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一百章 高幹稱帝

第一百章 高幹稱帝


幸好青春有你 神拳王者 全球巨星 撒旦主人俏管家 極品鑰匙 魔幻舞曲 溫瑞安微型小說集 殯儀館的臨時工 移魂夢 魔法紀

第一百章 高幹稱帝

建安十四年六月,曹操平定荊揚,與此同時,河北也是掀起了一陣稱帝的風暴,先是益州的法正,與益州重要武官員百餘名聯名上書鄴城,請求高幹稱帝,關中的成公英、逢紀,幷州的王修、袁渙,青州的劉獻、辛毗,遼州的韓衍,漢中的閻圃,涼州的涼茂,高幹治下八成的官員都上書了,就連身在涼州的袁熙、袁買,在關中傳道的張魯都上書高幹了。

“六月初三,鄴城東南天象突變,彩霞橫空,形似天龍,此乃吉像。”

“渭水之南涌現天碑,上書:四百氣運已盡頭,麒麟在北代天起。”

“遼州發現數百海龜一齊朝河北方向矚望,異象也!當主天子之氣籠罩河北,才是海神遣使朝賀。”

……

一系列的傳聞傳遍河北、關中,高幹自然對這些東西不相信了,他在想的是此時稱帝是否適合,漢室氣運已盡,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老百姓也不會在意誰當皇帝,他們在乎的是能不能吃飽穿暖,只要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誰當皇帝都無所謂。

為了這件事情,高幹也發書方謙,詢問方謙的意思,方謙打仗還算可以,這種事情他還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好在高幹帳下不缺人才,方謙將皮球踢給他們,讓高幹去詢問沮授、審配、陳宮、逢紀、諸葛亮、徐庶六人,他們之中有袁紹的遺臣,有高幹的肱骨謀士,他們六個人說可以,基本上就可以了。

“這兩月來,不斷有地方官員上書請求孤稱帝,孤實難絕決,所以特意請你們來鄴城商議,此事該當如何?”高幹將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之後,開始詢問眾人的意思。

“此事可行,漢室氣數已盡,主公自可取而代之,況且眼下南北之勢已定,群雄割據的局面已經結束了,主公此時稱帝,老臣覺得可行!”陳宮第一個開口說道,他跟隨高幹已經十年了,在高幹的心中甚至超過諸葛亮的地位。

高幹又看了看審配、逢紀、沮授三人,他們是袁紹的老臣,他們不開口,這事也成不了。審配見高幹看向自己,當下也上前說道:“主公,稱帝可以使百姓人心有所屬,將士用命,臣下覺得可以!”

隨後眾人都進言,意思都是贊同,當下高幹也答應下來,開始籌備稱帝事宜,建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高幹在洛陽正式稱帝,以唐定為國號,改元泰康,建安十五年即是泰康元年。除原有的遼州、幽州、冀州、青州、幷州、雍州、司州、涼州之外,將益州分為兩部,武都、汶山、梓潼、漢中等地為嶽州,基本上就是渭水以南、劍閣以北,大唐天下治下共有十州之地,人口將近兩千五百萬,帶甲之士六十萬。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奉大唐天子詔令,封甄氏為皇后,樊氏、伏氏為皇妃,封長子高進為太子,原雍涼大都督為太子太傅、楚王,食邑萬戶。”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奉大唐天子詔令,改革舊制,設三省六部制度,協助天子治理天下萬民,陳宮為太尉、田豐為太師,諸葛亮掌管門下省、徐庶掌管中書省、審配掌管尚書省,沮授為吏部尚書、逢紀為戶部尚書、蔣幹為兵部尚書、荀堪為工部尚書、黃權為刑部尚書、袁渙為禮部尚書,劉巴、閻圃為左右都察院御史大夫……”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封大將軍,趙雲為驃騎將軍,張遼為車騎將軍,張燕為衛將軍,黃忠為鎮軍將軍,張合、高覽、高順、鞠義為分別前後左右將軍,龐德、郭援、韓猛、甘寧為東南西北四徵將軍,閻行、蔣奇、嚴顏、呂威璜為東南西北四鎮將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封韓衍為遼州刺史,賴恭為幽州刺史,劉獻為青州刺史,袁遺為冀州刺史,牽招為幷州刺史,涼茂為涼州刺史,辛評為嶽州刺史,法正為益州刺史,雍州司州合為司隸部,成公英為司隸校尉……”

