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成功的訣竅
降生惡魔花公子 萌妃爆夫:娘子別賴賬 馴養親親老婆:豪門交易AA制 終極狂化 公主請翻牌 一品悍妃 衛斯理科幻-成仙 無限電影 此夜綿綿 冷君悄悄拐回
第四卷 縱橫四海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成功的訣竅
學者們在研究螞蟻時,會研究數百萬只螞蟻所構成的龐大帝國,是如何有條不紊地分工運作的。 在研究狼群時,會研究少則十幾只,多則幾十只狼構成的狼群社會里,成員是如何生存和交流的,進而是如何保持整個狼群興旺發達的。 這叫動物的社會性。
人也是社會性的動物,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從一出生起,我們就會因為我們的家庭而從屬於某個階層,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出身,將我們打上了財富、民族、政治和宗教信仰的標籤。 也許是永遠。 這叫出身。
然後,我們開始成長、求學,更大一點就開始反抗、掙扎、奮鬥或者逆來順受。 同樣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我們總是從一個組織裡到另一個組織,從一個團體到另一個團體:校友、足球隊友、同鄉、戰友、同事、合夥人甚至同一個健身俱樂部會員。 這叫圈子。
沒有人能逃得了這個社會學邏輯。
李思明自從踏入好萊塢,就註定了他接觸的都是演員、編劇、電影院老闆、廣告贊助商,還有上輩子只是聽說過的大導演、大明星。 這個是他目前所在的圈子,不管他喜歡不喜歡,他都要在裡面周旋,不過他到目前為止,還混得不錯。
當他走入大廳,所有與他有過交往的,跟他熱烈地擁抱,不認識的,也熱情地問候祝福他,李思明也虛偽地寒暄著。 李思明找到了所謂的成功人士地感覺。 在這個場合下,任何人都會走路一不留神就飄了起來。 成功的訣竅,就是剽竊。 不過,李思明還沒有臉紅的覺悟。
不過有一個人,他不太想直接面對,那就是大導演斯皮爾伯格了。 後者跟盧卡斯等人被稱之為“新好萊塢”的代表,舊好萊塢的影片以戰後那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為主要服務物件。 現在他們都是30多歲的人,都處在追求享受夜生活地時期。 而“新好萊塢”的目標則是他們二十幾歲、十幾歲或10歲以下地孩子。 那些穿著“耐克”和“阿迪達斯”運動裝,水洗褲子,戴著紐約“揚基”棒球帽子的孩子。
李思明倒不是因為剽竊斯皮爾伯格未來的作品而不好意思,而是因為他的名字總是被用來和斯皮爾伯格相提並論,往往是被那些不喜歡後者的“舊好萊塢”人用來批評此人最有力的例證。
兩人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都是被許多人用“天才”來形容地一小部分人,只不過李思明是個濫竽充數的人。 沒人發現而已。 兩者都有著巨大的票房號召力,去年初《印第安納.瓊斯和魔宮傳奇》的拍攝計劃公佈後,電影院破天荒地以4000萬美元作擔保,在影片拍攝完成之前,就已經開始贏利,更不用說它發行之後了。 而李思明的《查理的天使》在剛宣佈拍攝,有電影院老闆就找到麥克肯納公司,同樣也用4000萬美元做擔保。
不過李思明跟斯皮爾伯格卻有很多的不同。 首先這輿論就對李思明一直是持讚賞的態度。 斯皮爾伯格地充滿想像力的電影,被評論界認為是沒有深刻社會和人文思想的電影,是“爆米花”電影,跟李思明的電影完全相反。 於是《E.T.外星人》這部好萊塢歷史上最成功、最受人愛戴的影片,卻只獲得了奧斯卡的音樂獎、音響、特別視覺效果獎和音效剪輯獎,這些對於一位導演來講根本就不重要。 令人極為驚訝地是。 所有其他獎項,甚至包括最佳服裝獎,都一股腦兒地授予了《甘地》這部影片。
