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會議朝政
傲世邪君 無上魔神 魂之裂變 封印吞天魔 誤落帝王榻:皇的奴妃 英雄聯盟之全職高 混混成長史 報告王爺,王妃是隻貓 沐春風 獵網
第四章 會議朝政
“甚麼!”徐知常大驚,急忙跪伏在地,奏道:“臣啟陛下!此事萬萬不可!”是日?x清特意早起一刻鐘,拜別了師父,興沖沖直入御書房,尚未坐定便傳丞相徐知常晉見,與他商議建造曦壇一事。
徐知常聽得他要建一座千尺高臺,供國師修行問天之用,當即嚇了一跳,跪地諫道:“大興土木,勢將勞民傷財!今有黃河沿線水澇成災,百姓流離失所,實不該於此時行這擾民之事啊!”?x清的興頭被他澆滅,不悅道:“水患災民,朕不是已下旨開國庫賑濟了麼?”“只恐不足。
且今尚有邊關與匈奴戰事未決,大軍每日均需裝備補給,乞萬歲……”“赤太尉不是方才大敗匈奴,帶著彼邦使者及議和國書,日前已班師回朝了麼。”
“匈奴難馴,且亡我之心不死,陛下莫要被一時的勝利所惑,需提防他們隨時背約啊!”?x清不耐煩道:“朕儘量不動用軍需糧餉,這還不行麼!災民人數眾多,再多賑銀也如杯水車薪。
便是不足,暫時也只好如此了。
然洛水宮露臺,低鄙狹小,怎堪國師仙家之用!”“陛下!……”“朕意已決!徐卿不必再說。
退下!”還不如不事先跟這老傢伙商議!?x清甚是不悅。
徐知常心中大急,伏在地下重重磕頭:“臣死罪!臣不得不諫!當年紂王無道建鹿臺,夫差亡國修館娃,前車之鑑陛下不可不……”說到這裡突然一驚:妲己、西施乃惑主妖姬,我怎拿來跟國師比!國師和皇上……維泱一襲白衣如雪,隨時都會離塵飛昇而去似的絕代仙姿浮入徐知常腦中,他打了個寒顫。
不,決不可能!他舉手恨恨打了自己一掌。
我怎會有如此褻瀆國師的想法!?x清聽到開頭,本已大怒,到後來見他話說一半突然住口,伸手自摑,不禁呆了一呆,繼而冷然道:“竟將朕與那等昏君相比,徐卿好大的膽!”但他既已知錯自懲,就不便再加重罰。
徐知常只是不斷磕頭,暗地擦了把冷汗,心忖好在皇上未察覺我大不敬的想法。
否則以他對國師的敬重孺慕,我肩上這顆老夥計恐怕不保,那也罷了,說不定還要株連九族。
突然心中靈光一閃,繼續奏道:“臣年老糊塗,心裡只念著不可令皇上惹國師不悅,一時竟不及思索,胡言亂語衝口而出,求陛下降罪!”他知皇上自小與維泱親厚,這次要建曦壇也是為他。
群臣策諫他或有不聽,維泱的言語他卻是從來不曾違拗的。
因此欲要令他打消建曦壇的念頭,唯有搬出維泱。
果然,震怒的?x清聽到“惹國師不悅”,立即問道:“朕如何惹國師不悅了?哼!你若只是危言聳聽,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朕定要……”說到這裡不禁有些猶豫。
徐知常忠心耿耿,兼有治國之才,他自不會為了一件小事治他重罪。
但若他竟敢拿師父說笑,而自己只能做些無關痛癢的小懲,卻又決非心中所願。
是以說到這裡,便接不下去。
好在徐知常似是未察,笑稟到:“臣不敢欺君。
陛下且聽臣慢慢奏來。”
他見?x清並未阻止,心中略微一寬,道:“皇上待國師至孝,天下皆知。
此次陛下欲建曦壇,亦是基於尊師重道之心,本來不但無過,還有做萬民表率之功。”
?x清“哼”了一聲,容色稍霽。
徐知常雖不曾見,但聽他聲音略和,便放心幾分,續道:“然為人師尊的,無不希望弟子學而成器,賢名揚於天下。
陛下自幼隨國師學那經國之道,為君之術,國師必然希望陛下謹慎治國,澤福萬民,做一位有道明君。”
?x清聽得微微頷首,徐知常不敢抬頭看他,只直覺感到身遭氣氛似有所緩,便大著膽子說下去:“而若皇上執意要不顧受災之民,邊關將士;一意耗巨資,疲百姓,建造曦壇,恕臣直言,那便未免有些胡,胡……那個,國師知道必然不喜。”
徐知常極為迅速地將最後一句話說出來,隨即趴在地上屏息靜氣,心中大為惶恐。
糟了!又說錯話!過了好一會兒,久得徐知常幾乎以為自己要支援不住,就此昏厥,才聽得?x清“嗤”地一聲笑道:“徐卿膽子不小,竟敢指朕胡鬧!哼!不過說得也有些歪理,朕便聽你一次,不建曦壇了。”
徐知常如釋重負,再拜道:“皇上英明,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x清臉色一懍道:“但你竟敢誹謗君上,罪不容誅!哼!姑念你本意出於赤誠,又曾立下些微功勞,今次便饒你一回,只罰俸三年。
卿可心服?”徐知常心中苦笑。
他為官曆來清廉,除俸祿外別無進帳,罰俸三年,他家中便唯有靠獨子徐半夏一人供養了,只怕早晚就要揭不開鍋。
面上卻不敢有絲毫不滿,連忙叩首拜謝皇上不殺之恩,活命之惠。