一系列的任命、封賞詔書下達,不管是原來的河北老臣,還是投降的西涼武、漢中武、遼東武、西川武,都得到很大的利益,高幹與方謙花了十幾天才安排妥當,平衡各方的勢力,總算安排下來。混合漢朝與唐朝的軍政體制,以此設立朝臣官位職責,儘可能的完善,既要皇帝掌中央權,還要避免下屬權職威脅皇權。

“什麼?高幹在洛陽稱帝了?”漢獻帝在早朝的時候得到大臣們的奏報,頓時吃了一驚,原本還想著高幹會不會來救自己,沒想到現在人家都稱帝了,這不就預示著自己這個大漢天子徹底的淪為曹操的掌中萬物了嗎。

“陛下,丞相征伐荊州、平定江東,勞苦功高,實在大漢社稷之擎天之柱,臣等請陛下進丞相魏王位,以示陛下對丞相的恩寵。”

漢獻帝劉協看著說話的華歆,頓時覺得頭大,這個傢伙也是飽讀詩書的人,難道不知忠義為何物,只知道曹操,完全不將他這個天子放在眼裡,只知道一味的依附曹操。

“臣等恭請陛下進丞相魏王爵位!”

劉協看到群臣皆附和,又看了看身邊站著的曹操,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放肆!昔日高祖殺白馬盟約,非劉氏稱王者,天下共誅之,爾等這般,不是陷丞相於不義嗎?”

劉協聽到終於有人幫自己說話了,頓時心裡也很是感動,開口的不是別人,正是尚書令荀彧,曹操見荀彧開口反駁,當下臉色大變,甚是不悅,但是也不好開口。

程昱見荀彧反對,連忙上前說道:“若此言差矣!高祖當年情況與現在完全不同,怎可一概而論,丞相自弘農迎回陛下,殫精竭慮,陛下若不厚賜丞相,豈不讓天下黎民百姓寒心!”

“仲德所言正是,丞相之功超過昔日霍光、伊尹,當進王爵!”

劉協聽著不斷有人勸進,實在無言應對,這本來不是在討論高幹稱帝的事情嗎,怎麼現在成了進曹操王爵,好像有些偏離主題了,劉協偷偷瞄了一眼曹操,見曹操冷麵不悅,也不敢開口了。

經過一個時辰的討論,都始終沒結果,荀彧與幾個衷心漢室的老臣始終不退讓,最後還是在曹操的一聲怒喝之下全部噤聲了。曹操起身向劉協行了一禮,說道:“臣回府待命!”

聽到曹操這麼說,劉協已經知道,進曹操王爵已經是沒辦法改變的事情了,當下也無奈的退朝回寢宮,偷偷的哭泣咒罵曹操。很快,劉協就頒佈了賜爵曹操的詔書,曹操經過三番推辭,最後榮登魏王大位,在汝南建魏王宮殿。

高幹稱帝之後,再次減免賦稅,與民休息,而且重新修訂律令,積聚實力,準備與曹操決一死戰,一到時機成熟,便舉兵南下,一統江山。曹操也是如此,進位魏王之後興修水利,屯田養兵,只要荊揚恢復過來,就舉兵南下先滅孫權,再戰高幹。

孫權自從敗到南方之後,將治所定在了延平,也是積極屯田養兵,勵精圖治,準備收復江東失地,曹操以夏侯淵駐守江東防範孫權,以曹仁治理荊州,雙方暫時太平相處,互不侵犯,但不過是大戰之前的短暫平靜而已,即將到來的必是一場大暴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