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章 臨潼探寶

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章 臨潼探寶


重生之美女如雲 俠骨柔心睨天下 傾世劫 特工皇后太狂野 逆天狂妃:偷走腹黑王爺 混跡香都 無雙仙劍 紅扇白衣傳 何處孤凰長樂未央 總裁只歡不愛

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章 臨潼探寶

回到西安市區的鐘樓大酒店,龍予把老頭捏進自己的房間,未待龍予開口發問,老頭便手舞足蹈的一一道來,語氣還很得意。

老頭中年時便已識得大弘法師,自幼在少林寺出家的大弘學得一身不錯的武藝,雖說是出家人,卻也和老頭般性情隨和,八十年代,少林寺以一部《少林寺》電影而紅遍全世界,大弘也由於當時少林寺方丈嵩山忘乎所以離開少林四處雲遊,憑著少林的名聲以及大弘的武學和佛法修為,大弘在全國各大寺廟容身,來去自由,活得瀟灑自在,最後落籍於西安香積寺。

大弘在雲遊到福建時,與老頭相識,一佛一道的兩人一見如故,盡成莫逆之交,中年的老小子也是好玩,但尚知收斂,雖時常與大弘玩笑,程度也在大弘承受範圍之內,而老小子隨著時光的推移變成老頭,這玩笑質變成了搞怪。同樣四處遊蕩的老頭不時會到大弘落籍的香積寺做客相聚,起初香積寺的僧人們均會以他的高身份輩分熱情接待,換來的卻是屢次的戲弄,搞得僧人們和主持叫苦連天,見老頭如見瘟神,恐避不及。

數年前,老頭自行發明了一種叫排棋的遊戲,實在因為他的圍棋技藝太臭,下不過大弘,好勝的他出混招,大弘雖不像老頭般胡鬧,隨著年紀的增大,不方便再四處遊玩,也喜歡與老頭相處,老人如小孩,性相近嘛!兩個年紀加起來快200歲的老道士、老和尚居然將只有他倆才會的“排棋”,玩得棋藝超群,不亦樂乎。

寺裡寂寞的僧人們也跟著學會玩“排棋”,老頭的棋藝實在太臭,棋品尤其不佳,玩不過就要耍賴,大弘當然會叫和尚來評理,這一次,全寺包括主持都更加倒了大黴,猶如大弘說的,誰說老頭輸了或耍賴,這個和尚甚至是一群和尚,不時當場被武藝超群的老頭教訓,就是當晚被冷水淋透,或者是半夜醒來,嘴邊掛著一塊燒肉,蛇蟲鼠疫的,總之是你怕什麼,他搞什麼來。最為誇張的是,今日那名蹲在地上不吭聲的中年和尚,在老頭覺得自己很冤枉的被大弘吃掉幾顆棋子時,說了幾句公平的“評語”,讓老頭很生氣,後果真的很嚴重,義憤填膺的老頭盡然從紅燈區按摩院裡花錢請來個女人,晚上偷偷的帶進寺院,趁該和尚熟睡,女人鑽進了被子,他做了個春夢(只是單純的做夢)天亮才知,差點破戒。

蔣曉豔聽到這段,滿臉羞紅,拉起方回她倆的房間,不想再聽老頭仍在奮力的解釋,非他棋臭而僧人奸詐,連龍予都覺得老頭玩得過火了。

龍予叫老頭停止說詞,苦口婆心的和他說這次任務的重要性,請他看在保護國寶的份上

,在而後的時間段內不要再對寺裡搞怪了,最後還威脅老頭,如不聽話就請他會雲南,想著如再搞怪就沒得玩的老頭拍胸打肚的應承著,仍說出一句話讓龍予哭笑不得:“和尚我不玩,玩那些國際神偷和壞份子總可以吧!”

第二天,透過機構與陝西國安局的協調,西安市國安局的兩名幹員開著車來接龍予等四人前往西安臨潼博物館觀看這次展出的國寶。

公元前383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定都長安,今西安。臨潼這塊風水寶地先後改縣名為慶山、鴻門、會昌、昭應等。從漢朝始,先後建有萬年、縣、平陵、粟邑等。到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命名臨潼,劃臨潼歸西安府治轄。民國時期屬咸陽行政督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渭南地區管轄,1983年10月,重新劃歸西安市,1998年改為西安市臨潼區。

