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逍遙洞(14)
叛逆的征途 只要你愛我 噓,讓我獨享你的寵 重生之首富情人 驕妻惹火:老公別亂來 快穿系統:國民男神撩回家 逆天奇功 星海迷蹤 鬼伏 誰動了本王的爹爹
第七十章 逍遙洞(14)
呂友來魂不守舍,向著“鬼魅”,點了一下頭之後,連忙,又晃起腦袋。
“鬼魅”又仰面笑了一陣,再低下頭時,又對呂友來說:“今日,多虧你相助,老夫才終於大功告成。”
呂友來聽不懂“鬼魅”的意思,把頭搖得更加厲害,反問:“你究竟是人,還是鬼?”
“鬼魅”卻搖頭晃腦地樂著回答:“你都沒有問對。實和你說,老夫不是人,也不是鬼。”
呂友來聽了,全當“鬼魅”說的是瘋話,拿兩隻手撐著顫抖的身子,又往後退了退,一臉驚慌。
“小傢伙,你用不著害怕。”“鬼魅”嬉笑著,繼續又說到,“老夫大功告成,已是神仙軀體。”
“仙體?”呂友來說著,眼睛裡驚懼的顏色更甚。
“不錯,仙體。”“鬼魅”連連地點頭說,“我本姓崔,名曉賢,因立志修仙,人送外號‘崔小仙’。今日,不是你出手相助,跑了這個丫頭,我幾十年的心血,也就毀於一旦了。”
呂友來並沒有聽明白崔曉賢的意思,隱隱約約地,卻感覺到,自己助紂為虐了。
“為了表示老夫的感激之情,老夫且把這一本《冶陰心經》贈送與你。你早晚照此修行,不日,也將如老夫一般,修得正果。”崔曉賢說著,果然,從懷中掏出一本薄薄的經卷。
“冶陰心經?”呂友來嘴裡面重復著,也沒有多想,伸手就接了過來。
崔曉賢點了點頭,又說:“不要看這書中內容不多,要想練成,卻非易事。老夫自得此心經,修煉已有八十幾載,直到此時,才終於成功。”
呂友來先站起了身,略微又把經書翻了幾頁,問崔曉賢:“練成此功,真的就可以做成神仙?”
“不錯不錯,”崔曉賢說著,又連連地點頭,“你見我如何?”
呂友來不知道崔曉賢是否真的成了仙,但,他可以肯定,這崔曉賢起碼不是凡人。
崔曉賢又故作姿態地說:“你的資質,雖然比我差了一些,不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多多地努力,總也有成功之時日。”
呂友來聽了,又看看崔曉賢,科舉的失意本還縈繞於心,搖頭說到:“我呂友來確實愚笨,還是,不要在這上面耽誤時光了。”
“你不想修成正果?”崔曉賢一臉愕然,驚訝地問。
呂友來也看過一些描寫神仙的雜書,怎麼都覺得,這崔曉賢和書中描述的神仙大相徑庭,對崔曉賢的經書也就沒有了什麼興趣,把書往崔曉賢的懷中一遞,說:“不是晚輩不想修成正果,實在是心性愚鈍,難有所成。”
“哎呀!”崔曉賢卻急了起來,“什麼事情,不去試一試,又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呢?我也是感激你的幫忙,才傳你心經,多少人磕頭求我,拿
。?看?書網!言情中,頓時呆若木雞。
崔曉賢又笑著說:“你如若修成神仙,別說什麼高官厚祿,天子見了你,都要禮讓三分。妻妾成群?那又算得了什麼?天下美女,還不都在你掌心裡攥著?那可真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呂友來的心蕩漾起來:“果然如此?”
“神仙嘛!”崔曉賢說著,又晃起腦袋。
看著崔曉賢搖頭晃腦的得意之色,呂友來心中不由得又暗暗思忖:“這是神仙?怎麼竟如魔鬼一般?”
崔曉賢一字不差地,又將呂友來心中所思,道在嘴上,而後,更添得意。
呂友來又暗暗地稱了幾聲奇,開口問到:“只是不知道,這《冶陰心經》修得的,到底是哪一路的神仙?”
崔曉賢正經兒答道:“正如同鬼有善鬼,這神仙,也有妖仙。”
呂友來大致明瞭,不禁又問:“妖仙也算正果?”
“惡人就不是人了嗎?”崔曉賢這般反問。
呂友來雖然不怎麼認可崔曉賢這樣的邏輯,卻也不知道怎麼樣來反駁,而修仙之心,卻更加了然。
“只是不知道,修煉這《冶陰心經》,可否有捷徑可走?”呂友來哪裡想自己也費上八十幾年的工夫,不禁,又小心翼翼地詢問。
崔曉賢點了點頭,認真說到:“萬事萬物,皆有捷徑。”
“皆有捷徑?”呂友來滿臉疑惑地問。
崔曉賢卻似乎想起了什麼不快之事,半天,才冷冷地回答:“選擇總比努力更為重要。說是沒有捷徑的,不是騙子,就是傻子。”
“這騙子或傻子一說,倒也真‘妖’得可以了。”呂友來這樣想著,又問:“那麼,這《冶陰心經》的修煉捷徑又在哪裡呢?晚輩實在愚鈍,還望明示。”
崔曉賢又看了呂友來片刻,見呂友來一臉的急不可耐,略微地做出幾分難以啟齒的模樣,到底還是說到:“這《冶陰心經》專在女子身上做功。若可得所有至親之人的助力,對全功的修成,會大有裨益。”
“所有至親之人的助力?”呂友來不得要領,再度重複著崔曉賢的話,反問。
崔曉賢仰面朝天,緩緩說到:“經卷中自有指點,你細細觀之,自然明瞭。”
“經卷?”呂友來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低著頭,急不可耐地就把整卷的文字大概地看了一遍。
大致地明白了崔曉賢的意思,呂友來心中暗暗地罵了兩聲“無恥”,再抬頭看崔曉賢,崔曉賢已然不在。
經書所授之功,多是夫妻方可之事,與至親之間行夫妻之事,又與禽獸何異?
“呸!”呂友來向著崔曉賢剛剛站立的地方吐了口唾沫,再踏上行程之前,鬼使神差,卻將《冶陰心經》揣在了懷中。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尋“看書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