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九十四章 描寫要素

第九十四章 描寫要素


爆萌痞妃:殿下很誘人 真王 神鷹天翎 妃來禍福 總裁霸愛 農女狂妃 廢后 重生之大明國公 隱婚緋聞:首長的小妻子 國家衛士

第九十四章 描寫要素

小說描寫四忌

小說描寫四忌

請記住愛勒莫。雷納德的金玉良言:“我總是力圖去掉那些讀者會跳過去的內容。”

——巴納比。康拉德

“你為什麼不扔掉它們呢?”一位著名作家對我說道,“撕了它們吧,把它們去掉吧廣他這是在評價我花了整整一年創作的某本小說的前72頁,我興致盎然地寫下又反覆修改的72頁。我目瞪口呆。我究竟哪兒錯了?

那年我24歲,在加利福利亞的聖。芭芭拉探望父母,我從報紙上得知辛克萊爾。劉易斯當時也正在同一座城市。我一直想拜見這位美國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巴位元》、《大街》。《阿羅史密斯》、《埃爾默。加特利》等一系列作品的作者。於是我鼓足勇氣寫了一張便箋給他,告訴他我想成為一名作家並想和他相識。令我吃驚的是,第二天他就邀請我去共進午茶。

在會面快結束的時候,他要求看看我的小說。我回家取來了滿載著希望的小說的前75頁,我對這個開頭非常自豪,它是對小說主人公即將涉足亞速爾群島的精彩描寫。因此,當第二天大文豪讓我去掉這前72頁時,我無疑是受到了一次巨大的打擊。

“但……但……”,我辯解著,“我必須作好背景和氛圍的渲染,不是嗎?”

“拿72頁來渲染?”他反駁道,“如果我想了解亞速爾群島,我會去查閱《各國地理》,而不是一本小說。”

然後,他補充了這點對任何作者都不無神益的建議:“人們是為了感情,而不是為了知識。如果他們在受到感情感染的同時獲得了一些知識,那是好事,但感情永遠是第一位的。純粹的描寫不能使一部小說變得偉大。當你作品中的船隻在風景如畫的島上靠岸時,你的敘述就突然中止了,但後三頁中倒不乏一些精彩的東西,衝突、情感、人物,讓我讀到了更多。”

結果是,因為他喜歡下面的章節,僱我作了他的寫作祕書。我和他一同前往馬薩諸塞的威廉姆斯鎮,在那裡度過了令人難忘而又獲益匪淺的6個月的時光。

在那兒,我學到了描寫四忌的第一忌諱:無論文筆多麼優美,都不要讓描寫使你的敘述陷入中止。

小說的作者必須牢記這點:不要過分描述任何事情,無論它是特頓山脈,是夕陽,還是懷基基海灘上的斑馬。否則,你敘述的力度就要受到影響,你也將使讀者的注意力出現危險的空白。

請記住愛勒莫。雷納德的金玉良言:“我總是力圖去掉那些讀者會跳過去的內容。”

讀者的確願意跳過那些無效內容。

何謂無效內容?

“任何偏離故事主線的內容都可稱之為無效內容。”

與你的敘述無關的任何說明、解釋和描寫都是無效的。它們猶如截流的堤壩一樣阻擋著故事情節的發展。

這並不意味著你在講述一個醫生、一個律師或一個捕鯨者的故事時,不能透露有關這項職業的種種常識。但你應該巧妙而不露聲色地做到這點,應該將這些常識與主人公的行動、衝突和敘述的主幹很好地交織在一起。透過知識的滲透,我們能不費吹灰之力地從司考特。杜羅那裡學到法律,從湯姆。克蘭西那裡瞭解潛水艇,從麥克爾。克里奇頓那裡知道日本。

應該讓你的描寫生動豐富而又服務於主人公的各種行動。你可以描寫紫色山巒後漸沉的夕陽,河邊飲水的老牛,但為什麼不是透過小說主人公的眼睛來描寫這一切呢?他或她觀看著這番景色,由此聯想到一個寧靜的過去,目前處境的感受,或由此讓我們領悟到他(她)的性格,以及一切能推動敘述向前發展的情節。

這就引發了第二大忌諱: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來描寫並非重要的環境。

我曾收到過一部短篇小說的底稿,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或許能說明問題。

科莉從列車的車窗向外看,這列車正載著她經過鄉村駛向舊金山,她將在那兒舉行婚禮。列車在愛瓦的比格利弗鎮(標牌上寫著:人口251)停下,她看見了一排排毫無生氣的房屋,全都千篇一律,就連房前熟睡的大黃狗都如出一轍。

早先,比格利弗曾是一個繁榮的礦業小鎮,但現在它已沒落,不再有往日的生機。她看見一個拄著柺杖的男人在站臺上賣報。該鎮由馬修。克魯姆(1850-1899)於1892年建立,它最能引以為榮的一件事就是1912年特迪。羅斯福在這兒呆了整整一天,“棒極了”,他說道。列車呼嘯了兩聲,科莉便告別了比格利弗小鎮,以後再也沒見過它。

在一部長篇小說裡這樣的文字都是在浪費篇幅,更不要說短篇小說了。讓這段描寫小鎮的文字能保留下來的惟一理由,只能是科莉或多或少地將它與自己的過去或將來聯絡在一起。試對比:

儘管科莉從未見過,但她仍然十分了解這個小鎮,它和所有的小鎮一樣,科莉憎惡它們。她來自一個和比格利弗極為相似的小鎮,只不過叫別的名字,地處西弗吉利亞罷了。現在,謝天謝地,她將去一個城市,一個繁華的大都市,在那兒,她的美貌和音樂天賦都將得到賞識。她迫不及待地等著列車駛離這座醜陋的小鎮。

