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九章 蜀山四英拜孔子

第九章 蜀山四英拜孔子


惹火燃情:首席老公好誘人 至尊學校 弒天狂徒 戰重樓 曖昧是毒 水姓楊花:魅皇的腹黑毒妃 黴女穿越:妖孽王爺踢下床 馴服花心校草 賢后很閒 惡犬天下

第九章 蜀山四英拜孔子

李群發出訊號之後,便和幾位師弟在山下靜等,不一會便見到半空中一道道劍光閃過,一位位蜀山弟子從天而降,落在李群幾人身邊。

幾位蜀山弟子,落下之後,見到李群幾人一點事都沒有,卻是氣了個半死。

想道:“你們什麼事都沒有,發什麼求援訊號!”李英瓊落下劍光之後,頓時臉一黑,走到李群面前,說道:“你無事亂髮什麼訊號?讓這許多弟子為你們白跑一遭!今日若是不能有個說法,哼哼!”李群忙說道:“師叔,弟子就算再孟浪,也不至於做出如此之事,弟子發訊號,確實是有急事欲報之幾位師伯、師叔。”

李英瓊聞言說道:“好,我就等你片刻,等金蟬幾人來了,你若是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來,我讓你好看。”

說完便走到一邊,等候齊金蟬幾人。

不一會齊金蟬、笑和尚、周輕雲、朱文等人便一一來到,齊金蟬卻沒有李英瓊那般心性,這無數年過去,依然是一副小孩心性。

見自己拼命趕來,卻沒有事發生,頓時大怒,喊道:“誰沒事亂放訊號,看小爺我不打斷你的腿。

敢戲弄我,你吃撐了!?”這時又有兩道劍光落下,眾人抬眼看去,正是掌教齊漱溟的兩位掌珠,齊霞兒與齊靈雲,齊靈雲剛落下劍光。

便聽見齊金蟬在發飆,便說道:“蟬弟不要胡鬧。”

齊金蟬聞言說道:“二姐,這放訊號的的人,實在可恨,沒事亂放訊號,將我們都叫來,卻又無事發生……”齊金蟬越說聲音越低,到最後漸不可聞。

原來是齊霞兒在一直盯著齊金蟬看,齊金蟬天不怕地不怕,還就怕自己這位大姐。

這齊霞兒乃是優曇大師的弟子,一身法力在蜀山也是頂尖的,已然不再東海三仙之下。

齊靈雲見齊金蟬慢慢地,聲音越來越小,漸至不可聞,不由微微一笑。

不再理會齊金蟬,轉而向蜀山一眾弟子問道:“這訊號是誰發的?”李群忙走出。

上前說道:“稟師叔,訊號是弟子發的。”

齊靈雲說道:“是你發的?”齊靈雲卻是對白俠孫南的這位弟子,有些印象,修為在同時入門的一干弟子中,也算不錯了,修煉也很勤奮。

點點頭。

齊靈雲解說說道:“你應該知道這種訊號,乃是我蜀山弟子。

在遇到最危險的情況下,向周圍一眾同門求救的訊號,周圍只要有蜀山弟子,在見到這種訊號之後,都會趕來相助。

是不能隨便亂髮的,你一向穩重,既然發出這種訊號,自然有道理,到底發生了何事?竟然讓你發出這種訊號。

說來我們聽聽。”

李群說道:“師叔,弟子是和師兄王徵一起來的,王師兄此刻已經死了,連元神都沒有逃出。”

周圍地蜀山弟子聞言,發出一陣驚呼,接而是一陣竊竊私語。

齊靈雲眉頭微微一皺,對眾弟子說道:“安靜,聽李群說完。”

然後對李群說道:“你接著說,到底是怎麼回事?”李群對齊靈雲行了一禮,說道:“我和王師兄。

帶著這幾位新入門的師弟,一路走到王屋山……。

那臺滅明走後,弟子便帶著幾位師弟從山上下來,隨後便發了訊號。”

李群將自己在王屋山,所遭遇的一切都如此這般說了一遍。

齊靈雲與齊霞兒等人聞言,都是緊皺眉頭,齊金蟬卻是勃然大怒,說道:“這澹臺滅明好大的膽子,竟然敢殺我蜀山弟子,而且連元神都不放過,簡直是魔道手段。

姐姐,我們這就上山,讓儒門的人把那個叫臺滅明的交出來。”

