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開國大典
公子天下 冷少奪愛 穿越之側妃 九龍盤 劫仙傳 死後餐廳 菟絲心無垢 錯愛青春 黑籃當天然呆穿成黑子哲也?! 變裝小姐真心殿
第九十章 開國大典
八月初八,南月城內,掛燈結綵,喜氣洋洋,這一天,是群英會最輝煌的一天,因為一個嶄新的國度將在群英會手中誕生,那就是——蒼龍國!
“吉時已到,告天儀式正式開始!”
徐庶作為此次開國大典的司儀,此時的他莊重地宣佈開國大典正式開始!
在龍旗招展中,四名“御前侍衛”甩著響鞭在前開道,其後是莊嚴的號角陣、浩大的彩旗陣、精美的幢陣、華麗的扇陣,無不展示著這次開國大典的隆重場面!
隨後楊凡率領文武百官走進南月大廟,進行告天儀式。
“迎帝神!”
楊凡依照徐庶的指引,從南月大廟南門外東南側具服臺更換祭服後,便從左門進入神壇,至中層平臺拜位。此時燔柴爐,迎帝神,樂奏”始平之章”。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後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對諸神行三跪九拜禮(祭天,是皇帝唯一需要行三跪九叩大禮的儀式)
“奠玉帛”
楊凡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樂奏”景平之章”,回拜位。
“進俎”
楊凡到主位、配位前進俎,樂奏”鹹平之章”,回拜位。
“行初獻禮”
楊凡到主位前跪獻爵,回拜位,樂奏”奉平之章”,舞”干鏚之舞”。然後司祝跪讀祝文,樂暫止。讀畢樂起,行三跪九拜禮,併到配位前獻爵。 ;
“行亞獻禮”
楊凡為諸神位獻爵,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回拜位。 ;
“行終獻禮”
楊凡為諸神位依次獻爵,奏”永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光祿寺卿奉福胙,進至上帝位前拱舉。至飲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禮。
“撤饌”
樂隊奏”熙平之章”。 ;
“告帝神”
楊凡拿著手上的告天致辭,開始莊重地朗讀起來:
”惟我華夏國自國運告終,帝命真人入華夏國為天下主,百有餘年,今運亦終。其於天下人民土地,豪傑分爭。惟臣帝賜英賢趙雲、徐庶等為臣之輔,戡定群雄,息民于田野。臣下皆曰:恐民無主,必俗推尊,臣不敢辭。是年八月初八日,于衡山之陽,設壇備儀,昭告上帝皇祗。如臣可為民主,告祭之時,伏望帝祗來臨,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如臣不可,至日當烈風異景,使臣知之。”
當楊凡朗讀完手中的告天致辭,原本灰暗的天空瞬間放晴,這表示著上天已經同意楊凡的建國請求,此乃大吉之兆,令在場的文武百官欣喜不已。
“送帝神”
楊凡行三跪九拜禮,奏”清平之章”。祭品送燎爐焚燒,至望燎位,奏”太平之章”。 ;
“望燎”
楊凡觀看焚燒祭品,奏”佑平之章”,至此告天儀式順利結束。
開國大典進入第二步——祭地。
“祭地!”
徐庶揮舞著手中的祭旗,祭地儀式正式開始。
楊凡莊重地捧著手中的祭品,小心的放到神壇上,行跪拜禮,表示對土地之神的尊敬。
而祭地其實就是祭社稷,因為在古代“社”其實就是土地之神,“稷”則是五穀之神。古代中國是農業社會,土地是國家之本,建國之基,所以“社稷”的祭祀是重中之重。一般是設壇為社,壇上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分別用青色、紅色、白色、黑色、黃色,五種顏色的土壤覆蓋,即所謂“五色土”,象徵一統江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告祀天地禮成,丞相率百官以下及都民耆老,拜賀舞蹈,呼萬歲者三,至此楊凡順利上位。
祭地儀式結束後,開國大典進入第三步,也是最後一步——祀鬼!
楊凡身為一國之君,臣民們早已將其祖廟建立起來,告祭天地後,楊凡回到自己的祖廟,拜祭自己的祖先,表示對先人的尊敬。
等祀鬼儀式結束後,開國大典三部曲全部禮成!
隨後,楊凡回到南月廣場城樓之上,用最莊嚴的聲音宣佈:
“蒼龍王國成立了!”
隨著楊凡一聲宣佈,廣場上頓時發出熱烈的歡呼聲,百姓們手舞足蹈,將士們相互擁抱,用他們最熱情的方式慶祝這偉大的一刻!
等人們冷靜下來後,他們隨即行君臣禮,齊聲喊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謝陛下”眾人起身答謝。
至此,楊凡順天應命,成就帝位,自封“凡帝”!
開國大典結束整整三天,蒼龍國內掀起了一陣歡樂的海洋,這股喜氣持續了三天三夜,久久不能消散,身為蒼龍國的子民,自有他們內心的自豪和驕傲,蒼龍國已經國運亨通,上下齊心,大有潛龍昇天之氣,橫掃天下之勢!
就在蒼龍國成立的幾天後,整個世界都掀起了軒然大波。
曹操在得知這震驚的訊息後,卻在朝堂之上酣然大笑。
“哈哈,錯了,孤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
“主公何錯之有?”郭嘉看到曹操如此詭異,內心有些不解。
“你們知道嗎,楊凡稱帝了,你說可笑不可笑,想我曹魏乃天下第一大勢力,孤尚且沒有稱帝,他楊凡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孤居然把他作為對手,簡直錯的離譜。”
曹操望著文武百官那戲謔的笑容,心中大定,看來之前都是看錯了,楊凡畢竟太年輕,難成大事,不足為懼。
“主公確實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
郭嘉聽到曹操的解釋,恍然大悟,於是跟著文武百官大笑起來,頓時朝堂之上掀起一陣戲虐。
蜀國成都,劉備坐在朝堂主位,看著下面的文武百官,隨即說道:
“楊凡稱帝,不知各位對此事有何看法,細細道來。”
“主公,楊凡稱帝,我等亦須效仿,絕不能落於人後,如今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楊凡敢在這風口浪尖上成就帝位,可見其狼子野心,表面上看似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但從另一層面上來看,又何嘗不是一種敢為人先的之舉,假若他能守住帝位,那我等只能望洋興嘆,正所謂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永遠是最佔優勢的,因此,臣斗膽建議,主公也順應天命,稱帝,雖然有跟風嫌疑,但卻是我等之機遇,望主公好自斟酌。”
諸葛亮在得知楊凡這驚人之舉後,立馬看清了形勢,那就是稱帝比不稱帝要好,因此他也極力建議劉備稱帝,為蜀國在亂世之中贏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