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十七章 淮南名士

第十七章 淮南名士


高官 少將大人,別惹我 我懷念的 歡喜冤家:邪惡首席,我不要 獨家婚權,總裁你還真不客氣 鬼事靈探 軍校生 女神的貼身邪醫 密十三 白鯨

第十七章 淮南名士

第二天一大早,甘寧手下的一名心腹就跑到甘寧軍帳內,將黃祖的動靜告知了甘寧。甘寧聽後既擔心又氣憤。

“將軍,我們該怎麼辦啊?”

甘寧在帳內來回踱步,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時親兵進賬稟報道:“將軍,昨日那位先生又來了?”

聽到方謙到來,甘寧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連忙出去迎候,將方謙引入帳中。

“昨日所言,不知將軍考慮的怎麼樣了?”方謙進來後直接詢問道。

“還請先生救我。我欲投靠幷州,可是江夏距幷州有兩千餘里,現在時局混亂,我手下這幾百兄弟如何能安然到達呢?”甘寧焦急的詢問道。

方謙說道:“無妨!如今江東對荊州虎視眈眈,漢中也有東進之意,將軍可到黃祖營中請罪,請命前往上庸駐防,這樣既可以化解流言,也可以讓將軍遠離黃祖的控制,到上庸之後,可徑直北上,快速行軍不出八日就可到達黃河南岸。”

“那黃祖如何願意讓我去上庸?”

“會的,將軍屢立戰功,在江夏軍中威信很高,黃祖不敢輕易對付將軍,不然早就派兵包圍你了,而且將軍與漢中有隙,將軍請命去上庸,黃祖不會懷疑的。”

聽完方謙的計劃,甘寧連忙叩首道:“多謝軍師點播,寧甘願歸降。”

方謙也很是高興,扶起甘寧,說道:“興霸請起!事不宜遲,興霸趕緊聚集部將,早些行事,我命人跟隨興霸一同北上,到達上庸後,興霸將部隊化整為零,十人為一隊,在滎陽匯合,而後一同北上,避免人數太多,在路上不便。”

在方謙的示意下,甘寧按照方謙的計劃立即前往黃祖營中請罪,並請求前往上庸駐守,避免謠言,黃祖也正在為甘寧的問題煩惱,沒想到甘寧會上門請罪,當下也對甘寧的懷疑少了一些,在甘寧的請求下,便讓他率本部兵馬前往上庸那裡,上庸本是申氏兄弟駐守,一直以來也不服劉表,將甘寧派過去,也能牽制申氏兄弟的力量。就這樣,兩人各懷心思,各有各的打算。

從黃祖營中回來之後,甘寧連忙聚集部將,帶足糧草,即時啟程前往上庸,而方謙留下兩名青龍衛協同甘寧北上,另外派遣一人前往幷州報信,準備接應黃忠、甘寧的事情。就在甘寧啟程之後,方謙也率領剩下的幾人前往淮南之地,而後北上回幷州。

剛踏入淮南境地,方謙就心涼了一截,袁術為了他的仲氏皇朝,增加淮南百姓的賦稅,強行徵兵,原本富庶繁華的淮南之地,經過袁術的壓榨,已經是民不聊生了,以前百姓十五石糧食只要徵收一石石,如今卻要徵收五石,以前是十戶出一兵,現在是五戶一兵,老百姓種的糧食多了,自己拿的卻少了,青壯年都拉出當兵了,沒有足夠的人丁種地,百姓怎麼會有好日子過。這也是袁術為何能在短時間內聚集二三十萬人馬,還能養得起這二三十萬人馬的原因了。

方謙到達安豐之後,看著路上行人臉色蒼黃,步履無力,衣著破舊,不由的心內一陣感慨,隨便找了一家酒樓休息,方謙不禁想起了李紳的那首詩,不自覺的吟誦: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就在不久之後,一名書童來到方謙身邊,恭敬的說道:“我家先生有請公子前往鄰桌一飲,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恭敬不如從命!”

方謙來到鄰桌,邀請他的是一個年紀與自己相差不多的年輕人,青衣綸巾,相貌還算俊朗,方謙上前行禮道:“在下方謙字天佑,敢問公子尊稱?”

那人顯然是沒有想到,有些吃驚的說道:“敢問閣下就是昔日在會稽作詩靜夜思、襄陽作詞將進酒、潁川再作水調歌頭的方天佑?”

方謙聽到對方這麼說,心下有些尷尬,當初為了尋找與自己一起來的同伴盜竊唐宋大家的詩詞,沒想到讓自己一下子出名了,方謙拱手謙虛的回答道:“正是在下。”

“在下九江蔣幹字子翼,久聞大名,無緣得見,剛才聽聞天佑兄出口不俗,未曾想到會遇到天佑兄。”

方謙也沒想到會碰上蔣幹,這個在三國演義之中出場很少卻很悲催的人物,歷史上對蔣幹的記載很少,只有赤壁之戰的時候提到,後面就沒有了,方謙個人覺得蔣幹還是有些才能的,畢竟他和周瑜可是同學關係,而且兩人的關係不錯,周瑜是什麼人物,在三國曆史中,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絕對是一個和諸葛亮相同地位的人物,從而可想而知,能和他關係好的肯定不是一般人物。

方謙聽完蔣幹的介紹,也十分恭敬的說道:“久聞子翼的大名,今日一見,三生有幸啊!”

蔣幹聽後十分高興的說道:“天佑兄過譽了!自從潁川之後,許久不聞天佑兄的訊息,今番如何來了淮南?”

“實不相瞞,我欲前往北方,路過此地而已,見到此地百姓的困苦,心內實在不忍。”

蔣幹有些好奇的詢問道:“天佑兄欲往河北投靠袁紹?”

方謙搖搖頭,笑道:“子翼兄猜錯了,在下是去幷州,不瞞子翼兄,在下乃是幷州刺史的軍師。”

蔣幹吃驚的看著方謙,不可置信的說道:“天佑兄竟然成了幷州軍的軍師,實在有些出乎意料。”

“不知子翼兄現在何處任職?”方謙試探性的問道。

蔣幹嘆了口氣,無奈的說道:“自三年前告別恩師以來,一直飄零在外,未遇明主,尚是一介白衣。”

方謙適時的說道:“我主高幹禮賢下士,子翼兄何不與我一起前往幷州,我願將軍師之職讓與子翼。”

“多謝天佑兄厚愛,只是……”蔣幹有些猶豫的說道,心裡不太看好高幹。

方謙也不放棄,繼續說道:“子翼兄,年華易逝,大丈夫建功立業該當此時,子翼兄若是一直徘徊不定,豈不辜負年華。子翼兄心懷大才,豈能如此辜負了,子翼兄是想去投其他人?”

“尚在選擇中?”蔣幹點點頭說道。

“我有一言,子翼兄靜聽,如今天下局勢漸漸明朗,群雄割據在數年之內必然會被打破,曹操有郭嘉、荀彧,袁紹有田豐沮授,孫策有周瑜張昭,子翼兄若去這些人帳下,能得到重用嗎?其他袁術、劉表之流皆是強弩之末,不值得子翼兄前往,子翼兄何不前往幷州,和我一同輔佐高幹。”

“天佑兄所言甚是!在下願與天佑兄一道前去!”

“得子翼兄,我主定然大悅啊!”

兩人執手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