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有鹽足矣

有鹽足矣


且為誰嫁 好婚多磨 究極系統 繭中的真果 遇愛嬌妻:餓狼總裁晚上見 鬼路仙途 網遊之礦工也拔刀 大丫鬟之浮雲流水 竹馬不靠譜 三國大特工

有鹽足矣

裁下一整片裙子,蘸著陳醋寫完書信,石榴把剩下布都用刀劃成了長方形布條。撿了個大小合適,彎腰拖出案下竹筐裡豬腿,在骨碴子處慢慢將寶貴豬血都蹭到布上去。

“可解七天燃眉之急。”石榴滿意地摺好布條,掀起罩裙,把它掖在腰帶上。這是第二手準備,以防萬一用,如果待會兒第一手準備不幸失敗,就告訴都督之子,來月事了,不能行房,會觸黴頭。這個禁忌放之四海而皆準。

瓦罐中鹽則被石榴一勺勺舀出來倒向小布片。一罐不夠,開啟櫃子又找了罐。她把裝著鹽小布包一一捆好,纏胳膊上固定住,留出撒鹽口子,放下衣袖遮蓋嚴實。

火爐燒得正旺,鐵鍋中水已經煮沸了,水蒸汽快要在屋裡形成一層白霧。石榴將衣裙殘布攏作一團,丟進灶中燒盡,從鍋裡舀出一瓷碗熱水來,擱在旁邊。

“或許我沒法做個合格宮女,但我絕對是個合格司膳坊雜役。”石榴再次檢查一遍袖子,心裡有了六成把握。“說到柴米油鹽,還有誰比廚娘更熟悉呢?”

萬事俱備。司膳坊坑飪做菜,有鹽,足矣。

石榴斂著袖子,把簾子撩到門上,毫不理睬門口兩個回紇守衛,自顧自地在門檻內就地坐了下來,左腿疊於右腿之上,雙手合十,擺出個觀音姐姐造型。

回紇守衛一看,奇了怪啊,這個漢女怎麼打起坐來了?他們雖然受洛陽風氣影響,信薩滿同時也信奉佛教,可是從來沒聽說洛陽做飯也要打坐唸佛……漢人規矩真是大。其中一個守衛有樣學樣,雙手合十,禮貌地向石榴打了個問詢:“漢女,飯菜熟了嗎?”

“吾乃司膳天女,爾等休得無禮。”石榴板著臉,一字一句緩慢地說:“傳首領與香花供品,天女將顯神通。”

“神法加庫出現了?”回紇守衛互相看了一眼,立刻跑去向他們頭頭稟告。在回紇薩滿教裡,法加庫就是靈魂轉生意思。每個有法加庫附身徵兆人都有可能脫胎換骨成為薩滿,正式獲得進行各種祭祀資格,不可小視。

石榴不清楚法加庫是指什麼,她只清楚一點,裝神弄鬼要玄、要慎之又慎。如果在錯時間地點和錯人物面前裝神弄鬼,有很大可能被當作妖女一把火燒了。

所以她只敢在這個時代和這群回紇人面前裝神弄鬼。其可行性有二:

第一,女皇本身號稱彌勒佛轉世,並且造勢很凶猛,不但寫到了《大雲經》裡,還在全各地造寺廟宣講這件事,佛教就像灶中火一樣被抬旺。彌勒轉世,天女隨著轉世散散花,這是祥瑞。女皇都造勢了,趁著熱浪還在,利用一把,此為“借勢”。

第二,面對女皇和洛陽人民,石榴不敢裝天女,搞不好得陪伴青燈古佛一輩子。而在回紇人面前就不一樣了,洛陽不缺高僧和寺廟,遙遠回紇很缺。物以稀為貴,受到禮遇可能性更大。此為“審勢,度勢”。

有了上面兩成可能性,再加上兩成小伎倆與兩成真材實料殺手鐗,石榴算得六成成功把握。既然超過了百分之五十幾率,大形勢下又有保障不至於被燒死,大可一試。最最倒黴,也還能借著生理期名號先躲七天。

她本來計劃先弄點血,躲一步看一步。進灶間找禽牲鮮血時,碰到了鹽。鹽讓她想起吐蕃人。吐蕃人不但住過這個驛館,還在鹽冰中藏了毒。鹽麼……“裝神弄鬼”這個大膽而衝動念頭隨之萌發。吐蕃人會用鹽,司膳坊小宮女照樣也會用鹽。

石榴認真琢磨,覺得六成把握值得嘗試。沒什麼比直接進入回紇統治階層更直接權力來源了,也沒什麼比權力更直接保身途徑了。有捷徑,為何不走。

衝動是魔鬼,謹慎是天使,石榴提醒著自己,細細地籌備天女之法。

衝動主意,加謹慎行事,合起來等於——“天使和魔鬼混合體”:天使面孔、魔鬼身材,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大雁見了撞地,鹹魚見了翻身。

不過片刻工夫,整個回紇使團核心人物都聚在了石榴面前。石榴直接開口說:“回紇人應當以香花和鮮果供養天女。”

“你有百毒不侵身體嗎?”都督之子想起石榴在明堂上破解貢果事,先信了三分。

“佛陀死於栴檀樹菌茸做湯。”石榴平靜地看著他,闡述這一事實。毒菇知識來自於年幼時授課公公那些基礎知識教導。連佛陀都會中毒,天女又如何能夠百毒不侵,無需反駁。

“你有何神通?”另一個使節毫不客氣,邁向前一步,肆無忌憚地打量這個漢女,大笑道:“我見過天女都褪下了衣裳,**上身與雙腿在三雄寶殿藻頂跳舞。你們漢人寺院裡天女全都□。”

