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一九七、整軍備武

一九七、整軍備武


華麗變身:假面灰姑娘 妃君莫屬:冷麵王爺薄情妻 我並不想做皇帝 穿越之黯顏瀟色 血染恩仇錄 修二代的美好生活 三國之統帥天下 重生之長風破浪 輕舟萬重 我們的旗幟

一九七、整軍備武

五月之後的天氣,是一天比一天炎熱。新開闢出來的農田裡,小麥已經熟了,散發出一陣陣的清香。而剛剛開始抽穗的水稻,高粱,則還是一片蔥綠,生意盎然。

在十四個村莊裡,每一個村莊都有一隊部卒在進行著艱苦的訓練。新成立的東聖大軍,為了把自己打造成一支精銳之師,正在認真地打磨著。山地戰、行進間戰鬥,攻城戰,只要斬劫、奇醫和六大軍衛長能夠想到的戰鬥模式,他們都在組織進行。而徐庶留下來,由靈千燁組織人力幾番搶救的那幾本中原傳來的書籍:《戰國策》、《孫子兵法》、《太史公記》、《淮南子》,就成了他們用來操練軍隊的最好教材。

除了練兵,斬劫還在熟讀兵書,和熟記張良先師傳給他的玉曈,把那裡面有關修真的知識,牢牢地記在自己的心中。同時,他又製作了幾十片玉曈,把那些兵書戰策也記在玉曈裡,連同修真方法,一齊交給各個兄弟。

眾兄弟除了每天堅持一起練兵外,則在為各自的法寶與戰甲而操勞。他們知道,可以預見的是以後的抗魔大戰,除了本身實力與軍事力量外,法寶也一定會成為一個決定戰鬥勝負的重要條件:看到斬劫的如此強大的法寶後,魔族沒有可能不瘋狂地煉製魔寶。所以,他們也必須加快煉製法寶的步伐,煉製出大量的,威力巨大的法寶來。反正斬劫帶回來的晶石等材料有的是,他們所要做的,就只是開爐煉製。在他們中間,靈芫與羽子空所煉製的法寶與戰甲是最為出眾的,而他們也就成了眾兄弟心中僅次於斬劫的煉器大師。

而在後方,以奇醫與蘭婉為首的都督府也沒有閒著。他們為所有的軍隊成員打造了盔甲(當然是沒有加註陣法的普通盔甲,他們還沒有富裕到每個人都能夠穿上修真戰甲的程度)、製造了冬夏服裝、旗幟,按照編制配備了弓箭、刀槍等兵器,甚至還多方調節,為大軍配備了上千匹戰馬。除此之外,他們還準備了大量的藥材。

民府尚書奇昊,和他的顧問靈千燁,則正在為收集糧食、繁衍人口這兩個問題而操勞。春荒時節,青黃不接,是最容易鬧饑荒的時候。小麥還沒有完全成熟,村民手中的存糧也不多,可是大軍每天都要足夠的糧食,許多村民已經是三天兩頭揭不開鍋,可是還得按時供應軍隊。現在的情況是兵多民少,平均五個人要養一個兵,所以糧食供應十分吃力。

不過好在村民們都十分明理,知道只有把軍隊保證好了,才有自己的好日子過。所以他們寧願自己一家人上山去找野菜、打野獸、刮樹皮,也要把糧食節省下來交給村長,送到軍隊。而軍隊也在沒有訓練的時候出發找糧食,看到什麼找什麼,因此經過他們的一致努力,總算沒有任何一個人被餓壞。而等時間一進六月,小麥已經開始收割的時候,春荒就結束了。

有了充足的糧食及其他後勤供應,軍隊的訓練強度更為增加,土氣也更為高昂。

經過三個月的整練,這支東聖大軍已經被練成了一支不折不扣的精銳之師。這一天,為了誓師出征,前去完成掃平魔域的任務,在立志村後面的廣場上,又舉行了一次隆重的閱兵式。

這一天是八月十二,還有六天就是斬劫的二十二歲生日,也是奇醫為他和靈茜擇定的成親吉日。這一天,又是一個天高氣爽的好天氣,田野裡的稻子正熟,農民們卻都還沒有去收割。而是都匯聚到了這個廣場上,來觀看這次閱兵式。

