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中華帝國5
修真不想死,那就腐啊. 太極中轉站 帝珠 超級科學家 二鬼子漢奸李富貴 溺寵N加一,邪鳳逆天 星球販賣者 我和靈異的不解之緣 這崩壞的女主 雅賞天下
第21章 中華帝國5
第21章 中華帝國(5)
治皇帝大印的時候,也有許多曲折在內。明代朝廷共有璽印九顆,其文不同,用處也不同:“奉天之寶”為祀天之用,“制誥之寶”為一品至五品誥命之用,“皇帝之寶”為詔赦聖旨之用,“皇帝行寶”為立封及賜勞之用,“皇帝信寶”為詔親王大臣調兵之用,“天子之寶”為祭祀鬼神之用,“天子行寶”為封建外夷及賜勞之用,“天子信寶”為詔外夷調兵之用,“敕命之寶”六品至九品用之。以上九種璽印,皆以玉製,所以稱為玉璽。因為古代中外隔絕,天子一尊,四海外國皆其臣屬,所以中國皇帝的天子之寶,可以統御一切,根本用不著在大印上刻上國名。可是袁世凱的時代,中外溝通已盛,列國並立,中國反而積弱成俎上魚肉,皇帝再也沒有信心自稱“天子”了。所以,袁世凱的玉璽對內用“皇帝之寶”,對外則用“中華帝國之璽”,刻文還是用明朝洪武皇帝定下來的九折篆書,取乾元用九之意。從這些舉措來看,袁世凱並不是“關起門來做皇帝”,即使在他最昏庸的時候,他在政治上也還有視野開闊、觀念趨新的一面。
也許,顧維鈞這樣簡潔而近乎白描的評價,是袁世凱交出的歷史答卷上,較為合適的評語——袁世凱是軍人出身,曾任駐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務衙門總辦,僚屬中也有像唐紹儀先生那樣受過新式教育的祕書和顧問,但他完全屬於舊派。
和頑固的保守派相比,他似乎相當維新,甚至有些自由主義的思想,但對事物的看法則是舊派人物那一套。他以創練新軍和任直隸總督知名。他是個實幹家,卓越的行政官吏、領袖人物。
有人說,袁世凱少年時頗有“才氣”,中年有“英氣”,而晚年則“暮氣”
重重,至其稱帝時,則僅餘“尸居餘氣”。古今多少英雄,幾人脫此輪迴?
少年鮮衣怒馬,壯歲雄姿英發,而人生之悲涼,盡在英雄末路,美人遲暮。
5.功與過中國的現代化事業,百多年來磕磕絆絆,走到現在也還是步履蹣跚。
雖然走得艱辛,還是有人一直在走,路上行人稀少不足為慮,只要不斷有人驚醒,路上總有一天會人潮洶湧。對於後來者來說,這路是誰開闢的,是誰最先帶著國人走上這條路,也許並不重要了,可是當我們反思百年曆史的時候,就不得不去追索這些消逝在歷史風煙中的人物影像,否則,我們的歷史就是一片讓人心慌的空白。
這些先行者中,都有些什麼人物?現在大概沒有多少人會反對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封疆大吏列為中國現代化事業的先驅了吧。袁世凱呢?
袁世凱不也是晚清最著名的大僚麼?他算不算是個先驅人物?
