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訛詐
官癮:權欲路之混進官場 屈服 魔神人 鄉野小村官 快穿逆襲:男神,別跑! 君寵之楓傾天下 重生之溫暖 重生之誓為君妃 戰倭寇 解密金鴛鴦
第248章 訛詐
第248章 訛詐(1/3)
聽丁明明說到這裡,我自己雖然看不到自己的臉色,但看看趙酉的模樣,我也能推斷出自己的臉色肯定很難看。這些天來,我和老趙折騰得夠嗆,想不到背後有人在給我們倆下套。我之前還覺得老趙這麼快能鎖定天台山的妙音寺挺牛的,現在看來他和我一樣都是被丁明明牽著鼻子走的牛。這樣一來,丁明明是看了我的報告文學才找過來的說辭也是假的了,我心中不由有些失望。
“我把兩位帶上山以後,覺岸雖然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但他也還沉得住氣,表現得好像從來沒有見過我似的。我趁你們不注意給覺岸遞了張紙條,把我們兩個面臨的困境傳達給他。出乎我意料的是,覺岸這傢伙的動作比我想象得還要快。他雖然還不知道覺塵把經書典當掉的事情,但已經感覺到事情有些失控,所以在我們到這裡的前一天,他已經打電話通知在省城培訓的覺塵儘快回寺,把這件事情做一個了結。”
覺岸苦笑了一下:“我也是著急,眼看著時間過了這麼久,每次問覺塵進展,他總有一堆藉口,我最後通牒都對覺塵下了幾次了,可他就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這回,他又趁著培訓的機會溜下山去到杭州瀟灑去了,我是氣不打一處出,直接打電話給他讓他趕緊回來,什麼時候他介紹的專家把事情給辦妥了,什麼時候他才能離開。結果前腳讓他回來,後腳丁明明就帶著兩位施主上山了,還給我帶來了這麼一個噩耗,我看完丁明明偷偷塞給我的紙條後,整個人一下子就懵了。事到如今也只能等著覺塵回來,再讓他交待清楚給他的經費究竟被他弄哪裡去了。你們回廂房休息的時候,覺塵已經回到了寺裡面。他這次回妙音寺是被我逼著回來的,所以他也不敢讓寺裡面知道——在外面培訓交流期間無緣無故地溜回來要是被戒律院知道是要吃掛落的。”
“妙音寺的門都是鎖著的,覺塵怎麼會神不知鬼不覺地回妙音寺?”我敏銳地發現覺岸的話裡有漏洞。
“只要能走通門房那一關,妙音寺的門就形同虛設。”趙酉向我解釋,“釋蘊和釋鈍的死已經充分說明這一點了。”
覺岸點了點頭:“趙施主推斷得不錯,覺塵和淨沙的關係相當的不錯,可能和幾十年前釋空長老與我父親的關係類似。淨沙把覺塵放進寺以後,在覺塵的央求下把他培訓中途溜回妙音寺的事情按下來沒有上報,以至於闔寺上下除了淨沙、丁明明和我三個人之外,沒有其他人曉得覺塵已經偷偷回來了。覺塵回寺之後給我發了簡訊,和我約在三寶林見面。三寶林是妙音寺的禁地,平日斷斷不會有僧人闖進其中,在裡面碰頭相對來說比較安全。我就和丁明明一塊兒進了三寶林,在那裡見到了覺塵。”
“因為我已經從典當行把經書給買了回來,證據非常確鑿,所以覺塵對他的所作所為供認不諱。我和覺岸就逼問他到底把我們給他的經費和他典當經書得到的那筆橫財弄到哪裡去了。結果這個傢伙兩手一攤,告訴我們倆,這筆錢已經被他揮霍一空了。”丁明明越說越火,一雙眼睛都瞪了起來,“他作為一個出家人,竟然染上了賭癮,在網路平臺上賭球、賭馬,欠了一屁股的高利貸。從我和覺岸手上騙過去的和典當經書得來的錢先拿去還了高利貸,剩下的錢他直接找了一場賭馬一把全梭了,自然是輸到一分錢都不剩。覺塵跟我們說這些的時候還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反正錢都已經被他揮霍完了,他也拿不出錢來還我們。對於這種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滾刀肉我和覺岸也沒辦法。”
“既然你知道覺塵是一塊還不出錢的滾刀肉,為什麼還要殺了他,平白無故背上這麼一條人命?”我不解地問丁明明。
“我們本來也沒有想著要殺
他,可覺塵已經輸紅了眼,整個人都掉進了錢眼裡。他聽說我花錢把經書給贖了回來,還以為我們腰纏萬貫,竟然又動了訛詐我們一筆錢好繼續去賭博翻本的心思,假如我和覺岸拒絕支付這筆錢,他就會把我們兩個在妙音寺尋寶的祕密捅出去,讓全寺的僧人都知道。妙音寺窮了那麼多年,寺裡的僧人都窮怕了,如果突然曉得寺裡平白多了這麼一大筆財富,肯定炸開了鍋,哪裡還會給我們取走寶藏的機會。我和覺岸也是被覺塵逼到絕路上了,只能先假裝答應了覺塵對金錢的要求,和他約好三天之內把錢籌集到位交給他。等談妥後覺塵放鬆警惕轉身準備離開的時候,我狠了狠心直接從背後撲了過去,用自己的胳膊從背後勒住了覺塵的脖子。被我一肋脖子後,覺塵立刻反應過來,明白我們準備殺人滅口,立刻拼命反抗。他的體型和我差不了多少,也是個壯碩魁梧的男人,在他的劇烈反抗下,我一時間也奈何不了他,還是靠著覺岸從邊上幫忙用胳膊箍住覺塵的下肢,我才把覺塵勒死。”
儘管丁明明說得很平淡,但我就好像親眼看到了三寶林中發生的這場殊死搏鬥,呼吸都變得有些急促起來。
“殺人之後,你們是為了隱藏死者覺塵的身份才把他的僧袍剝去、頭顱切掉的吧?”趙酉問道。
覺岸點了點頭:“這是我的主意。我一開始只想著把覺塵拋屍井裡,隱藏好屍體,讓丁明明直接回廂房,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就是了。可後來我一琢磨,丁明明回廂房的話,他始終在明處,想要在寺僧環飼的妙音寺裡開展尋寶工作不太方便,不如干脆就趁著這個機會,偽裝死者的身份,讓大家以為他已經死了,由明轉暗,在寺裡開展工作也方便一些。你的委託人一死,工作積極性更高,我只要找一個合適的時機拿出地藏經摹本,還愁趙偵探不賣力為我們解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