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荒村偶遇
離劍 錯愛邪魅總裁 尊神亂入 孤星傳 冥夫駕到 大唐後裔 神魔遊戲 無限之深淵契約 你別嚇唬我 犀利水甜心
正文_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荒村偶遇
那苦瓜臉一張嘴,便是一段苦兮兮的哀求:“實不相瞞各位高人,這東西雖然看上去簡陋尋常,但卻是個害人的邪物,已經不知道妨死多少性命,求你們哪位高人把它收了去吧,錢給多給少都無所謂,就算是一毛錢做個樣子當我賣給你都行了。”
聽他這一說,秦碧想起了之前他像甩燙手山芋一般把這壺丟在了八仙桌上,很明顯是厭惡至極,否則誰會亂丟自己拿來賣錢的東西?
眾人覺得這倒確實是一種說法,因為早在佛門興盛開始壓迫各類旁門左道後,這蠱神會集的雛形便已經形成,當時在周圍環境的壓迫下,眾人還要設定這一毒門盛事,本來主要目的就有二,一是出手和尋找那些有價值,但卻難得慧眼相識,或是因為某些原因難以互相交換的毒物蠱蟲,第二就是處理那些普通修煉者難以鎮壓收服的旁門邪器,尋常之人奈何不了這些物件,所以就只能拿到業界盛事的時候,請有辦法襄助的高人們出手,其中不乏各宗歷代有名的毒蠱高手。
看他如此急於出手的樣子,想必此物惡毒的狠,他那一臉愁容滿面的短命相,倒也沒被它弄死,還帶到了這蠱宗大市上來,也算是有造化,秦碧看他脖子間的有尊菩薩玉佩,造型古樸,頗有韻味,可能是有些年歲在佛門中開光過的真品,雖然不說多麼珍貴,但其中也有一點佛門降妖之力加持,再加上這佛界之中眾人日日秉受天地靈氣,在身體中生成了一絲佛光真元,與這玉佩相映倒也有些妙用,大約是這個物件保佑他未受其害,苟活至今的吧。
那苦瓜臉打開了話匣子,和在場的眾人娓娓道來他的遭遇:
原來他是一個老佃農,以前不發達的時候家裡世代都是種田打魚的,後來寶樹國滅,佛界進入了戰國時代,所以各國之間的交流貿易也非常興盛,他所居住的迦珞海旁的漁村,也成了沿海港口
集散地,在佛界戰國時代結束以後更是發展迅速,許多人心思活絡,便下海做了生意,他家也不例外。
一開始他學著人家避風碼頭做些飲茶點心等傳統吃食餐廳,但是因為起步晚了些,也不像那些專業開大酒樓的能迅速做大規模,論起吃食質量也是差強人意,當時又不流行什麼迴歸鄉土農家樂,於是生意就一直不溫不火的,餬口的基礎上稍微有些積蓄的程度。
他看著當時許多一同出道的朋友都混的風生水起,香車美人的擁著,一時間也是迷了心智,只看到那風光的一面,卻不知道多少人混的還不如他。
於是他不滿足於稍高溫飽的現狀,開始尋求更多更快的賺錢辦法,期間倒賣過絲綢茶葉,賣過海鹽,幾乎合法的違法的行當都試過。
但是弄來弄去都是些小打小鬧,不成氣候,仔細算來還不如自己穩紮穩打,經營出一些常客的飯店賺得更多。
他心中不服命,就開始染手一些不太道義的營生,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人非橫財不富,這些黑白之間的黑帶,往往只要有命在,油水就不少。
當然了,他膽子慫,要他混黑社會砍人收租是萬萬不敢的,不過卻可以私下做點文物的生意,當時佛界的戰國已經結束了不少年,因此百廢待興,就連文物行業也開始重新興盛起來。
因為連年的戰亂導致許多文物和藝術品都被戰火所毀滅,就算沒有毀壞的東西也流失到民間很多,因此這一行業在佛界恢復了長久以來終於盼來的和平後,迎來了一次春天,許多眼光敏銳的人都靠這行業發了家。
他當時因為財力和見識問題,也沒敢離開自家故鄉太遠,僅僅順路的沿海地區到處搜尋看看有沒有什麼留下的寶貝可以出手給冤大頭的內陸買家們,但是早在之前大部分有價值的東西,要麼已經被更專業的人收購了,要麼
就是人家主人不肯賣。
他找的地方都是離故鄉不遠的沿迦珞海地區,當時除了收藏家們牢牢緊握手中不肯放出的那些東西外,大多數方便能找到的,已經早就有主了,他東奔西跑了大半年,也沒有太大收穫,終於有一天,一件改變命運的事來了。
原來當時他心想雖然明面上的文物古董已經被搜刮一遍了,但是難保不會有一些質量次一點,但是成色還算不錯的家傳舊傢俱,會儲存在那些不甚富裕的人家之中,他本來也不算財大氣粗,收不起真正的寶物,倒是這種二等貨最合他的情況。
說幹就幹,他尋訪了多處民家,終於有所獲得,直到有一日他路過一個很小的漁村,想要進去碰碰運氣順便找一處歇腳,卻發現其中一點人聲都沒有,別說人,甚至連活口都沒見著,照理說農村常見的雞,狗,牛什麼的,也見不到存在。
他覺得氣氛實在有些詭異,但又想這漁村的人或許當年是遭遇了什麼變故,可能是躲避過去的連年戰亂逃難之類的,於是舉族遷徙走了,那些雞狗豬牛估計也殺得殺,帶得帶,只有這個村子帶不走,就留在此處了。
他隨意推進了一戶人家,那門早已經腐朽鬆開,進屋簡直毫無阻礙,他摸了摸灶臺上的積灰,足足有一指深,可見已經很多年沒人用過了,這更加加深了他認定此處人已經遷徙的想法。
他頓時覺得大喜轉運了,連忙搜尋起整個村子來,想看看其中可有什麼有成為古董的價值潛力的物件,結果收穫很小,那些有價值的財物比如珠寶什麼的肯定逃難時帶走了,不會留在這裡這麼多年等自己來找。
而剩下的那些破爛傢俱多半也沒什麼價值,一個小小漁村的平日用具,大多是當地人手工粗製打造,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文物史料價值都沒有出色的代表性,自然也入不了他的法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