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魚目混珠
恃寵而婚:爵少的掌中萌妻 小菜鳥入股記 萌娘 重生之商門嬌女 超級遊戲家 輪迴密碼之神祕戰隊 骨魅 靈異重重 浮世絕香 高達之新人類
正文_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魚目混珠
這魚目珠年產量稀少,但在佛界中總體流通的量卻不少,大約是長久以來一年年累積所攢下的,因此不算是一珠難求,只是需要花些功夫去到處蒐羅來最高階的貨色,才可用於醫治羅隱的眼疾,之前青龍倒並沒有料到對方會突然遇到這種情況,只是因為當年他在青龍寺作威作福的時候,有人送了他一十二顆魚目明珠作為賄賂,當時他也只是笑納了儲藏起來,沒有多加在意,如今拿來正好借花獻佛。
這珠子名為“魚目”,其實並非比喻,不是說珠子長得像魚眼睛,而是它就是真真切切的魚眼睛所製作成的。當然,這可不是普通的魚,而是傳說中的“鮫人”,也就是民間流行叫“美人魚”的一種似人非人,似魚非魚的傳奇生物,歷來各種藝術作品都會對這種所謂的“鮫人”加以美化和智慧化,把它們真的當成一種人類,甚至還有人與龍宮公主通婚的後代、海神星的黎族居民潛入海中所化等說法,其中真偽無法考量。
而真正的“鮫人”其實是萬界天球上一種名叫“儒艮”的海生生物的一種亞種,它在進化路線上比常見的儒艮走的更遠,本身的身體器官更接近陸地動物,所以有部分兩棲類的特徵,甚至可以在離開水後活動很長一段時間,只要及時給予足夠的水分就不會死。
有些人把儒艮叫做海牛,它倒確實與人或者牛一樣,都長有汝頭和類似四肢的器官,而這種進化程度更高的“鮫人”,比起外形粗蠢的海牛來,長得更加秀麗別緻,身材修長,上面的汝頭、肚臍、類似於雙手的鰭,一應具有,而且頭部甚至有與人類相似的五官,只是輪廓並不明顯,水底較暗的環境下,粗看上去,真的就像是一個赤身**的美女。
更神奇的是它智商非常高,還要勝過人們津津樂道的海豚和猴子一些,甚至與某些能夠通靈的異獸妖獸有些相似了,雖然和真正的人類尚有差距
,但也令人感嘆不已了。
曾有一種說法是上古沿海地區的有些漁民一生窮苦,又因為在風浪中掙生活,生死莫測,收入也不高,所以當地人都不願將女兒嫁給他們。但人非草木,孰能無慾,這些氣血正盛的小夥子,就和海中一些外貌秀氣、體態較好的雌性儒艮相擁相伴,生下的後代中偏人類的剛出生就淹死了,而偏儒艮的一小部分則倖存下來,慢慢演變成了後世所說的鮫人。
至於後來萬界天球崩裂,原來的部分海洋也隨著裂開的大陸分散到了各個星球之上,只是這過程之中已經消耗蒸發了許多,因此有些小星上水分極度缺失,不易生長供養生命,而一般來說生靈較為繁茂的星球上,分得的海洋都較多。
而這佛界本來所處的陸地就甚大,所以也連帶有多片海洋和大湖泊,這些水域中所分佈的鮫人自然而然的就一起跟著倖存下來了部分,儘管多年的休養生息和繁殖,數量有所穩定回升,但是依舊不算特別多。
而鮫人的傳奇之所以如此興盛,最大原因還是因為它全身是寶,經濟價值很高,例如許多墓穴裡的長明燈是拿鮫人油脂做的,火焰幽靜穩定;更有甚者,直接以鮫人身體做成燈臺,燈芯連入皮下,直接燃燒脂肪,千年不滅,手筆之大,一般都是極其考究的人才會使用。
另外還有鮫人制綃,入水不溼,墮淚成珠等傳說,曾經有古書中就曾記載:“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雖然說這有些是人格化誇大了不少,但其實多半還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鮫人的皮可以用來做成避水的革製衣衫,在水中能減少阻力,性質類似於古人的潛水服,即所謂鮫綃;而鮫人的眼珠,不知其中有何特殊的器官,居然可以將海天之間的靈氣凝聚吸收起來,與眼中的淚水結為一體,每當落淚的時候,就好像一顆顆晶瑩
的珍珠落下一般。
而它們的眼睛本身,就因為吸收的靈氣充足使得其中睛明氣也異常豐富,同時擁有魚目的圓潤和人目的晶瑩,挖出來處理過後,可以做成別有韻味的裝飾寶珠。
”
佛界曾經流行過一陣鮫珠熱,一顆色韻普通貨色的價格,都能炒到與鴿蛋大小的夜明珠不相上下,許多收藏家為之跟風,因此無數疍民龍戶見有錢可賺,就都投身於捕殺鮫人制作魚目珠,一時間蔚藍的佛界聖海海域血流漂紅,令人不忍直視。使得許多佛界聖地都沾染上了血腥的氣息,每當半夜海中還常常傳來十分淒厲的哭泣聲音,最終實在是影響過於惡劣,才有佛門中人出來呼籲停止這鮫珠熱潮。大約也是盛極必衰,又或許上天有好生之德,之後魚目珠熱潮就退了下來。
其實魚目珠雖然有其獨特的韻味,但實際上藝術價值遠不如珍珠、夜明珠等物,大部分人追求了個新鮮感後,也就興趣不大了,正好海中可捕的鮫人也少了,所以許多臨時入行的疍民隨之放棄了這項營生。
而關於睛明靈氣的運用才是魚目珠最富有價值的地方所在,最初的火熱也正是因為許多修士發現了其對修煉神通有幫助,才一傳十十傳百,讓許多人都想購得幾顆拿來修煉的。但是後來人多了以後,許多不懂修煉的普通人也加入了進來,卻是無法體會它真正的價值。
不過最近這些年,過去那一批收藏家老的老,死的死,不少家道中落或者後代改行了了,那些魚目珠便重新從私人手中流出,而市場對此的需求又有復燃的現象,青龍所拿到的這串,正是其贈送者家中歷代所傳的寶物,只是他自己不怎麼懂得欣賞,也不會利用其中的睛明之氣,就拿來孝敬當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青龍老僧了,卻不知如今此人已經落到這般田地,連別人曾送給自己的禮物都要割愛出去巴結其他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