待得出了御書房,只覺項背間涼颼颼地,原來早被冷汗浸透。
不一刻天子升朝,文武百官參拜畢,階上近侍太監扁竹唱道:“有事上奏,無事退朝!”早有國舅姜高良踏前一步,躬身奏道:“臣有本啟奏。”
?x清生母姜皇后,乃姜高良嫡親妹子。
常言道見舅如見母,?x清早年喪母,對這唯一的舅舅雖然秉承先祖“外戚不可大用”的原則未委以要職,但總還是頗為禮遇的。
此時見他出列,便溫言道:“國舅欲奏何事?”姜高良道:“臣啟萬歲:今天子英明,百官敬服;四海昇平,萬民安樂。
陛下登基已有時日,而先皇宮中舊有宮人多半年長,不堪徵用。
臣乞萬歲聖恩,放其出宮自行婚嫁,並詔頒天下,令地方選拔家世清白之適齡女子,入宮侍奉灑掃。”
?x清是他唯一嫡親外甥,如若不是天子之尊,他早便以長輩身份替他婚配了。
如今眼見他對臣下建議立後的奏本不屑一顧,心中不免著急,所以想出這個選秀女的主意,希望皇上後宮充盈,早得後嗣,也算是為妹妹在天之靈了了一樁心願。
他心中以為,少年天子性好風流,而其他臣子推薦的皇后人選無一不出自高門世家,選擇範圍狹小,人品或是好的,容貌只怕不大要得。
皇帝遲遲不肯立後,怕便是為了這個緣故。
而若廣選民女,必會有幾個天生麗質的入得宮來,只要博得皇帝寵愛,誕下龍種,便是出身差些,那也沒甚麼。
他此言一出,旁邊丞相徐知常便欲反對。
但他早上所受驚嚇不小,心有餘悸,張了張嘴,猶豫起來。
呆了一陣,只聽御座上皇帝道:“放年長宮人出宮,朕準了。
至於選秀一事,干係重大,需從長計議。
卿且退在一旁。”
姜高良欲待再奏,?x清揮手叫他退下,一邊已開口說道:“朕近日在宮中閒坐,忽然想起古時常有道家煉丹之事。
今不若趁國師仙駕正在宮中,詔令四方進貢丹石材料,在洛水宮中結鼎煉丹。
若有所成,你我君臣共服之,雖不見得得道飛昇,便是延年益壽,也算千古美談。”
姜高良一怔,心忖他不愛美女,卻要煉丹,莫非受國師影響太深,竟要出家麼?這可不成!於是出班奏道:“臣啟萬歲:此事不可。
詔令進貢,一來滋擾百姓,使其不事生產而轉顧搜尋藥石……”?x清打斷他話頭道:“徵集藥石擾民,徵集美女便不擾民!”姜高良頓時呆在當場,羞得滿面通紅。
?x清道:“朕意已決,卿不必多說。
徐卿家,就由你來寫這份詔書吧。
寫得好的,便只扣你一年俸祿。”
早先罰俸,詔書未頒,群臣到此時方知徐知常俸祿被扣,盡皆詫異。
徐知常兩朝元老,且貴為丞相,不但往日有功,而且精於政事,實乃國家棟梁。
如今聖眷正隆,卻不知何處惹惱了皇上。
更有熟知徐丞相為人的,知他毫無積蓄,這一年俸祿罰下來,他恐怕會過得十分艱難。
徐知常再次在心中苦笑,雖覺徵召丹石一事不妥,但皇帝口諭已下,大殿之上不比御書房,他若當著眾人的面公然駁皇帝面子,保不準皇上一怒之下把他殺了。
只好心中一邊暗自打算,退朝後即刻去洛水宮搬救兵,一邊趨前,就待跪下領旨。
忽聽左邊武將列中一人道:“不妥。”
原來是剛大敗匈奴,凱旋迴朝的大將軍,當朝太尉赤箭。
?x清目視之,不悅道:“有何不妥?”赤箭出班行禮畢,搖頭道:“國師神仙似的人物,怎能整日燒爐煉丹,弄得滿面灰塵煙火色的?那是何種情景?微臣卻想象不出。”
徐知常一聽大喜,忙附和道:“赤太尉此言有理!國師貴為天子之師,做這等粗事,未免不大妥當。”
?x清聽說,呆了一呆道:“朕倒未曾念及於此,虧得二位愛卿提醒,此事就此作罷。
嗯,徐卿進諫有功,那薪俸也不必罰了。
前日正得匈奴進貢白玉如意一對,便分賜赤、姜二卿罷。”
三人跪下謝恩。
之後御史中丞巴戩天出班奏報黃河水患一事,?x清細細問起災民情況,治水進度,詔令縮減宮中用度,以充賑銀。
末了沉吟道:“朕自即位以來,兢業治國,事必躬親,不敢有一日違背先王祖訓,稍縱私慾。
自問雖不及堯舜禹湯,總也不是桀紂昏君。
為何上天仍要降下水患,為禍於民?”巴戩天忙道:“陛下切勿妄自菲薄。
陛下英明仁厚,實乃萬民之福。
這黃河水患,自古有之,請皇上不必罪己。”
徐知常也道:“鬼神之事,終是虛渺,陛下無需太過介懷。”
想到維泱仙家身份,猶豫了一下,續道:“若陛下心中不安,或可擇吉日登壇祭天,許有助益。”
?x清等的便是這一句話,聞言欣然道:“卿言甚合朕意。
天壇歷年久遠,已殘破不堪。
若我等竟在這般殘垣廢墟中行祭天大禮,未免過於輕慢,上天必然不喜。
便著將作監即日善加修葺,儘快完工,以堪大用。”
將作少府杜衡出班領旨。
徐知常張口結舌,心道天壇雖有所殘破,卻仍不至於被稱為殘垣廢墟。
隱隱覺得自己似乎中了皇帝之計,仔細去想卻又不明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