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282章 霍光

第282章 霍光


三世獨妃 嫡女重生之凰傾天下 愛情那些事 異世封龍(勁量小子) 東風第一媚 大漢之逆轉乾坤 超級姐夫 鷹奴 天才少女酷總裁 永恆之心

第282章 霍光

第二百八十二章霍光 (求點推收賞評)

現在就看看為什麼儒家為什麼能夠成為帝王的心頭肉。

為什麼諸子百家,唯有儒家笑到最後,成為了帝王的心頭肉?

是儒家在政治方面的思想嗎?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禮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統”,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係、官民關係。孔子“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學的代表xing主張。

在現實政治的問題上,儒家要求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雙方都要承擔義務,從理論上說,被統治者有權利反抗不正常承擔義務的統治者。“仁政易行”則提倡分清“不能”與“不為”之間的區別,即“做不到”與“不去做”之間的差異。而其“無恆產,因無恆心”也體現了民本思想。

在國際政治方面,儒家主張“華夷之辨”。華夷之辨在古代促進了中原先進文化的傳播,在近代則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障礙。

非也。

從儒家在政治方面主張來看,儒家除了要求下面的人必須忠誠於上面的人,同時要求上面的人又要有上面的人的樣子。也就是說儒家要求上面的人必須是明主。

如此說來,儒家並沒有主張愚忠。

甚至於那些受到帝王重用的官吏利用儒家的主張把帝王廢除,另外立新的君王。

比如霍光。

霍光(不詳-前68年),字子孟,漢族,西漢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省臨汾市)人,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名將霍去病異母弟,昭帝上官皇后外祖父,宣帝霍皇后之父。先後任郎官,曹官、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大司馬、大將軍等職位,封博陸侯,諡號為宣成,是以又被尊稱為博陸宣成侯。歷經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朝,期間曾主持廢立昌邑王。宣帝地節二年霍光去世,過世後第二年霍家因謀反被族誅。霍光本人身高七尺三寸(約摺合1.7米),面板白皙,眉目疏朗,鬍鬚很美,是當時有名的美男子。他常被人和伊尹並提,稱為伊霍,後世往往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權臣攝政廢立皇帝。

霍光的父親霍仲孺是河東郡平陽縣的縣吏,前141年前後在長安平陽侯府的時候和府中侍女衛媼之女衛少兒私通生下霍去病。霍仲孺回平陽侯國後另娶妻生霍光,和衛少兒不再來往。建元三年。而後,又將長期生活於民間的漢武帝與衛子夫的曾孫、戾太子之孫。十八歲的劉病已立為皇帝,這就是漢宣帝。確立新主是當時安定全國的需要,然而要確立一個什麼樣的皇帝,則又是關係到漢朝能否長治久安的問題。霍光既考慮到前者,更考慮後者。所以他寧願擔負所謂擅自廢立的惡名,也不願使漢家王朝傾覆。這表明他對漢室的忠誠,也是對國家的高度負責。事實證明,霍光選擇了漢宣帝,才使得漢朝保持了興旺的局面。漢宣帝即位後,霍光繼續輔佐朝政。直到病死。

