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二十二章 蘇博士
後會無妻:愛你,逾時不候 末日的世界 亂世嫡殺 仙品廚娘 尋爹啟示:萌寶買一送一 烈愛新婚:總裁你認輸吧 重生商女:妙手空間獵軍少 聖戰魔獸軍團 妃鬧革命:痞子皇妃 九夜凰圖之傭兵大小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二十二章 蘇博士
李思明很有時間觀念,但是時間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當李思明逼著剪輯師沒日沒夜地完成了最後的剪輯工作,約翰※#8226;巴里的配樂最後錄製工作才剛剛開始,那整整20章節的配樂,如巨人的吟唱,雖然音調始終不高,但依然讓人感到氣勢不凡。 舒緩升起的藍色爵士、迷離感性的大量絃樂、悲壯豪情的管樂……都在約翰※#8226;巴里的精心調配下顯示得流暢、愜意、渾然天成。 那是一種柔美與剛性的碰撞,典雅與不羈的顛覆,聽覺與思維的考驗。
配樂在結構上也極為複雜,主要有3大主題旋律——《The John Dunbar Theme約翰※#8226;鄧巴主題》、《Two Socks-The Wolf Theme兩隻襪子——狼主題》和《The Love Theme愛的主題》,彼此之間相輔相成、剛柔並濟。 《The Buffalo Hunt捕獵野牛》所帶來的追殺捕獵,萬牛奔騰的壯觀場面令人血脈賁張;別出心裁地用口琴演奏的《The John Dunbar Theme約翰※#8226;鄧巴主題》描繪出空曠的草原上,主人公寂寥的身影。 這部極具藝術性的作品將註定成為約翰※#8226;巴里傲視影史的經典名作。
不過最後的錄製工作還需要一流地樂隊和最好的錄音部門來配合,李思明只能瞪著眼乾著急。 皇帝不急太監急。 李思明很無奈但卻沒有辦法,只能一天打三次電話催促巴里加快速度,巴里不勝其煩,將所有的電話線全撥了,世界才安靜下來。
就在巴里加緊工作的時候,李思明來到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他在希望在回國之前再看看他關注的那群中國留學生。
加大的校內風景很不錯。 綠葉成蔭,那些很有年頭的建築也是風格別緻。 張揚著傳統與個性,繼承與傳承,人文氣息當然十分濃厚。 沒有圍牆,這大概是美國大學與中國大學一個最重要地區別吧。 UCLA擁有全球所有大學中最大的電影和電視檔案庫,僅次於國會圖書館,李思明猜想會不會有自己地作品在內?校園裡,有幾棟造型比較古老而且看上去較陰森的建築物。 老是被學電影的學生借來拍恐怖片,這所大學又靠近好萊塢,這大概就是許多導演願意在這裡取景的原因了,只不過不是全用來拍恐怖片而已。
李思明漫步在美景優美的校園之中,饒有興趣地打量著四處,四下裡人來人往,或坐或躺,甚至有人在草地上旁若無人地呼呼大睡。 離開校園已經好幾年了。 但眼前的一切讓他感到很愜意很舒適,名利場上的日子畢竟不是自己所喜歡地。 李思明穿著極為休閒,戴著鴨舌帽和一副大墨鏡,將自己很好的掩藏在帽簷之下。 李思明不僅是一個名人,而且是一個大名人,李思明用他的電影和個人魅力征服了所有愛看電影的人。 自從在奧斯卡第一次亮相之後。 他就很少有機會這樣隨意的在外面行走了,這也許就是成功的代價。 別人如果能像李思明這樣成功,高興還來不及呢,但李思明卻不這麼想,他明白了那些明星在負面新聞壓力之下,為何會發出想當個普通人的感慨——這在別人看來是那麼的虛偽。
“悶聲發大財,果然不是那麼容易辦到地!”李思明在心裡感嘆道。 如果能夠,他寧願能像個普通人那樣走進任何一個自己滿意的咖啡廳去喝一杯;他也寧願在勞累了一天之後,能夠坐在街邊公園的長椅上享受黃昏時的安寧;他更寧願將來他能陪著老婆漫無目的地逛街購物。
這可以解釋他為什麼對記者們那麼不感興趣的原因了,因為他本能地不願讓自己出現在公眾地面前。
不過。 他在加大校園裡亮了相。 有眼力很不錯的學生認了出來。
“夥計,你跟著我幹嘛?”李思明猛得停下來。 轉身對著一直尾隨自己的某男生道。
“不是,我只是想確認一下你的身份!”男生被李思明這一停,給弄得差點撞上了,“你好像是某個名人?”
