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三卷 烏山之眾_第383章 出門不看黃曆

第三卷 烏山之眾_第383章 出門不看黃曆


美女如雲 鳳舞長恨歌 百變契約妻 重生之大文豪 槍焰 始神訣 網遊之布甲騎士 命運與金盃 靈異怪談 重生之正室手冊

第三卷 烏山之眾_第383章 出門不看黃曆

其後施工隊還出了兩次怪事,第一次是在拆毀平房教學區的時候,鑿開的地下竟然飛出了一片黑色的蝙蝠,密密麻麻的。工人們就用鐵鏟將意欲攻擊的蝙蝠,統統給打死了。第二次也是在平房區,當時天色晚了,朦朦朧朧中有聽到學生在背書的聲音。

聲音郎朗,背誦的乃是李白的《蜀道難》,當時有不少工人都聽到了,可是正值暑假,學校又在翻修,怎麼可能會有讀書聲呢?

以至於工程隊是草草完工,在學校重新開學的時候,本來是邀請了不少工友來參加開學典禮,但是從包工頭到底下的施工人員,都非常客氣禮貌的拒絕了。

再往後,學校發生的事情,更是離奇古怪。什麼放學後人走光了,教室裡的桌椅會自己移動,發出拖動椅子時吱呀吱呀的聲音;什麼學校門前的梧桐樹已經成精了,受了傷會流血,什麼大晚上路過學校會看到亮著燈,聽得到讀書聲。

起初潭水鎮是把這些光怪陸離的事情,當成是飯後談資。大家都覺得這事情有些不可理喻,所以並無當真。

直到,學校翻新之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奇怪的事情,有好幾次還牽扯到了人命。

徐太虛沒有繼續往下說了,因為他用手拖住自己的腦袋,無限痛苦地開口。“那是我的母校,我是真不忍心見它,變成了這副模樣。”

然後他從櫃子裡給我了一個厚實的檔案袋。“資料都在這裡,我做得很詳細,倘若還有不懂的話,你可以隨時來問我。”

我便衝著他,點了點頭。

也開口說了自己的疑惑。“那個我想見見當時那個開挖掘機的工人,不知道方便不方便?”我只是這麼一說,徐太虛的身子就顫抖了下。

他衝著我苦笑。“也不是方便不方便的,只是估計就算是見到他了,也派不上什麼用場。他在本市的精神病醫院,出了那事情之後,他一直情緒不穩定,到了最後果然瘋了。”

哦。我應了一聲。因為這結果

或許本就在預料之中,所以並無太多的驚訝。

“那當時提供符咒的道士,他還活著嗎?”工人瘋了只怕從他的口中不能在聽到什麼,我現在就盼望著當年文革時期用木匣子封住靈符的道士還活著,過去的事情他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吧。

“你說老張頭呀……你之前在政府門口見過他了呀。”徐太虛回想了很久,才想起當年的道士,“老人家雖然還活著,但是已經差不多八十多歲了吧,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這事情能不打擾他,就不打擾他吧。”

“他也挺不容易的,因為當年那事情沒少在文革的時候被批鬥,瘸了一條腿,又沒有個兒女只能住在敬老院。”徐太虛嘆了口氣,“之前也有幾個道士說可以請他幫忙,但是都無功而返。你呢,還是不要報太大的希望。”

我點了點頭,從來做事情,我盡人事,剩下的就看天命了。

“那我們明天去學校看看吧。”今天天色已晚,不適合出去檢視,只是稍微耽擱一日。徐太虛沖著我點了點頭。

落了個字。“行。”

然後就讓我好好休息,他就不打擾了。我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其實也挺可憐他的,你說他這做鎮長的,鎮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歸他管。這事情一直沒有頭緒,他壓力該有多大?

第二天一早,我換好衣服,正準備出門。一開啟門就看到神色慌張的徐太虛。他皺了皺眉,面露難堪地看了我一眼。

“衛小姐,學校要不我們改日再去,行不行?”他一面說一面甚是為難地看了我一眼,“我覺得今天不合適。”

“怎麼了?”我本覺得沒有什麼事情,但被徐太虛這麼一說,心裡面也有些毛毛的。

“衛小姐,你這出門從來不看黃曆嗎?黃曆上說,今天諸事不宜,忌出行、動土、嫁娶……”徐太虛上氣不接下氣地開口,看來他為了阻止我出門,是一路趕過來的。“你們修道之人,不是最相信這個的嗎?”

賓館裡正好掛著一本日

歷,我一抬頭就看到“十月十日,諸事不宜,忌出行,動土,嫁娶”這一行。

坦白說,我以前不信黃曆,出門的時候也不會看。不過自從走上了捉鬼這條道路後,也會開始相信這東西。

不是相信,而是求個心安。

雖然今天諸事不宜,但只是去學校周圍探看一下,我並不打算今天就冒犯住在裡面的厲鬼,所以應該並無大礙。

我寬慰徐太虛。“黃曆這東西我當然相信,但是盡信書不如無書,也不會全信。走吧,我們出門去看看。”

我一面說,一面走出了門,下了樓梯。可是徐太虛並沒有跟上來。

我知道他心中畏懼,也就不勉強,反正我也不指望他可以幫大忙,這事情自己來就好。“行吧,你不去的話,我自己去也行。回來同你說那邊的情況。”

又往前走了幾步,徐太虛猶豫著還是追了上來,“衛小姐……那個,還是我開車送你過去吧,現在學校那處地方,根本就沒有車願意過去。那地方挺偏僻的,我怕你一個外地人找不到。”

我衝他點了點頭,說了一聲謝謝。

關於學校的選址,一般都會選擇在城市裡或郊區,前者是為了有一個固定的生源,學校修建之後可以就近很好解決招生問題;第二就是修在郊區,不過這是一般大學的做法,據說這樣可以節約成本,也可以方便管理。

只是荒廢的郊區,很可能聚集了許多孤魂野鬼,一來二去,說不定就得攤上些怪事。

我要去的地方,以前是一所中小學,分為兩個部分,六年制小學和三年制高初中,義務教育的九年和之後的三年,都可以在這所學校讀完,學校大部分的學生也是如此。

據說因為教學質量不錯,雖然在郊區,但是每年還是有很多家長慕名而來,之前熱鬧還沒有出事情的時候,學生差不多有五六千人,十分熱鬧,所以才想著原有校區不夠,進行翻新重建。

可就是這一翻新重建出了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