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回 處理王敦的後事(一)
丹尼海格 曠世獸王 氣衝九玄 獵命師傳奇外傳·臥底 一笑醉今朝 hp何以成受 星之嵐 獨愛絕版甜心 重生之悠悠生活 御史墓
第372回 處理王敦的後事(一)
第372回 處理王敦的後事(一)
潯陽(江西省九江市)太守周光,是周訪的幼子、周撫的弟弟。王敦舉兵時,周撫率兩千人馬隨錢鳳出戰,而周光也率1000多人為後續部隊。周光抵達於湖以後,曾去拜見王敦。當時王敦已死,王應推說父親病重,不願見客。
周光疑惑起來,自己千里迢迢地來到此地,怎麼王敦連個面也不見,除了死了還有別的解釋嗎?於是,他趕緊去見兄長周撫,開口就說,王敦已死,兄長難道還要繼續跟著錢鳳一塊兒做賊嗎?周撫和身邊的眾人聞言都瞠目結舌。
就在當天晚上,前線傳來沈充、錢鳳敗北的訊息。周光即刻當機立斷,帶領自己的軍隊,於錢鳳亂軍之中,將其斬首,並將他的首級送到朝廷,自贖罪行。
錢鳳的軍隊沒了靈魂,自然大亂,周撫和鄧嶽準備一起逃亡。周光還想著自己的兄長,給他準備好了船隻和盤纏。周光有自己的老主意,謀劃著,等鄧嶽來到之後,逮捕鄧嶽立功,好為自己的兄長贖罪。
當他把這個計劃告訴兄長周撫後,周撫大怒說道:“人以信義為本,我與鄧嶽情同手足,怎麼能因為自己得到寬容,而出賣朋友呢?”這時,鄧嶽已經到了,周撫對他大呼:“快走!情況有變,逃命要緊。”
鄧嶽知道事情危急,急忙騎上週撫的馬,轉身逃走。周撫取了盤纏,騎上週光早為他準備好的馬匹,追上鄧嶽,兩人一起投奔到西陽(位於亳州市渦陽縣東南部)的蠻族頭領向蠶。之前鄧嶽為西陽太守時,曾密謀討伐這些蠻族。因此,鄧嶽、周撫到來後,蠻族人都想殺掉他倆,來發洩自己的私憤。
向蠶卻對部族說,鄧嶽現在走投無路,所以才投奔到這裡。如果我們殺了他,不是太不仁義了嗎?於是,就收藏兩人避難在蠻族中。
後來朝廷下詔赦免王敦一黨,鄧嶽和周撫才從蠻地出來,向朝廷請罪?在王導的斡旋下,兩人才被招為王導的從事中郎,重新做官。
再說王含大軍失敗後,他逃回了姑熟(現安徽當塗縣),想帶著王應投奔荊州刺史王舒。王應卻說:“還不如投奔江州刺史王彬?”王含一個勁地搖頭:“王敦生前和王彬的關係不怎麼樣,為什麼要投奔他?”
王應說道:“正因為這樣,才投奔江州。王彬在王敦強盛的時候,都不肯依附他,可見其人見識非同常人。如今王彬見我們逃難到他那裡,心生憐憫,怎麼肯加害我們。”
王含還是搖頭:“人以類居,物以群分,我們和王彬不是一路人,切不可以投奔他。”
於是,二人乘一葉扁舟,一起西上投奔王舒。荊州刺史王舒聽說二人前來,遣兵出來迎接,待二人進了城,立即將二人拿下,綁住手腳,投入江中淹死。
而江州刺史王彬,聽說二人要來,提前祕密準備好了接應的小船,靜待王含父子。但是等了很久,王含、王應二人都沒有來到,他料到二人不是投奔別處就是被殺了,感到非常遺憾。至此,王敦的餘黨悉數平定。
平定王敦後,就是朝廷怎樣處理後事了,這也要看司馬紹有沒有大智慧。
庾亮對司馬紹上言說:“王敦罪惡滔天,有無君之心,應該仿效春秋時期齊景公戳崔杼之屍的例子,刨棺戳屍。”
於是,有人就挖開王敦的墳墓,將王敦的衣冠焚燬,讓他跪在地上,梟首示眾,還將王敦和沈充的人頭掛在朱雀橋南。
葉楓聽說這個事後,心裡有些不安,先和幾個小輩商議:“你們看啊,朝廷這樣做對不對啊?”
葉龍說道:“對什麼啊對?王敦之亂好不容易平定,現在正是百廢待舉之時。一個聰明的皇上,就看他的智慧和謀略了。王敦已死,拿著他的屍體解恨,這本來就是心胸狹窄之作。況且,王敦的那些人怎麼處理,這本身也要費不少腦子,如若處理不好,又會惹下亂子。”
葉虎說道:“現在最重要的是穩定朝廷,發展經濟,整頓軍備,進行北伐的準備。拿著屍體出氣,太不仁道了。”
王勇猛也插嘴:“我常聽葉大爺說,有一個偉人說過,保持一個政權,比建立一個政權還要難。這個封建王朝,弄不好,怕是又要出什麼亂子。”
葉楓還有一個大事要和他們商量,說道:“現在王敦內亂已平,我們的任務也算完美收官。我們下一步是回冀州呢?還是再在這裡待一陣子,幫助司馬紹穩定一下局面呢?”
葉虎急忙插嘴:“我們舍家撇業來到這裡為的什麼?就是為了東晉有一個安定的天下,為北伐奠定基礎,也使我們冀州減少壓力。現在王敦之亂已經平定,還待在這裡幹什麼,不如打道回府,早回冀州。”
王勇猛也插嘴說:“是啊,我也想早早回去,就是我不想俺娘、俺爹和孩子,他們也想我啊!”
葉龍卻不是這樣的看法:“我們冀州需要盟友,需要一個強大的東晉王朝。現在雖然王敦已經平定,但是如何建立一個賢明的政府,我看還有很多問題。冀州也算比較安定,再說有諸位長老把舵,不會出現什麼亂子。而建康就不一樣了,封建專政王朝,必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在旁邊稍微點撥一下,可能會對東晉王朝有很大幫助……”
葉楓在幾個小將的支援下,進宮去見司馬紹。到了皇宮裡,湊巧尚書令郗鑑也在那裡,他對司馬紹說:“前朝誅殺楊駿等逆賊,都是先加官刑,然後聽任私家下葬。王敦既然已經伏誅王法,不妨顧全私義,允許王家埋葬,藉此彰顯皇恩浩蕩。”
葉楓也藉著這些話說道:“郗尚書說得極是,現在百廢待舉,更重的任務還在後面。採取仁道的話,那會得到更多的同情,更多的人會聚攏在陛下的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