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借子孫壽
式婚不晚 緋聞女友:冷少,你是我的 九玄 回到秦朝做劍仙 穿越之娶妻變夫 榮閨 穿越之錦繡醫途 謀殺現場 天空日記 走進科學·歷史見證
第140章 借子孫壽
第140章 借子孫壽(1/3)
月色下,女人頭髮亂糟糟的,雙目紅腫,嘴脣發乾,面上黯淡無光,一副憔悴不堪的樣子。
“你~你來這裡幹什麼?”我看著她,疑惑的問道。我家距離她家挺遠,她又剛葬了兒子,來我家門口肯定不是瞎溜達。
女人一改白天那幅潑婦的樣子,看看我跟張老道,問:“你二叔呢?我來找你二叔有點事兒。”她的聲音嘶啞,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傷心過度哭多了的原因。
“我二叔出去了,還沒回來,你找他有什麼事情?”我好奇的問道。
她沒有回答我的問題,自顧又問道:“他什麼時候回來?我能不能在這裡等他?”
二叔離家二十年,跟村子裡的人速來沒有交集,她在兒子死去當天來找二叔,一定是有啥事,我點了點頭,說:“可以。”掏鑰匙開門,將她讓進屋內,找了把椅子給她坐下。
她坐在那裡,也不說話,兩眼無神的望著屋外,等著二叔。
二叔一人去了亂葬崗,這都一整天的時間了,還沒有回來,我不免有些擔心,問張老道:“要不要去找找二叔?”
張老道擺手道:“不用去,他進不去哪裡,沒事兒。”張老道說的那裡是指血河,在他看來,不去血河就不會出啥事。
說話間,張老道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了女人對面,看著她道:“你來找懷禮,是為了你兒子的事情?”
女人怔了怔,目光落在張老道的身上,打量了他兩眼,點了點頭。
“你懷疑你兒子的死,是你婆婆害的?”張老道又問,
女人又點頭,她倒是沒覺的張老道這麼問有何不妥,畢竟,今天她當著那麼多個人的面,對她婆婆又打又罵,她心裡也該清楚,這事已經在村子裡傳開了。
張老道繼續問道:“你為什麼懷疑你婆婆呢?可有什麼證據?”
張老道一問再問,女人抬起了頭來,微皺著眉頭再次打量張老道,似乎有些嫌他問的太多了。
張老道也不當回事兒,挑眉看著她,等待著她的回答。
女人被他看的沒了脾氣,搖頭道:“我沒有證據,如果我有證據,早就去警察局告她了。”說到這裡,她頓了頓,又道:“不過,這事也不是警察能處理的了的。”
張老道說:“我就知道是這麼會事,你說說吧,看看我能不能幫上你。”
“你?”女人狐疑的看著張老道。
張老道說:“是啊
,我是個道士,從道五十載,捉鬼拿妖,作法破邪等有關陰陽的道道,我比江懷禮在行,今日我們能遇見也算是有緣,有啥事你儘管說出來。”
女人盯著張老道打量,張老道剃著光頭,穿著破衣爛衫的樣子看起來不倫不類的,一點兒都不像個道士的模樣,女人顯然不信他,最後將目光落在了我的身上,想從我這裡確定,張老道說的是不是真的。
我點了點頭,說:“他確實是個道士。”
女人得到了我確切的回答後,態度一下子就變了,她站起身來,看著張老道,激動道:“道長,你要幫幫我,我兒子死的冤枉,是那老妖婆害死了他,我沒本事,不能拿那老妖婆怎麼樣,你一定要幫幫我啊……”
“好說,好說,你先別激動,坐下慢慢說。”張老道把女人又安頓回椅子上,問她:“你兒子是怎麼死的?為什麼說是你婆婆害死了他?”
女人說:“我兒子在廠里正上班的時候,突然暈倒,被同事送去醫院後就不行了,醫生說是急性腦溢血,可我兒子還那麼年輕,平日裡身體很好,怎麼會忽然就得了那種病呢!一定是妖婆子害了他……”
聽女人說到這裡,我覺得她簡直就是無理取鬧,醫生都認定他兒子是腦溢血死的了,她偏偏怨她婆婆,這真是拉不出屎賴茅坑啊。
我說:“生病是不分年齡的,許多急性病症,都是平日裡沒什麼症狀,卻忽然之間就不行了,這怎麼能賴別人呢?”
女人倒也沒因為我反駁她而動怒,她說:“這事雖然面上看起來跟老妖婆沒關係,所有人都以為我在無理取鬧,但是你們不知道我們家的情況。”
“哦?你們家有什麼特殊情況?”張老道往前拉了拉椅子,饒有興致的問道。
女人看著張老道,又看看我,壓低了聲音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民間流傳著一種“借子孫壽”的說法?”
“借子孫壽?”我重複了一遍這四個字,茫然的看了一眼張老道。
張老道看著女人道:“你是嫌你婆婆活的時間太長?”
女人說:“她若真是壽數長,那是我們做小輩的福氣,可是她活的長,是因為它吸取子孫的福氣和壽命。”
張老道聽了女人的話,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我在一邊納悶的不行,忍不住再次問道:“借子孫壽到底是什麼?”
張老道給我
講道:“在早些年的時候,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說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活的不是自身的壽命,而是子孫的壽命,他活的時間越長,子孫壽命損失的就越嚴重,死的就越早。”
“其實,許多人誤會了這話的意思,實際上,這話傳自經濟不發達,物質貧乏的年代,那些年代,上了年紀的老人缺乏勞動能力,無法自己養活自己,無法耕種,勞作,只能透過子孫來撫養,顧名思義,就是在活子孫的壽命,活的越長,子孫養她,照顧她的時間就越長,照顧老人自然無暇顧及其它,那麼用在其它方面的時間就少了,這樣久而久之,工作、生活方面就都受到了影響,總而言之,活子孫壽的說法,實際就是拖累了子孫的意思。”
“當時,這種說法導致了許多子孫拒絕贍養老人,甚至成了兒孫們加害老人的藉口,以至後來,直接導致了“活人葬”的盛行,人們紛紛建了花甲墓。”
“什麼是花甲墓?”我又問。
張老道說:“中國古代曆法,以六十年為一迴圈,一迴圈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號繁多且相互交錯,又稱花甲,故而人到六十,就被稱作花甲之年,花甲墓就是一座用石頭壘砌起來的低矮房子,年滿六十歲的老人,會被送進花甲墓裡,老人進去後,兒女會用石頭將門口砌死,只留下一個很小的小視窗,供老人呼吸和家人送飯用,從此,老人吃喝拉撒全在墓裡,直到死後,家人把那個小窗堵上,填土,就成了一座墳。”
張老道說道這裡,嘆了口氣,唸叨:“人到六十花甲子,不死也要送墓裡。兒女孝順送茶飯,兒女不孝只等死。那時候,大多數老人實際都不是壽終正寢的,有些是兒女不孝,不送飯,老人被活活餓死的,還有些則因為寒冬酷暑,環境惡劣等,病死,慘死在了花甲墓裡。”
“人他雖然有時候做了些畜生的事,但終究不是畜生,將其父母送進花甲墓後,想必他們的良心上也是過不去的,於是就有了老人活的長,是借子孫壽這套說辭,說白了,這話只是那時的人,為自己的行為找的一個藉口,使自己看起來不那麼的喪盡天良,可以在夜深人靜,受到良心的譴責時,用來說服自己而已。”
說到這裡,張老道看著女人問道:“你是不是聽那些有的沒的傳說聽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