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五十一章 十惡之罪

第五十一章 十惡之罪


愛不逢時,老公晚上好 還珠同人之路人的路人 妻心不二:穆少暖點愛 惹愛成癮:總裁的心尖寵 溺愛豪門新娘 絕寵六宮:妖后很痞很傾城 獨步八荒 位面之大俠養成系統 神盾局遇上安布雷拉 重生之活著好種田

第五十一章 十惡之罪

“十惡”,最初佛教中的一個用語,指十種當招致地獄、餓鬼和畜生這“三惡道”苦報的惡業,故又稱“十惡業道”。“十惡”作為古代刑法中的罪名,最早出現在《齊律》(由北齊尚書令、趙郡王等撰寫)中,當時稱為“重罪十條”。《齊律》曰:“列重罪十條: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惡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義,十曰內亂。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八議制度也是《齊律》首創的被後世廣泛借鑑的律令之一,是專門為封建特權人物犯罪減免處罰的法律規定。《齊律》明文規定:犯重罪十條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

“重罪十條”把以上十條罪行稱為“十惡”,並且規定絕不赦免,到了隋唐,經過隋代《開皇律》與唐代《唐律疏議》對之的進一步的修訂,就正式形成了“十惡不赦”的罪名說法。它的主要內容有:

1、謀反。指企圖推翻朝政。這歷來都被視為十惡之首。

2、謀大逆。指毀壞皇室的宗廟、陵墓和宮殿。

3、謀叛。指背叛朝廷。

4、惡逆。指毆打和謀殺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長。

5、不道。指殺一家非死罪3人及肢解人。

6、大不敬。指冒犯帝室尊嚴。通常為偷盜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偽造御用藥品以及誤犯食禁。

7、不孝。指不孝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間結婚、作樂等。

8、不睦。即謀殺某些親屬,或女子毆打、控告丈夫等。

9、不義。指官吏之間互相殺害,士卒殺長官,學生殺老師,女子聞丈夫死而不舉哀或立即改嫁等。

10、內亂。親屬之間通姦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