“為什麼?”專欄作家萊克斯.;裡德曾經這樣問道:“就因為那折線的被單,粗麻布的背袋和那些纏腰布嗎?”《甘地》的主要製片人阿坦伯羅也是足夠坦率的,因為他面對明顯受到冷遇的斯皮爾伯格感到十分窘迫,當他走上前去接受了他的奧斯卡獎時,他躊躇地給了斯皮爾伯格一個安慰的擁抱。
在眾人面前,斯皮爾伯格對這種待遇只是付之一笑。 他開玩笑地說:“看,我們已經盡了我們的努力。 我們餵了投票箱,只是沒有餵飽它們。 ”斯皮爾伯格在《洛杉磯時報》上推測。 人們覺得這部影片已經得到如此之多的獎項了。 因而不應該得到更多地了。 然而,私下裡。 他卻被深深地傷害了,他甚至將這種受傷害地感情瞞過了他最親密的同伴。 這是一種與所有其他有關地人不同的感覺。
同樣,在1983年的那一屆奧斯卡上,應該失望的還有李思明,至今還有影迷在為李思明鳴不平。 要知道,從《肖申克的救贖》結束公映,發行錄影帶以來,到目前為止一直牢牢佔據錄影帶出租店的出租率排行榜上第一名的位置,目前還看不出有超過這一成績的電影出現的可能。 面對不斷出現的令人不得不吹捧的新電影,這部電影仍可以被稱之為最令人難忘的少數電影當中的一部,由此可以看出這部電影有足夠的出色。
因此李思明和斯皮爾伯格這對83年奧斯卡頒獎晚會上的失意者,讓那一屆奧斯卡成了有史以來最不公平的奧斯卡。 只不過,李思明本人倒沒有什麼感覺,因為後來的兩部電影讓他贏得了所有人的吹捧。 當李思明面對這個人時,他總覺得自己是那些批評者的幫凶,有踩著別人肩膀往上爬的感覺。
李思明從年齡上說,也是屬於“新好萊塢”中一份子,但是李思明總是避免去評價斯皮爾伯格,面對記者提問時,他總是很巧妙地避開一些人對斯皮爾伯格所指責的那些東西。 而斯皮爾伯格,對記者要求他評價李思明及其電影。 也是將溢美之詞全送給了李思明,私下裡卻抱怨為什麼媒體非要把自己和李思明放在一起比較。
不過他們有一個共同地朋友——盧卡斯,此人現在基本上已經不當導演,而是全力製作電影,一直是斯皮爾伯格的瓊斯系列的主要合作者。 在這個場合下,盧卡斯自然要為兩人做一下介紹人,這兩人還從未當面說過一句話。
“李。 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史蒂文。 我想你應該知道的!”盧卡斯一見到李思明,就熱情地拉著李思明說道。 盧卡斯又矮又瘦,對自己一貫苛刻,他經常習慣性地雙臂抱在胸前。
“你好!”李思明和斯皮爾伯格握了握手,兩人都有些尷尬。
“恭喜你,你又一次獲得了提名,我提前祝福你!”斯皮爾伯格試圖掩蓋自己的失望。 他指的是導演獎項,他本人這次並沒有獲得提名。
“這只不過是一些人想找出幾個人站在臺前,好讓人拍照,不要冷了場而已。 ”李思明開玩笑道,他不想讓對方有些難堪,認為自己故作清高,“聽說你這次要做頒獎嘉賓?”
“是的,我將為最佳導演頒發小金人。 他們安排我做這個。 我只得從命,他們也許想透過這種方式讓我瞭解一下,摸一摸小金人什麼感覺!”斯皮爾伯格自嘲道。 他有著標誌性地鬍子和一副眼鏡,他跟盧卡斯站在一起,兩人都是同樣的裝扮,看上去都像是某個大學地助理教授。
而李思明這個每天刮鬍子很勤快的傢伙。 才是真正的教授,只不過這個身份沒人太注意。 與大多數電影圈中人相反,李思明來自遙遠的中國,對於此時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實在太神祕了,想了解李思明的個人生活和隱祕事情,也沒有渠道,只能靠道聽途說。
斯皮爾伯格的情人這次也參加了,也是頒獎,而且是有孕在身。 這令學院有些為難。 他們不想讓一個孩子的父親和未婚母親同時站在臺上,然後一同出現在千家萬戶地電視機裡。 因此。 學院將兩人分開,斯皮爾伯格被安排在後面為最佳導演獲得者頒發小金人。
“聽說,那部小說在你的手裡,辛德勒?”李思明沒話找話。
