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智士
極品透視高手 以暴制暴 同體 嫁個王爺是廢物 總裁一吻定情 手術刀的殺意 迷離檔案 三國之大漢雄風川軍威 與晨光同行 花美男管家
第一百一十五章 智士
這一天,在朱溫的幕府裡來了一個謀士,他叫敬翔,此人本來是朱溫的同鄉,年輕的時候敬翔就聰明過人,反應靈敏,他酷愛讀書,尤其擅長於寫文章,人稱少年英才。按照歷來的傳統習慣,學而優則仕,他也在唐朝末年趕赴長安參加進士考試,結果未能金榜題名,因此心情鬱悶。或許他還想著下次再滿懷信心地去應試,但黃巢的起義軍卻在這時攻佔了長安,亂世之中,敬翔只好逃奔他鄉,暫尋出路。沒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從此敬翔走上了人生的轉折之路。正所謂榜上無名,腳下有路,如果敬翔沒有轉投他鄉,仍沉於科舉考試一條路,那也許就很難有朱溫的霸業了,同時,敬翔自己也難有一番成就,最多不過是科舉及第後做個普通的官吏,適時地轉變觀念,重闢蹊徑,這或許就是他的過人之處吧。
敬翔先到了汴州(今河南開封),投靠了同鄉王發,王發當時在剛上任的宣武節度使朱溫手下任職,做觀察支使。可是王發也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將他引見給朱溫,敬翔並未怨天尤人,而是就地發揮自己的特長,替軍營中一些不識字的將士代寫書信、奏章,同時也暫時解決了生活困境。敬翔的文筆流暢優美,通俗易懂,很受官兵的喜愛,有時他寫的一兩句話竟被當成警句在軍營中廣泛流傳。機遇終於降臨到他的頭上。朱溫也很喜歡這些淺顯通俗的警句,當聽說是部下王發的同鄉所寫時,便對派人召來王發對他說:“聽說你有位老鄉很有才華,你帶他來讓我見見。”王發聽罷也是很替敬翔高興,認為他終於有了出頭之日了,便高高興興的把敬翔送到朱溫的跟前。
見到敬翔,朱溫便問他:“知道先生很精通《春秋》的大義,我現在有些根基了,很想學習《春秋》裡邊的方法來作戰,以圖更大的事業,不知道
先生意下如何?”
敬翔朗聲答道:“自古至今的用兵之道,貴在隨機應變,出奇謀而制勝。古代的禮俗到現在都沒有沿襲下來,變化極大,況且是用兵之道。一味學習《春秋》就是因循守舊,結果只能是徒有虛名而無實效,百戰難以百勝,那麼大王的大業也就很難有希望了。”
朱溫聽後連連點頭,非常高興在軍中得到這樣的智謀之士。他馬上讓敬翔擔任了軍職,每逢行軍打仗,敬翔都追隨左右,時間不長,敬翔向朱溫提出改換文職,因為他發覺自己不太喜歡做武官,更不擅長領兵打仗,指揮作戰,而做文職卻是他的特長。朱溫很爽快地答應了,改任他為“館驛巡官”,專門負責文書奏章的起草工作。從此,敬翔成了朱溫的重要幕僚,他的才華嶄露也有了很好的機會。朱溫本性狡詐多謀,人們很難猜透其意,而且經常猜疑眾將,動輒斥罵濫殺,文武群臣對他都很畏懼。而敬翔做事卻非常機警多智,他極少在眾人面前向朱溫進諫,為的是不使他難堪,敬翔用的是心智,注意觀察朱溫的言談舉止和表情的微小變化,憑此就能揣透其內心所想。有時朱溫所做之事有所不當,敬翔便因勢利導,予以暗示提醒,朱溫也是一經察覺便心領神會,然後必然改正。有時如果朱溫指揮佈署不太周全,敬翔就設法及時予以補救。因此,敬翔對朱溫的輔佐形跡,眾人竟難以察覺,更不用說知其內情了。因此無論軍機、民政朱溫都要向他徵詢計策。這一次敬翔見朱溫想對朱宣用兵卻苦於沒有藉口,因此主動向朱溫來獻計。朱溫見敬翔來了之後,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趕忙站起身來對敬翔說道:“嗯,敬先生來了,那本鎮可就不用再發愁了。”敬翔微然一笑說道:“主公,您現在是否在為朱宣兄弟二人的地界兒發愁呢?”朱溫毫
不隱瞞的說道:“對,現在本鎮為了這件事是茶不思飯不想,實在是太難過了。本鎮有心思立即出兵,只怕天下人的那張嘴!”敬翔聽了之後,又是微然一笑說道:“主公,您的心意屬下全然明白,在這亂世之中,不是你奪我的地盤兒,就是我奪你的地盤,俗語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嘛?既然要成其大事,就不要考慮這些婆婆媽媽的事情。現在屬下有一計策特地來向主公稟明,成與不成,請主公定奪?”
朱溫聽了之後大為高興,說道:“敬先生既然有謀在心,那就不要隱瞞了,速速說來!”敬翔把嘴湊到朱溫的耳邊低低的說了一番話,朱溫一邊聽一邊高興的點著頭叫道:“好,好,此計甚妙,太妙了!接著說!”待敬翔說完之後,朱溫說道:“這計策著實不錯,就依敬先生所說辦了。”然後他馬上叫來了部將朱珍,讓敬翔把剛才所說的又對朱珍說了一遍,都指揮使朱珍聽完之後,也是大為欣喜,也是對敬翔的計策大為讚賞。朱溫說道:“好了,眼下你就依敬先生所說的去辦吧。”朱珍領命而去。朱珍離開朱溫的府第之後,馬不停蹄的來到軍營之中,在大營裡前前後後的查看了一番,然後裝模作樣的說道:“現在我軍軍心有些不穩,人心離亂,這是因為連日以來朱宣以重利來招誘咱們汴州軍士,致使許多的軍士逃往曹、島等地,如果照此下去的話,那我軍勢必不可設想。”底下的那些將官聽到朱珍的這番話都聽得面面相覷,不明白朱珍說的這番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可是奇怪歸奇怪,誰也沒有站出來問。朱珍又裝模作樣的說了一番話之後,又回到了朱溫那裡,當著眾人的面又一本正經的向朱溫報告了此事。
朱溫聽到之後,也做出一副勃然大怒的樣子,馬上讓敬翔寫了一封書信,派信使去送到朱宣那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