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臥龍出山
哈嘍,鬼小姐 總裁前夫出局了 我的愛如此麻辣 霸寵嬌妻:BOSS大人請接招 教皇 焚天劍神 特種兵在異界 才不是救世主 凰落九州 小地主
第三十八章 臥龍出山
曹真率領宛城所有的兵馬,攜帶口糧,將府庫剩下的錢糧分與百姓,而後率軍出城救援。曹真這一萬多生力軍生生撕開一道口子,將滿寵與夏侯霸救了出來,然後一同率領剩餘人馬往東而去,汝南郡與南陽郡相鄰,到了汝南就安全了,這一路下來,兩萬人馬只剩下八千。
而劉備軍進入宛城之後,差點哭了,該死的曹真將錢糧都分給了百姓,只留下一個空的倉庫給劉備,劉備手下可還有幾萬人馬要吃飯呢,劉備無奈,即令張飛調撥新野的糧草錢糧應急,好在新野還有一些糧草,省著點,可以支撐到秋糧收上來,而方謙也不想在南陽繼續停留,這次他率著數萬關中精銳人馬出來,關中空虛了,所以他還需要急需回防關中,但是來了一次南方,不可能就是為了給別人做嫁衣,自己什麼都沒撈著,所以在方謙的據理力爭之下,要來了武關前沿的西鄂,雖說西鄂只是一個小縣,但是如今劉備佔據南陽,西鄂的地利就顯露出來了,西鄂就像是一顆紮在荊襄西北方向的釘子,一旦將來天下有變,到時候從西鄂往西南可以攻擊漢中門戶上庸、新城,東南方向可以攻擊襄樊,往東可以取南陽,方謙不得不留下後手。
隨後,方謙留下楊林任西鄂縣令,讓周倉率軍回關中,自己帶著十名青龍衛前往鄧州縣境內,那裡可是三國臥龍的蟄居之地,方謙已經將龐統推薦給了劉備,而諸葛亮不能讓他們也給挖走了,所以方謙顧不得關中事宜,前往臥龍崗。
方謙來到臥龍崗的時候,在路人的指引下,找到諸葛亮的住處,諸葛亮住在臥龍崗的山泉之畔,前後一共五六間,雖說是草廬,但絕對不寒酸,反而十分清幽致,方謙來到此處的時候,也不得不感慨諸葛亮的意境之高。
來到草廬之前,一名書童上前行禮問道:“敢問先生所為何來?”
方謙抱拳答道:“請問小哥,這可是諸葛孔明之所?”
書童答道:“正是!”
方謙繼續問道:“麻煩告知孔明先生,就說揚州方謙前來拜會!”
書童聽後,行了一禮,恭敬的說道:“大人稍候,我立即前去通知先生。”
不多久,在書童的陪同下,一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來到院中,來人身高八尺、俊朗飄逸,見到方謙之後立刻抱拳行禮道:“諸葛孔明拜見大都督,不知大都督光臨寒舍,有失遠迎。”
方謙也還禮道:“孔明兄言重了,冒昧叨擾,是在下的錯,還望兄臺莫怪!”
諸葛亮將方謙引進屋內,奉上香茶,詢問道:“不知道大都督前來所為何事?”
方謙笑道:“來請臥龍飛關中,不知尊駕意下如何?”
諸葛亮明顯沒想到方謙會這麼直接,但是卻也沒有太大的吃驚,一同笑道:“想不到大都督如此直接了當,在下若是不答應又當如何?”
“你不會不答應的,孔明兄盤臥隆中,難道是為了學那些沽名之徒,我知道不是,孔明乃是在等候明主罷了,如今在下前來,正是為我主前來。”方謙答道。
諸葛亮行禮問道:“大都督之意,在下不解,還請明示?”
