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回 平定後秦(三)
轉合起承 情人守則:霸道總裁狠狠愛 腹黑萌寶:首席乖乖投降吧 空間之農女的錦繡莊園 網遊之法神爭鋒 跑腿人 不愛胤總裁 偏偏不說我愛你 網王之最萌身高差 人妻不二嫁
第590回 平定後秦(三)
第590回 平定後秦(三)
崔浩不慌不忙地說道:“劉裕要乘船西征,那就過唄,待他到了洛陽。我們興兵破了他的歸路,叫他有家不能回,困也把他困死了。”
聽了崔浩的話,娥清哈哈一笑:“我看崔司徒只是秀才之見,為什麼呢?如果劉裕不是西征伐秦,而是從滑臺渡過黃河,向我魏國殺來,我們怎麼應對?還有就是,劉裕擅長水軍,而我們擅長騎兵,劉裕在黃河上,我們只能看著,哪裡有水軍能截斷他的歸路。我看崔司徒只是紙上談兵,要想戰勝晉軍,還得實戰說話。”
崔浩卻是不服氣:“目前從情報得知,劉裕是六路大軍伐秦,要是劉裕進攻北魏,那其它五路大軍豈不是白白布置了。還有就是,劉裕既然擅長水軍,那就等他的水軍上了岸,到了大平原後,我們再和他作戰。再說,北邊和西邊的隱患不除,我們不能輕舉妄動,也就是兵法上所說的,敵不動,我不動。”
對這樣的說辭,娥清卻不認可,大聲吼道:“東晉都打到黃河邊了,我們再不防禦,等過了黃河,再也沒有天然屏障可以依託。況且劉裕詭計多端,用兵有方,再有他的那個軍師葉楓,更是軍事奇才,多謀善斷,等他們過了黃河,這麼大的平原,我之利,也是他之利,怎麼防禦,那就不好說了。”
兩人激烈的爭吵,引得眾位大臣議論紛紛,也有支援娥清的,也有支援崔浩的。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拓跋嗣聽得兩位大臣爭論著怎樣防禦東晉的事情,分析了一番事情的前因後果,利害得失,最後說:“各位愛卿,崔司徒說得是大勢,不無道理。
“但是娥清將軍講的是實際情況,也相當重要。朕決定,由娥清將軍為帥,領軍步騎10萬,沿著黃河防禦。如果敵人從滑臺過河,我自當和他決戰。如果敵人不過黃河,我們監視著他,自然不能讓他好受。”
此令一下,眾臣不再爭論,只好奉命遵守。
振武將軍娥清立刻帶領著主力軍隊,和原來在黃河上的防禦軍隊一道,駐屯在黃河北岸,以對付晉軍。
再說劉裕和葉楓率領著主力大軍,沿著黃河逆水西上,早有偵察的小兵,把情報送到了劉裕的指揮大船上。劉裕看完了後,又把情報遞給葉楓,稍微笑了笑,對葉楓說:“軍師啊,沒想到,這個拓跋嗣動了血本,派娥清領兵10萬,沿著黃河北岸佈防。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啊?”
葉楓想了想,說道:“魏軍此來,有三個目的?”
“噢,”劉裕眼睛一亮,“何為三個目的。”
葉楓不慌不忙地說:“目的一是,防備我們突然改變軍事計劃,棄秦攻魏。這樣,他們擺好了第一梯隊,好和我們作戰,也好擋住我們。
“第二個目的是,如果我們快速西下,他們則乘虛而入,進入河南,在我們的後方劫掠一番,佔盡我們的便宜,騷擾我們的後方。第三個目的是,如果我們推進很慢,那他們就監視著我們,和我們不遠不近地耗著。”
劉裕嘿嘿一笑:“別看這個拓跋嗣年輕,我看還是蠻精的,比我們家那個強多了。別說他們站在河對岸,我嫌礙事,就是軍師也不答應,早就有數不清的辦法對付他們。軍師說呢?”
葉楓點了點頭,想了想說道:“我想這股敵人,我們必須打敗他,打得他沒了脾氣,才能放心地西征。要是我們過早地西進,再想回頭鞭長莫及,真怕叫這個拓跋嗣小兒摘了桃子。”
劉裕想了想,說:“原來我還想,儘快地到達潼關,協助王鎮惡,檀道濟攻下此關,直指長安。現在聽軍師一席話,真不能小看了眼前這股敵人,還是把他收拾利索了,才能放心地西征。”
劉裕當即下了命令,以左將軍向彌為青州刺史,留戍碻磝(今山東茌平縣西南古黃河東岸),為什麼呢?這也是劉裕用兵謹慎之處,你害怕我渡過黃河,我還害怕你渡過黃河呢!要是北魏憑著人多勢眾,突然渡過黃河,截了東晉的後路,也叫晉軍喝一壺的。正所謂,進攻時想著後退,盛勢時想著劣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向彌佔領碻磝後,封鎖著黃河上的渡口,劉裕大軍才慢慢地西進。所謂西進,也是觀察著魏軍的動靜,就和兩個人打架一樣,先動虛招,看看對方有什麼反應。
黃河是黃色的,就像華夏民族的面板。
浩大的船隊行駛在三月的黃河上,彷彿一支奔突的馬隊向前駛去,而另一支黃黃的馬隊如千萬只鐵蹄又奔突而來。它發出“轟——譁——轟——譁”的響聲,一浪推卷著一浪的餘音,沒有間歇地急驟地擂打在我們屏氣凝神的胸膛上。一聲浪濤裡挾卷著漫天的飛雨碎沫,涼涼地濺在葉楓的頭上臉上。
轟鳴的剎那,岸在顫慄,腳下的木板猛地一抖,彷彿要沉陷,然而那轟嗚聲又從河的深處沉悶地反彈回來。浪濤的轟鳴,和戰船的回聲,震耳欲聾地把官兵們夾擊在中間,震擊得大家搖搖晃晃。
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代又一代地孕育著無數英雄,兩岸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歷史話劇,鼓舞著無數國人奮勇前進,唯物主義思想家荀況,政治家藺相如,軍事家衛青、霍去病,文化巨匠張衡、司馬遷……
黃河流域又四季分明,植被繁茂,山溪密佈,旱有如網的河流向外輸水,澇有湖泊河溝可退,中華民族倚仗著它,繁育了一代又一代。
然而,就是現在,華夏民族的貧弱,使強大的鮮卑族在黃河之濱上建立起他們的國家,嚴重地威脅著華夏人的生存。就在不遠處,數千北魏騎兵沿著黃河北岸跟隨劉裕大軍西行。劉裕叫船快些,他們快行,劉裕叫戰船慢些,他們慢行,就像一貼膏藥一樣,粘住晉軍的船隊死活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