從沒用過我們地產品,沒有享受過我們的服務,但他卻豎起拇指說,Very Good!那我們之前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有價值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就是為人民服務。 我們不說為人民服務,我們說科技以人為本!你們別這副表情。 我說的不對嗎?
第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這個除了渡邊你這個日本人外,我們當知青時都唱過(渡邊立刻表示他也會唱),都服從過,熟得不能再熟。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從個體來講,服從是不講價錢、千方百計地接受並執行的;從組織來講,要讓成員服從。 你的‘命令’必須是可以操作地。 如同‘齊步走’口令,在執行中包含了士兵聽到口令後先邁出左腿,每一步的步幅為75公分;每分鐘的步頻為116步。 這些內容需要組織的統一和規範。 沒有統一和規範,執行就是一句空話。
解放軍的‘一切行動聽指揮’,是建立在統一和規範基礎之上的。 只有制度化才能使成員的‘服從’成為一種習慣和自覺,才能在陷入絕境的時候。 卻能置之死地而後生。
那麼對我們公司來說,我們現在地制度看上去似乎也很完備,至於是不是適合就不一定了。 但是當我們掙扎著走過泥潭之後,我們所有的人都應該瞭解我們的所有行動都是一致的並且是遵循著我們的原則。 我不希望看到大帥說這個A方案很好,而小華說A方案根本行不通,結果不了了之,即使是一個最差的方案,也比一個優秀地方案執行不力或者根本不執行要好得多。 我的電影《拯救大兵瑞恩》大家都看過,前面登陸戰有一段,是一位士兵問上尉該怎麼辦?如果那位上尉不釋出任何命令會如何。 我想所有人在海灘上只能是死路一條!到底行不行?我們要從專業的角度來考察。 這個考察可以從市場競爭、科技趨勢、顧客需求等等方面加以考證,一旦證實某種原則或者方案可以。 那麼就堅決執行。
我們六個高管人員,就是軍隊中的將軍,我們各部門的經理就是師長、旅長、團長,而那此普通職員就是基層的排長、班長和士兵,都需要圍繞一個相同的目標,按照一致的戰術原則去攻城拔營。
第三,組織談心。 解放軍的組織內部建設,很重要的一條是以‘談心談話’為主要方式地溝通。 士兵剛入伍不久,一天熄燈號響過後,排長會把某位士兵約了出去,一人一個小凳子,坐在營房地山牆下,看著月光拉開了家常。 我想,凡是在解放軍這個組織生活過的人,幾乎都有這一樣地經歷。 我們當大興知青時,恐怕也都有這樣的經歷?。 越戰期間,美軍官兵矛盾非常深。 內部凝聚力之差,降到建軍以來的最低點。 據美軍自己統計,越戰陣亡的5600多名軍官中有1013名是被自己計程車兵打死的,佔陣亡人數的18%。 應該說,越戰後一個時期,是美軍軍隊建設最黑暗的時期。 也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美軍開始了建軍以來最大規模的“重建軍隊”活動。 其中重要的一條,是如何建構融洽的官兵關係。 所以他們學習解放軍的建軍方法。
解放軍用談心談話的制度和方式,簡單便捷地實現了任何組織都希望達到的建立組織溝通,從而提高組織效率的目的。
管理學我不太懂,解放軍的談心談話的組織生活制度,其實就是一種溝通,明確每一個成員的心理所思所想,明確目標明確步驟,這才是一個團隊的表現。 所以對於我們公司來說,我們六位。 都應該清楚地知道,我們的科技人員在想什麼,我們地經理們在想些什麼,我們的普通工人需要什麼,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我們的客戶需要什麼,這是很關鍵的問題。 我們公司的構架還很小。 因為是家新公司,將來我們公司只要不倒閉。 組織規模會越來越大,我們六個人跟普通員工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這就是等級,但我希望這個距離是零距離。 我們將此理解為溝通,包括內部與外部。
第四,關心士兵生活。 某位中央首長曾說,不重視物質利益。 對少數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 **是在物質利益地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奉獻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 是誰說地?你們可以去查。 在過去,**隊伍號召打土豪分田地,我們許多先輩並不是因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參軍入伍流血犧牲。 而只是有一口飯吃,有地可以種,這是人性,是為了滿足生存的需要。 為了不受壓迫和剝削,許多人願意為此奮戰。
對於我們公司來說,我們提供比別人優厚得多的待遇。 吸引著眾多的人才加盟我們的公司,也是不得以而為之。 但這樣就夠了嗎?著名的馬斯洛需求理論告訴我們,人還要有一個歸屬的心理需求、得到尊重地需求,還要一個自身價值得到實現的需求。 如果有更好的選擇,人人都會去比我們更好的公司。
無數外國的公司發展史表明,那些跳槽的人,並不都是為了金錢,他們可能因為自己得不到尊重,可能因為在公司裡自己的意見得不到重視,甚至因為某位高管無心的一句話。 許多企業都標榜自己是人性化管理地公司。 但有多少公司做到了這點?我不想在我們公司出現光口頭這麼說。 我們要做出來。 科技人員來了,我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不僅要讓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潛力,還要他們認同我們公司,每天都有使不完的精力,每天都有無窮的創意產生,實際上每天也在我們創造著剩餘價值!我們要做這樣‘居心叵測’的股東!”