廣場正中,三個月前搭起的臺子還沒有拆。臺子中央放著一把交椅,那是“帥位”。帥位後面,則插著一面旗幟,上面大書著“東聖大軍”四個大字。旗幟下方,四個身強力壯的大漢,團團守護著這面認軍大旗。

一大清早,東聖大軍就已經匯聚到廣場上,按照各自的方位站好了位置。所有的旗手們都緊握著自己手中的旗幟,指引著屬下的軍兵們行動的方向。

斬劫騎著他的那匹大白馬“疾如流星”,站到帥臺的前面。他身邊,是總監軍奇醫道長,騎著一匹青馬。徐輕蟬也一身披掛,頭戴著小鳳冠,掛十六條纓絡,身穿著百花團錦紅紗袍,拴一條碧絲絛,腳上一是雙尖頭小鳳靴,手中拿著百花扇。

她的心情,大概已經好了一些,沒有再像原來那麼疲憊了。她的百花扇在四年前思霞城淪陷的時候被毀掉了,後來又由眾兄弟為她找來材料,重新煉製成功。這把扇子裡有十二個防禦陣法,比原來那把要好了許多了。

在他們三人的身後,是一隊親隨戰士。按照東聖大軍的軍制,每個高階將領身邊都有一定數量的親兵,由這名將領自行訓練管理。總軍衛斬劫和總監衛奇醫身邊各有八名親兵;總管蘭婉和六軍衛長身邊各有六名,副軍衛長、羽英身邊則是兩名,親兵總數為九十人。他們都穿著光亮的盔甲,抗著長槍大戟,與其說是戰鬥部隊,還不如說成是一支禮儀隊。

這支由親兵組成的儀仗隊中間,有兩面七尺長,三尺寬的旗幟在招展著。左面一面,上書“總軍衛”三個大字,右面一面,則書著“司徒”兩個大字。這就是斬劫的認軍旗,也就是整個大軍的標向竿。兩面大旗下面,各有四名大漢守護著。

在他們三人的身前,就是整支東聖大軍。

在他們正前方,一片黃旗,共有二十面長腳戰旗,每一面指引著一他小隊,五十名士卒。隊伍前頭,是五面三角戰旗,上面都繡著中央土星圖案,這是每個大隊的認軍旗。而在這一大群旗幟的中間,飄揚著一面長方形的大旗,上書“東聖大軍中軍軍衛長司徒”十一個大字,和一個五星連珠的圖案。這便是中軍大旗了。

中軍軍衛長由斬劫兼任,具體的軍務則由副軍衛長靈虎代理。靈虎今天也是披掛一新。他是靈千焰的弟子,今年不過三十二歲,卻已經是諸多軍衛長副軍衛長中年紀較大的一個了。他頭戴著七星盤珠黃金戰盔,身穿黃金打造盤條金絲甲,內襯素白團花戰衣,披著明黃繡邊戰袍,腰束紫金盤玉帶,腳踏雲根抹底牛皮戰靴,手中持著一根黃金打造龍頭法杖,內藏十五個雷系攻擊大陣,十分厲害。

他的腰間帶著一付紫金弓,插著十支穿雲狼牙箭。這是他的又一樣寶貝,每一支箭身裡都有著十六個攻擊陣法,可以洞穿一座小山!

他身後的一千名軍兵,都穿著黃色戰甲,手持兵器,靜靜地肅立著。

這隊黃旗軍的南部,是一隊紅旗軍,仍然是二十面長腳旗,五面三角旗,正中一面烈火旗,上繡朱雀,下繡一排大字:東聖大軍前軍軍衛長羽。

大旗下面,立馬兩員戰將。左首一位,一身火紅的神龍戰甲,大紅中衣襯在身上,跨下赤兔馬,手持騰龍劍,背上揹著一把長達九尺的大弓,和二十支金精作胎的射天箭。腰間,還帶著一根捆龍繩。他便是前軍軍衛長羽子空。在他的身邊,也騎著赤兔馬的奇飛,頭戴著沖天柱白羅打釘抹額赤金冠,身披赤金魚鱗團頭甲,腥腥紅繡羅戰袍,腰繫七寶赤玉帶,腳蹬雙繡朱雀雲根抹底紅皮靴,左手持著一柄長刀,刀身長七尺二寸,寒光閃閃,一望而知不是凡兵器。他懷中還藏著幾件法寶,都是斬劫煉製來分給他們的。因此他對斬劫十分感激,忠心不二。

