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奪佔遼東
名門:密碼新娘 天價妻約:首席離婚無效 萌妃嬌妻:王爺輕輕親 萌妻追夫:壓倒腹黑總裁 上仙,哪裡逃 偷臉 重生成第二人格 品三國 明賊 晉安大帝
第五十五章 奪佔遼東
在孔明恩威並施的手段下,韓衍出使黑水很是順利,去延、修武盧兩部人馬這些年深受護留、南樓幾部的欺壓,敢怒不敢言罷了,如今有機會反抗,而且還有一個強大的後援,當然願意出兵了,不然惹怒了漢人,可比得罪護留、南樓等部要嚴重的多。護留、南樓幾部不過十幾萬兵馬,比不上漢軍,有百萬大軍,且物產富饒,資源廣袤,所以權衡之下,幫助河北軍攻打護留、南樓等部落乃是最妥當的。
就在去延、修武盧出兵之際,諸葛亮也出兵前往襄平,當高覽攻克襄平之後,留下一萬人馬駐守,自己連夜親率一萬人馬趕往義縣匯合趙雲,趙雲憑三千騎兵牽制張敝二十天,當初張敝得知襄平失守之後,卻不願意相信,於是率兵襲擊趙雲,反而被趙雲擊敗,退守城內,期間幾次出擊,卻屢次被趙雲擊敗,損失了兩千人馬,而且自從趙雲傳達十日破城之後屠城的訊息之後,城內更加人心惶惶,百姓恐懼、兵士慌亂,河北軍的威力他們已經見識過了,當初公孫瓚的白馬從義他們也接觸過,戰力絕對不容小視,如今趙雲訓練的白馬義從並不輸於當初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張敝豈能不恐慌。
自從趙雲下達屠城令之後,每天早晚都跑到城下巡視一番,義城百姓士卒都在考慮後路,不少百姓、士卒趁夜偷偷跑出城投降,第八日之後,高覽率軍趕來匯合,張敝自知大勢已去,自刎而亡,副將率領剩下計程車卒開城獻降。
當趙雲、高覽率軍趕到襄平的時候,諸葛亮早已經率大軍到達,諸葛亮穩重起見,還是留下鞠義率軍八千駐守努魯城,襄平一下聚集了河北軍**萬,加上收編的降卒,達到十萬,而公孫康只有一萬兵力,聚集在昌黎城內,公孫康也知道時不待我,可是卻不甘心。他好不容易繼位,可是屁股還沒坐熱,就要投降別人嗎,他心裡實在不願接受這樣的結果,可是自己手上一萬老弱殘兵如何對抗河北軍十萬大軍呢,努魯城敗了,公孫模獻城投降,公孫恭兵敗被殺,義城的張敝孤軍一支,頃刻之間也將覆滅,連外援烏丸軍都已經退回草原深處,他還有什麼指望,南面的高句麗一直被他們公孫家打得抬不起頭來,連自己都打不過,何況是兵鋒正勁的河北軍呢?
這日,公孫康召集手下諸將商議,如今他手下沒剩多少可用之人了,楊祚、柳毅、王建三人而已,可是他們也只能在遼東可堪大用,相比於河北聞名的張合、高覽、趙雲等人,這三人就是草包。
“大家商議商議吧,河北軍已經兵臨城下了,柳城的柳甫降了,刺韓城的綸直也反了,帶方的陽儀也投靠了河北軍,如今就剩昌黎孤城,兵馬不過萬,如何抵抗河北軍,大家都有什麼想法,都說說吧!”
公孫康這一番話說的甚是可憐,讓底下眾人都產生了悲情,可是他們又能做什麼,公孫康也無奈,公孫模投降之後,勸服了柳城的柳甫、帶方的陽儀,刺韓城的綸直也趁勢背叛了他,他想不悲傷也難以自制。
這時,一名小校奔跑進來,大喊道:“啟稟主公,河北軍已經到達昌黎城北十里處,已經在那紮下營寨。”
不待公孫康說話,楊祚連忙問道:“敵軍有多少人馬?”
“大約八萬!”小校答道。
公孫康一臉頹然的坐在座椅之上,口中嘟囔著:“完了!完了!”
這時柳毅上前進言,道:“主公,河北軍遠來遼東,何不據城堅守,昌黎糧草可支撐一年之久,尚有一萬精兵,昌黎城池堅厚,敵軍遠來,只要我軍堅持三個月,敵軍自退!”
“就怕堅持不到三個月啊,八萬河北軍全部都是河北精銳,我軍士氣低落,如何抵擋,只怕半月都難以堅持,一旦城破,到時候主公必死無疑啊!”王建低聲自語道
“算了!你們都退下去吧,我自己好好想想,你們都下去吧!”公孫康擺手示意眾人退下。
第二天,諸葛亮親領大軍前來,在昌黎城下喊話公孫康。
“公孫將軍,如今你已經勢孤力窮,何苦負隅頑抗,不如獻城投降,我主必然厚待將軍,希望將軍為昌黎城內數萬百姓計,切莫再徒增殺戮了!”
公孫康聽到諸葛亮的喊話,說道:“我若投降,你肯放過我公孫家否?”
“我主以仁義治下,豈會為難將軍,將軍只要投降,我主說了,公孫家依舊富貴終身,若是執迷不悟,城破之日,公孫家舉族覆滅,將軍好自為之吧,我與將軍一日時間思量!”
說完,諸葛亮後撤與中軍,率軍暫且退去。
回到城內府衙的公孫康無奈的招來王建,說道:“王建,你去河北軍大營,就說明日一早我即開城投降,希望善待我軍士卒與百姓!”
王建接過公孫康手上的書信,躬身應答道:“屬下這就前去!”
第二日,日出時分,公孫康身披孝服、手捧策,跪於城門口,接到訊息的諸葛亮率軍趕來,見到跪立於城門口的公孫康,連忙上前親身扶起公孫康,說道:“將軍仁義,為遼東百姓不計個人得失,實在是大義所為,快快請起!”
公孫康心裡苦啊,要是打得過他就不會如此了,這不是沒辦法嘛,但是好歹落了一個好名聲,諸葛亮的禮遇也讓他心裡放心了不少。
諸葛亮的戰報傳到鄴城的時候,高幹高興壞了,原先諸葛亮說要三個月的時間,現在只花費了兩個月,有些出乎他的意料,遼東全境皆平定,而且重創烏丸胡人,北疆也平定下來,這讓高幹喜出望外。
隨後,高幹派遣一批河北的官員前往遼東,將一部分遼東的官員調來河北任職,遼東雖是苦寒之地,但卻也不是不毛之地,遼東戰馬、海鹽、精鐵都是高幹所需的,特別是精鐵,河北一直缺少,遼東多礦,那樣河北就免了製造器甲缺少精鐵的窘境。
為了穩定遼東的局勢,高幹將幽州的韓衍派遣到了遼東,將遼東劃分為三郡,昌黎、襄平以東到長城為遼東郡,昌黎、襄平以北至黑河為松江郡,昌黎襄平以南至海北為朝韓郡,三郡合一為遼州,任命韓衍為遼州刺史,鞠義、柳毅等輔助。同時,將公孫康調來鄴城,封公孫康為安北將軍,柳城候,將他放在身邊,免得留在遼東徒生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