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丕稱帝

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丕稱帝


囂張特工 冷酷總裁,放馬過來 賣心遊戲:傀儡新娘 桃花妝 火影之木葉詭師 無限星戒 我做盜墓賊那些年 小小拽後狠無賴 奧林匹斯精神病院 錦繡凰圖之重生侯府嫡女

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丕稱帝

泰康三年,也就是建安十七年,歷史上這一時期,曹操南征孫權也是吃了一個虧,還在馬超手下吃了敗仗,現在換成了高幹,這一戰猶如歷史上的漢中之戰,曹操的中原門戶徹底洞開了,許昌、南陽將士唐軍鐵騎仁義馳騁的疆場了。

回到許昌後,曹操就大病不起,滎陽這一戰將曹操擊垮了,所幸的是東南戰場還算順利,夏侯淵將孫權擋在會稽以北難以寸進,孫權分兵去偷襲荊南,結果被曹仁打敗,損兵折將,孫權哪裡是曹仁的對手,後來曹仁所幸追著孫權打,將孫權打回了交州,孫權也是無奈至極,自己手上就那麼點兵馬,還需要留下三四萬防備交州,能帶出去的只有五六萬的樣子,夏侯淵在江東就有五萬,曹仁在荊州有十萬,是孫權的好幾倍,孫權打仗又是個二流水平,魯肅出謀劃策可以,征戰沙場就不行了,江東以前唯一能夠威脅曹操也就是周瑜一人,可是為了挽救江東局勢,周瑜早已經病亡了,江東將才有,卻無帥才啊。

許昌城內,曹丕府邸內,曹丕、陳群、胡質、朱鑠四人全部祕密集聚在曹丕的書房,他們是曹丕的知交好友,一直對曹丕給予大望,眼下曹操眼看是不行了,雖然世子之位已經確立,可是曹操的其他兒子卻也是虎視眈眈,曹植在士林之中的威望十分之高,淮南的曹彰手握雄兵,這些人都是曹丕的威脅。

“世子,眼下魏王身體每況日下,醫官說魏王大限只在數日之間了,世子當做好準備啊!”朱鑠直截了當的說道。

“眼下魏王最信任的謀臣乃是賈詡,荀攸,他們都是都是支援世子,但是摸不好那些武將的心思,世子不比公子曹彰,在軍中威望甚高,不得不防啊!”胡質也開口說道。

倒是陳群卻沒有多說什麼,知道三人將目光齊聚到他身上之時才說道:“在下以為公子還是靜觀其變最妥,魏王的一句話可以決定將來魏王的繼承人,世子多做多錯,還是什麼都不做為好,那樣魏王就不會有理由廢立世子。”

四人在書房內商談了一個多時辰,於此同時,身躺在病榻上的曹操對身旁的內侍喊道:“快,去叫世子,叫曹丕過來。”

內侍連忙前往世子府內傳話,曹丕剛剛送走陳群等人,就聽說父王召見自己,曹丕連忙前往魏王曹操的內室,當曹丕到了以後,見到曹洪、曹休、賈詡、荀攸、董昭、徐晃、許褚、程昱等人都在,曹丕一一見禮之後,才來到曹操的臥室。

見到身形憔悴的曹操,曹丕頓時淚如泉湧,從滎陽回到許昌才不過十幾日的時間,曹操竟然成了這邊模樣,曹丕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何況面前的是自己的父親。

“父王,您怎麼樣了?父王!”

聽到曹丕的話,小憩的曹操睜開雙眼,氣喘吁吁的說道:“丕兒,為父不行了!父王的未竟之業只能靠你了,我曹氏是否能夠榮耀千秋,父王是沒辦法掌舵了,現在就將它交給你了,你要答應為父,務必保住我曹氏的基業……”

曹操的一番話讓曹丕泣不成聲,在曹操的示意下,門外等候的一群武全部走了進來,曹操努力的坐起身,令書佐起詔道:“孤自黃巾之亂時起,戰黃巾、討董卓、抗袁紹、滅呂布、伐袁術,縱橫天下二十餘載,今大限將至,世子曹丕,恭孝聰慧,可承繼大業,今傳位與曹丕,望諸卿竭力輔佐,共保大業……”

一幫老臣知道這是曹操在安排後事了,當下無不聲淚涕下,傷感之情難以言表。

曹操仰望著窗外的藍天,他看到了自己昔日在洛陽的那些好友對自己微笑,曹操彷彿回到了三十年前在洛陽為官時的情形,那時的他意氣風發、採激昂,好不愜意。

“父王!”曹丕見曹操半晌沒有動靜,上前低聲喚道,可是曹操再也聽不見了,一代梟雄曹操已經駕鶴西去、魂歸九泉。

“父王!”

