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25章

第25章


萬能坑爹系統 時空修補師 毒妃休夫:腹黑王爺請走開 稻草人手記 鬥帝神話 盜賊王座 終極劍尊 妃常神祕 紅顏嘆 紅纓記

第25章

第25章

有趣的是,一旦發生爭執,我媽最喜歡說“你們這些理科生”。

我媽媽是一個很浪漫的人,她會在凌晨早上4點出門拍日出,看著春天的小雨,她會很有詩意的念出一句“蕭蕭春雨密還疏,景象三時固不如”,在結婚紀念日的時候,如果我爸忘記送花給她會自己買一束鮮花放在屋子裡。我爸是一個和電磁波打交道的工程師,渾身上下都缺乏浪漫細胞,他只會覺得這種事情很無聊。

“太陽有什麼好看的?”爸爸通常這樣說,“每天都有日出,絢麗的朝霞是光的折射而已。”

“而且……”偶爾爸爸一本正經地說,“我真的很討厭下雨,每到下雨的時候,我們的工作量都會增加。”

媽媽覺得爸爸的木訥和嚴禁是因為他學理科的錯,每次兩人發生爭執的時候,媽媽都會說:“你這個不解風情的理科生!”

爸爸則不慌不忙地回答:“你這是刻板印象,是偏見。”

在教育理念上,爸爸媽媽也有不同想法。

媽媽覺得女孩子應該優雅大方,學點藝術音樂挺好;爸爸覺得男女無所謂,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更重要。

無法統一和協調,這時候雙胞胎的優越性體現無疑。爸爸媽媽採取的辦法就是一人教育一個。媽媽主要對我負責,爸爸側重管教妹妹。這並不是說媽媽不管妹妹,爸爸不教育我,他們的教育策略是發掘孩子的才能和興趣。我性格外向,喜歡穿得漂漂亮亮去跳舞,媽媽就努力發覺我的藝術細胞;妹妹因為在孃胎裡被我擠兌,小時候體質不太好,性格偏內向,不太喜歡出門玩,五六歲時她還生了一場大病,爸爸就陪著她做各種有趣的實驗。

我想,這就是造成我們姐妹愛好不同的原因。

有親身經歷為證,我一直認為後天的環境的教育比先天的基因重要得多。

……

半小時後,路之航合上了書,以他平時極為高效的閱讀速度,半小時看完這本書已經是悉心閱讀了。肖萌雖然今天說“這本書沒什麼好看的”,但他卻覺得,書裡有些內容寫得挺有趣,完全沒讓他失望。

他真的對雙胞胎的成長過程有興趣。他不是沒見過雙胞胎,他上小學時,班上曾有一對雙胞胎兄弟——兄弟兩人很頑皮,常常在眾人面前表演心靈感應,兩人之間的默契讓幼小的路之航深覺震撼。

他當時已經體會到了“我說什麼別人為什麼不懂”“別人說的什麼我完全沒興趣”這種奇特的情緒,在他看來,人的所有想法都鎖在大腦裡,懂得另外一個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那麼,世界上為什麼會出現雙胞胎,為什麼世界上會有一個人完全理解另外一個人呢?

此時,那臺大型機電腦已經分析完成數百首《卡農》的小提琴演奏資料,製成了視覺化的圖示——卡農的演奏版本極多,是很好的資料模版。

路之航研究著這些圖表,又拿出一本剛買的小提琴相關圖書,對照裡面的“d大調卡農演奏技巧分析”一節閱讀起來。

路之航對音樂並非一竅不通,實際上他現在都可以準確寫出《卡農》的樂譜。他小時候學過一段時間的鋼琴,他記憶力極強,數字和圖形記憶能力簡直是開掛水平,讀五線譜不敢說過目不忘,但也真差不了多少——不論是記譜還是讀譜的速度讓每一位鋼琴老師感動得淚流滿面。但是,上帝給你開了一扇門就會關上一扇門,和他的記憶能力相反,他的肢體協調能力不高,笨拙的手指的速度不論如何都跟不上大腦的速度,他知道自己手指應該做的每個動作,當大腦已經模擬跑完了一首曲子,實際上手指卻連三分之一的譜子沒跑完。

路之航的鋼琴學習生涯雖然短暫,但總算積累了一些基本的音樂素養,看懂這些小提琴技巧叢書難度不是很大。

在viol-β專案團隊的所有人中,只有沈泓教授會拉小提琴,他和福爾摩斯、愛因斯坦等人一樣,放鬆大腦的時候就會拉上兩支曲子。其餘六名學生,不論是博士後、博士生還是倆本科生在進入專案組前對小提琴一竅不通。

路之航不確定自己看這些演奏技巧的書是否有幫助,看看總比不看強——他起初認為程式設計師只需要研究程式碼和資料,沒必要深入瞭解演奏小提琴的原理,隨著對專案研究的深入,路之航覺得曾經的想法還是稍顯天真了。

兵法有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如果不瞭解小提琴演奏時的一些細節,不可能讓小提琴發出美妙的聲音。

