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十七絕密啟動

十七絕密啟動


冥界警局 妃不可欺 惡霸總裁,別過分 禍國妖妃:紅顏醉君心 隨身武將系統 莊主大人未婚妻可以 和親寵妃:搗蛋小子俏後媽 盛寵如嬌 快穿:百變男神,花式撩 回到三國嫁郭嘉

十七絕密啟動

(十七) 符文密碼 青豆

小六從未接觸過國家機密這類讓人想著都膽顫的事情,宣讀完誓言後,他還在因各種因素的彙集而使得小身板抖個不停。

老楊快到中午時,已經能下床,剛一下來就忙個不停,他在找凌同拿給他的古籍。可他找遍了房間,也沒看到。

“小六,你幫我想想,我會放在哪裡了?”老楊時不時拿下眼鏡擦拭,他不敢告訴其他人,只好讓小六幫他找。

“我記得您就放在床頭的!”

這幾天老楊一直在研究這本古籍,就是睡覺時也會先看一陣再睡。

“不會,我可能收起來了,等我再想想。”老楊掩飾著,因為這裡有外人。老嚴怕再出事,特意安排了戰士守在門外。

其實古籍上的真文並不多,主要還是符咒之類的畫法,說白了就是一本道教符文製作技法的教科書。可老楊謹慎的性格,還是讓他想到很多。他似乎已經隱約感覺到軍方的意圖,儘管這與他最初的想法相違背,但他還是決定儘自己的能力完成工作。

這也是時代賦予當年的人性格特點,他們心中更多的是國家飽受欺凌後的自強信念,這種信念也許是現代人所難理解,可他們卻能拋棄個人的榮譽與利益,全身心的投入理想世界的建設中。不能說他們崇高,因為他們樸實無華。不能說他們愚笨,因為他們的赤誠可昭日月。

小六現在還無法理解,他沒有楊巨集開的睿智,能觀察事物細緻入微。再說他現在涉及的領域也不可能讓他參透出事情原委,所以他找起書來並不情願。

直到吃午飯時,老楊也沒找到他的書。老嚴又風風火火的來了,告訴小六下午就開始緊急發掘,這是北京方面的意思,要不惜一切代價在兩天內完成發掘。

小六本來想上午就開始,可老嚴考慮安全問題,沒同意。想來他上午就在安排安全工作,現在他是有把握了才來通知。

小六吃了幾口飯就跑到山上,原來老嚴認為安全的方法就是參與發掘的全換成軍人,而且外面也增加了兩個連隊的戰士。給小六的感覺這裡成了戰場,雖沒有戰火硝煙,可一樣讓人緊張激動。

“曉陸同志,我是何大慶,現在這裡由你指揮,你可以隨意安全他們做事,如果有做錯的請立刻指出來,我們需要時間,四十八小時內就必須完成發掘,這幾位是省文物單位的同志,他們也會服從你的安排。”何大慶政委走過來,熱情的握著他的手,站在他身後的幾位小六也認識,都是小顧的同事。

“嗯,我們現在就開始吧!”小六認真的點點頭,那種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讓他周身都火熱起來。

軍人們動起來,他們比起社員們幹得更起勁,全是穿著白背心,揮動著手裡的工兵鏟,將剷出的土扔出幾米。小六緊張完了以後就知道讓大兵來幹細膩活,實在是個錯誤,可開弓就沒得回頭箭,他只能不時的吩咐他們注意,不要鏟到墓磚上。

有個戰士顯然對此有想法,小聲嘀咕什麼,沒想到讓何大慶聽到。

“你在說什麼,莊大牛同志,請你大聲說出來。”

“報告政委,我們這是剷除封建地主墳,憑什麼還要讓我們小心!”莊大牛的話讓在場的很多人有了娛樂的味道,何大慶本來準備狠狠批評他一頓,也讓他的話逗樂了。

“好了,誰說這是封建地主的墳,這是國家的寶藏,我們這樣做就是為國家保留下最珍貴的東西,讓你們小心點就是怕你們這些粗手粗腳的大兵撞壞,知道了嗎!”說到最後一句時,何大慶有意提高了聲音。

“知道了!”幹活的軍人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讓墓葬發掘現場響起轟鳴聲。

小六也直到這時,才有了熱血沸騰的感覺。到了傍晚七點多,工地四周點起很多的火把,雖然能照明,可問題是煙也很大,薰得人受不了。後來還社員們做了幾個超大的燈籠送上來才解決問題,這種燈籠用的是煤油,懸在墓地四周,用長竿挑起,即沒煙照明強度也高。

快到夜裡十一點的時候,預備的照明用煤油快耗盡,潘隊長又發動社員每家每戶將自家的煤油拿出來,往山上送,一時間山路上盡是往來送煤油的社員,每個人手裡都是拿著大大小小的瓶子,那情景看著真的很人感動。沒有人會覺得這麼做不可理解,真的就是非常心甘情願的,百姓們會覺得軍人需要他們的幫助是他們的榮光。應該說在這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裡,人的精神世界中卻充盈著關愛與互助。

潘隊長家裡拿來的最多,兩瓶醫院吊鹽水用那種瓶子裝的煤油,基本就是他們家半年照明用油。老楊看在眼裡很感動,私底下將身上僅有的錢出來,都交給潘隊長,讓他給每家每戶都分些,算是公家的補償,可潘隊長說什麼也不要。

後來還是老嚴聽說後,往市裡打了個電話,緊急調運兩桶煤油過來。那個年代電話是奢侈品,戰爭中的電話都是工兵部隊臨時鋪設的,公社的電話還是在老楊來之前幾天,省裡特意裝的,用於突發事件,從這點也說明省裡一開始就對此處的考古發掘很重視。

發掘現場軍人們輪班上,幹起活來特別拼命,本來也有戰士提出來可以先進去將文物拿出來就好。可小六謹記著老楊的叮囑,不敢冒進。差不多快到清晨六點多的時候,整座墓葬都已經顯露出來,外觀上看像極了多邊盒子。上方略有些拱起,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這是墓葬,真的很容易聯想到日本鬼子的碉堡。

有個戰士玩笑著說,原來日本鬼子的碉堡是照著我們的墳墓造的。

不過說笑歸說笑,古人的智慧確實值得後人學習,這種建築在地下經歷上千年的地質變遷,依然還能儲存當初的模樣。而現在的鋼筋混凝土,實在是個天大的笑話,有的橋修好還不等通車就能趴河裡去,只能說一頭豬拱的窩還能擋風雨,比豬都不如啊!

小六讓人將楊教授請上來,正式開始古墓發掘。那些個戰士誰也沒見過這種陣勢,本來想看個熱鬧,但何大慶這時突然宣佈除考古工作人員,其餘人全部到外面警戒。

老楊原打算一直盯著發掘進度的,凌晨二點時老嚴怕他身體吃不消,硬是讓人把他架到山下去了。現在看著戰士們用一夜就完成了他們三天的工作量,心裡也不知是該高興還是不甘。考古本來就不是挖戰壕,可現在也只得接受事實。

“將墓室的磚先編好號,拆的時候注意按順序放好,用石灰水寫就好。注意不要塗到有文字或圖案的地方,凡是這些文字和圖案都要拓印,儘量清晰點,對最好是老同志。先在墓門這邊進行就好。”老楊鎮定的指揮,眼睛卻一刻也沒離開過墓室門,其實他之所以說得如此細緻一方面是保護文物,另外就是想將開棺的時間拖到中午。他計算過,十點左右的陽光會正好照射進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