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三十五章 易經

第三十五章 易經


帝少心尖寵:迫嫁小嫩妻 星煞之主 超級系統:末世升級忙 地仙配 總裁來襲,非你不娶 直男我愛上一混蛋 七夫人 軍戶小媳婦 掌家萌妃求下堂 青梅傻乎乎

第三十五章 易經

第三十五章易經

【想了很久~才碼出了這章~中秋快樂哈~親們】

不一會兒,一個八卦的形狀也便隨著王啟爪上的靈活被完美的勾勒了出來,赫然便是華夏子孫後世所熟知的八卦圖,不過王啟所畫的八卦圖卻是與平時時大家在商店或者是在家裡所看見的太極八卦圖有所不同,因為王啟只在地上畫了八卦,卻沒有添上太極,主要是為了還原八卦圖的初形,便於講解,而地上的八卦圖還有另一個古老的名字——伏羲八卦圖。

伏羲八卦圖最早始於中國上古時期,相傳是華夏先祖伏羲大帝在上古之時俯仰天地、感悟出天地自有運作的法則、窮究其理而創出的一部無字天書,雖然只有少少的八個卦象,然而卻已經蘊含了天地間的所有變化至理及規律。

而王啟之所以會對此有所瞭解,主要卻是與小時候在姥爺家裡待過的一段日子有關。

王啟的姥爺是一個鄉下的算命先生,平日,沒事就喜歡給人看看手相、對對八字什麼的,不過他騙錢~~哦不,營業的範圍極廣,不僅幫人算命看日子,而且還兼帶看風水、瞧墓地,雖說是個半吊子的水平,不過蹉跎了幾十年,多少在當地也積攢了些許名氣。連爺爺和父親都對他多為尊重。

而在子侄輩之中,姥爺最喜歡的就是王啟了,原因則是因為他一次王啟看過相,也不知道是怎麼看的,竟然看出了王啟有王者之相,將來必定大富大貴的命格,喜得父親當晚就給他宰了幾隻雞鴨,準備了瓶國酒茅臺,最為酬謝他給自己算命的謝禮。

對於他那個無良的姥爺,王啟一向是沒有什麼好感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雖說他姥爺專門給人算命,然而自己家裡卻是一貧如洗,連自己的命都算不好,可見這人的修為能高到哪裡去?不過這也是僅是王啟內心裡的想法,他的父親可不敢這樣想。

為了能讓王啟的王者命格能早日發光,父親硬是把王啟送到了鄉下的姥爺家,給他姥爺做了一年的學徒。

而那一年,則成為了王啟最枯燥的日子,最大的娛樂竟然就是看著一群老爺子在夕陽下練著那慢的想死的太極拳。王啟依稀還記得那個種著大榆樹和大槐樹的黃石庭院,也就是王啟他姥爺教導他學習易經的地方,按照他姥爺的說法,古代的聖賢們都是在這種露天席地的環境中進行教學的,這樣更能讓人時刻貼近於自然,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王啟看了看四周,黃石庭院的環境確實是挺美的,前提是如果沒有每天都有那麼一些吃飽沒事幹的老頭子道服在那庭院裡面瞎逛到處招搖撞騙、吃完晚飯的老爺子們邊抽著辛辣的旱菸邊聊罵罵咧咧、以及大槐樹下的瘋老頭子對著槐樹的樹幹猛拍,名曰苦練內力,那裡簡直就像是個三教九流的老爺子聚會。

在這種教學環境之下,即使那無良姥爺不斷的吹噓自己正在所學的《易經》是通天下、通宇宙的上古絕學,王啟也是不會相信的了。

所以一直以來王啟並不覺得自己學的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他也僅僅是把《易經》當作忽悠人的法學寶典,大體只是法L功好上那麼一點點,至少學了它的人,也只是坑蒙拐騙點而已罷了,並不會要人的性命。

