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428回 前涼與後趙的對決(三

第428回 前涼與後趙的對決(三


暴力老師 丫頭,你被算計了! 水神 逆天魔後:廢材四小姐 琴醫魅月 網遊之古劍太初 罰罪 庫洛洛,入贅吧! 開創漢末 暮色青春

第428回 前涼與後趙的對決(三...

第428回 前涼與後趙的對決(三...

這個抱罕經過數十年的經營,已經變成了堅固的要塞城市,也屬於前涼的咽喉要道。攻方雲梯地道,守方滾木礌石,雙方進行了一場常規的要塞攻防戰。後趙那些被強拉來的雜牌軍在堅固的城防面前遺屍累累,傷亡數萬,而前涼軍隊同樣也精疲力竭。

抱罕攻防戰的最後結局,以抱罕護軍李逵率軍7000投降麻秋,前涼的河南之地再次淪陷而告終。

麻秋打下抱罕之後乘勝追擊,一下子集結12萬人的大軍開始滅涼之戰。等待他們的仍然是老對手,謝艾。麻秋派遣王擢為先鋒,侵佔晉興、廣武、武街等地,軍鋒抵達曲柳,逼近姑臧。

謝艾仔細地分析了敵情,麻秋的軍隊雖然有12萬,但是戰線拉得太長,前鋒已到姑臧城下,而後方還在抱罕,足足有300公里。他的軍隊也有水分,大部分是強行徵召上來的農民,並沒有經過十分嚴格的軍事訓練。更何況麻秋是匈奴人,軍隊之中相當一部分人是漢人,極端的民族矛盾使這支軍隊變得十分脆弱。

謝艾決定分三步走,各地官員依靠著城池,繼續堅守,這為總的防禦;自己率領一萬人到各地去遏制王擢進攻的勢頭,算為援兵;而派索遐帶領著主力2萬人,處處去打擊敵人,就算不全殲,也要務必擊潰敵人的信心。

首先是謝艾必須和王擢打上一仗,謝艾依靠著曲柳堅城,為防禦一方,王擢率領著3萬前鋒為進攻一方。每當王擢驅使士卒抬著雲梯攻到城下,城上箭如雨下,滾木礌石一塊下,城下丟下一片死屍,只好退下。

如此攻守激戰,雖然謝艾人少,但利用著有利工事,並沒佔下風,而王擢雖然人多,但軍心渙散,地形不利,也沒佔著上風。再加上索遐所率主力,在外圍不斷攻擊著王擢的後勤和側翼軍隊。王擢也覺得再攻下去沒什麼效果,只好撤兵。

這樣從五月打到七月,雙方暫時打成了平局,麻秋還沒有退兵的意思。石虎有些著急,又派了兩萬軍隊來和麻秋會合,務必要打敗前涼的軍隊。麻秋屯兵於長最,謝艾這會兒不再守了,主動出擊,屯兵於神鳥,不過神鳥離著長最挺遠,謝艾仍然不敢和麻秋過早地決戰。

謝艾和王擢的前鋒部隊再次相遇,這回還是使用了老戰術,謝艾在正面作戰,而索遐在側翼迂迴進攻。王擢是謝艾的老手下敗將了,士兵見了謝艾的軍隊也怵頭,未戰心裡先哆嗦,再加上索遐的軍隊又不斷地衝擊著王擢的邊路。

王擢抵擋不住,戰敗,逃回了黃河以南,直接和麻秋的軍隊分離開了。

八月初三日,謝艾集中兵力,攻打麻秋主力,老戰術好使還是繼續使用,謝艾在正面攻擊,索遐在側翼迂迴包抄。麻秋這回還是不行,軍隊被擊潰,士兵潰逃,麻秋一直逃到金城,才收住陣腳。

後趙的石虎面對著這個悽慘的結局,只好嘆氣道:“前涼有人,我們未可圖也!”

謝艾勝利班師回朝,又來了個順手牽養羊,把投降後趙的一些部落,全部收了回來,斬首一千多人,俘虜三千多人,奪得牛羊十萬餘頭。

訊息傳到建康,葉楓家族再次召開軍事會議,研究著這次戰爭。葉龍說:“要說謝艾能取得勝利,再一次說明了,後趙軍隊要想收復河西之地,確實不容易。那裡路途遙遠,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士兵大部分是臨時徵集來的農民,缺乏軍事訓練,哪能不敗。”

葉虎從自己的角度上說:“冷兵器作戰,據城而守,能起到以少勝多的區域性優勢。前涼有那麼多的城池,每一個也夠麻秋啃的。”

王勇猛作為騎兵將領說道:“廣袤的平原野戰,最適合於騎兵的發揮。謝艾也好,索遐也好,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勇猛地進攻和迂迴,再加上忽東忽西,忽這忽那,把騎兵的特點盡情地發揮出來。麻秋和謝艾相比,在騎兵的使用上差著一截子。”

葉楓對大家的發言,做了充分的肯定:“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吃一塹長一智,我們很快將面臨著北伐戰爭。而我們這些作為指揮員的,更要熟悉戰爭,瞭解戰爭,才能指揮戰爭。”

然而,忠臣能將的日子並不好過。永和九年(353年)十月,張重華病重,太子張耀靈年方十歲,要讓他繼位,十歲的孩子懂個啥,要是不讓他繼位,又要哪個繼位?落後的皇權制難題,同樣擺在了前涼政權的面前。

張重華的庶兄長寧侯張祚趁機謀權奪位,與張重華的寵臣趙長、尉緝相勾結,獨攬朝廷大權。

庶兄是什麼?古代的婚姻是一夫多妻制,有一正妻,其他的稱為妾。正妻也叫嫡妻,她所生的孩子是嫡子、嫡女,按照那時候的制度,太子的皇位只能有嫡子繼承。有妾生育的子女就是庶子、庶女。庶兄就是妾生育的哥哥。

謝艾為此深感憂慮,上疏張重華,建議驅逐張祚、趙長等人,以免朝廷內亂,並自請回都城姑臧。十一月初十日,張重華親手寫下命令,徵召謝艾迴朝,擔任衛將軍,監察中外諸軍事,並輔佐朝政。

然而,張祚、趙長等人將手令隱藏起來而不加公佈。十一月十八日,張重華去世,張耀靈繼位,趙長等人假傳張重華遺命,讓張祚出任都督中外諸軍事,撫軍大將軍,輔佐朝政。同年十二月,張祚篡位,廢黜張耀靈,並誅殺謝艾,終於消滅了這個政敵。

為了權利,不顧國家利益,殘殺股肱之臣的事情,在前涼同樣不可避免。

自從東晉的桓溫平定西蜀以後,屯集物資,訓練士卒,蒐集各種情報,在做著北伐的種種準備。再加上後趙對前涼的戰爭中,一敗再敗,大大地消耗著國力與軍力,這也為北伐創造了好機會。

看看準備得差不多了,桓溫遂對晉穆帝司馬聃上疏,請求北伐,收復中原失地。這已經是永和四年(3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