斯皮爾伯格自從拍了那部外星人之後,奧斯卡給他的壓力與日俱增,他的創作範圍也有侷限。 他那純熟高超的表現手法同影片型別單一化的內容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反差,為此他一口氣買了三部很有影響力的小說,《紫色》、《太陽帝國》和《辛德勒地名單》,他準備再當一回中學生,正如某些人認為的那樣,他是一個偶然踏入電影圈的中學生。 在史蒂文的血脈中,流著猶太人的血。 對於納粹的暴行,他自小就聽到過家族親人們地控訴,也親眼看到過大屠殺的倖存者展示納粹分子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烙刑痕跡。 但這些可怕的記憶沒有在他最初的影片中表現出來。 他之所以遲遲不拍《辛德勒的名單》,是因為他覺得自己不夠成熟。
“是的,你知道,他們認為我太天真,要有什麼思想性和教育意義!”斯皮爾伯格自嘲道,“這是某些人總結的,咱們兩人最大的不同。 ”
“《辛德勒的名單》很不錯,為何不拍?我想這對你十分重要吧?”李思明沒有正面迴應。 他地話讓對方有種被身旁小偷窺探地感覺,彷彿自己的任何事情都瞞不住李思明。
“是地,我只是認為我還沒準備好。 ”斯皮爾伯格承認道,事實上他太想拍了,因而慎重無比。
“史蒂文,我覺得這部歷史片,如果用黑白膠片和手提攝影機最好,更有歷史真實感,你覺得呢?”李思明建議道,他忽然覺得自己有些得意忘形,還真當自己是個貨真價實的導演。
“嗯,是個好主意。 就像你在《拯救大兵瑞恩》裡的鏡頭運用手法?”斯皮爾伯格眼鏡背後閃爍著光芒,他並不是一個愛交際的人,他只喜歡跟人談電影。
“當然,我只是說一說,你是導演。 我認為在好萊塢,還沒有人能夠有資格給你什麼建議!”李思明恭維道,“《太陽帝國》你準備什麼時候拍,要去我的祖國拍嗎,我倒是十分願意幫一下忙做一回東道主。 ”
李思明面帶微笑,給人很自信很親切的感覺,但卻沒有一絲少年得志盛氣凌人之感。 斯皮爾伯格雖然不太願意去想李思明和自己最大的不同之處,但對李思明本人卻沒有什麼反感,只是和李思明站在一起,自然會讓別人不由自主地想起。 他感到有些不自在。
“那太謝謝你了,今年六月之後,我準備拍《紫色》,你知道,艾米六月份要生孩子。 《太陽帝國》恐怕還要在明年才有時間拍。 到時候我可能會找你幫忙,你知道,去你們中國拍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恭喜你!我突然發現我們今年還有一個共同點。 今年秋天的時候,我也要做爸爸了!”李思明聽到他說這個,就十分高興,他倒是更願意跟對方談一些如何做一個父親,對方可比他有經驗得多了。
“真的嗎?”斯皮爾伯格也很興奮,“也恭喜你!”
“嗨,兩位,怎麼一見面就談這個,今天是好萊塢的節日,應該談一下今天誰會撞大運!”盧卡斯笑著道。
“我認為李今天是主角,當然在過去的兩屆,他都是唯一的主角。 ”斯皮爾伯格道。 李思明每次都是這樣的夜晚的風雲人物,今天晚上尤其如些。 總統閣下今天晚上大駕光臨,不僅僅表示他比較念舊,還有一個未經證實的訊息稱,總統要為李思明授予一個榮譽勳章,以表彰他為宣傳D日登陸戰的“偉大意義”而作出的“巨大貢獻”。 不過,在李思明看來,這個所謂“偉大意義”只不過是個由頭,他猜想總統是想在好萊塢聽到歡呼聲,這裡就象是他的孃家。
“不,我還準備在你坐過的位置,找找成功的感覺呢!”李思明笑著道。 在好萊塢,人們一直傳說著一個故事:有一位不太成功的製片人,他注意到斯皮爾伯格在馬里布的海灘上獨自坐著,對著落日思考,當他起身離開後,這個人就馬上溜到他剛剛騰出的那個位置上坐下。
李思明的話,讓斯皮爾伯格和盧卡斯情不自禁地低聲笑了起來。
“你們在談成功的訣竅嗎?能否再重複一遍嗎?”有人插了進來,弱弱地問道。
李思明三人面面相覷,終於忍不住不顧形象的大笑起來,讓那人無地自容。
現場有攝影機將三人大笑的畫面給拍了下來,結果第二天有媒體說道:
“好萊塢新勢力,笑傲奧斯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