方謙抿了口茶,說道:“如今天下局勢漸漸明朗,除了我主,就是曹操、孫權、劉表、劉璋、張魯。劉璋、張魯闇弱無能,不值一提,而劉表自守之奴,孔明也看不上吧,難道孔明也是那迂腐之人,為一家一姓之天下殘害蒼生,而曹操用人多重門第,郭嘉、賈詡等智謀之士都難居高位,屈居於荀彧、程昱等人之後,孔明若是相投,只怕十年之內,難有作為啊,孫權承繼父兄基業,偏安江東,自守有餘,爭奪天下實在難矣!而我主任人唯賢、不計門第、唯才是舉,再加上我親自相請,不出三五年,依照孔明的才華必可成為我主的臂膀,這難道不是孔明想要的嗎?”
諸葛亮邊聽邊喝茶,聽完方謙的話後,說道:“大都督覺得南陽劉備如何?”
方謙擺了擺手,說道:“漢室江山,如今只剩一個虛名而已,孔明難道不知,自從桓靈之始,天下動亂、百姓困苦,才有了後來的黃巾起義,導致了諸侯割據的局勢,漢室已經不可扶也,而劉備為一家一姓之天下四處奔波,卻不顧天下百姓,此等虛偽之人,難道孔明兄不知,就算孔明輔助劉備,也難有作為,劉備如今四面楚歌,自顧無暇,根本無力擴張,就算劉備恢復過來,不過兩處,一是漢中,可是我軍扼制西鄂,一旦劉備有所動作,我軍便可斷了他的退路,而劉表雖說無能,但是守業還是可以的,十年之內,劉備難有作為,孔明難道不知,論實力,我主第一,將來一統天下的人,必然將是我主,還望孔明切莫白白浪費了這一身才華啊!”
諸葛亮聽完方謙的話,一時間猶豫起來,不知如何抉擇,方謙看出諸葛亮已經有些動心,只要你想建功立業,就不可能無動於衷,大多數人不過是待價而沽,也害怕選擇錯了,所以需要他們臣服,也需要花費一定的努力的。
方謙繼續說道:“常聞諸葛孔明自比管仲樂毅,今我看來,實在是胡說八道,自吹自擂啊。”
“你……”諸葛亮沒想到方謙會突然教訓起自己,脾氣再好,也不是任意可以侮辱的。
可是方謙並不等諸葛亮開口,搶先說道:“難道不是嗎?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樂毅連下齊國七十二城,而你諸葛亮又有何作為,連出山幫助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勇氣的都沒有,我看,你連那紙上談兵的趙括都比不上,人家誰說敗了,可是為國效忠的勇氣卻是難能可貴的,怪不得你叫孔明,一孔之內所見之光,可以稱之為鼠目寸光,難道你尚不自知?”
“方天佑,你住口,欺人太甚!”諸葛亮很是惱怒的大聲喝道。
方謙卻不理會,繼續說道:“難道不是嗎,你要是真的不是那鼠目寸光之輩,就出山啊,出山為老百姓做點事情啊,別整天窩在這個茅廬裡面。”
“出去就出去,我有何所懼!”
聽到諸葛亮這麼說,方謙頓時大笑起來,過了半晌,原本氣憤填膺的諸葛亮也大笑起來,兩個人就這樣,在草廬之中大笑不止,屋外的侍衛聽到之後,都覺得有些驚詫,他們跟隨方謙這麼久,可卻從來沒有見過方謙這麼痛快過。
“方天佑啊,方天佑,我中了你的計了!”諸葛亮平復了一下情緒,無奈的搖頭說道。
方謙也笑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諸葛孔明難道是反覆無信之人乎?”
“哎!算啦,我隨你出山,不然我就真的成了鼠目寸光的反覆之人了,我諸葛亮還是珍惜這點名節的。”
兩人再次大笑。第二日,在方謙的陪伴下,諸葛亮跟隨方謙前往關中,諸葛亮這一出山,比歷史提前了三四年,方謙知道,諸葛亮的到來,將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自己規劃的大計劃將會提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