李思明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口乾舌燥。 渡邊等人在會議記錄本上,努力奮戰著,就像是小學生一樣認真誠懇。
李思明有些得意,他忽然覺得管理一家公司,似乎也沒什麼太深奧地道理,因為公司跟軍隊或者一個電影劇組一樣,都是一個組織單位,管理的若干原則都是相通的,有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理。 而軍隊已經在李思明的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深刻影響著這位曾經優秀的軍人的思維,這是他擺脫不了的,當然也不是他想擺脫的。 李思明對此很明悟,為什麼後來中國也會出現那麼多有過軍隊經歷地企業家?
“完了?”渡邊揉了揉發麻地手指問道,他有些意猶未盡。
“完了!”李思明詫異道,“你們這是幹什麼,我剛才說的,你們真有必要這麼認真記下?”
“有必要,很有必要!”袁侯道,“你總標榜自己不懂,可是我覺得你講得實在太好了!老闆就是老闆!”
“對,深入淺出,生動活潑,而且發人深省!”張華評價道,這讓李思明想起了當年在北大荒時指導員對知青們發言地總結,連用詞都一樣,“很有教育意義!”
“我想某一天,出一本內部刊物,名稱就叫《李思明語錄》,我想一定很不錯!”大帥認真的說道。 他想不到,李思明能從軍隊中總結出這麼多道道,換句話,身邊處處皆學問。
曾智看了看李思明,卻說道:“我承認你說得很有道理。 但我有一個問題,你對軍隊為何如此感興趣?”
“對啊,阿明,公司帳戶上有一筆錢被劃去了,我一直想當面問一下為什麼。 知青聯誼基金會的創立,我們都無條件支援,可這個‘老兵基金會’,又為什麼?難道是你真想做個偉大的慈善家?向解放軍學習,就要掏錢?”袁侯道。
“小刀這個人我總覺得很神祕,跟你又不清不楚的!”曾智道,“你們有什麼事瞞著我們。 ”
“什麼叫不清不楚的?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亂講!”李思明對他的措辭極為不滿,抗議道,“我們可都是大男人!”
“正是因為兩個大男人,所以才讓人奇怪,你要是移情別戀,跟你那位女祕書不清不楚,我倒是無話可說了!”渡邊笑著道。
“渡邊,你是一把年紀的人,說這話要負責任的。 我記得你的祕書換了好幾個了吧?”李思明對這位大叔級的人物也表示抗議。
“我也很奇怪,我的祕書只要入職不久,都是以懷孕為由,紛紛辭職,我也沒辦法!”渡邊解釋道,沒想到卻越描越黑。
“我建議,公司內的女職員一定要離渡邊遠一點!”張華鄭重其事地建議道,“這是有歷史淵源的,想當年……我就不翻歷史帳了!”
“我贊成!”眾人紛紛擁護。
這一打岔,小刀的事情被扔到太平洋去了。 李思明知道,這些兄弟們的心中都有很多疑問,只是出於尊重和信任,沒有追問,總有一天,當心中的好奇心戰勝剋制的心理的時候,總會打破沙鍋問到底的。
向解放軍學習,這決不是李思明心血**的胡言亂語。 軍隊生涯,不論是前世第一次當兵,還是今生作為一名戰地指揮官的經歷,都讓他有了許多感觸,這也就是所謂的成長,這也許就是我們許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生經驗。
大道理人們都懂,可是隻有真正體會到其中真諦的人,才會去執行,就像一個虔誠的信徒,不會因為艱難險阻而後退。 我們曾經是士兵,這是李思明這一類人的共同心聲。 燃情歲月,卻不只是在軍隊、戰場,在這經濟大潮中,另一段燃燒**的人生正在進發,有些東西仍要堅持和發揚光大,值得用一生的時間去堅持。 換句話說,脫下軍裝還是兵,李思明為的是與時代一起前行的理想,所以永遠是**四射不知疲倦的人。
至於小刀,這位被李思明用小人之心懷疑是不是捲款潛逃的傢伙,此刻正在千里之外,內地某個深山中艱難前行,他毫無來由地打了個噴嚏。 巍巍的群山是個巨人,但此時此刻,他覺得自己的心是強大而又堅定的。 他的內心也是某種理想在支撐著,讓他覺得自己所做的,是天底下最有意義的事情。
他曾經也是一個兵,是最優秀的一群人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