他們兩人身後,是一千名紅衣戰士,各自緊捏著兵器,威武雄壯。

黃旗軍的東面,是一隊綠旗軍,正中一面青龍旗,上書著一排大字:東聖大軍左軍軍衛長靈馳。

大旗下面,靈馳長鬚飄飄,騎在一匹青馬上。他年事已高,功力也不算很好,擔任這個職務只不過是掛個名,穿著一身普通的紫金柳葉甲,提著法杖。他身邊另外一名將軍,才是負責整個左軍軍務的大將,那便是副軍衛長奇清。

奇清今天衣著十分光鮮:頭戴雙鳳翅碧油帥子盔,頂端一團紅纓,額前一塊碧玉;披著百花簇錦綠紗戰袍,身掛紫金鉤嵌柳葉甲,胸前獅子頭吞口;腰間是一根七寶鉤連碧玉帶,鑲著五顆明珠,每一顆都是一樣威力極大的法寶。腳蹬鯊魚皮挑繡青龍戰靴,跨下一匹青驃馬,四蹄雪白。他手持兩支書地神筆,墨黑色的筆尖上鑲著一粒寶石英,善於剋制魔毒。

在他的身後,一千名綠衣紫甲的兵士,凝神而立。

黃旗軍的西面,是一隊白旗軍,正中一面白虎旗,旗上一排大字:東聖大軍右軍衛長奇。

旗幟下,是一位白衣白馬的少年英俊的將軍:頭戴白金打造兜鍪鳳翅盔,身披花銀雙鉤梅花甲,腰間寒光八寶白玉帶,身披雪練飛素袍,騎一匹照夜玉狻猊馬,手中拿著一本金光閃閃的天書冊。這本書經過重煉,已經加註了三十二個攻擊神陣,裡面還藏著五六件攻擊法寶,威力不同凡響,這便是後世流傳的“金冊”了。

在他身邊,是另一名青年將軍,他便是羽族的大將羽大道,也是白衣白甲,騎著白馬,手持一柄長柄戰刀,帶著弓箭,腰間繫著法寶。

黃旗軍的北面,是一隊黑旗軍,正中一面玄武旗,旗上一排大字:東聖大軍後軍軍衛長靈。

旗幟下,是當今東聖大陸上人類中的第二高手——堅毅勇武的王子靈芫!他頭戴著烏金如意凋龍冠,身披結連環獸面鎖子烏金甲,盔甲都是以九種金屬的精英合體作胎,內藏著三十八個防禦大陣,罩著七星打釘皁羅袍,腰繫碧玉嵌金七寶帶,雙手提著梨花金槍,懷中藏著五件稀世法寶,騎著一匹神駿異常的烏錐馬,端立在戰旗下面。他的身邊,是副軍衛長羽子烈,一身烏黑髮亮的神龍戰甲,罩著一件黑錦戰袍,手中端著大斧,十分威武。

而在黃旗軍的右上角,則另有一隊花旗軍,都打著紫色戰旗,穿著紫衣紫甲冑,這便是親軍了。在親軍隊中,也有一面大旗,上繡太陽圖案,一排大字寫的是:東聖大軍親軍軍衛長張。

張鐵也沒有多少武功,讓他來擔任這個職務也只是一個掛名而已,所以他也只不過是隨便穿了一件黃色戰袍,騎著一匹五花馬,手持長槍。

在他身邊,是真正主事的副軍衛長靈茜。她仍然穿著涵輕碧羅衣,騎著一匹白馬,手中拿著綠玉法杖,臉色沉靜,倒也還有幾分將軍的樣子。

辰時正,斬劫下了馬,在奇醫與輕蟬的陪同下,登上了帥臺,再一次掃視著這一隊足可以百戰不餒的軍隊,心中湧起了一股自豪感。有了這隊大軍,他相信自己足可以掃平魔族,為人類打出一片快樂的家園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斬劫正在立志村後面的廣場上舉行盛大閱兵式的那一天早上,風臨正從建設在魔尊宮殿內的密室裡,走了出來。