齊靈雲無奈的對齊金蟬說道:“平日讓你多讀書,你就是不聽,你知道那澹臺滅明是何人?就要冒冒失失地上山,向人家要人。”

齊金蟬問道:“那個澹臺滅明是什麼人?”齊靈雲說道:“儒門聖人孔子,座下有所謂的七十二賢人,這澹臺滅明便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有名的幾位弟子之一,算是儒門的核心弟子。”

齊金蟬說道:“那又如何?我蜀山派的弟子,就算是錯了,也輪不到其他人教訓,更何況那王徵還沒錯,那澹臺滅明竟然將王徵殺死。

他儒門憑什麼殺死我蜀山弟子?”齊霞兒說道:“小弟這句話倒是在理,不過那澹臺滅明確實不好惹。

但是我蜀山弟子降妖除魔,又怕過誰來?我們這便上王屋山,讓儒教之人給我們蜀山一個交代。”

齊靈雲見大姐也是這種想法,便說道:“那好,我們這便上山,向儒門討個說法,但是也不能這許多弟子一起上去,免得讓人說我蜀山仗勢欺人。”

周輕雲說道:“不錯,我蜀山乃是名門正派,做事不能讓人詬病,一定要站住理才行。”

齊靈雲說道:“那就這樣吧,我和大姐,……恩……還有笑和尚、蟬弟四人上王屋山討說法,英瓊與輕雲你們在這裡守著,不要讓眾位門人出去,以免在招惹上其他人。”

眾人都點頭應是。

齊金蟬聽到二姐說帶自己一起去,頓時摩拳擦掌,像是要和人大幹一場一樣。

齊靈雲看著自己這個愛鬧的弟弟,頓時一陣無語。

本不想帶齊金蟬上山,但是又怕李英瓊與周輕雲兩人,看不住齊金蟬,使得齊金蟬再闖出禍來,只好將齊金蟬帶在身邊。

安頓好之後,齊靈雲便與姐姐齊霞兒,帶著笑和尚。

齊金蟬走上王屋山,為了表示對孔子地尊重,四人卻是在半山腰便落下劍光。

向山頂上走去。

來到山頂的孔廟之前後,見孔廟門口貼著一副對聯“與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橫地,道貫古今”。

齊金蟬看後,冷笑一聲,說道:“好大地口氣。”

齊靈雲轉身對齊金蟬說道:“我們是來講理的,不是來鬧事的。

進去之後你給我安分點。”

齊金蟬一撇嘴,說道:“知道了。”

齊靈雲這才上前敲門。

不一會,便見一垂鬢童子,將們開啟。

行了一禮,問道:“你們是誰?來這裡所為何事?”齊靈雲說道:“煩請通報一聲,就說蜀山劍派弟子齊霞兒、齊靈雲、笑和尚、齊金蟬前來拜會儒門聖人。”

那童子看了四人一眼,說道:“請稍候,我這便進去通報。”

說完便將大門一關,進去通報了。

齊金蟬撇撇嘴,說道:“這小孩好沒有禮貌。

也不請我們進去,在裡面等,你儒門很厲害嗎?”過了一會,那童子再次開啟大門,對齊靈雲四人說道:“掌教老爺讓你們進去。”

說完便領著齊靈雲四人,向廟內大殿走去。

待來到大殿。

齊靈雲四人見大殿正中,坐著一位其似堯。

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須長過胸身穿儒袍,頂上清光纏繞的老人。

老人身邊圍坐著數十人,卻是打扮各異。

齊靈雲四人見狀便知道,這老人便是儒門聖人——孔子。

便上前稽首道:“人教蜀山劍派弟子齊霞兒、齊靈雲、笑和尚、齊金蟬見過儒門聖人。”

齊靈雲卻是開口就點出,自己是人教聖人門下,你小心點。

齊金蟬此時卻也是乖乖地。

只因他進入大殿之後,發現殿中每一個人的道行,似乎都比他高,他一個也看不穿,而殿中也充斥這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氛。

