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生命莊重

生命莊重


異能嬌妻降總裁 醉臥紅塵歌一曲 小樓傳說 走進修仙 桃花雪 改變 末世屍界 英雄聯盟之我不是王者 將盜墓進行到底 重生之淵源

生命莊重

同是梅花,陸游感慨“化作chun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是封建士大夫對世風ri下、民心不古的無奈和獨守清潔、獨存正氣的堅持;**卻欣喜“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是革命者特有的樂觀和豁達。其實梅花只是梅花,遵守著自身的規律重複地開著花然後謝去,不因人誇讚凌霜傲雪而刻意開在冬天。只是,人是有主觀情感的,看到chun草又綠便遙想“王孫歸不歸”,見到蒹葭蒼老便追溯“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無論是傷者悲秋還是豪情萬丈都是人生的一種寄寓。寄寓體現的是一種個人的情感,私人的jing神。

周敦頤獨好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換言之好人處濁世而獨清,處亂世而獨醒,有如此寓寄,其本身情懷可見一斑,如何守身如玉,潔身自好。

劉禹錫寄情陋室,厭案櫝之勞形,獨悅調素琴,閱金經。陋室何陋,唯吾德馨。詩人遠離世俗紛擾,官場紛爭,一階碧草映簾青,任花開花落,雲捲雲舒,去留隨意,寵辱不驚。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黃花繞庭,蕪草及膝,在外人看來略顯荒涼,他卻怡然自得。“此中有真意,yu辨已忘言”,何須辨也,不為五斗米折腰,情願“戴月荷鋤歸”,此中孤傲清高已隨**搖曵風中,搖曳在一片清遠中。

人不只需要物質,更需要jing神,沒有jing神如同行屍走肉般活著碌碌此生又有何意義。而寄寓便是樹立jing神的一種方式。

這個世界太多紛擾、太多偽裝,最原始的純真、最單純的堅持已經在諂媚在笑顏裡,在違衷的阿諛裡灰飛煙滅。於是又是一群人被社會同化,學會了圓滑世故,然後試著去同化另一群人。

這個時候,尤其需要一種寄寓,實則是一種jing神來穩定懵懂的內心。如果周敦頤寄寓了牡丹之貴,將利碌放在首位,歷史缺少的又豈是一篇清麗脫俗的《愛蓮說》;若劉禹錫寓情雕欄玉砌,又怎會有如此雅興;而若陶淵明寄情功名,又怎能徹悟今是昨非。

當我們寄寓白楊的不懼風沙,又怎會懼怕未來的種種坎坷;當我們寄寓樟樹的潔身自好,又怎會奔放現實的滾滾濁流;當我們寄寓石灰的清白,又怎會畏粉骨碎身。

寄寓,生命莊重的話題,一個何去何從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