袁世凱是一個“改革家”,這一個說法多少有點讓人感覺陌生。其實,只要列出他的政績,這個結論就無可爭辯。
袁世凱1895年開始在天津小站練兵,他是中國第一個引進現代西方軍制和操法的將領,是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先驅,他主持編寫的兵書,始終是中國現代軍事史中繞不過去的經典。
袁世凱在天津首創中國巡警制度。1902年5月,袁世凱在保定創設了警務總局,挑選了500名巡警,設了五個分局,分佈在城廂內外。同時,責令趙秉鈞在保定開辦巡警學堂,聘請洋人充當教習。保定巡警學堂也許是中國第一所警察專業學校。袁世凱在保定創辦警務總局時,天津還未交還中國。他之所以創辦警務,與籌備接收天津有很大關係。當時,八國聯軍照會清政府,規定天津周圍二十華里內不許駐紮中國軍隊。袁世凱憤於這一屈辱要求,將其辦公地轉往保定的直隸總督府,堅持聯軍退兵之前不入天津。但聯軍要求直隸總督保證地方治安,所以袁世凱化兵為警察,將北洋軍各鎮中即將退伍的3000兵士,訓練成為巡警,開進天津,這樣既繞開了聯軍的限制,又維護了中國的主權。
他在直隸總督任內,天津建起了第一家發電廠,第一家自來水公司,第一個電話交換局,第一個市政衛生和交通體系……他採用西法建造大量工業建築和公共建築,從此天津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會”。
他整頓直隸吏治,成效卓著,成為清末新政中最為人矚目的善政之一。
他規定,凡是分發到直隸任職的官員,都必須自備學費去日本留學考察三個月,否則不準到任。
1906年,正是他和張之洞聯名上奏,廢除了連綿上千年的科舉制度。
他和張謇等立憲派人物內外呼應,一力促成了1906年以後的“預備立憲”,是清末大員中呼籲憲政最熱衷,推動憲政最紮實的風雲人物。美國漢學家任達在《新政革命與日本》一書中開宗明義地說:“粉碎了經歷2100年中國帝制政府模式及其哲學基礎的,不是以孫中山及其同伴為中心的1911年政治革命,相反卻是1901年至1910年以晚清新政為中心的思想和體制的革命。”提起晚清新政,我們不應忘了袁世凱和他的同僚與對手,包括張之洞、張百熙、趙爾巽、端方、岑春煊、沈家本……1907年,全中國歷史上首次舉行的地方選舉,就是袁世凱主持推動的天津市政選舉。
最為影響深遠的是,在直隸總督任內,他興辦了大批新式學校,從大學到中學到小學,從綜合性學校到各種專門學校,短短几年時間裡,他興辦的新式學堂居全國首位。
中國人今天仍熱情傳誦詹天佑修京張鐵路的功績,可是再也沒有人談及,這條鐵路的決策、資金籌措,包括決定用中國人和中國資金修建等等,主要是袁世凱的功勞。1909年京張鐵路竣工通車時,袁世凱已經被逐出朝堂,詹天佑感念袁世凱對修造此鐵路的首倡之功,特趕在年關前將京張鐵路主要工程的照片一套,遣專人送至洹上村袁世凱處,以慰袁氏之懷,而此時袁氏卻只能報以萬端感慨。
進入民國,他積極整頓財政,統一幣值(發行“袁大頭”),頒佈法令促進經濟增長。向來人們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經濟飛速增長,是因為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放鬆了對中國的控制,沒有人會將這種經濟繁榮的功勞算在袁世凱頭上,但統計數字表明,在袁世凱當政期間,歐戰前中國民族工商業已以較高速度發展,大戰爆發只是加快了發展速度。
看看這些袁世凱當政時期頒佈的法令吧,也許我們對他的印象會有些改變:《政團不許干涉司法行政兩機關令》、《通飭禁種鴉片文》、《申禁強迫國民捐令》、《飭令各省整理財政文》、《嚴禁種植販賣吸食鴉片文》、《告誡政黨並禁軍人入黨令》……當然,袁世凱死後留下的最大遺產,除了被折騰得再無任何“共和”
氣息的“共和”之外,就是一大堆大大小小的北洋軍閥。所以章太炎不無感慨地說:“袁氏既沒,其佞臣猛將尚在,卒亂天下,今日無有言袁氏之功者矣。”
666768697066楊度,67梁士詒,68古德諾(中立者),69劉師培,70胡瑛。