他閉關已經達到三個月。而且不但是他,魔都裡的所有魔頭,這三個月內都基本上在閉關。天魔、地魔、心魔等已經突破了靈相結體階段,修成人類的魔頭,便按照風臨交給他們的玉曈上的記敘,進行著緊張的煉製法寶的工作。而那十五群魔等還沒有突破靈相結體階段,還無法離開魔氣的供應的魔頭們,便都在各自找到的暗室裡,拼命修煉,在靈藥、晶石等等的輔助下,提升各自的修為,爭取早一天突破靈相結體階段,修煉成為真正的人,從而不再為魔族的力量源泉被毀而擔心。

這樣,經過三個來月的靜心修煉,魔頭們的功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而功力高強的魔頭,則有了許多法寶,足可以與斬劫那幾樣至寶一戰了。

而在此同時,人魔大軍也在拼命的擴充之中,魔都中不斷有年輕力壯的男女失蹤,然後就看到人魔軍團裡多了一個新兵。而白骨軍團,由於昇天孔被毀,數量與質量都在不斷的減弱之中,魔界也越來越不信任他們了。

這幾項措施,都是風臨提出來,而由魔頭們分別進行的。原本對風臨有著諸多不滿的一些魔頭,在這個問題上倒是都聽眾風臨的命令,沒有絲毫違抗。

魔族本來就是實力至上的社會,對於能夠增強自己力量的事情,自然沒有人會有什麼意見。何況,心魔也親眼看到了斬劫那幾樣法寶的威力,他也知道沒有法寶的日子會很難過。而天魔是魔頭中間少數幾個對於東聖大陸未來有著一定認識與感覺的魔頭,更是知道法寶對於自己的好處,不但是為了現在,更是為了將來能夠在開天劃界後,在虛無虛空兩境的魔界裡能夠有一席之地的打算。

所以,這三個月之中,人魔大軍在不停地嚴格訓練,而魔頭們則在不停地忙著閉關,修煉、採集、煉寶,成了他們這三個月內的所有生活內容。

終於,當斬劫舉行盛大閱兵式的那一天,魔都裡的魔頭們,也順利出關了。

一出關,風臨就指揮眾魔頭,召集起已經在三個月內瘋狂擴張到八千多人的人魔軍團,加上還剩下兩萬名的白骨軍團,也組織了一次閱兵式,作為對魔族所有武裝力量的一次大檢閱,更是對立即就要開始的人魔大戰作一次誓師。

魔界軍力,仍然由人魔、白骨兩大軍團組成。按照風臨的設想,並加進了天魔與心魔的意見,整個魔族軍制是這樣的。

總領大軍的,自然只能是魔尊風臨。天魔和地魔作為他的助手,協助管領大軍。心魔作為軍師,參議軍機。而在整個部隊之中,一共也分為六個軍團,分別由六大元帥統領,每個元帥下委派兩個群魔,作為他們的助手。每個軍團裡,包括一千名人魔,三千名白骨。

這六個軍團之中,以俠魔為首的魔衛團,擔任拱衛魔都,管轄治下各村的任務。同時他們還有個任務是密切注意萬妖洞的動靜。對這麼一支就在魔都以東三百里的地方安營紮寨,敵友不明的力量,風臨並不放心。

除了魔衛團外,另外五個軍團:魔武、魔龍、魔勝、魔興、魔靈這五個團,就擔負著跟隨魔尊,親臨戰地作戰的任務。

在軍團之下,每個軍團分為八個隊,每隊設都尉一名。這些都尉都是由人魔擔任的。在每個隊中,有一百二十五名人魔,他們擔任著各級各類職務,而最基層的就是那三百七十五名白骨兵。每一個隊分為五個旗,一旗有一百人,設旗主、副旗統領。從人數上講,這支魔族大軍要比東聖大軍要多,總人數甚至要多出五倍之多。但是他們訓練不嚴,白骨兵又不善於隨機應變,人魔的智商也比不上人類,所以他們勇悍有餘,而智謀不足,戰鬥力並不算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