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場)說戲
寫給那些我們走散的青春 重生之黑手帝國 圈裡圈外 總裁,吃完要認賬 甜妻當道:夫君個個愛爭寵 少主小妹誰敢惹 最強穿越直播系統 夜半驚魂:鬼夫抱緊我 復仇天使戀上你 黑暗的甦醒
(第十一場)說戲
曹娥秀的孩子到底沒遷走,那些危言聳聽的“靈嬰”之說也沒再流傳。
這一點,秀兒本來也就不是很擔心,關伯伯都另眼相看的人,能把一個鄉下草臺班子帶成一流戲班的人,自然有些本事,有些魄力,不可能連這點小風浪都壓不下來。
此事之後,俏枝兒和她的那幫人也沒再找秀兒的麻煩,估計,還是秦玉樓的警告起了作用。
俏枝兒嫉妒曹娥秀,這一點秦玉樓心理肯定有數,只要她不搞事,他不會管,別人的心理活動也管不了。
但如果俏枝兒藉機鬧事,弄得戲班人心不穩,甚至鬧出鬼鬼怪怪的驚悚傳聞,秦玉樓肯定不會饒她。
他那張刀削一樣剛硬的臉,讓秀兒相信他絕對有這樣的氣勢:誰想一粒老鼠屎攪壞一鍋粥,不管她是個什麼角,都請她滾蛋!何況,俏枝兒還不算一流名角——雖然她自己自信地以為她是,以為只要趕走了曹娥秀,她就是芙蓉班的第一塊牌。
日子又像以前那樣過著,就像一顆小石子丟進水裡,激起了一些水花,但很快就平息了。
曹娥秀不能上臺,戲班演出銳減,秦玉樓趁機買來一個新劇本,關起門來督導弟子排新戲。
對外就宣稱:因為要專心排新戲,給觀眾一個驚喜,所以近期減少演出。
這藉口實在太好了,一來可以杜絕外面的人對戲班的種種猜測,二來也可以讓曹娥秀好好地休養一陣子。
但新戲本子還是首先交到了曹娥秀手裡。
都說小產也是坐月子,眼睛看多了字不好,秦玉樓便命秀兒坐在床前念給曹娥秀聽。
曹娥秀一看到戲本上的作者名就笑道:“我問師傅是誰寫的他還不肯說,神神祕祕的要我猜,原來就是楊補丁寫的。
他這人,只會打補丁,自己寫的戲其實不怎麼樣。”
秀兒好奇地問:“大師姐,這人明明叫楊顯之,為什麼你們都叫他楊補丁?”曹娥秀道:“因為他最會替人修改戲本,經他的手潤色整理,戲文無處不善,故而同仁戲稱他為‘楊補丁’。”
秀兒也笑了:“原來如此,這外號倒也妙。”
接過戲本,秀兒先快速看了一遍。
這本戲叫《臨江驛瀟湘秋夜雨》,寫的是窮秀才崔甸士中舉後棄妻再娶,將遠道來尋的妻子張翠鸞毒打、發配,最終受懲罰而改悔的故事。
看完後,秀兒的體會是:文字對負心漢崔甸士的狠毒性格和卑劣面目刻畫較為生動,但後來寫他改悔就顯得匆促、勉強,不是很有說服力。
曹娥秀聽了秀兒的評價,冷笑道:“這分明就是唬人嘛,自古痴心女子負心漢,男人一旦變心,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改悔個屁啦。
他寫得勉強,是因為現實中根本就沒這樣的事。”
一面罵,一面又不斷地讓秀兒把劇本念給她聽,邊聽邊罵,邊罵邊聽,越罵越起勁,越罵越解恨。
秀兒知道,她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這戲文恰好對應了她目前的心境,引起了她的共鳴。
秀兒試探著問:“等師姐養好了身體,就去演這個張翠鸞吧。”
演一個被丈夫拋棄的苦命女,在臺上唱出滿腹心酸,對一個有差不多經歷的女人來說,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是適當的發洩,還是,會越發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曹娥秀急忙表明:“我才不演張翠鸞呢,我要演他的後妻貢官小姐,張翠鸞是被崔甸士拋棄了的。”
秀兒笑道:“師姐,你聽我念劇本不認真哦,張翠鸞後來找到了她的親生父親廉訪使大人,崔甸士見前丈人的官比後丈人的官還大,立刻見風使舵,做出了許多改悔的舉動,休了新妻,重納舊妻。
新妻被張翠鸞在臉上刺上‘犯婦’二字,留在房裡做丫環呢。”
“真的?”“真的!不過新妻是個妙人,到最後臉上被刺了字,還吵著:‘一般的父親,一般的做官,偏他這等威勢,俺父親一些兒救我不得。
我老實說,梅香便做梅香,也須是個通房。
要獨佔老公,這個不許你的。”
曹娥秀想了想說:“那我演張翠鸞,你演貢官小姐,最後被我在臉上刺上‘犯婦’二字,再貶你在房中做丫環伺候我。”
“是,夫人。”
秀兒盈盈下拜。
“乖,等我吃完了飯,會把殘羹冷炙賞給你吃的。”
“多謝夫人賞賜。”
“……”曹娥秀從這種假扮正室的遊戲中是否得到了些許滿足秀兒不得而知,但秀兒自己,心裡簡直樂開了花。
因為,在進戲班這些日子後,她終於得到了一個角色!只要再過一個月,她就可以正式登臺了。
她的第一個角色,並非龍套,而是戲中的第二女主角,對於一個初次登臺的伶人來說,這已經是難得的際遇了。
