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72章 從地球到月球兩千五百萬朋友和一個敵人

第172章 從地球到月球兩千五百萬朋友和一個敵人


上校大叔不懂愛 妖嬈王妃:嗜血王爺走著瞧 總裁新歡太誘人 逅會有妻 至尊狂妃:蛇君好霸道 小人物的星空之旅 資料眼 冷宮皇后 冷少的王牌戀人 吞噬之

第172章 從地球到月球兩千五百萬朋友和一個敵人

第172章 從地球到月球 兩千五百萬朋友和一個敵人

美國公眾對炮彈俱樂部計劃中的任何細節都很感興趣。他們每天都關注執行委員會的討論。關於這次偉大實驗的最簡單的準備工作、計劃中涉及的相關數字、有待解決的力學難題等,總之,有關這個實驗的所有情況都引起了他們的極大興趣。

從開始準備工作到實驗完成要一年多的時間,但是,這段時間也不會缺少讓人激動的事情。選擇場地、鑄造砂模、鑄哥倫比亞德炮、裝填很危險的火藥等,所有的這些,都讓公眾感到很好奇。當炮彈發射時,瞬間便從人民的眼中消失,以後它的情況如何,如何在太空中飛行,怎樣在月球上著陸,這隻有幾個有特權的人才能親眼看到了。因此,實驗的準備和執行的詳細情況,自然就讓公眾很感興趣了。

這時,一個意外事件馬上激起了公眾對這種純科學實驗的興趣。

我們知道,巴比凱恩的計劃讓它的制訂者贏得了很多崇拜者和朋友。但是,無論這些崇拜者有多麼多,也不可能包括所有的人。合眾國各州中只有唯一的一個人反對炮彈俱樂部的實驗,一有機會,他就對它猛烈地攻擊。人類的本性使得巴比凱恩對這唯一的反對者比對其他所有的讚揚聲更加關注。

事實上,巴比凱恩很清楚是誰提出的反對意見,清楚這個唯一的敵對意見來自哪裡,清楚這個人是出於個人恩怨,對自己積怨已深。

這個糾纏他們不放的敵人,巴比凱恩從沒見過。這樣更好,否則狹路相逢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這個對手與巴比凱恩一樣,也是個科學家,他的性格狂妄自大,桀驁不馴,暴躁易怒,是個十足的美國佬。他住在費城,人們稱他尼克爾船長。

人們都知道南北戰爭期間炮彈與鐵甲艦隻之間奇妙的爭鬥。炮彈想穿透鐵甲,但鐵甲則不想讓炮彈穿透。從此,南北大陸的海軍發生了徹底的變化。炮彈和鐵甲在從未有過的激烈爭鬥中互不服輸:炮彈變重變大,鐵甲則在逐步加厚加寬。那些架著巨型大炮的艦船在其堅不可摧的鐵殼保護下,頂著敵人的炮火勇往直前。“梅里馬克號”、“莫尼託號”、“拉姆坦內斯號”、“威考遜號”在裝上鐵甲以防止敵人的炮火之後,也在發射巨型炮彈。它們在用自己不喜歡對方對付自己的方法來對付對方,而戰爭的藝術就是建立在這樣不道德的原則上的。

如果說巴比凱恩是一位偉大的炮彈發明家的話,那尼克爾船長就是一位偉大的鐵甲板鑄造者。他們一個在巴爾的摩夜以繼日地鑄造炮彈,一個在費城日以繼夜地鍛造甲板。兩個人按照各自完全對立的觀點在行事。

巴比凱恩設計出一種新型炮彈,尼克爾便馬上發明一種新型甲板。炮彈俱樂部主席畢生從事“穿洞”,船長則竭力阻止自己的甲板被他打穿。因此,他們時刻都在爭鬥著,以致這種爭鬥最後變成了對私人的仇恨。在巴比凱恩的夢裡,尼克爾時常以刀槍不入的鐵甲形象出現,把他撞得粉身碎骨。而在尼克爾的夢裡,巴比凱恩則像一顆炮彈,把他穿透。

然而,雖然兩人是走著兩條不同的路線,但是這兩位科學家最終還是會不顧任何幾何定理而碰到一起的。到了那個時候,他們恐怕就要在角鬥場上相遇了。幸好,五十六英里的距離隔開了這兩位對國家有很多貢獻的公民,而且他們的朋友們在中間也設定了很多障礙,使得他們永遠不能相遇。

現在,這兩位發明家誰能取得勝利,人們尚不知道。雙方已獲得的成績讓人很難下定論。不過,鐵甲似乎最終會敗給炮彈。

不過,裁判的人仍是拿不定主意。最近的幾次試驗,巴比凱恩的錐形炮彈與尼克爾的鐵甲相比完全是小巫見大巫。那天,費城的尼克爾以為自己已經取得了勝利,便不把對手放在眼裡了。但是,當巴比凱恩改用普通的六百磅的炮彈代替之前的錐形炮後,船長便又失去了優勢。的確,這些炮彈雖然只用普通的速度,但卻能把用最好的金屬鍛造的甲板擊破,擊穿,炸得粉碎。

競爭已經發展到這個階段,似乎應該是炮彈勝利了,但是就在戰爭結束那天,尼克爾卻發明了一種新式的鑄鋼鐵甲!這是鐵甲中的傑作,它在向全世界的炮彈挑戰。船長把它運到華盛頓的試炮場,想和炮彈俱樂部主席來比試一下。但是,既然已經和平了,巴比凱恩不想再進行試驗。

於是,尼克爾發火了,他揚言不論用什麼炮彈射擊他的鋼板都可以,無論是空心的、實心的、圓形的或是錐形的,他都能接受。但是,主席還是不願比試,因為他不想損害他最後的成就。

尼克爾被對方的固執激怒了,他打算故意讓巴比凱恩佔些便宜,以引誘他比賽。他提議把他的鋼板放在距離大炮兩百碼的地方,但被巴比凱恩拒絕了。一百碼呢?就算是七十五碼也不同意。

“那麼,五十碼吧,”尼克爾透過報紙大叫道,“要不然就二十五碼也行,而且我就站在鋼板後面!”