石榴想呸他一聲色狼。她合著雙手站起來,對這個使節說:“請守口攝意,以免禍從口出,給回紇帶來災難。”

接著轉過身去,走到水泡沸騰鐵鍋前站定,石榴讓他們看清楚這鍋水:“天女咒語,可以讓沸水停止翻滾。”嘴中唸唸有詞,一隻手做出各種優美動作來吸引他們注意力。

另一隻手則藉著衣袖遮掩,頻頻抖動,將袖中藏鹽快速傾入鍋中。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石榴搖頭晃腦高聲吟唱,一鍋沸水在她吟唱聲中漸漸趨於平靜,再無大水泡翻滾。

吐蕃人用鹽凝冰,因為它冰點低於零度。石榴用鹽煮水,則反其道而行之:鹽水沸點大於一百度,越濃越不易沸。

石榴臉上仍僵著,面無表情,伸手端起案板旁邊那碗水,指著它,對那些瞪大了眼睛一會兒看看灶下柴火一會兒看看鍋回紇人說:“把這個碗放進鍋裡,天女神通可以讓鍋中水不沸、碗中水仍沸。”

都督之子示意身邊人上前按石榴所說做。那人接過瓷碗,小心伸手試了試,溫。銀戒指試過後又喝了一口,沒有問題,是水。他捏緊碗沿將碗放進去大半個,留出三指高露在鍋中水面上rǚ.ōm,以防鍋裡水漫進碗裡去。

熱氣不斷激上來,執碗回紇人扭頭報告:“水汽很燙。”

石榴站到一邊瞧了瞧火候,不急也不慢熟火,比較到位。現在這個狀態足夠燒滾純水,而不至於太高溫燒滾濃鹽水。想當年沒白給灶上扇風啊,一摸起柴禾就有手感吶,扔幾根能燒到什麼程度早就滾瓜爛熟記在心裡了。她重新吟唱起咒語:“高德——布賴司——密,亥歐——色無——尤歐。”(Gd-ble-me,Hell-erve-yu。上帝保佑我,地獄伺候你們。)

碗中那些溫水,隨著石榴反覆吟唱,在一群回紇人注視下,沸騰了。而鐵鍋裡水依然興致缺缺,沒精打采地冒著熱氣。

同樣一灶火,碗中沸而鍋水不沸,執碗人看得手腕直顫,一下沒捏緊,瓷碗翻進鍋中,“叮鐺”,緩緩沉於鍋底。

其實很簡單,鐵鍋內熱度使碗中水達到一百度,水自然沸騰,而濃鹽仍沸不動。

火候無誤,兩招皆成功。石榴抬眼,將眼前使者團表情盡收眼底,隨即垂眸,凝聚精神,乘勝追擊,祭出她押了足足兩成比重真材實料殺手鐗,給今夜那罐子鹽再加上一重保險。

“m bn-ze re -due--m-y,m-nu-b-l-y。ben-ze re--due-dei-n-b-di-n-zi-du-mei-b-。”

自然而然擺起佛龕中那些雕像姿勢,半跌跏,右手拇指捻住中指結定印,左手平放於膝上,口中發出一串奇怪音符。石榴做足了樣子,朗朗而歌。

這是梵文調子,在長安和洛陽待過些日子貴族們最先反應過來。“她、她會說梵語!她在唸什麼咒!”回紇使團愕然,隨即譴責起那個說了天女壞話人:“你惹了她!”

用梵語唱出《金剛薩垛百字明咒》,石榴殺手鐗。

這要感謝格萊美,感謝它曾經提名過一首叫做《萬物生》歌。華人音樂跟格萊美一向緣分淺,此歌進入候選名單引起熱議時,石榴關注了,好奇了,跟著哼哼了,然後派上用場了……

現在穿越到古代唱“明月幾時有”早已過時,小語種才吃香啊!石榴閉上眼睛,慢慢循記憶唱著:“西大新銳呀,葫蘆哈哈哈哞,蘇伯塔魚,美吧哇,阿奴拉刀美吧哇。”

先前出言不遜那位使者,畢恭畢敬合十,向眼前這位天女行禮,虔誠懇求她寬恕。任何一位懂梵文僧人在洛陽都能獲得極大尊重,更何況回紇缺少梵文經書翻譯者。

一個吟唱梵文咒語年輕宮女,她能讓水同時呈現沸騰與不沸騰兩種狀態,她稱自己是天女。回紇使團集體折腰,給予石榴回紇人最尊貴禮節。

玄乎麼?不玄。不過是一罐鹽,半首歌,極其平常東西,組合起來玄了而已。即使沒有梵文咒,那點鹽“神通”也夠石榴配合上她跟竇氏胡亂學過天象去忽悠個天女名號了。

“不必驚慌,百字明咒,祈福。請幫我把這封信轉交臨淄郡王,現在就去,可保一夜平安無事。”石榴按捺下心中狂喜,竭力作矜持狀,把案邊那一大塊裙布交給回紇使節。

都督之子展開布帛,上面寫著:石苔小青色,榴花懷黃蕊。去年子滿枝,買鏡照紅翠。馬前顧踟躕,勿貪好酒醉。添衣自加餐,亂飲已傷胃。

天女詩文水平遠低於梵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