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荒島上的人島上有了電報機
一絲不掛 豪門小萌物:腹黑老公寵上癮 僵山永固 神鑄 藥祖 網遊之生 夢幻紀元 怨入地獄 赤弭 青春從未散場
第129章 荒島上的人島上有了電報機
第129章 荒島上的人 島上有了電報機
談論——賽勒斯·史密斯和吉丁·史佩萊——工程師的一個主意——電報——鐵絲——電池——字母表——美好季節——移民地的繁榮——攝影——“下雪”——林肯島上兩週年
“真可憐呀!”赫伯特說,他跑到門口,看著艾爾通從升降梯的繩子滑了下去,消失在黑暗中後,才返回來。
“他會回來的。”賽勒斯·史密斯說。
“嘿,賽勒斯先生,”潘克洛夫嚷道,“究竟是怎麼回事?那瓶子不是艾爾通扔到海里的嗎?那會是誰扔的?”
毫無疑問,如果有什麼問題該解決,那就是這一個!
“是他扔的,”納布回答說,“不過這不幸的人當時已經失去了理智。”
“對!”赫伯特說,“因此他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麼了。”
“只能這樣解釋了,朋友們,”賽勒斯·史密斯馬上答道,“而且我現在明白,艾爾通會知道塔波島的確切位置,是因為在他被拋棄在海島上之前發生的事件本身,就告訴了他海島的確切經緯度了。”
“可是,”潘克洛夫指出,“如果他在寫信的時候還沒有喪失理智,而且他是在七八年前就把它投入海里的,那為什麼紙沒被海水泡壞呢?”
“這說明,”賽勒斯·史密斯答道,“艾爾通喪失理智的時間要比他認為的時間晚得多。”
“只能是這樣推測了,”潘克洛夫答道,“否則,事情就無法解釋了。”
“無法解釋,的確是。”工程師回答說,他似乎不想再談論這個話題。
“但艾爾通的話能當真嗎?”水手問。
“是的,”記者答道,“他講述的事情都是真的。我記得很清楚,報紙曾報道過格勒那旺爵士的計劃及其取得的結果。”
“艾爾通講的是實話,”賽勒斯·史密斯補充道,“這點毋庸置疑,潘克洛夫,因為這對他相當殘酷。一個人在深深地懺悔時,他肯定不會說假話!”
第二天12月21日,新移民們從花崗岩宮下到海灘上,然後他們高地,但艾爾通已於昨晚遷到他在畜欄的房子去了,他們在高地上再也不會見到他,再說,新移民們認為最好還是不要去打擾他。鼓勵達不到的效果,時間或許可以達到。
於是,赫伯特、潘克洛夫和納布又繼續他們日常的工作。那天,賽勒斯·史密斯和記者也聚在“煙囪管道車間”裡幹活兒。
“您知道嗎,親愛的賽勒斯,”吉丁·史佩萊說,“您昨天對那個瓶子的解釋根本說服不了我!那個可憐人寫了那封信,並把那隻瓶子扔進海里,卻沒留下一點記憶,怎麼可能相信呢?”
“因此,瓶子不是他扔的,親愛的史佩萊。”
“那麼,您認為還有……”
“我什麼也不認為,什麼也不知道!”賽勒斯·史密斯打斷記者的話,答道,“我只是把這件事情列入我至今還無法解釋的事情中而已!”
“說實在的,賽勒斯,”吉丁·史佩萊說,“那些事情真難以令人相信!對您的營救、擱在沙灘上的箱子、託普的歷險,最後還有那隻瓶子……難道我們永遠無法揭開這些謎底?”
“不!”工程師立即答道,“哪怕把這個島翻個遍,我也要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
“說不定偶然哪一天,我們會得到這個祕密的答案呢!”
“偶然!史佩萊!我從來不相信偶然,也不相信這世界上有什麼奧祕。在這裡發生的一切難以解釋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而這個原因,我會找到的。但眼前,我們要觀察和工作。”
1月份到了,1867年開始了。夏天的活兒,因為大家的勤勞,也都幹完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赫伯特和吉丁·史佩萊去察看了畜欄,看到艾爾通已經住進那間為他準備的房子裡了。艾爾通精心照料著那些牲畜群,他的同伴也不必每隔兩三天就過去巡視畜欄了。不過,新移民們會經常去看望艾爾通,以免讓他長時間地孤獨一人生活。
工程師和吉丁·史佩萊出於某些顧慮,認為一定程度上監控海島的這一地區是必要的。而且如果發生什麼意外,艾爾通就可以通知花崗岩宮的居民。
然而有的突發事件必須迅速通知工程師。甚至除了與林肯島的祕密有關的事情外,還會發生許多其他的意外,得馬上與新移民們取得聯絡。比如,在西海岸望到一隻過路的船出現在海面上,西邊海域發生海難,可能有海盜船出沒,等等。
因此,賽勒斯·史密斯決定讓畜欄和花崗岩宮能隨時取得聯絡。
1月10日那天,他把他的計劃告訴了同伴們。
“好啊!您打算怎麼幹呢?賽勒斯先生。”潘克洛夫問,“難道您想安裝一部電報機?”