“身份?我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大男人。 美女們都在前面鮑威爾圖書館前的那個草地上晒太陽做日光浴呢,而且都穿著比基尼!”李思明笑著道,“相當性感!”
“不會吧?”男生不相信。
“你去看看就知道,看上去好像是什麼選美比賽,你不去別後悔了!”李思明道。
“美國人有這麼開放?”
“你不是美國人?”
“我是敘利亞留學生!”
“哦?那在你的祖國,真主一定沒有讓你有機會大飽眼福,快去看看吧!”李思明寬大的墨鏡遮掩不住他嘴角的笑意。
這位阿拉伯兄弟屁顛屁顛地跑了,可是跑到了地方,一看傻眼了,原來是一幫老太太在開派對。
李思明早就跟老葉、陳劍兩約好,在校園內的一個咖啡廳裡見面。 甩開那位真主地子民,李思明拐過幾道彎,按照指示牌,走進了那家咖啡廳。 剛進去,李思明就看到老葉老遠地向他招手。
“老葉,小陳,好久不見,想死我了!”李思明一見面就很肉麻。 老葉苦笑不已,指著身邊地一位李思明不認識的中國人對李思明道:
“李老師,這位是蘇成功博士,安徽人,是MIT地副教授。 正好這兩天在我校訪問,是個大才!”老葉介紹道。
“你好!”李思明一聽老葉介紹,兩眼放光,“很高興認識你!嗯,名字也很不錯!如果能天天見到你,念著你地名字,討個吉利。 那就更不錯了!”
“李導演,我對你是久仰了!”蘇成功被李思明的開場白給逗笑了。 “美國人可以不知道我們中國的領袖是誰,但不會不知道好萊塢有一箇中國大導演!”
蘇博士戴著一副頗有年頭的眼鏡,臉上颳得挺乾淨,坐在那裡很安靜,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只是這眉頭總是緊鎖,彷彿一直在思考著難解的學術問題。 這是一張學者的臉。 李思明對他地第一印象很不錯。 如果這位一見面就嚷著要跟李思明合影什麼的,那就會在李思明心目中大打折扣。
這位蘇成功地經歷很不簡單,他是54年出生,比李思明大三歲。 17歲的他進入老家當地的一個小鎮的電信所當話務員。 在這短短兩年多的話務員生涯中,他以自己的執著和勤奮,憑著興趣,自學了高中課程,並研讀了電話機、交換機原理以及無線電廣播等書籍。 逐步瞭解了廣播、電視、無線電等知識,熟練掌握了修電話機、裝收音機的技術。 正是文革中73年短暫地恢復高考地機會,讓他考上了南京工學院無線電工程系,畢業後留校任教。 78年他又是第一批出國留學的中國人,只不過他去的是德國。 78年派赴德國波鴻魯爾大學電子系進修,然後在該系攻讀碩士。 81年至83年在德國弗朗霍夫應用固體物理研究所做博士研究,從事以砷化鎵工藝為主的IC設計。
“你是說德國的‘微電子之父’——Bosch先生是你的導師?”李思明十分驚奇,心裡卻在想如何抓住這條大魚。
“是的,我很幸運,大概是老師認為我不是太差,咱們中國人在智商上不比外國人差,我們還勤奮一些,讓我成了他第一個中國博士生!”蘇成功說得很平靜,但卻有些自豪。 武俠小說的高手講究出身名門正派,現實中地軍人以出身戰功赫赫的英雄部隊而自豪。 政客以參與重大歷史事件而聞名。 學者也一樣,他們以師從某位大師級的人物。 而感到驕傲。
“我聽說,弗朗霍夫應用固體物理研究所有一條比較小的工藝線,IC設計的整個流程即從設計到最終實現再到測試都可以完成,你在那裡應該很有收穫了?”