待來到孔子身前,卻是不自然的覺得這老頭很親切,就像自己的祖父一般。

又似乎很隨和,如同大街上閒坐地鄰家老大爺。

再一看,又像是一位嚴師,令你不自覺的產生對此人要尊敬的想法。

孔子儒門弟子無數。

這無數年來,門中弟子教化萬民。

因為他們所學的,都是孔子教授的,所以他們所得地功德,自然要分給孔子一部分。

這無數年來,所得到的功德已然是無法計量。

當然,孔子得到的功德,自然也會分給清虛一部分,分給老君一部分。

這無數的功德積攢在一個人身上,自然會讓人不自然的覺得應該尊敬此人。

齊靈雲四人進入大殿之後,卻是不自然地受到了影響,只有齊霞兒道行高一點,剛進殿時,覺得不對抵抗了一下,可是孔子看了她一眼,她的這絲抵抗立時便消失地無影無蹤。

孔子伸手,虛扶一下,一股氣流頓時將齊靈雲四人托起。

孔子有接著問道:“你們來我這裡有事嗎?”孔子問出之後,齊金蟬卻是期期艾艾說不出口,他似乎覺得,自己蜀山門中的那個弟子,卻是該死,自己怎麼能因為這件事來麻煩這位老人家呢。

齊靈雲也是一陣掙扎,卻是半個字也說不出來。

只有齊霞兒好一點,垂首說道:“我們師姐弟幾人在人間行道,路過王屋山,聞聽此地乃是聖人駐紮之地,所以上山前來參拜。”

孔子看著齊霞兒說了一句:“小姑娘很不錯啊。”

齊霞兒聞言,心中不自覺的浮起一陣自豪,又是一陣羞澀,臉上萬年不變的冰冷,頓時化去,浮起一抹淡紅,說道:“老爺爺過獎了。”

孔子笑著說道:“既然你們已經看過我了,那就回去吧。”

齊靈雲四人聞言,忙稽首道:“那我們告辭了,不打擾您了。”

說完便躬身退出大殿,向山下走去。

四人直到走到山下,齊霞兒才首先清醒過來。

齊霞兒清醒過來之後,臉上血色退盡,渾身出了一身冷汗,見齊靈雲三人還有些迷糊,便忙將這三人叫醒。

三人醒過來之後,齊靈雲也是打了個冷顫,說道:“實在是太厲害了。”

齊金蟬雖然清醒了過來,但是心神中還是在被孔子影響著。

聽見二姐說話,便說道:“厲害?誰?那個老爺爺嗎?我不覺得啊,我只是覺得那個老爺爺很親切啊!”笑和尚聞言,也是一陣猛點頭。

齊靈雲與齊霞兒對視一眼,見姐姐(妹妹)眼中一片駭然,雖然看不見自己眼中的眼神,但是想來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姐妹二人將齊金蟬與笑和尚,一人拉著一個,駕馭這飛劍,趕到蜀山一眾弟子聚集的地方。

周輕雲與李英瓊見齊霞兒四人回來了,忙上前向齊靈雲問道:“世界怎麼樣?他們是怎麼說地?”齊靈雲說道:“快走,片刻也不要在王屋山呆了,那老頭實在是太厲害了,我們遠遠不是對手,將所有在南瞻部洲的弟子都召集起來,馬上回蜀山。”

周輕雲與李英瓊聞言看向齊霞兒,見到齊霞兒也是點頭同意,頓時嚇了一大跳,雖然不知道四人在山上遇到了什麼事,但是想來很嚴重,不然兩位師姐不會是這種神情。

忙發出訊號,讓所有在南瞻部洲地蜀山弟子,都到南瞻部洲與東勝身洲交界的大海邊等候,一起返回蜀山。

王屋山中,澹臺滅明在齊靈雲等人離開之後,向孔子問道:“老師,那蜀山劍派弟子,個個張揚跋扈,不可一世,狂妄之極,老師怎麼讓他們這麼就走了?”孔子說道:“子羽,此時還不是我儒門,與人闡佛三教翻臉的時候,此事暫時便放到一邊把。”

說完又看著殿中的弟子說道:“你等可到其他三洲傳道,爭取讓我儒門的影響,達到世間的任何一個地方。”

眾弟子皆躬身應是。

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