“確實如此。”工程師答道。
“用電的?”赫伯特喊道。
“用電的,”賽勒斯·史密斯答道,“我們有組裝一隻電池的各種必要元件。最困難的是製造一些電線。但用一個拉絲模,我想我們能做出來。”
“好啊,做好之後,”水手道,“我就不會懷疑,有一天能看到我們在鐵路上飛馳了。”
於是大夥著手幹起來。他們從最困難的製作電線這一工作入手,因為,如果這個步驟不成功,電池和其他部件製造出來也派不上用場。
大夥知道,林肯島上有優質鐵礦,很適合用於拉鐵絲。賽勒斯·史密斯首先開始製作一個拉絲模。那就是在一塊鋼板上,鑽一些直徑不一的圓錐形窟窿,可以使鐵絲逐漸拉成要求達到的粗細度。這塊鋼板經過淬火後,即冶金工業上說的“鍛硬”後,就被緊緊地固定在一個牢牢地****地裡的架子上。那架子離瀑布僅有幾英尺,因為工程師打算再次利用瀑布的動力。
的確,縮絨機就在那裡,現在正閒置著,但它那功率極其強大的動力軸可以用來抽鐵絲,並把鐵絲捲起來。
這是一項精細活,要花很多心思。預先準備成長細桿狀的鐵片,兩端用銼刀磨尖後,****拉絲模口徑最大的窟窿中,動力軸一抽,就把它拉至25至30英尺長,並捲起來。然後把鐵絲拉開,再依次放進口徑較小的窟窿裡重複同樣的操作。最後,工程師得到了一些長40至50英尺的鐵絲,把這些鐵絲連線起來,拉在那段長5英里、連線畜欄和花崗岩宮圍籬的路途上就不難了。
只需幾天時間,這項活兒就可以完成了。於是,那拉絲機正常執行的當天,賽勒斯·史密斯就把抽絲的活兒交給同伴們,自己則忙著去製造電池。
目前要製造的是一隻直流電電池。我們知道,新式電池的元件一般是炭精、鋅和銅。工程師找遍了林肯島,但連銅的影子也找不到。因此,只好不用銅。至於炭精,也就是煤氣工廠轉爐中的硬石墨,把煤脫氫後,就能製造出來,但必須安裝特殊的裝置,這本身就是一項大工程。至於鋅,大夥記得,在漂流物淤積地角撿到的那隻箱子就有一層這種金屬封皮,在這種情形下使用它再適合不過了。
深思熟慮後,賽勒斯·史密斯決定製造一隻很簡單的電池,和貝克雷爾[譯音注:貝克雷爾(1788—1878):法國物理學家,發現了壓電現象,又發明了光電池]在1820年發明的那隻電池相似,只使用了鋅。至於其他物質,像硝酸和鉀鹼,這一切工程師都有了。
接下來就是怎樣組裝這隻電池。這種電池是透過硝酸和鉀鹼相互作用而產生出效果的。
工程師先做出一些玻璃瓶,裡面盛上硝酸。然後,工程師用塞子塞住這些玻璃瓶,塞子上插著一根玻璃管,玻璃管的下端被一隻用布塊裹著的黏土小塞子堵住,然後伸進硝酸中。接著,他從玻璃管子的上端向管裡倒進去一種從各種植物燃燒後提煉出來的鉀鹼溶液。這樣一來,硝酸和鉀鹼就滲過黏土相互發生作用。
然後,賽勒斯·史密斯取來了兩片鋅片,一片****硝酸中,另一片浸入鉀鹼液中。管中的鋅片是電池的陽極,而瓶中的鋅片則是陰極。隨後,在兩片鋅之間繫上一根金屬線,馬上,一股電流從瓶中的鋅片流向管中的鋅片。
每個電瓶都產生出等量的電流,把這些電流合併在一起,就足以傳送電報。
這就是賽勒斯·史密斯製作的巧妙而又簡單的裝置,這一裝置幫助他在畜欄和花崗岩宮之間建立起電報聯絡。
2月6日,沿路通向畜欄的電線杆架設工作開始了,電線杆上裝上拉設電線用的玻璃絕緣體。幾天後,電線也拉好了,隨時可以以每秒10萬公里的速度傳送電流,地面就成了這股電流返回發電報的迴路。
兩組電池也做出來了,一組放在花崗岩宮,另一組放在畜欄,因為,一旦畜欄要跟花崗岩宮聯絡,那邊也可以跟花崗岩宮與畜欄聯絡一樣,傳送電報。