“你怎麼知道?工藝是我原有知識結構中比較缺乏的部分,在南京工學院,我學地是系統這部分,自學了一些工具方面的知識,當時SPICE在國內還沒有引進,我主要是根據文獻對SPICE功能的描述,自己編寫程式。 而在德國,我正好了解了工藝這部分內容。 這種瞭解不是一般的從書本上了解,而是直接看到他們的工藝線、工作流程以及最基本的裝置。 ”
“對,IC設計是一門包括面很廣的技術和學科,概括地講,它涉及到系統、電路、工藝、工具等四個方面的知識。 所以學習IC設計,要求具備十分廣泛的知識面,既要懂系統、懂電路,又要懂工藝、懂工具。 ”李思明侃侃而談,“在國外接觸面更大一些,而且條件也不錯,看來你是學有所成了?”
“還行,去年的時候我就來到MIT,那裡地條件更好一些,接觸了一些大地半導體公司,也做了不少專案,總得來說受益非淺。 我聽老葉說,你曾經是北大電子學的教授,真是令人不敢相信。 因為你現在是好萊塢最炙手可熱地大導演,而且你當年是那麼年輕,如果你不是天才,那就是北大瘋了!”
“我現在很老嗎?”李思明反問道。
“當然不!”蘇成功發覺自己剛才的表情有些誇張。
“事實上,我對電影只是感興趣而已。 我曾經說過,這只不過是美國人給我發的一堆獎項而已,對我們的國家並沒有什麼用處。 坦白地講,我來美國只是為了掙錢而已!娛樂了美國人,不過是一個戲子!”李思明苦笑道,“這話要是在外人面前。 我是不會這麼說的,總之在名利場上並非我輩久留之地。 ”
“你那次演講我也看了,怎麼說呢?很有感觸!這也是我今天來這裡同你見面地原因,很巧我這次正好有機會來洛杉磯,機會難得。 我聽老葉說,你的未來計劃很不錯?”
“當然!我和朋友辦了一個公司,公司未來的框架比較大。 包括電影和家用電器,這將來會有專門人來打理。 但這不是最重要的。 將來的主攻方向還是半導體,目前在深圳的科技大廈已經建成,擁有兩條試驗性的工藝性,裝置有來自美國、日本和德國地,可以說是萬國科技裝置展覽會,這還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採購齊的。 你知道,錢我們不缺。 現有地美元可以維持至少八年的費用,另外我們透過離岸公司掌握美國最著名的軟體公司微軟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這將來也會持續不斷地給我們帶來一些現金收益。 人才方面,我坦白地告訴你,自從1982年以來,我們已經資助了超過150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各高校學習與電子學有關的專業,為此我們已經花費了超過一千萬美元,除了贊助學費、生活費。 還有為一些大學和研究機構捐款,可惜的是,一時半會這些留學生還派不上用場。 ”
“是的,學校去年介紹我去德州儀器公司參加一個學生專案,就是沾了這個光!”陳劍插話道。
“聽起來很不錯!”蘇成功對李思明所說地感到什麼吃驚,他原來只不過以為李思明僅僅是一個比較熱心的同胞而已。 沒想到李思明有個如此長遠的計劃。
“老實說,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那你認為什麼是最重要的?”
“錢沒有,我們可以去借去掙;人沒有,我們可以去招聘,可以像現在這樣去贊助、培養,只要時間允許的話。 但是如果金錢和人才都有,如果卻讓種種人為的因素捆住你的手腳,你還會有創造力嗎?”
“你說地是一種制度或者機制的東西?”蘇成功若有所思,這恐怕也是他來美國而不是回國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我曾經在深圳發誓:我希望那裡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地方,一個銳意進取的地方。 一個每天都會誕生出新事物的地方。 一個所有有志於創新科技地年青人、中年人或者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都願意長住的地方,一個能在中國的現代化事業中留下注腳的地方!” 李思明頓了頓。
“你說的真令人激動!”老葉不自覺地鼓起掌來。 沒忘加一把火,“蘇博士,乾脆跟我們一起幹吧!”