臨潼風景秀麗,文物薈萃。境內有重點文物保護點62處。驪山風景區是國家首批公佈的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擁有兵馬俑、華清池、驪山、秦陵4個國家AAAA級景點,其中秦陵和兵馬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車上國安局的同志在往臨潼約一小時的路途中講了個關於臨潼的故事,說遠在8000萬年前的白堊紀,地球經過轟轟烈烈的造山運動,一座不同凡響的地壘,便然崛起在秦嶺北麓,關中平原南側,它便是今天的驪山。後來,世界上發生了一次大洪水,歐洲聖經上說諾亞一家乘方舟辛免於難,中國則傳說剩下兄妹二人。這兄妹二人逃到驪山最高峰----九龍頭,即今天的仁宗廟上。一日,妹妹思想:歲月匆匆,人生不滿百年,待他們二人故去,人類不是就要絕跡嗎?於是,提出要和哥哥結婚。但哥哥不同意,“天下哪有兄妹成婚之理!”妹妹說:“事到如今,也是別無它法了!”哥哥覺得妹妹言之有理,但卻要聽命天神的意旨。於是,他們砍下一隻翠竹,劈成兩半,兩人各執一半,同時扔下後,兩半翠竹,果然合在一起。哥哥還是不放心,決定再卜天意。他們將兩扇石磨,從兩個山頭同時推下,若石磨在溝底合二為一,便是老天同意他們結合。石磨從兩個山頭飛快滾下溝底,果然又合二為一。於是,他們兄妹結合了,人類才延續了下來。當年他們推石磨的溝,就在仁宗廟東,人們為了紀念這件事,稱它為磨子溝;如今石磨仍在磨子溝,說它是神磨,一直無人敢動它一動。人類經過進化、繁衍,他們傑出的首領三皇在這裡定居;曾和大自然做過卓絕鬥爭的女媧,也是在這一帶活動。這便是《古蹟志》所說的“三皇傳為

舊居,媧聖繼其出治”的史實。從臨潼驪山北麓發掘的著名的姜寨遺址文物,充分地證明了這點。

蔣筱豔顯然對這個故事很是動情,身子緊緊的挨著龍予,好在車已到目的地。

國安局幹員與臨潼博物館交涉過後,博物館館長親自帶領幾人進入博物館內部的地下庫房。不多時,龍予等人見到了寶物。

釋迦牟尼佛祖碎身舍利以金棺銀槨、琉璃寶瓶裝著,舍利放於小琉璃瓶中,小琉璃瓶放入金銀棺中,再放入二三十釐米的青石棺舍利寶帳中。一顆顆半透明狀的舍利晶瑩剔透,在燈光下閃爍著光芒,老頭稀奇的問這問那,館長介紹起來:椐史料記載,佛祖釋迦牟尼圓寂後,弟子們用香木焚燒遺體,在灰燼中發現許多晶瑩透明的堅硬結晶體、一節手指骨、四顆牙齒、一塊頭蓋骨,這些燒之不化的聖品後人稱舍利。當地阿育王把佛骨舍利分為八萬四千份,傳送世界各地,要建造八萬四千座佛塔,安放這些聖骨。西漢末年,天竺佛教傳入中國,逐漸傳開,到西晉、南北朝時,佛教大盛,多數皇帝和王公大臣篤信崇拜。

南北朝時,各國開始大量建造佛寺佛塔,北齊境內佛寺3000多所,北周境內佛寺1000多所,北魏更多,僅洛陽城就有佛寺近千所。隋文帝登基後,即令五嶽和各州縣建立僧尼寺院。于闐高僧送給他一包舍利,他下令全國各州建立舍利塔。佛曆1145年(注:公元601年)他下令30個州建造舍利塔,隔一年又令53個州建造舍利塔,又過了二年,再令30個州造舍利塔,每次均延請法顯、法琳等高僧送達。舍利子放於小琉璃瓶中,小琉璃瓶放入金銀棺中,再放入二三十釐米的青石棺中。當年陝西省周至縣建造仙遊寺法王塔時,隋文帝延請高僧送去舍利棺。陝西新豐縣(注:今臨潼縣)靈嚴寺(唐代改名慶山寺)建佛塔時送去舍利棺。據《舊唐書.五行志》記載:武后垂拱二年十月,新豐露臺鄉“大風雨震電。有山湧出,高二十丈。有池,週三百畝,池中有龍鳳之形,禾麥之異,武后以為修應,名曰慶山,故改縣為慶山縣,設寺為“慶山寺”。該寺院於唐開元25年建造,歷時5年完工,慶山寺意為“上天為慶賀皇帝而湧出小山”。在唐代歷史上“慶山寺”與“法門寺”為長安皇都兩翼最大的皇家寺院,“東慶山、西法門”之盛世貫穿整個唐朝始末。

館長說到:“今日大家看到的舍利就是1986年從慶山寺遺址地宮中出土的釋迦牟尼佛祖碎身舍利和同時出土的文物法器,文物界將之稱為世界第八奇蹟,今年8月8日將在西安香積寺展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