收報機和發報機的結構也很簡單。在兩處站點,把電線繞在一塊電磁鐵上,也就是繞在一塊纏著一根導線的軟鐵上。這樣,兩板之間的聯絡也就建立上了,電流從陽極出發,透過電線,再穿過被臨時磁化的電磁鐵,然後,電流再透過地面返回陰極。而電流一旦中斷,電磁鐵馬上就消磁。因此,只要在電磁鐵前放一塊軟鐵片,電流透過時,軟鐵片就被吸起,電流一斷,就掉下來。這樣一來,鐵片運動的問題一解決,賽勒斯·史密斯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把一枚指標焊接到那塊軟鐵片上面,這個指標的圓盤上刻有字母表。這樣,兩地之間就可以相互聯絡了。
2月12日,裝置安裝完畢。當天,賽勒斯·史密斯就透過電線發出電流,詢問畜欄那邊是否一切順利。幾分鐘後,他就收到艾爾通發回的一個令人滿意的回電。
這種聯絡方式有兩個非常顯著的優點。第一,可以知道艾爾通是否在畜欄那邊;第二,艾爾通也不再那麼孤寂了。此外,賽勒斯·史密斯每個星期還去看他,而艾爾通也經常到花崗岩宮這邊來,大家都非常熱情地款待他。
美好的季節就這樣在日常的工作中過去了。移民地上的物產,特別是蔬菜和穀類,正與日俱增,從塔波島帶回來的那些植物也移植成功了。眺望崗上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第四次麥收又獲得了豐收,再也沒人想去算一算收穫的麥子是不是4000億粒了。潘克洛夫本來還想試一試,但賽勒斯·史密斯告訴他,即使他每分鐘能數300粒,或每小時大約數9000粒,他也得花差不多5500年才能數得完。忠厚老實的水手聽了,不得不放棄這個念頭。
這個時節,天氣很好,白天氣溫很高,但到了晚上,海風陣陣,吹散了大氣中的熱氣,為花崗岩宮的居民提供涼爽的夜晚。在這期間,林肯島上有過幾次暴風雨,雖然歷時不長,但來勢異常猛烈,幾個小時內,天空中電閃雷鳴。
也是在這一時期,這片小移民地到了特別繁榮的時候。家禽飼養場裡的家禽大量繁殖,大夥以過多的那部分家禽為食,因為必須緊急地把家禽的數量控制在一個合適的數目。豬也下了崽,大家意識到,納布和潘克洛夫要花大半時間去精心照料這些動物了。而那對已經產下兩頭漂亮小崽的野驢,也經常被吉丁·史佩萊和赫伯特騎出去溜達。赫伯特在記者的**下,已經成了一名出色的騎手。大夥還經常把車套在野驢身上,用來運送花崗岩宮所需的木柴和煤,或送各種工程師要用的礦產品。
在這個時期,這些探險家們好幾次進入遠西森林深處進行勘察。他們可以大膽地深入冒險,而無須擔心中暑,因為陽光幾乎穿不過他們頭上濃密得縱橫交錯的樹葉。同時,他們也巡視了感恩河的整個左岸,那裡有一條可以從畜欄通往瀑布河口的路。
每次外出勘察,新移民們都帶上武器,因為他們經常碰上某些野性十足而又凶猛異常的野豬,必須認真地和它們進行較量。
在這個季節裡,他們還和美洲豹展開過一場激烈的戰鬥。吉丁·史佩萊對這種動物恨之入骨,而他的學生赫伯特全力幫助他。由於他們全副武裝,加上赫伯特英勇非凡,記者冷靜沉著,所以他們絲毫不怕遇到任何一隻這樣的猛獸。因此,已有20來張色彩斑瀾的獸皮裝飾在花崗岩宮的大廳裡,按這個趨勢下去,美洲豹很快就會在島上絕跡,這也是獵人們要達到的目的。