就事實而言,王啟的想法還是很正確的,即使有姥爺的算命,父親也還是沒能富起來,而王啟就更不必說了,什麼王者之命,什麼大富大貴,人沒長成就給一巴掌給拍死了。

所以,前世的王啟也僅是粗略的瞭解了一下所謂的易經之學,並沒有做深入的探究,即使是穿越到了星月大陸這個修者橫行的異世大陸,王啟也是把那《易經》拋到腦後,生怕別人知道自己學了這腦殘的東西,若不是這次見到二女眼中的失望神色,自己略帶不忍,王啟也斷不會把這讓自己丟人的《易經》端到檯面上來。

不過出人意料的,無論是修煉成狂、天賦超絕的小黑,還是活了不知道多少歲月、見識廣博的小靈,幾乎都是在目不轉睛的盯著地上的八卦圖陷入苦思,怔怔出神,如石蠟般的一動不動,有如魔怔。

難道這真的是什麼伏羲大帝留下的什麼天書寶典不成!!!可是為什麼自己雖然學了整套的《易經》,卻為什麼一點感覺都沒有呢?更別說獲得什麼大神通了。

王啟卻是不知道,《易經》在中國被尊為“群經之首,諸子百家之源”,其中凝集了中國古聖先賢的古老智慧,事實上,它不僅是群經之首,更是群經之始,《漢書.藝文志》對《易經》的說法是‘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也就是說《易經》的完成,經歷了三位聖人,分別是伏羲、周文王和孔子;而曾經引洛陽紙貴的《呂氏春秋》也對其註解稱之‘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也就是說它大到沒有外面,而小到沒有裡面,中國歷史上,還沒有那部書籍能夠得此殊榮,也就只有萬經之始《易經》。

《易經》易學難懂,它雖然是解開所有宇宙奧祕的密碼,然而卻少有有人能夠其內容的萬分之一,要知道,《易經》是變化的,它所在的宗旨也是讓人循著變化去尋找規律,這是一條比天還大的難題,宇宙那麼大,它的每時、它的每刻,無不都在變化著,那人需要多遼闊的雙眼、多寬大的視覺、以及多麼睿智的靈魂才能把整個世界、整個宇宙裝在心裡。

或許也就中國的人類的始祖、上古的大神伏羲才能達到這一步吧,所以王啟學了,但是眼光卻太低、心界也太低,所以完全不能體會得到《易經》之中所蘊含的奧妙,這就好比愛因斯坦證明了質能等價理論E=mc^2,全世界的物理學學生都在學習他的這條公式,可是能造出*,並能利用核能的又佔幾人,這終究並不能怪我們自己,也只能說明的我們的眼界太低、心界太低。

看到二女認真的神情,王啟也禁不住的認真了起來,不再把這當作一種敷衍,約摸過了半個時辰,王啟又重新站了起來,在二女的關注之下在自己地面上畫的空心的八卦圖中間加上了太極,並且開始為二女細細的講解起地上的八卦來。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八卦卦象分別對應了乾、坎、離、震、巽、艮、兌。也就是星月大陸上的八種自然現象:天、地、水、火、雷、風、山、澤……”

王啟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老師,當然了,很好的學生也算不上,不過在他小時候,他還是有好好的上過課的,不過老師卻是他那無良的姥爺,雖說學習易經的環境相當了惡劣,不過畢竟他姥爺幾十年的矇騙生涯可不是蓋的,對付王啟這個毛都還沒長齊的小毛孩自然是不在話下。

生動的故事加上精彩的描述,使得這些原本很是枯燥的課程也變得有趣了起來,儘管王啟並想不承認這一點,不過這麼多年來,還沒有把那曾經的易經之理給完全忘卻,卻也正說明了這一點。

