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卷 第二百八十七章 洞庭湖畔
做官之借力 君須憐我 鬥愛:痞子情挑女王 百瞳 耀眼的巨星 名門棄少 大漠蒼狼 盛世嫡妃 老大,我錯了! 喪屍之位面圈養者
第二十四卷 第二百八十七章 洞庭湖畔
征討大軍駐紮在湖南武州,從武州到獅子精虎譬聳大軍的駐地巴陵,中間只隔著洞庭湖,隱山先生邀請征討元帥張智侽來到洞庭湖畔,他和元帥現場觀察自己制定的作戰地形。
二人邊走邊談,隱山先生手指洞庭湖中間的一座小山介紹道:“湖中間是座著名的洞庭山,它是洞庭湖上的一個孤島,上面有七十二個大小山峰,風景十分秀麗。”
征討元帥張智侽不知隱山先生的目的,抬頭望了望那座小島,誇獎起此處的風景來:“不錯,一派水流沼澤、河網平原地貌景觀。洞庭湖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部敞口的馬蹄形盆地,從此處觀看洞庭,但見‘湘江滔滔北去,長江滾滾東逝’水鳥翱翔,百舸爭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偉壯觀。”
“洞庭湖有著美麗的神話故事,劉海戲金蟾、東方朔盜飲仙酒、舜帝二妃萬里尋夫的民間傳說正是源於此地。”隱山先生見元帥高興,不願打消他的雅興,也隨著元帥的話,介紹道:“相傳四千年前,舜帝南巡,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淚滴在竹上,變成斑竹。從此斑竹聞名全國。後來兩妃死於山上,後人建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為了紀念湘君,就把洞庭山後來改為君山。”
“嗷!還有那麼一段動人的故事,據說這裡每年都有盛大的龍舟節、荷花節。”征討元帥張智侽對洞庭湖挺感興趣。
既然元帥相問,也只好閒聊.幾句,隱山先生道:“不過,各族各地都有龍舟節,其時間,和活動的方法不一,漢族龍舟節在端午節的農曆五月初五,而苗族的龍舟節卻在農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時間很長,共四天。”
“還有那麼多民族舉行龍舟節,看.來挺熱鬧的。”征討元帥張智侽對人間的事情不夠清楚,感到好奇,即問道:“有什麼講究嗎?”
“當然有講究,洞庭湖的龍舟節.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汩羅江身亡,屈原當年投江之後,當地人為了不讓魚類吃他的屍體,便紛紛在家裡拿食物撐船,投到江裡,希望魚類吃下食物,而不吃屈原的屍體,後來這一活動便演化成為吃粽子、划龍舟了。經過多年的傳統演變,端午節便逐漸被人們稱為龍舟節。”隱山先生滔滔不絕地講著,心裡卻揣摩著如何扯到戰場上:“其各地,各民族都有不同的說法。”
“先生對洞庭湖很感興趣,而且對龍舟節彼有研究,.是否在此擺下戰場,或者打什麼主意?”征討元帥張智侽聰明過人,早已看出隱山先生的目的,來此觀看景色是假,肯定有其他目的。
終於談到正題上了,“正是此意,我想在此採取打堵.截,給取了個名字,叫酒瓶戰術。”隱山先生捋了捋鬍鬚笑著,打起比喻道:“蒼蠅不是有翅膀會飛嗎?在廣闊天地實難撲捉,把蒼蠅引入瓶中,翅膀就失去了作用。虎譬聳的將領不是多嗎?他們個個都有自己的絕活,如果施展開來,實難撲捉。”
“嗷!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征討元帥張智侽終於.明白隱山先生邀他來此觀看洞庭湖風景的目的,以此為藉口,實來察看地形的,“想利用這個敞口的馬蹄形盆地,把獅子精虎譬聳的人馬引進洞庭山,採取甕中捉鱉,一網打盡,力求全部殲滅敵軍。”
“正是這個意思。”.隱山先生接著向征討元帥張智侽分析道:“回來途中,據元帥介紹,獅子精虎譬聳的人馬兵強將勇,個個都有些手段,我那時就開始琢磨,如何控制那些變化多端的精怪。如果採取四面開花打包圍的戰術,即是我軍的人馬再多,也難以抵擋那些精怪們的妖技絕活,對整個戰爭實難贏取。
“有道理。”征討元帥張智侽聞聽所言,遂誇獎道:“這叫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圈起來,讓敵人有力使不上,這個辦法不錯。”
“對,就是這個意思,”隱山先生見征討元帥張智侽明白了意思,很有信心地道:“把所有的敵人先用瓶子裝起來,而後再從瓶口一個個地倒出,只需元帥一人發揮自己的強項,或用法寶一個個裝入網擒拿。”
“有道理,這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儘管獅子精虎譬聳的將領再多,非從瓶口一個個出來不可,將領再多用不上,瓶口小擠不下。”
“地形、地勢有了,主意雖好,如何把獅子精虎譬聳的人馬引入洞庭山?”隱山先生提出困難,犯起愁來,“還要繼續下一番功夫,也是目前要攻克的一大難題。”
“軍師的作戰部署本帥已經透過。”征討元帥張智侽給隱山先生鼓勁加油道:“下一步的作戰方案,還請軍師再想辦法,計劃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措施來。”
“不,一套不行,要多拿出幾套措施來才行。”隱山先生胸有成竹,他要以智慧贏取戰爭,“敵人一定很狡猾,敵軍內有陰陽先生穭渦,雖然對排兵佈陣缺乏應有的策略,但,他能算出現實情況,也會給我方佈陣增加難題。”
“要不,我軍採取聲東擊西?”征討元帥張智侽提出建議供隱山先生參考,“或掩人耳目,或者以假亂真等等。”
“這些我都考慮過,還有瞞天過海,調虎離山。”隱山先生給元帥一個定心丸,“放心我自有辦法,讓獅子精虎譬聳自己乖乖地進入洞庭湖中間的那座小島。”
“本帥做軍師的堅強後盾,大軍人馬及時待命。”征討元帥張智侽一肚子冤仇,一時湧上心頭,憤恨地道:“為死去的仙子小姐報仇,為王爺的全家報仇,時時刻刻都在期盼著報仇這一日。”
“快了,勝利在即……”
欲知後事
請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