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北國江南總是春6
隔壁住了小妖精 傲嬌酷妃:本宮要跳槽 地主田妻:暖夫喜當爹 bug之神 逆襲天下鳳不可擋 重生之路子棋 十年花開 我的身體需要養生 神鵰之莫愁莫愁 祕書長3·大結局
第12章 北國江南總是春6
第十二章??北國江南總是春(6)
李畋跪奏道:“啟奏萬歲,李畋為皇上治病,這是小民的職份,不能說是功勞。皇上得以康復,那是皇上洪福齊天,非小民之功。小民只有一個心願,那就是恩准李畋迴歸故里,繼續研製爆竹。李畋立志竭盡平生之力,研製出更加優良的爆竹,不僅每年都會進獻朝廷,李畋還希望全天下百姓也能燃放爆竹!”
太宗道:“留在朝廷太醫院,一來可研究醫學,二來可繼續研製爆竹,豈不更能發揮你的專長嗎?”
李畋道:“爆竹之材只有江南才有,再說李畋回鄉後,要與大瑤所有爆竹人共同努力,製作出大量的爆竹來,造福天下蒼生,這是李畋的巨集願,懇請聖上恩准!倘若封官,李畋實不敢領旨!”李畋說著,抬起頭來,亮亮的眼光望著皇上。
太宗笑道:“大臣們這下都聽明白了,不是朕不封官給李畋,而是李畋不願在朝為官。也罷,你回故鄉去研製爆竹,可別忘了每年得將爆竹作為貢品進獻朝廷!”
李畋喜出望外地奏道:“皇上聖明,李畋敢保證,每年都會將大瑤最好的爆竹進獻給皇宮。李畋不僅要製作出驅邪逐穢的爆竹,還將製作出可供觀賞娛樂的爆竹來!”
太宗這時有些感動,像李畋這樣既有功於朝,又不圖功名利祿之人,當今世界上實在是太少了。他沉吟片刻,興致勃勃地站起,命太監端來文房四寶,握著筆,飽醮香墨,在金黃色的紙上,莊嚴地寫下四個剛勁而飄逸的大字:“爆竹祖師”。
太宗將御筆親書賜與李畋。接著又親筆寫下詔書。
太監接過詔書,有些激動地念道:
“李畋接旨,太宗皇帝詔曰:
朕感佩李畋品德高尚,技藝蓋世,所制爆竹實乃人間奇蹟。特封李畋為爆竹祖師,並賞皇銀一萬兩。祖師之職位與御醫院國師同列。朕遵祖師意願,特准其回江南大瑤專事爆竹之研究,以玉成祖師普濟天下蒼生,造福百姓之巨集願。欽此!
李畋接過御賜和聖旨,激動得眼裡閃著淚光。他朗聲說道:“聖上真乃明君仁主,隆恩浩蕩啊。李畋有了這一萬兩皇銀帶回大瑤,爆竹將會有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李畋深感國家興,爆竹盛,國家敗,爆竹衰的道理。李畋決不辜負皇上隆恩,一定讓大瑤爆竹遍地花開,響徹人間!祝福我大唐盛世永久延續,百姓平安!”
李畋說著,轉過身來,文武百官一齊抱拳向李畋祝賀。
太宗今天格外開心,揚揚手道:“今天不退朝,朕為歡送李畋祖師,特命後宮預備酒宴歌舞,為祖師餞行,各位愛卿一起歡送祖師吧!”
文武百官一齊跪拜,三呼“皇上萬歲……”
後宮大院裡,春光明媚,煙籠絲柳,綠陰搖曳,燕舞鶯歌。
太宗皇帝設御宴為爆竹祖師餞行。太后與皇后曾親自把盞,以答謝李畋爆竹驅邪,治癒皇上疾症之奇功。朝廷文武百官輪番敬酒,數十名宮廷樂師管絃齊奏,近百名秀女翩翩起舞。
御宴一直持續到入夜方散。
皇宮燈火輝煌,從後宮院裡還不時傳來笙歌之聲。
李畋平生第一次見到這樣隆重奢華的場面,好像夢遊仙境。他喝得雲裡霧裡,醉眼朦朧。耳邊是笙歌管絃,讚語喧譁,眼前是如雲美女,翩翩起舞。宮女們只著薄紗,嫋娜柔嫩的身姿欲蓋彌彰。那些宮女們舞過李畋桌前時,一個個流盼翻飛,像一束束耀眼霞光,射得李畋睜不開眼睛……
在那些舞女中,有一個身材窈窕、舞姿優美的秀女,給李畋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目光常常追逐著那個令他神魂搖盪的身影:這個女孩,多像紫雲啊!那身材,那臉龐,那烏黑的明眸,那端莊的神態,微笑時整齊發亮的牙齒……哦,紫雲,你要真是紫雲該有多好!