有時工程師也參加到島上陌生地方勘探的行動中。在那些被大片森林覆蓋著的地方,他觀察得十分認真,試圖找到獸跡以外的其他一些蹤跡,但他一直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痕跡。陪他一道勘探的託普和傑普也都沒流露出發現任何異常的神情。然而,狗對著那井口吠過好幾次,工程師已經勘探過了那裡,但沒有什麼發現。
在這期間,吉丁·史佩萊在赫伯特的協助下,拍了好幾張這島上風景最綺麗的地方的照片。照相機是在那個箱子裡找到的,而在這之前,他們還一直沒用過呢。
這架相機裝配有一隻取景範圍很大的鏡頭,功能很齊全。而沖印照片的必要材料,像製作底片的珂珞酊,使底片感光的硝酸銀,定影用的亞硫酸納,溼潤印相紙的氯化銨,衝晒底片的醋酸納和氧化金,等等,一樣也不缺。甚至連相紙也有,而且已經全部氯化了。因此,在把相紙放進遮光格里的底片之前,只要把相紙先放進硝酸銀溶液裡泡幾分鐘就可以了。
沒過多久,記者和他的助手就成了技術嫻熟的攝影師。他們拍了不少相當漂亮的風景照,諸如在眺望崗拍的以富蘭克林峰為背景的海島全景,兩岸怪石高聳的感恩河河口,背倚山脈的第一道山丘的林間空地和牲畜欄,爪形海角和漂流物淤積地角整個奇形怪狀的地形,等等。
攝影師們還沒忘記給島上的全體居民拍照,沒有一個人被漏掉。
“這能把我們複製出來。”潘克洛夫老是說。
水手看到自己那幅照得栩栩如生的照片掛在花崗岩宮牆壁上,非常高興。他經常自我感覺良好地站在那些掛出來展覽的照片前,彷彿是站在百老匯大街最豪華的櫥窗前一樣。
然而,應該說,最成功的照片非傑普那張莫屬。傑普擺出了一副嚴肅得無法形容的姿勢,它那張照片拍得簡直是惟妙惟肖!
“它好像在扮鬼臉呢!”潘克洛夫叫道。
如果說傑普還不滿意的話,那是因為它太吹毛求疵了。
然而,它是滿意的,因為它欣賞自己的照片時,那神情多少透露出一些自命不凡。
到了3月份,酷暑結束了。雖然不時下了幾場雨,但天氣還是熱的。今年3月份(相當於北半球的9月份)天氣並不像人們期待的那麼好。這可能預示著冬天會早到,而且非常寒冷。
21日早晨,大夥甚至還以為外面已經下了第一場雪呢。事情是這樣的,赫伯特一大早走到花崗岩宮的一個視窗前,大聲喊道:
“瞧!小島下雪了!”
“這個時候下雪?”記者疑惑地問道,走到了年輕人身旁。
他們的同伴們也馬上跑了過來。大夥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僅是小島上,而且連整個海灘和花崗岩宮的下面,地面上全覆蓋著一層白茫茫的“雪”。
“那是雪嗎?”潘克洛夫說。
“很像雪!”納布答道。
“但溫度計指在58度(攝氏14度)!”吉丁·史佩萊指出。
賽勒斯·史密斯凝視著那層白幕,一言不發。因為在這個季節裡,溫度又這麼高,他確實不知道該如何解釋這一現象。
“糟了!”潘克洛夫喊道,“我們的農作物要凍壞了!”
當水手正準備走下花崗岩宮,敏捷的傑普已經搶在他前面往下面滑了。
還沒等傑普著地,那大片“積雪”便凌空飛起,如同無數的絮團在空中飄蕩,連陽光也被遮住了幾分鐘。
“是鳥兒!”赫伯特喊道。
原來,那是一大群渾身長著耀眼的雪白色羽毛的海鷗。它們突然成千上萬地飛落在小島和海岸上,現在又消失在遠處,留下目瞪口呆的新移民們。他們彷彿身臨夢境,目睹一次夏天直接更替到冬天的變化。可惜,這一變化太突然,記者和年輕人來不及辨清鳥兒的種類,更別說打下一隻來。
幾天後的3月24日,就是這些高空歷險的人們被拋到林肯島上兩週年了!
(法)儒勒·凡爾納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