武帝死後。繼位的昭帝年僅八歲,政事皆由大司馬、大將軍霍光決斷,前述鹽鐵會議就是在霍光的授意下,由昭帝下詔決定召開的。與霍光一起受武帝託孤的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娶霍光之女為妻。生有一女。始元三年(公元前84年)。此女年僅五歲。上官桀父子意yu將其送入宮中為昭帝后,被霍光拒絕。後上官安透過武帝長女蓋公主之男寵丁外人的關係,達到目的。上官安被封為車騎將軍。霍光由於拒絕了上官桀父子封丁外人為列侯的請求,引起了上官桀父子與蓋公主的怨恨。桑弘羊也因為自恃在武帝時推行鹽鐵專賣之功,yu為其子弟求官而不得,亦對霍光專權表示不滿。這些反對霍光的勢力聚集在燕王旦周圍,密謀除掉霍光。燕王旦是武帝之子。太子劉據因巫蠱之禍死後,劉旦按次序當為太子。但他繼位心切,反遭武帝厭惡,不但未能立為太子,反被削去封國三縣,使劉旦大失所望。昭帝繼位後,劉旦更加不滿,曾與中山哀王之子劉長、齊孝王孫劉澤共同謀反,後因事洩失敗。劉澤等被處死刑,而劉旦因與昭帝至親,特許勿治。劉旦沒有絲毫悔改之意,暗中加緊網羅反對霍光與昭帝的勢力,不斷與上官桀等人聯絡。元鳳元年(公元前80年),劉旦上書控告霍光?專權自恣,疑有非常?,請求入京侍衛,準備與上官桀等人一起,趁機除掉霍光。他們誣陷霍光的yin謀破產後,便準備以宴請霍光為名,將其刺殺,然後廢昭帝,立劉旦為天子。事情被揭發後,霍光誅殺上官桀、上官安父子、桑弘羊、丁外人及其宗族。燕王劉旦、蓋公主自殺而死。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燕蓋謀反.?燕蓋謀反?的失敗標誌霍光已清除了反對派勢力。此時,金ri磾早已死去,而上官桀、桑弘羊又被誅殺,霍光的權力ri盛,?威震海內?,其家族黨親連體,根據於朝廷:霍光之子霍禹及其兄之孫霍雲皆為中郎將,霍雲之弟霍山為奉車都尉侍中,領胡越兵,霍光的兩個女婿範明友、鄧廣漢為東西宮校尉,其他昆弟、諸婿、外孫皆為奉朝請、諸曹大夫、騎都尉、給事中。昭帝行冠禮後,仍繼續委任於霍光。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22歲的昭帝病死。因其無後,群臣推舉武帝唯一尚在世的兒子廣陵王劉胥繼位。史書上稱劉胥好倡樂逸遊?,?動作無法度,不為武帝所喜愛,亦不孚眾望,所以有人提出廣陵王劉胥不可以承宗廟的意見以後,霍光當即表示同意,遂以皇太后詔昌邑王劉賀繼位。劉賀入朝受皇帝璽後不久,霍光又以其行**、失帝王禮儀,亂漢制度、數進諫,不變更,ri以益甚,恐危社稷,天下不安為名,率群臣上奏皇太后將其廢黜。公元前74年,霍光選擇了武帝太子劉據之孫、十八歲的劉詢繼位,是為宣帝。劉據因?巫蠱之禍?死後,出生僅數月的劉詢被送至民間收養,後遇赦回至皇宮,被稱為?皇曾孫?,但其地位與平民無異,娶嗇夫許廣漢之女為妻。由於他自幼生長民間,左右無眾多心腹,在zhong?yang亦無勢力,霍光便以其躬行節儉,慈仁愛人為由,迎入未央宮,繼皇帝位。宣帝深知霍光家族在朝中的勢力尊盛ri久,內不能善,所以在其繼位之初,當霍光表示歸政時,宣帝謙讓不受霍光遂繼續把持朝政,群臣凡事先請示霍光,然後再向宣帝報告。霍光每次入朝拜見時,宣帝內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表面上卻作出?虛己斂容,禮下之已甚的姿態。即便如此,仍無可避免地與霍氏家族發生了衝突。霍光夫人意yu將其小女立為皇后,以進一步控制皇帝。群臣阿附霍光,也建議宣帝納霍女為後。宣帝不忘舊義,堅持立許氏為皇后,這便引起了霍氏家族的不滿。霍妻竟趁許後臨產之機,指使女醫官將其毒死,然後由霍光施加壓力,將霍女立為皇后。宣帝對許後之死雖然心懷疑慮,但迫於形勢,對霍皇后也只好作出寵愛的樣子。一年後(是霍光死後一年),宣帝立許後之子為太子,霍光夫人故伎重演,教霍皇后在太子飲食中下毒,未遂。地節二年(公元前68年)霍光病卒後,宣帝開始親政。此時霍禹為右將軍,霍山以奉車都尉領尚書事,霍氏一門仍十分顯赫,廣治第室,奢侈無度。有人向宣帝上書,說霍光**擅權,主弱臣強,其子孫用事,愈發驕恣,長此下去,恐危宗廟,建議宣帝採取措施。由於當時凡吏民上書皆先透過尚書,所以都被霍山扣押下來。為削奪霍氏權力,宣帝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親自處理朝政,?五ri一聽事,並下令凡吏民奏事不透過尚書,直接向皇帝報告。其次,封太子的外祖父許廣漢為平恩侯,許廣漢的兩個弟弟,一封為博望侯,一封為樂成侯;又令與霍氏有隙的御史大夫魏相給事中。最後,將霍氏家族調離實權位置,如遷霍禹為大司馬,無印綬,罷其右將軍屯兵官署;將霍光長女婿鄧廣漢由長樂衛尉調任少府;女婿、度遼將軍、未央衛尉範明友調任光祿勳,不久後,又收其度遼將軍印;次女婿、諸吏中郎將、羽林監任勝調出京城,任安定太守;霍光姊之女婿張朔由給事中、光祿大夫調任蜀郡太守;女婿趙平騎都尉印綬,調任散騎都尉、光祿大夫,赴外地屯兵;孫婿、中郎將王漢調任武威太守。霍氏家族諸將從前統領的胡越騎、羽林及兩宮衛將屯兵,全部改由宣帝親信的許、史兩家子弟統領。霍氏不甘心權勢被削,遂密謀藉機殺平恩侯許廣漢和丞相等人,再以太后名義下詔廢掉宣帝而立霍禹。地節四年(公元前66年)yin謀敗露,霍雲、霍山自殺,霍禹等人皆腰斬、棄市,霍皇后被廢處昭臺宮。與霍氏相連坐誅滅者數千家。宣帝雖然誅滅了霍氏,但在施政方針上與霍光並無分歧,基本上延續了昭帝時期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統治政策,並多次減免全國或部分地區的租賦。宣帝還繼承昭帝遺法,把都城和各郡國的苑囿、公田借給農民耕種,降低鹽價。在政治上,宣帝還很重視官吏的選拔,注意平理刑獄,甚至還在未央宮宣室殿親自審理重大刑獄。宣帝的這些政治、經濟措施,使武帝末年以來的社會矛盾繼續得到緩和,農業生產開始上升。據史書記載,當時的谷價下降到每石五錢,邊遠的金城、湟中地區,每石也不過八錢,這是西漢以來最低的谷價記錄。昭帝和宣帝實行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使武帝末年的社會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緩解,西漢王朝上又出現了幾十年的興盛景象,歷史上習慣稱這一時期為昭宣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