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回 又出來一個石勒(二)
邪霸都市 步步逼婚:BOSS賴上門 重生之我是地主婆 颸戀 劫魔道 我會獸言 武碎天穹 無敵堡 1852鐵血中華 圈養少爺
第249回 又出來一個石勒(二)
第249回 又出來一個石勒(二)
可是獨木不成林,單人不為眾,如何能號召天下奴隸,再也不過窮苦的日子呢?他想到了汲桑,於是大踏步向牧馬場方向走去,造反的決心已在他頭腦中根深蒂固。
石勒把自己的想法對汲桑一說,汲桑搖了搖頭:“我說匐勒呀,你這是走了一條不歸路呀!就憑著你自己,能成什麼氣候呀,還是死了這條心吧!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這個道理還不懂嗎?”
石勒還是堅定地說:“大哥呀,這些年成天提心吊膽,什麼時候是個頭呀,與其窩囊一輩子,還不如轟轟烈烈幹一番大事業。大男兒活著幹,死了算!”
汲桑還是一個勁地搖頭:“我說小兄弟呀,還是聽我一句話吧!平平安安過一輩子不容易,何必招惹官府,犯那殺頭之罪呢?”
石勒還是不聽,當時眾佃農和奴隸正在牧場中幹活,石勒振臂一呼:“諸位哥哥、兄弟們,能不能放下手中活計,聽我一句話?”
眾人都和石勒認識,也早就賞識石勒的膽識,紛紛放下手中的活,湊到了石勒的跟前。石勒對他們喊道:“你們是願意一輩子待在這個牧場裡,幹這樣的活,吃不飽穿不暖,弄不好還要掉腦袋。還是願意為將封侯,過吃不愁穿不愁的日子呢?”
當時一個叫王陽的奴隸說:“我說兄弟呀,你這是說得啥話?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有這樣好事的話,也輪不到我們弟兄呀!”
眾人竊竊私語,都認為石勒說的是瘋話。
石勒大吼道:“如今就有這樣的機會,現在天下大亂,大晉的王爺互相殘殺,哪裡還有人顧及我們。我們聯合起天下的受苦人,組成一支軍隊,佔領一個地盤,我們這些人,就是將軍,就是王爺!”
又一個奴隸紀安說:“兄弟呀,我怎麼聽著這話不靠譜呢?就憑你一個,就能造了晉朝的反,豈不是太容易了。”
石勒繼續鼓動他們說:“我們不是佃農,就是奴隸,成天受人欺負,過了今天沒有明天,與其這樣,老天給了我們一個造反的機會,如果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在石勒的一再鼓勵下,終於有8個人加入了石勒的陣列,這8個人又互相串聯,又有10個人前來加入。這18個人,各騎一馬,號稱十八騎,成為石勒起家的底子。
這十八勇士,成為石勒起家的基本力量,在山東、河北一帶,他們劫取財物,掠奪絲綢珠寶,用此來壯大自己的經濟實力,更願結交志同道合之士,為他們的隊伍壯大打下基礎。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石勒的隊伍達到了數百人。
汲桑看到石勒的隊伍不斷壯大,眼睛也有些紅了,就來加入石勒的隊伍。石勒一見大喜,急忙把正位讓給汲桑,自己只做二把手,汲桑覺得自己比石勒有本事,推卻了一番,也只好認了。
汲桑上位的第一件事是,給石勒改名字,他對石勒說:“你這個‘匐’字,在漢字的意思裡就是匍匐,也就是趴著的意思,什麼時候也直不起腰來。不如把匐改成石,石頭堅硬,一聽就是響噹噹,硬邦邦的男子漢。”
恩師給自己改名字,哪有不從之理,石勒趕緊說:“師傅改得好,改得好!”
汲桑又問:“就憑咱這點兒力量,還是太弱,得找個大靠山才有前途。你不是早就想投靠公師藩嗎,為什麼至今沒去?”
石勒說道:“投靠公師藩也得有本錢啊,我們剛起家的時候,就十幾人馬,就是去了,公師藩也看不起。現在好了,有了幾百人馬,又有您這樣的人才領頭,投靠公師藩也是時候了。”
二人帶著這些人馬投了公師藩,公師藩對石勒所部非常賞識,令其為前鋒。不料在和司馬越的大軍司馬模一戰中,公師藩戰敗被殺,二人的前鋒軍隊也是杯水車薪,不夠往裡填的,只好敗走逃亡。
往哪裡逃呢?二人領著殘兵敗將,又回到了茌平的牧馬場,在此休整兵馬。他們並不氣餒,再次召集人馬,準備從頭再來。
石勒、汲桑用各種辦法籠絡人員,帶領部屬劫獄,救出裡面的囚徒,將其招為士卒,對於逃亡之人,他們皆為收留。本來社會上就魚龍混雜,致使不少殺人劫貨不法之徒混入石勒隊伍。
石勒大肆發展自己的武裝,使隊伍迅速壯大,以汲桑為大將軍,自己在旁邊協助,成為一支新的頗具戰鬥力的軍隊。牧馬場豈是他們長久之地,經過一年多的養精蓄銳,他們又把目標轉向了鄴城,向著葉楓的地盤殺了過來。
葉楓早就防備著離石的劉淵,那只是遠憂,近慮還有石勒,這個敵人更為可怕。為了保住冀州這塊民主聖地,葉楓怎能不殫精竭慮?對於這股既強悍又凶狠以騎兵為主的流寇,葉楓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用高大的城池來對抗之。
情報得知,石勒率一萬騎兵來襲鄴城,葉楓急忙叫城外人們趕緊縮到城裡,四門關閉,率軍上城,在靜靜地等待著石勒的到來。
遠遠看到,石勒的馬隊就像一陣旋風,捲起漫天的塵土,向著鄴城殺來了。萬馬奔騰,產生了雷鳴一般轟隆隆的響聲,刀光閃耀,就像是一片片被秋風颳起的楊樹葉,翻騰著片片的白光。
前進的隊形也相當的講究,前軍三千多人,全是強悍的蒙古馬,人高馬大,士兵反穿著羊皮衣,這種衣服抗禦寒冷,既實惠又比鎧甲輕便。上面高高地揚著一面“石”字旗,看來是由石勒親自率領。
中軍三千多人,上面高高地揚著一面“汲”字旗,看來是由汲桑率領,擔任著照顧前後,擔任中堅的責任。而後邊也有三千多人,卻是全軍的糧草和攻城的裝備,以及隨軍家屬,當然只是主要軍官的家屬。
石勒大軍殺到了鄴城城下,離著三百來米,排兵佈陣。石勒前軍在左,汲桑中軍也上來了,排在右邊,而後軍只是遠遠地排在兩軍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