劉成禺《世載堂雜憶》記載,楊度留學日本期間曾與孫中山相約:“吾主張君主立憲,吾事成,願先生助我;先生號召民族革命,先生成,度當盡棄其主張,以助先生。
努力國事,期在後日,無相妨也。”
袁世凱死後,楊度挽曰:“共和誤民國,民國誤共和;百世而後,再平是獄。君憲負明公,明公負君憲;九泉之下,三復斯言。”楊度、梁士詒是袁世凱帝制的主要吹鼓手,外人古德諾也以一篇《共和與君主論》,被牽扯進袁氏稱帝之中。
歷史如此戲劇,到底誰誤了誰,誰成就了誰,而今看來,卻似霧裡看花,終隔一層。
727371 1912年在南京總統府內的孫中山,72黃興,73宋教仁。
1912年的孫中山志得意滿,儘管民國肇建,問題成堆,但是總算邁出了關鍵一步,黃興、宋教仁也為新生民國奔走勞碌,看襁護褓,其盡心盡力不可謂不令人動容,但是這一干西裝革履的南方革命派與北方長袍馬褂的實力派卻勢同水火,誰將笑到最後,此時尚未可知。
7174 1914年7月8日,中華革命黨在東京召開成立大會。前排右起為:田桐、廖仲愷、居正、胡漢民、孫中山、陳其美、許崇智、鄭鶴年、鄧鏗,後排左五為戴季陶。1913年,宋教仁遇刺,孫中山發起“二次革命”,無奈事敗,逃亡日本,並在日本組建中華革命黨,試圖整頓黨務,以利武裝討袁。中華革命黨成為掣肘袁世凱的一支主要力量,合影中一干人等都成為了後來中國政壇中呼風喚雨的人物。
747575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誓詞,76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合影。 76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石大人衚衕的前清外務部公署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袁著軍服,佩長劍,面南正立,宣讀誓詞:“世凱深願竭其能力,發揚共和精神,……俾五大民族同臻樂利。”
次日,臨時約法公佈,南京參議院致電袁世凱,承認就職大總統,但強調:“本院代表國民,尤不得不拳拳敦勉者:臨時約法7章56條,倫比憲法,其守之維謹!勿逆輿情,勿鄰專斷,勿狎非德,勿登非才!”此一番苦心,而今看來,卻似笑談。
77袁世凱幕僚張一麐張一麐從小站練兵時期開始跟隨袁世凱,是幕中良才,辦理文牘工緻敏捷,袁前期的文字多出於其手,袁對張甚為倚重。袁做總統後,以張一麐為機要祕書,後任政事堂下設機要局局長。張一麐為人正直,慮事以民國大局為重,自視為“北洋派中的非北洋派”。籌安會成立之後,張一麐一再諫阻袁世凱稱帝,痛陳帝制之危害,並因此受到帝制派炸彈恐嚇,但終不改其志。袁世凱取消帝制後曾說:“仲仁(張一麐)在予幕數十年,未嘗有一字要求官階俸給,嚴範孫與我交數十年,亦未嘗言及官階升遷,二人皆苦口阻止帝制,有國士在前,而不能聽從其諫勸,吾甚恥之。”
78 1913年的祭天大典上,圖為袁世凱在一眾文武的簇擁下,登上祭壇獻祭。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12月23日冬至,來到天壇祭天,祭天按照傳統方式進行,袁世凱身著十二章袞服,拾級登臺,多年壯志似乎一朝得酬,然而,他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權力祭壇上的祭牲,案俎上的魚肉。
787979 1913年祭天照片,80袁世凱在眾人的簇擁中,81中華帝國文官官服。一直以來,圖79都被當做袁世凱登基的照片廣泛使用,但實際上這些人中,並沒有袁世凱。圖80中,袁世凱身穿的是十二章袞服,胸前、後背和兩袖各三個共計十二章紋。袞服飾以龍、日、月、星辰、山、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紋,與冕冠合稱“袞冕”,是古代最尊貴的禮服之一,用於皇帝祭祀天地、宗廟等重大活動。圖79中,並未發現有身著十二章袞服者,所有人均身著圖81所示普通文官官服,因此,圖79只是祭天中的一幕,卻並非其登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