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回 桓溫第三次北伐(二)
仙帝奶爸 紅心戀 總裁的私有寶貝【完】 鬼王的復仇醫妃 神燼世界 末世之血魄 十六歲的青春 富家四少爺遇上黑社會四小姐 自閉夫君種田妻 魔域大陸
第466回 桓溫第三次北伐(二)
第466回 桓溫第三次北伐(二)
葉楓問桓溫:“我們是放棄水道,指望陸路進兵呢?還是不放棄水道?”
桓溫想了想:“乾爹呀,我想,咱們還是不能放棄水道。荊州兵善於使船,用船是我們的長處,從揚州到金鄉有五六百公里,是運輸船把我們一路載到這裡。沒有船怎麼運輸物資糧草和兵員呢?”
葉楓想了想,說:“既然前面過不去了,我們的船隊還是退回微山湖吧,大軍駐紮在湖裡,那裡安全點。而派一部分軍民疏通水道,只有這樣辦了。”
桓溫想了想,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把船隊退回微山湖裡,而派一部分步兵動員著附近的百姓,疏通著泗水的河道。
葉楓和鍾馗再也沒有時間坐在小船里拉呱了,只得到河道里看軍民如何疏通河道。當時的條件極為落後,施工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就是把河流截成一段一段,在放幹水的河床裡,用鐵杴把泥巴鋤到小車裡,然後再用小車把泥巴推到堤壩上去。
清理河道,其實比挖一條旱河還要辛苦,那些泥巴湯湯,施起工來,極其費力。一杴下去,河泥粘到鐵杴上,半杴泥土半杴水,再鋤到小車上,也沒有多少河泥。再說小車在泥水裡推容易嗎?磕磕絆絆,一陷老深,也比平常多耗費幾倍的力量。
那時候的小車,也就是獨輪車,還算比較先進的。連獨輪車也沒有的,只能指望人扛肩挑了。施工不但辛苦,而且效率也低,這就等於再造一條大運河。
桓溫哪裡能在營中待得下去,也到河堤上看施工進度,盤算著何能才能疏通完這條泗水。桓溫問葉楓:“乾爹呀,你看如此進度,何時才能疏通完成。”
葉楓計算了一下施工進度:“我算計著,快了也得三個月,要是慢了的話,也得五個月到半年。”
恆溫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真要等到那時候,黃瓜菜也涼了。我五萬大軍,每天消耗的糧食將近六七百斛,物資更是不計其數。這樣耗下去,如何了得啊?再說兵貴神速,等我們疏通完泗水,燕兵早已從容佈置,看來此次北伐確實沒有算計好……”
葉楓本來還要敲打桓溫幾句,嫌他出徵前沒有精確的情報和嚴密的軍事計劃,但看到他那麼著急,也就別火上澆油了,只能說:“上次伐秦,敗在糧草上,這次但願不要重蹈覆轍。”
“乾爹的話,我記著了。”桓溫心想,真要是泗水挖不通,那也沒有什麼辦法,只有打馬回府了。
可是沒有尺寸之功,就這樣撤兵回去,就等於自己打自己的臉,眾位大臣的唾沫淹也能把自己淹死。一想到這些,桓溫飯吃不下,覺睡不著,心神不寧,一個勁地唉聲嘆氣。
又等了兩天,忽見從微山湖開來一支船隊,有五六艘船,船頭上站著一人,正是科學院的院長李智博。船隊越來越近,李智博給桓溫和葉楓打著招呼:“桓都督,葉太尉,別來無恙?奉葉太尉命令,特來帶著挖泥船疏通河道。”
桓溫聽後大驚,問:“船還能疏通河道,沒聽說過?不過挖泥船疏通河道這事,乾爹可是沒有給我說過?”
葉楓只好說:“挖泥船的事,雖然原來早就造好了,也試驗過,但是在這裡到底行不行,心裡沒譜,怎麼告訴你呀?!這支船隊來這裡也只是試驗一下,行不行還兩說著呢。”
桓溫著急地說:“有棗沒棗打一竿子,但願老天保佑,希望挖泥成功!”
說完,他緊緊地拉著葉楓的手,懷著一雙猶疑的眼睛,在觀察著挖泥船怎樣工作。不但二位主帥心裡忐忑,大部分士兵和百姓的心裡既是好奇也是緊張,都在看著這些奇怪的船舶,看看他們怎樣施展著蓋世神功。
這條泗水河裡也不是沒有一點兒水,這正是那個時代難於施工的困難之一,而這條鐵的挖泥船,利用船尾巨大的定位樁,深深地插入到泥水裡,算是定住了位。然後前頭的挖泥刀頭部分,在鋼纜的拉動下,慢慢地下沉,深入到水底。
船上加大了動力,蒸汽式發動機呼呼地冒著黑煙,挖泥刀開始了旋轉,絞動著水下的泥漿一片渾濁,連泥帶水被吸進了管子裡,然後嘩嘩地流入到船艙裡。沒有多長時間,船艙裡就注滿了泥漿,挖泥刀頭停止了工作。
而後面的小船又開了過來,挖泥船利用自身的動力,又把這些泥漿卸到了小船上。小船裝滿了泥漿,然後開不多遠,傾瀉到旁邊的河堤上,這個流水線作業也算完成了。
桓溫帶頭鼓起掌來,一邊鼓掌一邊跳著,完全忘記了自己主帥的身份。旁邊的軍民也歡呼雀躍,一邊跳著高地鼓掌,一邊大喊道:“太神奇了,這簡直就是神仙啊!”“這就是神龍啊,把泥漿吃到肚子裡,然後又把它吐到旁邊的堤壩上。”“比我們幹得快多了。”“這是誰造得神器呀,真是立了大功啦!”
葉楓卻沒有太高興,一邊緊張地看著挖泥船工作,一邊心裡唸叨著:“但願別出事,但願一直幹下去。哪怕幹完了活,再出事也不遲。”
桓溫卻不管葉楓心裡咋想的,高興地葉楓說道:“乾爹呀,這個大傢伙是怎麼造出來的?心裡實在悶得慌。”
閒著也是閒著,葉楓也願意說說話,以沖淡心中緊張的情緒,遂對桓溫慢慢說道:“造大裝置,其實也和打仗一樣,吸收別人的經驗,首先得有創意。有了創意,那得有一個總工程師,負責總體設計,還有許多工程師,負責設計每一個系統或者每一個部分的設計。
“裝置總的設計出來了,總工程師得把好關,再找專家論證,看看這個設計究竟行不行。有條件的話,進行各種物理、化學試驗,或者縮小樣品試驗。真行了,通過了總體設計,那就得把圖紙分配給眾多工廠,每個工廠負責一部分裝置的生產,再由裝配廠把這個大裝置組裝起來。
“產品出來了,得經過實踐的檢驗,看看出什麼毛病,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經過反覆的實踐、改進,實踐、改進,產品才能逐漸成熟。現在的挖泥船隻是實踐過程,說真的,我的心裡一點兒也不輕鬆,反而更緊張了,老怕出什麼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