蘇成功有些猶豫,要他放棄這裡優裕的待遇和一流的工作研究環境,很難。 人是趨利的動物,這是為什麼在80年代初的中國會形成第一波出國熱地原因之一,李思明很理解,他沒有想當然地去想這位蘇博士到底愛不愛國地問題,儘管蘇博士現在手持美國護照。
李思明從懷中掏出一本支票本,寫了一個數字,簽上自己的大名。
“蘇博士,這五十萬算是我代表公司給你地安家費,我提供一個讓你報效祖國高科技產業的機會,更希望你能給我一個共事的機會。 ”李思明誠懇地說道。
“這個……”蘇成功有些感動,倒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李思明的誠懇,“我沒有做什麼,這錢我不能收的!”
“請你收下吧。 就當是我的誠意,如果將來你覺得深圳各方面的條件都不能令你滿意,你隨時可以回美國,這五十萬就當我提前補償你的損失,如何?”李思明道,“難道你覺得少?”
“不,這已經很多了。 ”蘇成功當然不會嫌少,他要是不收下就顯得自己太矯情。
“那你就收下,洛杉磯的治安不太好!”李思明開玩笑道。 見他收下,心裡樂壞了,不怕你不收,就怕你無所謂,你越是不好意思我就越高興,最好是心裡對我有虧欠之感。
人逢喜事精神爽,李思明這一高興,就打開了話匣子,這幾人都是學電子的,自然都離不開專業。 不過李思明淵博的知識倒讓蘇成功這位德國博士,美國MIT的副教授大吃一驚。
“阿明!”李思明成功地博取了他的好感,連稱呼都變了,“我懷疑你是不是剛剛上映的電影《終結者》中的人物,跨越時空來到1985年。 你的專業知識早就超過了中國國內的水準,而且很多技術設想在美國業界,也很新穎!”
“不好意思,《終結者》也是鄙公司剛剛完成的作品。 ”李思明樂了。 這部耗資六百萬美元的電影,對於李思明來說,是個低成本作品,但是他可以想象的出,“州長”會為他帶來至少十倍的收入。 拍電影果然是在搶錢,只有你有足夠的眼光和藝術鑑賞力,恰巧,在這兩方面李思明敢說自己是權威。 讓別人為自己拍電影掙錢,要遠比自己親自動手要愜意得多。
“李老師可是我的偶像,當年在北大,可是風雲人物!”陳劍笑著道,這位對李思明一直就比較崇拜,跟自己本來是同班同學,沒想到搖身一變就成了教授,“據說還是北大女生私下最想結交的一位人物,這是我聽說的,不是我編的。 不過可惜,李老師早就名花有主了!”
“老實說,我現在對你更有信心了!”蘇成功笑著道,“你當導演真是浪費!”
“這話我比較愛聽,曾經有一個人也這麼說過。 ”李思明不以為然。
對於蘇成功這樣的科技人才來說,只有那些跟他有共同語言的人,才是他最願意打交道的,他不知道,李思明是有意為之的,到什麼山唱什麼歌,李思明玩得無比純熟,更何況他“居心叵測”。
正說話間,忽然湧進來一大批男女學生,在一位男生的帶領下朝著李思明包圍過來,正是那位被李思明騙過一次的阿拉伯兄弟。
“夥計,你不是來尋仇的吧?”李思明對著這個傢伙道。 他正被這些自稱是電影系的學生給包圍了,大小、膚色、胖瘦各不同的手伸了過來,紛紛要簽名。 粉絲啊,這些都是粉絲。
“沒什麼,我只不過告訴有一位好萊塢的中國籍導演正在這裡喝咖啡,他們都來了,我也沒辦法!”這個傢伙幸災樂禍。
“女士們、先生們,這裡是公共場合,請排隊一個接一個來,好吧?”李思明舉手投降。
李思明這一說不要緊,結果這隊伍排到了咖啡廳外,一個接一個,引得更多的人加入,咖啡廳的老闆樂壞了,因為人人買了一杯咖啡站著等著李思明的簽名。 直到李思明簽得手發酸才宣告結束。
“總算完了,大學生素質就是高,遵守公共秩序,值得表揚。 ”李思明揉了揉右手,忽然大驚,“誰拿了我的帽子和墨鏡?”
不過這跟自己挖了一個人才相比,那又算什麼呢!蘇成功,這個大名著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