所以王啟只需按照記憶中姥爺對自己的教導再複述一遍就可以了。若是讓他那個無良姥爺見到有兩個那麼極品的美女,在認真的聆聽他所傳授的知識,恐怕他那無良的姥爺做夢都會偷著樂吧,可惜這種場景他大概是見不到了。除非他也能像王啟一般一巴掌讓人給拍死,剛好也穿越來到星月大陸來。

不過如果說按照無良姥爺所說的因果報應,連王啟這個在前世不犯科、不打渾的老好人都給轉世變成了蝙蝠,像自己無良姥爺這種坑蒙拐騙多年的老騙子恐怕至少也得變成蒼蠅吧,王啟頗有些壞壞的想到。

“曾經有一位聖人,他的家裡來了一位客人,當時,他的弟子正在門外掃地,見到來客問他:“你是誰啊?”

他很自豪的說:“我是聖人的弟子!”

客人聞言喜道:“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

學生很高興的的說:“可以啊。”

於是客人就問道:“一年到底有多少季啊?”

學生心想,這算哪門子的問題?當下便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遙遙頭:“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錯了,四季!”“三季!”二人爭執不下,便要聖人給做評定。

聖人知道了二人的爭執之後,並不發一言,只是對著客人的頭上施加了一道仙氣,之後道:“你下一年再來吧。”

當客人走之後,學生很奇怪的對聖人問道:“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客人,而讓他明年再來呢?”

聖人聽了學生的話,微微一笑道:“你沒有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的嗎?他是蚱蜢,蚱蜢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從來沒有見過冬天,我給他身體渡進一絲仙靈之氣,這樣明年冬天他就可以知道正確答案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有時候看到的客觀並不是真正的客觀,所以我們掌握了這些解析天地的密碼,才能使自己超脫於這片的天地,這樣即使我們身處於虛妄的世界,也不用怕迷茫迷惑了眼睛,就像是故事中的蚱蜢客人一般。

王啟這段講得相當的鬱悶,原因當然不是小黑和小靈對《易經》不感興趣了,而是自從王啟給小黑和小靈詳細的解析了何為陰陽、何為四象、何為八卦,並且把“—”為陽,“‐‐”為陰的概念,灌輸給了她們之後,她們就好像是陷入了深思考一般,對於王啟接下來講的故事完全沒了興趣,要知道,王啟的內心對於這些故事的看中可比之所謂的《易經》內容重多了。

然而這兩個女人卻完全是反過來了,這簡直是太傷王啟的心了,在王啟看來,這不就是幾個程式碼一般的東西嗎?高中也學過一些排列組合什麼的,把這些程式碼隨意排列組合一番,便成了解析天地的密碼了?這簡直是太好笑了。

王啟不知道,其實他才三人中最為可笑的人,就像是故事之中的蚱蜢客人一般,王啟還被困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裡,無法超脫。

要知道,每一個修行的人,隨著修為的提升,都會漸漸的觸碰到‘道’的存在,老子就曾經說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見道就是太極,而太極就是陰陽的合一,陰陽的融合貫穿了‘道’的全部,所以說,無論是上古妖族,還是人族,疑或是其他的百族,當他們修為達到大乘之境,他們就會感受到道的存在,所以說,在星月大陸,太極已經算不得是什麼祕密了。

而伏羲大帝透過觀察大自然,觀察人類自身,創造出了代表陰陽的符號,又根據陰陽合一,陰陽相對,陰陽互動的變化,創造出了八卦。所以說這正是再進一步的解釋太極陰陽的變動的一筆,是道的進一步解析。

所以說《易經》裡邊包含的東西,正是超越了大乘之境所擁有的東西,而這種可以超脫天地的奧義法則,無論是哪個階層的修者,都無法保持平靜,若是讓星月大陸的大乘之境的大能者知道王啟竟然擁有這等奧義,即使在再平淡如水的人,恐怕也會不惜代價的把他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所以後世人曾經給了伏羲大帝解析陰陽,演造八卦的那一畫,很貼切的的用了四個字來形容:“一畫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