第19章

和以往的每天一樣,路之航在實驗室呆到晚上十點時離開,下樓取了腳踏車騎車回家。

進入大二後,他不需要再為a競賽奮鬥,不需要和隊友們一起不眠不休的刷題,因此可以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他每天固定時間抵達校園、固定時間回家——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沒想透,回家繼續琢磨。正如一位科學家所說,真正的思考隨時都會發生。

從華大東門往南,沿著學府大道走上二點六公里,或騎車十分鐘,就可以到達一處名叫明華院的小區——路之航家在這個小區有一套房子。這個小區毗鄰公園,建設年代較早,早年間種下的樹木已長成參天大樹,小區綠樹成蔭。

當年路之航的母親路一純女士帶著兒子回國後,考慮到兒子的讀書問題,買下了這套毗鄰師大附中的二手學區房,重新裝修後就和兒子搬了進去。中學階段,路之航是走讀生,又因為和同學們交流較少,並不知道住校生的生活狀態;上大學後,他在學生公寓裡也擁有了一張屬於他自己的床位,但他晚上都會選擇選擇回家睡覺。

即便在中國當了這麼多年學生,路之航還是不喜歡噪雜擁擠的宿舍,四個人擠在一間擁擠的宿舍,毫無隱私。室內空間少到可憐,小小一張書桌連他的電腦裝置都放不下;床鋪窄小,他一米八七的身高睡在總長僅兩米的**真是各種不適,稍不注意就磕到頭;更要命的是,宿舍竟然沒單獨的浴室和衛生間!

他的阿斯伯格綜合徵在這麼多年後的糾正後有改善的跡象,但僅僅是有所改善而已。他透過模仿和學習習得了一些和人打交道的技巧,比如對話時儘量看著對方的臉和眼睛,比如在對方提出他不感興趣的問題時能夠有效地回答而不是擺出一副“我才懶得聽”的樣子。既便如此,他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正常人相比還是不足——在這麼多年之後,他已經放棄了成為一名普通人,“孤僻”“情商低”這些標籤對他來說無關痛癢,他也不打算用普通人的要求自己——因此,對條件這麼差的宿舍,他覺得很不可思議,並拒絕在學生宿舍住宿。

路一純告訴兒子:“這就是中國的大學,你要學會適應。”

“……怎麼適應?”他盯著宿舍的床位發呆。

路一純啟發他:“猜猜這間宿舍多少錢一年?”

“多少錢?”

“只需要一千塊,”路一純加重語氣,她又帶著兒子走到窗邊,給他指了指附近的公寓樓,“在華大附近租房,七十平米每個月大約需要八千塊。咱們家的房子如果租出去,每個月可以收入一萬二。”

路之航迅速進行了心算——大學宿舍人均佔地面積4平方米,摺合每月租金83元,每月每平米租金僅21元,比起校外的114元的均價,一個超級便宜超級實惠的價格。

對路之航而言,資料有著最強的說服力,他頓時不再排斥母親交那一千塊的住宿費。

因此,他在宿舍擁有了一個床位,並且被他很好的利用起來,幾乎成為他在學校的儲物間。中午時分,如果來不及,他會回到宿舍休息一下,同時,透過對電腦的共同熱愛,他和幾位室友建立起了還算穩定的友誼,充分發揮了宿舍應有的作用。

穿過明華院的花園,路之航乘坐電梯上樓回家。這套屋子面積超過一百平米,三室一廳的格局,上大學後,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他一個人住。

路之航上中學的時候,母子倆長住這套房子;他上了大學之後,路一純認為,兒子的社交水平算上了正軌,自理能力也日漸提升,恰逢此時她又認識了一個比較談得來的男人,她時不時地在城市東面的另外一套房子住——雖然還不忘隨時用手機遙控兒子。

今天也不例外,路之航剛剛站到書房的跑步機上跑了不到十分鐘,就接到了路一純的影片電話——她實在太瞭解自己的兒子了,對他的作息時間瞭如指掌。

路一純前幾天和男友去了某旅遊勝地滑雪,此刻正在滑雪場上給路之航展示自己的一身專業的滑雪行頭。

“快看快看,你媽媽我今天看著如何?漂亮嗎?是你趙叔叔準備的。”

路一純年過四十,但保養得非常好——看上去就三十歲左右,每每和路之航一起出去都會被認為是他的姐姐。此時她穿鼓鼓囊囊的滑雪服,單手拿著滑雪杖,頭上架著防風鏡,臉頰因為寒風的吹拂略略發紅,看上去異常年輕,就跟二十幾歲的小姑娘一樣青春靚麗。

路之航放慢了跑步機的速度,仔細瞧了眼手機螢幕:“……不錯。”

路一純沒指望從兒子這裡獲取誇張的溢美之詞,路之航能稱讚她,她都已經很開心了。

“這兩天在學校有沒有遇到什麼有趣的事情?”

路之航給了肯定的答覆。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