“魏王!”

眾人起身喚道,知道知道已經故去,可是一時間難以接受,曹操就是他們心中的神,現在他們的神死了,他們一下子不知道如何是好。

洛陽城內,高幹自敗曹操之後,也是損失頗大,十萬兵馬損失了三四萬,姜隱、冷苞等將戰死,高幹可以說是慘勝,高幹留黃忠率軍三萬留守滎陽,而後班師回洛陽,為了穩定徐州的局勢,徐州兵馬繼續留在了徐州,另外讓高覽駐守泰山郡,為將來出兵做準備,方謙留下蔣奇駐守延津、白馬渡口,而後也回師洛陽。

“曹操死了,曹丕稱帝了!”當方謙回到洛陽不過一個月,就收到了許昌錦衣衛的書信,曹操死了,世子曹丕繼位,曹丕繼位不到十日就讓獻帝禪位了,曹丕在經過三番推辭之後正式稱帝,改元黃初,將國都定在了汝南,許昌為陪都。

“曹丕繼位之後,封華歆為司徒、王朗為司空、賈詡為太尉、曹仁為大將軍……”洛陽皇城內宮大殿之上,太尉陳宮上前奏報道。

“曹操死了?曹丕還真沉不住氣,剛繼位魏王,就急著篡漢自立,這不像是賈詡、荀攸等人的做法啊,想來這定是華歆等人的主意!”方謙戲謔的調侃道。

眾人聞言也都大笑,田豐上前奏道:“陛下,曹操一死,曹丕新立,中原局勢正是動盪不安的時候,我軍完全可以趁勢一舉蕩平中原,一統山河。”

逢紀連忙上前制止道:“陛下,此時不可急於出兵,還是先仔細謀劃妥當,若是舉全國之兵出兵,北域的鮮卑趁勢南下,我大唐就腹背受敵,前番陛下戰於滎陽,鮮卑就數日派人襲擾幽並二州北疆,若是這次還是如此,我軍尚未拿下中原,北疆可就危險了。”

逢紀的一番話確實沒有與陳宮抬槓的意思,乃是出於公心。

諸葛亮也上前奏道:“陛下,逢尚書所言正是,必先平定北疆才可南下。”

高幹聞言,點點頭,說道:“既如此,那就暫緩逐鹿中原的事情,先平定北疆,掃除後顧之憂,之後再逐鹿中原。”

“臣舉薦一人率兵出戰鮮卑!”方謙此時也上前奏言道。

大家都望著方謙,方謙在朝堂之上向來是不怎麼開口的,甚至有時候都是不上朝的,但是一開口往往能夠決定高幹的心思。此次方謙主動開口原因無他,就是不希望高幹腦袋發熱,再一次御駕親征,要知道陣前刀劍無眼,要是有個好歹,那對士氣就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就像滎陽一戰,若不是曹操突然病發昏厥,高幹想贏,至少還要丟下兩三萬人不可,不會這麼輕鬆的。

高幹聽方謙開口,當下就詢問道:“大將軍所薦何人?”

“幷州刺史牽招牽子經,子經在幷州北疆已經近十幾年了,武雙全,由他為帥出征,絕對可以橫掃鮮卑。”

眾人沒想到方謙會推薦牽招,要知道朝廷之中可勝任此職的人不少,為何方謙卻偏偏看著牽招,他們當然不知道方謙有他的想法,現在那些老臣都已經六七十的人了,最多再撐十年就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年輕一代來繼任,在中年一代人物中,徐庶、諸葛亮那是不用說的,可是牽招、田豫、蔣琬、閻柔、楊儀他們個個都是將來的擎天一柱啊!

“大將軍推薦,朕允奏!出兵之事,就由大將軍安排,呈朕御覽之後即刻批奏!”高幹當下就說道,眾人聞言都知道方謙在高幹心中的地位是何其重要了,如果是別人肯定會商議商議的,可是方謙一言就定了下來。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