或相反的反應:

科莉立即愛上了這個小鎮,它綠樹成行的土路、刷得粉白的小教堂和熟睡的大狗捍衛著一派寧靜的氛圍。也許在結婚後,她能說服愛德離開擁擠的舊金山,而到一個酷似比格利弗的小鎮定居,她婚後打算要三個孩子,這種小鎮將是撫養子女的好去處。

以上兩個例子,對小鎮的描寫都具備充足的理由,從中我們能瞭解到一些有關主人公的情況,包括她的希望、她的夢想以及她的性格。因此,對實物合理有效的描寫應是人物對周圍環境的反應。你可以對環境賦予任何情感,如例一中是“恨”,例二中則是“愛”。

小說家大衛。羅吉曾宣稱:“一部好的小說中的描寫絕不僅僅是描寫。大多數背景描寫的危險在於一連串的漂亮的陳述句和敘述的中斷將讀者推向昏昏欲睡的境地。”

請牢記羅吉的格言,將它打在紙條上貼到計算機或打字機前:“一部好的小說中的描寫絕不僅僅是描寫。”

描寫的第三點忌諱是:不要在一個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讀者的注意力。

這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這裡有個突出的例子,摘自一位中學生的習作。

他緩緩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走到門口,他猶豫了。他用滿是皺紋的溼手握住了金屬門把,感覺涼冰冰的。他將它慢慢地擰向左邊,叭地一下推開了棕色的櫟木門。然後,他一步一挪地走進了正午的驕陽下,腳下的舊鞋吱吱作響,他拾級而下,發動了他那輛1959年產的福特牌小貨車,開進城裡,殺死了他的兄弟。

顯然,文章把重點放在了並不重要的行為上。

這點告誡還可以擴大為,不要將故事重點放在無足輕重。只在故事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人物上。例如,“一位有著猙獰面孔、和寡居的母親一起從南斯拉夫來的傳者”,或“那位有著薩克斯管色的頭髮、嚼著口香糖的女招待,正在為成為一名法庭速記員而學習”,都有可能將我們的注意力從餐桌上那對戀人——我們的主人公身上轉移開來。

描寫的第四點忌諱是:不要概括,要具體。

“天空是藍色的,鳥兒飛來飛去,遠方的山模糊不清,綠色的田野散發著好聞的香味。”

我們會立即知道我們面對的是一位業餘作家,或說得好聽一點,一位懶惰的作家。為什麼呢?因為這段描寫是以概括的方式,描繪了一幅既模糊而又毫無重點的場景。我們完全可以對這一景色作出另一番描寫:

天空是孩子們畫中的那種天空,徹頭徹尾的深藍色。綿延的山脈看上去就像恐龍的脊背,人字形的大雁在頭頂盤旋。青翠欲滴的田野散發著陣陣新別的牧草的清香。

如果你必須描寫靜態的景物或天氣,請發揮點創造性,就像維吉尼亞。沃爾夫在《浪花》中對酷熱的描寫那樣:

太陽的烈焰擊打著南部群山的層巒疊嶂,一直射入深不見底的河床,高高的吊橋下的河水頓時收縮;烈焰擊打著果園的牆壁,每一塊磚石都幾乎達到了熔點,紫紅紫紅的,熾熱得彷彿一觸即化,一碰就會變成一堆滾燙的碎末。

關於寫作忌諱概括化,沒有人比俄國偉大作家契河夫說得更好。他在一封信中,告誡一位作家朋友避免概括化和平常化:“我認為,對於自然的真正描寫應該相當簡略並與主題存在相關性。應該避免落人俗套的描寫,比如,‘落日沐浴在黑色海洋的浪花之中,絛紫色的金光一瀉而下’等等。在描寫自然時,要抓住細節,而且要達到這樣一種程度,即使閉上雙眼,也仍能看到你所描寫的場景。

如果你這樣寫道,‘在水壩上,一隻破玻璃瓶的瓶頸折射出一星亮閃閃的星光,塑像倒映出圓形的黑影,一隻狼慢慢地出現在視野之中並開始奔跑’,你也就將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的效果描寫到了極致。“

顯而易見,這裡要說明的問題就是,“在細節描寫中要具體”。

最近,我讀到一本小說,作者是這樣開頭的:“女主人公在公共汽車上專心致志地讀著書。”

什麼書讀得這樣專心致志?作者沒有交待。

多好的一個機會錯過了!如果她讀的是《安娜。卡列尼娜》、《花花公子》、《帶著癌症生存》、《足不出戶學法律》、《領域與意識流》、《怎樣寫浪漫小說》或《格雷解剖學》,我們就可以對她的性格有所瞭解,因為以上的每一本書都反映了一個截然不同的人物。

如果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小姐在讀一本關於癌症的書,我們會深感興趣2一個小女孩在讀《領域與意識流》,我們也同樣會感興趣;而一位老婦在讀《花花公子》,我們則會好奇心大發。毫無疑問,這都會比“她專心致志地讀著書”,使我們對女主角瞭解得更多。

因此,當你坐下來寫作的時候,請記住,不是“一杯飲料”而是“一杯馬丁尼”;不是“一隻狗”而是“一隻長卷毛狗”;不是“一束花”而是“一束玫瑰”;不是“一個滑雪者”而是“一位含苞欲放的年輕少女”;不是“一頂帽子”而是“一隻高頂回角帽”;不是“一隻貓”而是“一隻阿比西尼亞貓”2不是“一支槍”而是“一支0。44口徑的新式自動手槍”,不是“一幅畫”而是一幅“馬奈的‘奧林匹亞”’。

將描寫四忌與契河夫的金玉良言合二為一,我們就得到了一條所有好的作者在描寫時都應該遵循的一條規則:要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