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謠言的真假
桃花朵朵綻放 道士之娛樂南韓 天價妻約:首席離婚無效 枕上歡:總裁的貼身愛人 腹黑總裁的貼身嬌妻 超級科學家 重生之嫡女庶嫁 名門君少的心尖寵 探險 星空之最強主宰
第二百一十五章:謠言的真假
凌雲瀏覽著由學藝省所提出尚未經過正式公佈的研究中間報告書,時而冷笑、時而靜靜沉思。
他雖不若阿泰兒對歷史抱持著那麼樣濃厚的興趣,但是作為一個放眼馳聘於未來的人,是不能夠不知道過去的事情。
更何況古人言“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衰,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儘管如此,並不是所有未來的指標都可以從過去所發生過的事例當中找到。凌雲也不可能會去追隨某一個人的腳步。
因為他本身就是所有人追隨的目標。在宇宙九零五年這後半年裡,整個宇宙情勢發生了劇烈改變,在這些歷史性的變化產生之前,是否已有人已經正確地預料到了呢?
隨著在這一年的六月裡,停戰合約的訂定,以及凌雲的正式加冕、登上至尊的皇位,長達幾個世紀的戰亂大致上都已經平息了,而整個宇宙也應該在新秩序的統治之下恢復和平。
儘管如此,若有人將眼前的秩序視為永久不變的和平,那麼這免也太過於樂天了,不論“新王朝目前正專心致力於體制的整備,而同盟在這個時候還無法恢復復仇的實力。
無論如何這幾年應該能為世人帶來短暫的和平吧,儘管這和平只是表面上的 ̄ ̄”這種見解倒也不是俗論而是常識。即使是凌雲或阿泰兒,都無法脫離常識的地面,而遨遊在自己獨自構想與虛無的夢想所構成的宇宙中。
帝國的軍務尚書修貝特元帥一直被視為這個歷史劇場的演出者之一,他回答菲爾准將的疑問說道--自己只是用心地看著整個情況所產生急劇演變,然後加以利用而已。
“不過,對於我所說的話,相不相信是你的自由。”
在宇宙歷九零五年後半年所產生的混亂狀況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或許是這場混亂明顯地是人為的,但是所有相關的人卻都主張“自己不是主導者”。
甚至是以最大限度的積極態度來進行所有行動的人,即使承認自己的確是舞臺上的演員,但也會否認自己是監製人或編劇。
毫無條件地相信神明或是命運的人,大概會嘆嘆氣說聲“這是神的旨意”或者“命運的捉弄”,然後逃進停止思考的溫室裡去就算了。
不過,如果像是阿泰兒這種曾經當著眾人面前公開說過“如果從明天開始,退休金突然增加十倍的話,那麼就算叫我去信神也可以啊!”這種應該要遭天譴的無神論者,
就會為了在人類理性和思維的範圍內找出解答,而頻添了不必要的辛勞。每當他提到與神相關的一些言論時,他新婚的妻子總是會很出乎意料地重新再看看他的臉,她的丈夫這一番將神明與通貨膨脹視為同一件事的言論,讓她不得不多少感到有一些不安。
阿泰兒的結論是“最後這一場混亂的歷史劇場,是由死去的編劇家和活著的演員雙方共同創作的作品”,不過當有人問到真正的編劇到底是誰的時候,或許阿泰兒就不知要如何回答也說不定。
儘管如此,他卻可以很明顯地指出那個“相信自己的編指令碼的編劇”的演員姓名。那個人就是雷肯--帝國派駐在同盟的高等事務官、一級*。
雷肯之所以出任這個職務,固然是因為凌雲刻意的安排,不過他並不是在閱讀過整個劇本內容之後才決定角色分配的,當然也就因此留下了一個憤怒與悔恨的結局。
雷肯現年才三十六歲,僅僅比阿泰兒年長了四歲,不過從外表看起來卻好像有將近二十歲左右的差距。
那是因為阿泰兒是那種從外表上看不出他在戰場上歷經過辛勞的那種軍人,凡是可抗拒風雪的那種剛毅、或是千錘百練出來的精悍,這些隨軍記者所喜歡的形容詞,這輩子大概都和他無緣了。
阿泰兒的外表看起來讓人感覺他好像是一個資淺而沒有氣魄的菜鳥,過去曾經因為他的緣故而一敗塗地的梅蘭茨在見到其本人的時候,曾經悵然地喃喃自語地說道:
“我真的是敗給了那樣的人嗎?”
當然,梅蘭茨絕對是明白從外表來判斷一個人是非常愚蠢的,不過或許自己這樣的一種想法與自己失敗的原因是共通的也說不定,梅蘭茨也許就是這麼地想著。
雷肯一直無法摒除他那狹小拘泥的心胸,“文藝家將官”梅林也曾經指出過這一點,不過,如果說雷肯是唯一應該要負起所有責任的人,那麼像是寇鋒這種善於挖苦的人,恐怕會說:
“那傢伙有那麼了不起嗎?”