巴比凱恩託人轉告他說,就算是尼克爾船長站在鋼板前面,他也不會發射炮彈的。

尼克爾得到這一答覆後再也剋制不住自己了,他竟然開始攻擊巴比凱恩的人格,含沙射影地說對方在掩飾自己的怯懦,說對方拒絕發射炮彈是因為害怕了,說那些現在躲在六英里外戰鬥的大炮發明家,是用數學公式代替了個人的膽量,而且在作戰的所有規則中,作戰者鎮定自若地站在鋼板後面等待敵人的炮彈才是最勇敢的體現。

對這些冷嘲熱諷,巴比凱恩沒有給予回擊。也許他根本沒有聽到這些挖苦的話呢,因為當時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他那偉大的計劃上了。

當巴比凱恩在炮彈俱樂部作了那次有名的報告之後,尼克爾船長簡直怒髮衝冠難以平靜了。這是一種憤怒之中夾雜著強烈的嫉妒和極其無奈的感覺!怎樣才能發明一種比九百英尺的哥倫比亞德炮更好的東西呢?什麼樣的鐵甲能抵禦兩萬磅重的炮彈呢?開始的時候,尼克爾好像被這個巨型炮彈打在地上,化成粉末消滅掉了,但隨後他又站了起來,決心打破對方的這個計劃。

於是,他猛烈地攻擊了炮彈俱樂部的工作,他寫了很多信件,報紙倒沒有拒絕為他發表。他試著從科學方面摧毀巴比凱恩的事業。一旦戰鬥開始,他就從各方面來找理由作為根據,不過說實話,他的那些理論不是似是而非就是不符合標準。

最開始,他在數字上對巴比凱恩進行猛烈的攻擊,他企圖用“A+B”模式證明對方的計算是錯的,他指責對方不懂彈道學的基本原理。別的錯誤先不提,按照尼克爾的計算,讓一個物體具有一萬二千碼的初速是絕對不可能的。他還振振有詞地說,這麼重的炮彈也絕不可能穿越大氣層的限制,它連八法裡都走不到!退一步說,就算這個速度達到了,炮彈也抵抗不住一百六十萬磅火藥燃燒時釋放出來的氣體的壓力,即使能抵抗住這個壓力,也忍受不住這樣高的溫度。它一被射出哥倫比亞德炮的炮口,就會熔化成沸騰的鐵汁,像雨點一樣落在那些無知的圍觀者的頭上。

面對這些攻擊,巴比凱恩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就繼續做自己的工作去了。

於是尼克爾又從其他方面發起攻擊。他認為,先不說這個實驗從任何方面來看都是毫無益處的,無論對那些到場參觀這個該死實驗的公民,還是對這門不祥的大炮周圍的城市來說,這個實驗都是極其危險的。另外,他還說,如果炮彈不能到達目的地——顯而易見它絕不可能到達——那它就一定要落在地球上,而且它本身又很重,以它速度的平方加速落下來的話,地球上必定有個地方要遭殃。在如此的情況下,即使沒有傷害到自由公民們的權利,政府也應該干涉,而不能因為一個人一意孤行,而讓公眾的安危受到威脅。

我們可以看出,尼克爾船長已經誇大其詞到什麼地步了。但是,只有他一個人持有這種觀點,沒人相信他那不祥的預言。大家任由他去喊叫,直到他聲嘶力竭為止,這是他願意的。他是一個註定失敗的案件的辯護人,大家聽見他在叫喊,但誰都沒有聽進去,他從沒在炮彈俱樂部主席那裡拉走一個崇拜者,而巴比凱恩甚至不屑於去駁斥對手的觀點。

尼克爾沒有辦法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這裡,但仍然是失敗,所以他決定用錢取勝。他在里士滿的《調查者報》上公開提出要與巴比凱恩打賭,而且賭注一次比一次多。

他打賭到:

一、炮彈俱樂部不可能籌足實驗所需要的資金,賭注1000美元。

二、鑄造一門九百英尺長的大炮是不可能成功的,賭注2000美元。

三、往哥倫比亞德炮裡裝火藥是不可能做到的,木棉素在炮彈的壓力下會自燃,賭注3000美元。

四、哥倫比亞德炮一開炮就會爆炸,賭注4000美元。

五、炮彈不會飛出六英里遠,它會在射出幾秒之後便落下來,賭注5000美元。

我們能看出來,尼克爾船長下了不小的賭注,總計不少於一萬五千美元,這都是他那無法遏制的固執導致的。

雖然賭注很大,但他還是在十月十九日收到了一封蓋了印章的內容很簡單的信,信裡寫著:

願賭。

巴比凱恩

十月十八日於巴爾的摩

(法)儒勒·凡爾納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