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四章 劫後餘生

第四章 劫後餘生


愛你一笑傾 豪門劫:總裁的落難新娘 冷公主的霸道專屬王子 拯救修仙女配計劃 玄門天道 七福壽方鋪 步步深陷卿本佳人 道長來了 陰山祭 世族庶女

第四章 劫後餘生

待共工大軍前來,祝融部已是空無一人,只剩下應龍倒在地上,共工部中忽然躍出一人,匆匆而來,應龍定睛一看,這可不正是鸞鳳是誰?應龍大難不死,這刻見了鸞鳳,只覺心中一陣甜蜜,遠遠便叫聲“鳳兒…..”,掙扎著爬起來,鸞鳳如ru燕投林,撲入他的懷中,兩人緊緊地擁在一起,共工眾兵士見得這感人場景,心中感觸,一時萬籟俱寂。

過得良久,應龍才問道:“鳳兒,你怎麼來了?”鸞鳳臉上猶有淚痕,如梨花帶雨,抽泣著說道:“我…..我見你良久未回,怕你有危險,便央求共工大王,率大軍救你出來。”應龍面向共工,道聲:“多謝大王了。”共工搖頭道:“不,是鳳兒姑娘說只要我們大軍一個時辰的時間,更兼以死相諫,我才率大軍前來的。”

應龍兩眼看著鸞鳳,柔聲問道:“是真的麼?”鸞鳳輕輕地點一點頭,應龍長聲嘆道:“我應龍何德何能,竟有你這樣的紅顏知己為我如此付出?”鸞鳳用右手輕輕捂住他的嘴巴,道:“我不許你妄自菲薄自己。”應龍用手將她攬得更緊了些,用臉輕輕貼住她的臉,動情道:“對,鳳兒所喜歡的人,不應該是自憐自卑的人……”

鸞鳳與他面面相貼,又見他軟語相慰,心下喜歡,一時間只覺得所有付出都有了價值,小聲道:“嗯,我的阿龍哥,是天下最最好好的人……”應龍攬得久了,後背傷口疼痛,不由“呀”的一聲,鸞鳳聞聲心中大急,忙柔聲相問:“阿龍哥,你…..沒事吧?”應龍道:“那祝融赤練拳勁,果然是霸道之極,幸虧我已運足功力相擋,不然只怕就看不見你了。”

二人默默相偎,相戀相依,眾人見他們情深篤篤,都不忍打擾他們,最後共工因擔心陽高城的安危,終於按捺不住上前小聲說道:“我先率部回城,兩位隨後再來吧。”應鸞二人用衣袖擦擦眼角,然後齊向共工雙手一拱,道:“多謝大王出兵相救。”

然後共工立即率大軍轉向回城,應龍正想隨大軍一道,鸞鳳用手輕輕扯扯他衣角,說聲:“阿龍哥,你陪我慢慢走回去吧。”應龍見她眼中充滿企盼之情,腳步不自覺慢了下來,與她並肩同行。從祝融紮營之處距陽高城不過十里之遙,兩人心想回城之後,又需忙碌戰事,均不約而同地將腳步放得慢些。

再走得一會兒,鸞鳳忽然停了下來,悠悠道:“阿龍哥,你說我們可以這樣在一起的ri子還有多久?”應龍也是駐足不前,用手輕輕撫著她秀髮,道:“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和你一起的ri子哪怕只有一天,也是十分快樂的ri子。”說著在她臉上輕輕親了親,鸞鳳緊閉雙眼,面帶紅暈,顯得無比嬌豔。

二人依依不捨,走走停停,只走得太陽將近下山,才回到共工的陽高重城。還未進入城中,已有兵士相報,說共工召二人共商大事,應鸞二人連忙快步進入共工帳中。但見諸臣諸將都已群集在帳,排列兩旁。

共工見二人到來,心中甚喜,連忙問道:“你們這樣晚回來,莫非是應先生有什麼不適麼?“應龍連連搖頭道:“我沒有大礙。”共工聽說話中氣充沛,心下大安,於是環顧對諸將道:“這次我軍不費一兵一卒,令祝融大軍後退十里,其中功勞當非應先生莫屬,大家說,是不是?”眾人自然齊聲稱是。應龍連連擺手道:“小子這次奉命襲擊祝融大營,不但沒將敵首擒獲,還險些身喪其中,大王不罰我也算萬幸,還哪談得上什麼功勞?”

相繇道:“應先生不必過謙,若無先生擾敵在前,纏敵在後,那祝融部確不會如此輕易退兵的。”應龍連稱不敢,共工一旁插口道:“而且應先生以大局為重,致力減少我軍損失,那一千jing兵,竟是毫髮無傷,這樣的功勞,確是當之無愧啊!”應龍還想謙讓,共工笑道:“好,暫時先不談你的功勞,但如今祝融雖退後十里,危機仍未消除,這裡還請相大人說一說當前局勢。”

相繇進言道:“如今祝融雖退軍十里,但祝融部尚有兩支軍隊未到,待他大軍到來,我們就不好對付了。”應龍道:“那麼我們乘勢追擊,將他為首部隊盡殲,不知可有生機?”相繇道:“這支部隊是祝融親自率領的jing銳之師,要想盡殲,鞏怕並不容易,而且現在他們退居十里之後,背臨大海,退無可退,只怕我們逼得他急了,他們背水一戰,反而對我部不利。”

鸞鳳一旁言道:“祝融部大軍遠征,糧草是一個極為關鍵的問題,我們不知是否可以偷襲他的糧倉,令他糧草不繼,不得不倉惶退軍?”共工俯掌道:“鳳姑娘此言甚妙。”相繇卻搖頭道:“祝融之所以後退十里,只因他們的糧倉便在十里之外,他設糧倉背靠海邊,令人不易偷襲,況且我們已經襲他一次,他這時的防備又怎會不更加緊周密?”

應龍沉呤道:“相大人所言極是,只不知相大人有何妙策良方?”相繇嘆道:“計策倒是有一條,但卻不是什麼良方!”這時不但應鸞二人,帳**工連同諸將皆是大奇問道:“相大人這話怎講?”相繇低頭似是心中盤算了一番,先不回答,卻嚮應龍問道:“應先生,你可知我部之所以興盛,最善長的是什麼?”

應龍不假思索道:“共工治水,天下聞名,貴部自然最善長的是關於水的東西了。”相繇道:“應先生果然見識廣博,不錯,我部最善長的治水控水。”眾人聽他繞了半天,仍不知所云,共工不由急道:“相大人,有話便說,不要繞圈子!”

相繇對共工答應一聲,然後緩緩道:“大王,微臣這計關係我部百姓興亡,還請三思而行。”共工道:“快說!”相繇道:“現在祝融大軍背靠大海,只要大王運用控水之能,讓渭水暴漲,到時祝融大軍又如何還能不退?”共工聽了反覆斟酌,發現其中並無什麼紕漏之處,於是問道:“此計甚好,沒有什麼不妥之處呀?”

相繇道:“大王請三思,渭水暴漲,我部百姓將會是殃及的池魚啊!”應鸞二人聽得相繇之言,心中均是一凜,應龍對共工道:“對呀,渭水氾濫,無異於又多了一個災難,百姓剛遇大水天災,實不應再有**了。”共工沉呤半響,問道:“那麼可有其它好計策呢?”相繇苦笑道:“如有其它良策,又何必提這下下之選?”

共工默然半響,始終未有所得,於是說聲:“待我再仔細考慮一番。”然後擺擺手,示意各人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