李畋忽然間感到自己雖然身在繁華之所,內心卻感到了一種無比的孤單。他在刻骨銘心地想著一個人,那就是紫雲!
他是怎麼被太監扶持著走回自己住所的,又是怎麼樣聽太監傳來皇太后懿旨,然後去晉見太后的?似乎記得不分明,直到拜見太后時,他的酒才醒了幾分。
太后坐在鳳椅上,滿面笑容地說:“李愛卿,我聽說你三十多歲尚未成婚,身邊沒有一個女人照料可不行。哀家無別的賞你,想贈你一名秀女。哀家後宮所有秀女中,由你挑選一名,隨你回江南而去,愛卿不得推辭!”
還沒等李畋反應過來,只聽太后吩咐道:“奏樂,宮女入列,李愛卿,轉過身,挑選吧……”
燈光搖曳,音樂驟起。薄薄的竹簾垂下來,竹簾那邊站立著一排美女。李畋好生吃驚,那些美女就是皇上御宴時的舞女!那個酷似紫雲的舞女也正在此行列中!
李畋只覺全身發熱,胸口直跳。
他的目光情不自禁地盯住了那個著紫紅衣裳的女子,那個酷似紫雲的女子……
“李愛卿,你喜歡哪一個,就走攏去,牽著她的衣裙,哀家立即賞你!李愛卿,在哀家後宮你不必拘禮。”
這時兩個宮女將竹簾挑開,等著李畋走過竹簾去。
李畋朝那名紫衣秀女走去。
那名紫衣秀女低垂著頭,嫣然笑意盪漾在眉梢。
就要挨近紫衣秀女了,李畋只需稍稍伸一伸手,就觸到了秀女的衣裙帶了。
可是李畋忽然轉過身,跪在太后跟前說:“小民有話啟奏太后!”
太后說:“李愛卿平身,你說吧,只要能做到的,哀家一定滿足你。”
李畋說:“李畋乃一鄉村愚笨之人,已愧受浩蕩皇恩,實不敢再領受太后懿旨……”
太后說:“李愛卿,莫非哀家所列秀女皆不中你意嗎?這些秀女是哀家特意選進後宮專事歌舞的,連皇上都不敢來這裡選妃,更不用說其他王侯將相了!”
李畋說:“太后誤會小民意思了,只因小民心中早有故人。所以實實不敢領受太后恩賜。還望太后明察,免責小民為盼!”
太后笑著說:“李愛卿品行高尚,哀家感慨不已,哀家哪裡會責怪於你呢。不過,李愛卿哦,你製作的爆竹,別忘了每年及時貢給朝廷就是。你去吧,明天出宮,魏愛卿早有安排,哀家就不派人送你了。哀家記得你的功勞!”
太后說罷,眯眼望著那位端莊美麗的紫衣秀女。紫衣秀女臉色緋紅,低下頭去,嘴角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李畋十分感動地說:“多謝太后不責李畋之恩,也謝太后愛憐李畋之仁慈。太后的心意小民永遠銘記心間,李畋敢保證,每年將按期運送上好爆竹獻與朝廷,恭祝太后和皇上安康!”
李畋拜別太后出宮時,心中難免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其實他心中有一個願望不敢說出來,那就是:他多想太后恩准,讓那些宮女再為他歌舞一回,他多想再好好看一看那位酷似紫雲的紫衣秀女……
李畋自嘲地笑笑,心裡說;“李畋,你什麼時候變得這樣輕佻了?常言道酒能亂性,果真如此嗎?今後再到皇宮來,我一定滴酒不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