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七十八章 父子之間

第七十八章 父子之間


女神的近身高手 末世到修仙 龍血之鍊金修真者 官途沉浮 你不要的我的愛 桐花遲遲開 愛國軍閥 錦繡醫妃之庶女明媚 斷牆怨 籃神

第七十八章 父子之間

到了第二天早朝的時候,申屠嘉讓人把早就準備好的奏摺遞給了景帝,景帝展開看了看,然後眼睛向文武大臣們掃視了一眼,眼中露出森冷的光芒,看到誰的身上誰感到身上一驚,當然心中無鬼之人是不害怕了。景帝把奏章放在龍書案之上,然後淡淡的說道:“晁錯大夫所拆之牆,只不過是一道禿牆斷壁,況且事先又曾經對朕說過,朕也允許了,所以說晁大夫並沒有什麼罪。”說完之後,不再理這件事情了,散朝之後,申屠嘉越想越氣,想到自己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弄了半天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真是窩火再生氣。結果回府沒有多久,竟然吐血而亡了。

漢景帝雖然和他的父親文帝一樣也算得上是一個賢明君主,可是他也辦過一件錯事,這件事的起因應該從他做太子時候發生的一件說起。文帝在位的時候,吳國的太子入京朝見,得以和當時身為太子的景帝喝酒賭博,但吳國太子賭博的時候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爭棋,而且態度一點兒也不恭順,皇太子乃是未來的儲君,哪裡受得了這個氣,一怒之下伸手抄起棋盤砸在了吳國太子的頭上,吳國太子當即倒地身亡。太子見自己打死了吳國的太子心中也是非常的惶恐,趕忙去找自己的父親文帝,文帝知道了以後,狠狠的訓斥了一番太子,但事以至此也不能挽回了,也只得派專人把

吳國太子的屍體送回了吳地安葬,誰料想吳王見到自己兒的屍體和兒子死因之後大怒道:“天下都是劉家的天下,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好了,為什麼還要送回來?”又讓人把靈柩送回了長安安葬。從那兒以後,吳王就不按照諸侯的禮節去朝見朝廷了。

其實劉邦和文帝的時候都分封了一些諸侯,不過劉邦那時候這些諸侯還不敢動些歪心,直到文帝時出了打死吳國太子這件事之後,朝廷和諸侯之間的矛盾也就日益加深了,一些諸侯不時起來謀反,可是文帝時期國力強盛,用人又得當,結果叛亂隨起隨滅,根本就弄不出什麼大動靜。可是到了景帝的時候卻不行了,有的諸侯根本就不用朝廷的法令,而是自己自度法令,甚至有的諸侯私自收藏天下的亡命之徒,密謀叛亂,其中以吳王謀反的跡象最為明顯。在文帝的時候晁錯就曾經向文帝提出吳王有要謀反的跡象,建議朝廷最好採取削藩之策,可是文帝總在顧慮自己與吳王乃是自家兄弟,如果削弱了吳王的封地讓自己於心不忍。見朝廷並沒有接受晁錯的意見,吳王變更加的變本加厲了。

公元前154年,晁錯再次上書景帝說道:“高祖在世之時,分封天下,劉氏的諸侯封地佔據了天下一半的土地,如今吳王根本就不來朝見朝廷,根本就沒有把朝廷的法度放在眼裡,按照古法理

應處斬,可是當時先帝不忍,希望能夠以德化去吳王的暴戾之氣,可是吳王非但不改過自新,相反的變本加厲,引誘天下諸侯與其一同作亂,今日削藩吳王是反,不削藩吳王也是一個反,如果早削藩的話,吳王的一切根本就沒有準備妥當,到時候戰爭所造成的影響就會很小,如果不削或者晚一點再削藩的話,等吳王等到時機成熟了再造反的話,那所造成的影響就會不可估量了。”

晁錯的這個建議本來是挺正確的,可是卻在當時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其中就有他的父親,晁父聽說了自己兒子要削藩的事情之後,不遠千里從老家來到了京城見到了自己的兒子。晁錯剛剛和自己的父親見面,還沒有說幾句家常話,就聽見自己的父親說道:“錯兒啊,難道你不想活了嗎?”晁錯聽了就是一愣說道:“父親,此話怎講?”晁父說道:“你這麼強烈的要求削藩,這麼打擊諸侯王,弄得皇帝和他兄弟之間的感情都疏遠了,到時候如果犯了眾怒的話,你自己也會受到這些人的怨恨的,你是一個聰明人,怎麼會做出這等傻事來呢?”晁錯淡然一笑說道:“父親,孩兒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那這些諸侯王就會擁兵自重,根本就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年深日久就不會服從朝廷了,而天下也勢必又將陷於動亂之中,這些事情應該不是父親想要看到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