一些微小而不負責任的謠傳,便是事情發生的開端。
“梅蘭茨還活著。”事實也真是活著的,但帝國軍沒有任何證據支援這個結果,因此只能說是謠言,而不能證據確鑿的說這是事實。
像這種謠言就是導致紛亂的起源,在這種話的後面往往會接著“聽說好像是 ̄ ̄”這樣的字眼,而當追問到謠傳的發起人或是根據的時候,回答總是含糊不清,甚至比酒後亂性者的記憶還要暖昧不明。
李麗和林立之所以聽到這個訊息後置之一笑,就是因為這種謠傳屬於這一類的。
梅林在私人的記錄當中這麼地寫道:
“雖然沒有多久之後,就證實了這項謠言真的是事實,不過第二個事實到現在還沒有真相大白:到底是誰刻意地散佈這個謠言,目的到底在哪裡?”
在群眾的心中,永遠存在一種心理形態就是“但願英雄永遠不死”,雖然梅林這麼地斷言,卻也感受到以“命中註定”這個詞句來形容主君的**倍感強烈。
梅林發揮了他的自制心,寫成了這樣的文章。當然後世的人在整理其遺物的時候,又從中找出了一片字跡模糊的文字,內容上能看清的只有這樣一句話,----卡爾.古斯,雷肯,這些代表舊貴族的實力派人物終於都相繼離去。
短短的一句話,給了人們無暇的想象,甚至也給對此事有意見的人間接的證據,後來人們從修貝特的得力助手菲兒准將那裡得到那次恐怖的核子事件之後,更加確信皇帝只是一個梟雄。
但說其是梟雄,為什麼又能留下明顯不為自己所用的阿泰兒,所有人都懷疑這是因為那位死去的梅因慈.哈特對皇帝還有所節制,因為他的胸前永遠掛著好友的照片。
無論如何,從這一年的六月起,那謠傳就好像是漂染在宇宙當中的稀薄的物質群似地,在人與人之間散佈流傳著。
而使得這樣的謠傳更加繪聲繪影的,是不久之後發生的劫持事件。那一天,按照計劃要進行爆破、解體的同盟軍軍艦一千艘,竟不知被何人給強奪了。
執行這個計劃的負責人是馬斯尼少將。其實,如果只是艦艇被搶走的話,那麼他大可若無其事地閉口不提。
不過在艦艇被搶的同時,竟然有四千名計程車兵和搶奪艦艇的犯人一起銷聲匿跡,這當然就不可能把責任轉嫁給單純的作夢或是幻想了。
在統合作戰本部的審查會接受偵訊的時候,他極力為自己辯解,全身幾乎被汗水溼透。
“當時我方眾人,正根據夜神和約裡所定下的條件,打算對那些已經被放棄所有權的戰艦和宇宙母艦進行爆破作業。不料,突然出現了大約有五百艘來路不明的艦艇——”
這個數字當然是太過於誇張了,不過在士兵當中,竟也有宣稱“來路不明的艦艇有五千艘之多”,所以相對的馬斯所說的話就被當成了較為客觀的證詞。
而根據這個較為“客觀”的證詞,當時那些艦隊是在經過通訊聯絡之後,以支援爆破作業的姿態大搖大擺地出現的。
因為戰爭已經結束了,所以絲毫沒有會遭敵軍欺騙的警戒心,而且對方艦艇的外型也與同盟軍的沒有什麼不一樣,所以便安心地迎接他們過來。
哪知那些“卑鄙而且令人冷不防的”槍口竟然威脅地在他們面前擺開來,而且強奪了那些原本要接受爆破的艦艇群。
當時擔任爆破作業的旗艦被劫持集團當作人質(也就是馬斯本人被押作人質),而其他的艦艇在一旁也使不上力。
這個“強盜集團”自稱是反抗帝國專制的義勇兵集團,並且透過通訊裝置呼籲與他們有志一同且無後顧之憂的人加入他們的行列。而當時竟有四千人左右的“牆頭草”與他們共同行動,跟著他們一起消失了。
這個事件之後,人們也頗有興趣地猜測到底是誰在指揮那個“強盜集團”。“八成是梅蘭茨將軍吧”,這樣的說法雖然是沒有根據,不過卻是大多數人的共識。
如果真的是梅蘭茨將軍的話,那麼當時他以阿泰兒軍事幕僚的身份參加“巴利星域會戰”以後就宣告失蹤一事,也一定是在阿泰兒的理解之下作成的 ̄ ̄。
整個謠傳的過程,只有這個部分不管是事實上或是理論推理上都是正確的。當然阿泰兒也一定聽過這個謠傳,不過他並沒有妄下任何的評論。
但是他沒有料到這次事件是他陷入了一次危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