曹娥秀還在安排戲中角色:“崔甸士就讓白花演,翠鸞的父親張天覺嘛……”秀兒小心地問了一句:“師姐,這個張天覺,可不可以讓黃花師兄來演?聽說他進戲班五年了,從沒演過超過三句臺詞的角色。”
曹娥秀為難地說:“不是我不讓,而是他不合適。
張天覺後來當了廉訪使,廉訪使不是小官,它的全稱是肅政廉訪使,在各行省負責監察官員的廉政情況,正三品的官銜。
這個官可了不得,因為是管官的,所以,凡轄內的官員,沒有不巴結奉承的,因為,得罪了廉訪史,比得罪了宣慰史還可怕,他只要一紙文書就可能讓你罷官甚至丟命。
你想,這樣威風凜凜的官,黃花能演嗎?他演個小貢官身邊的衙役,如張千那樣的,還差不多。”
“那就讓他演張千吧,起碼不只三句臺詞。”
秀兒只能這樣說。
曹娥秀講得也有道理,有些人天生就是奴才像,給他穿上官服也不像官,只會顯得不倫不類。
曹娥秀突然笑道:“要說廉訪史,也不盡是威風凜凜的,我就見過一個特斯文的。
那天剛開始的時候我還以為他是哪家的讀書公子,後來別人給我介紹說他是廉訪史大人,把我嚇了一大跳。”
“師姐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啊。”
“很少哦,只有他,真看不出來。
最讓人不敢相信的是,他還威名遠揚。
據說他每到一地,幾十裡之外就下轎,帶著隨從步行,隨處走訪,還未到衙,已經把當地情況摸得差不多了。
平時也喜歡微服私訪,那些貪官們無不戰戰兢兢的,生怕犯到他手裡。
他做廉訪史五年,已經換了三個地方,現在這個省估計再待一段時間也要走,因為他已經把當地的貪官汙吏徹底整肅了一遍。
韃子皇帝對他特別欣賞,雖然是漢人,卻極為寵信,曾親口說‘朕有了盧疏齋,何愁貪腐不除?從此海內靖,天下清。
’一個漢人,能在韃子皇上面前如此得寵,除了已逝的劉秉忠劉太師之外,大概也只有這位盧大人了。”
秀兒睜大雙眼問:“師姐說的可是盧摯盧疏齋?”“不是他還有誰?”秀兒驚歎不已:“天那,我只以為他是大才子,原來竟是朝廷重臣。
只是他的年齡好像還不大吧,記得我家的那本藏書是他十八歲時他父親為他刻印的,到現在,最多也就六、七年。”
那本書曾是秀兒最喜歡的床頭私藏之一,喜歡書是一個方面,仰慕作者本人又是一個方面。
詩詞寫得好的作者多,但一個同時代的少年寫的書就比較稀罕了。
曹娥秀說:“他今年本來就只有二十五歲啊,他二十歲中進士,在殿試中跟韃子皇帝很是投緣。
韃子皇帝好附弄風雅,最喜歡別人說他文武雙全,既騎得了蒙古馬,又做得來漢人詩,故而當堂跟他聯句。
最後,韃子皇帝一高興,當場就封他做了廉訪史,賜尚方寶劍,大有‘代朕出巡’之意。
他也不負厚望就是了,這幾年,漢人中最得寵的臣子就是他了,有名的新貴派掌門人。
誰知那天一見,人家竟然還是一副太學生樣子,見我走近,他還臉紅呢,才好玩。”
怎麼會呢?“他不是二十五歲了嗎?家裡應該早就妻妾成群了。”
也不是不相信師姐,只是她的說詞真的很沒有說服力,一個大權在握的鐵腕人物,會見到名伶走近就臉紅?這不合常理吧。
曹娥秀不知道秀兒心裡的這些疑惑,只是說:“這個沒好意思問,雖然我也很想知道。
不過想也是吧,青年才俊,又是皇帝寵信的名臣,真正的乘龍快婿啊,多少大臣家的千金排著隊等著嫁他。”
這晚睡下後,秀兒輾轉反側,腦海裡自動翻閱著廉訪史盧大人十八歲時出的那本文集,名字好像叫《春熙堂戲筆》。
其中秀兒最喜歡的是一首《六州歌頭》,中間有幾句還記得是這樣寫的:渺湘靈不見,木落洞庭波。
撫卷長哦。
重摩娑。
問南樓月,痴老子,興不淺,意如何。
千載後,多少恨,付漁蓑。
醉時歌。
日暮天門遠,愁欲滴,兩青蛾。
沉入夢鄉之前,秀兒想的最後一件事是:明天跟師傅請個假回一趟家,昨天左相府每個人賞了一個小銀錁子,可以買兩斤肉回去,再帶點書回來看,比如,盧摯的那本書。
回來的時候,再用剩下的錢買點大師姐喜歡吃的點心,她小產了一次,作為師妹,本來就該買東西探望她,不能因為住在一個屋,就省了這個基本的禮數。
————————畫蛇添足的分隔線—————注1:原來稱呼丈夫為老公,元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並非廣東香港那邊的專利。
注2:梅香是丫環的代名詞,做梅香就是做丫環。
至於通房嘛,就是說,這丫環也是男主人的女人,可以跟男主人有一腿的。
《紅樓夢》中鳳姐房裡的平兒是通房,《金瓶梅》中潘金蓮姐姐的丫環春梅也是通房。
所以,崔甸士可愛的後妻在被前妻刺上“犯婦”貶為丫環後,還要爭取做通房的權力,也就是爭取繼續跟前夫勾搭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