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二章 痛苦定終身

第二章 痛苦定終身


我的姐姐是美女 四喜迎春 薄愛:三嫁王妃 進化之鎮妖塔 修者至尊 屬於冷公主的幸福 烽火亂世情之一飄零三國 我的幽靈女友 靈魂擺渡 呂氏外

第二章 痛苦定終身

在武昌橋頭,陳芳的淚水與雪花融為一體,她幾乎成了雪人。她思緒萬千。自幼在蜜糖里長大的她,從小品學兼優,學生幹部,三好學生,是老師的得意門生。

高中畢業後,在家鄉任團支部書記,學校少先隊的輔導員,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教員。

在公社召開的萬人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大會上,有自已的長輩,有小學到高中的老師,他們都來聽自已講課。那時的她是多麼的自豪呀!好不容易自已考上了大學。而且自已又是本地區十二年來唯一的一個考上大學的大學生。

記得上學那天,大隊的領導、村裡鄉親們一行上千人為自已送行。

他們的聲聲祝福,此時此刻在耳邊響起:“芳芳,你是我們的驕傲,你一定要為我們爭氣,學好過硬的本領。將來為祖國、為人民服務。”鄉親們的重託,她一一記在心頭。

到大學兩年多來,她沒有辜負鄉親們的希望,她刻苦認真地學習各門功課,每次考試她的成績總在班上名列前矛,還是學院教育改革小組的成員,學院跳高隊的運動員,藍球隊的中鋒隊員。

如今重病在身,目前能否保住學業?還有半年的學業怎麼渡過?

此時的她一想到這些不寒而慄,怎麼辦?怎麼辦……?

此時的她對自已的未來感到沒有了希望。前途一遍漆黑。

此時的她感到了絕望。她想一死了之。

當她閉上眼睛,正準備往橋下跳過去的那一瞬間,她的耳邊突然響起了:“芳芳……,芳芳……。”的叫喊聲。

她一時驚呆了,扶在大橋的護欄上到處尋找著。

這不是媽媽在呼喚我嗎?這不是哥哥姐姐在叫我嗎?她一下癱坐在雪地上四處張望著……。

但是,她沒有看到一個親人在她的身邊。在她的眼前只有茫茫的一遍白雪,她絕望地嚎陶大哭起來:“媽媽……,爸爸……,哥哥……,姐姐……,我怎麼辦啊……!我該怎麼做……?

不知過了多久,在沒有人發現,沒有人的勸說聲中,她漸漸的平靜了下來。天性堅強的她毅然鼓起了勇氣。她咬著牙,慢慢地站起來,決定向命運抗爭。她不相信自已的病是絕症。

回想自已成長的二十多年來,自已從來未生個大病,而且還是學院藍球隊的主力隊員,並且還多次在長跑和短跑的比賽中得過獎,怎麼會突然得了絕症呢?在沒有得出病因的情況下就低頭,太沒出息了。她決心一心一意地治病,一切的一切等到畢業後以再說。

在今後的學習中,儘管陳芳努力剋制自已的感情,但是,每到晚上,趙鋒高大的身軀,白皙的臉蛋時時出現在她的腦海中,去不掉,忘不了,夜不能寐的痛苦時時折磨著她。

然而,趙鋒在得知自已的信被陳芳公開後,就一直在生陳芳的氣。陳芳生病了,其他的同學都很關心她,問寒問暖的,有的同學還買來水果、營養品送給陳芳。而趙鋒卻避她遠遠的,每次見到他好像沒有陳芳這個人似的。

她沒有勇氣向他解釋,只是傷心流淚。整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由於積勞成疾,陳芳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了,老師知道後,讓陳芳休學三個月,回家養病。

陳芳回到家鄉後,父母對她特別的關心,每天做可口的飯菜給她吃,不要她做任何家務事。

特別是她的父親,每天清早起來,非要帶陳芳到田頭地間去吸收新鮮空氣。說這樣能使人一天的心情愉快。對陳芳病情的康復有好處。

在田頭地間,陳芳的父親總是耐心地教陳芳怎樣鋤草、施肥。一一介紹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和成熟期。大到各個季節種什麼農作物,小到怎樣觀察農作物的成長變化。並實地講解說:“你看那片棉花葉子上已發現有紅色的斑點,這說明它已被紅蟲感染了,我們要儘快給它治病。

我們給棉花治病的方法就是你常見到的打農藥。透過二、三次的農打約,棉花葉子上的紅色斑點就會褪去。然後棉花葉子恢復綠色的了。

農作物和人一樣。有病不要怕,要及時治療。治一治就會好的。”

在一旁的陳芳總是專心地聽著。預設地點點頭。有時還強裝高興地跟在父親的身後。一會兒問問這,一會兒問問那的。

好像她要學會農村裡的一切農耕作。將來回家務農似的。

晚上,陳芳的父親不論白天勞動有多累,回家後總是笑眯眯的。為了讓陳芳高興,還時常說笑話,講故事陳芳聽。沒有上個學堂的父親不知從哪裡學來的古書,一到特別高興的時候就把陳芳叫到身邊,說:“今天我來說書你們聽。”只見他拿來家用的洗臉盆,反放在板凳上,手上拿著二根木棒,一個勁地敲打起來,嘭……嘭的“鼓聲”響徹雲霄。村裡的小朋友們聽到“鼓聲”都來到她的家門前聽陳芳的父親說書,好不熱鬧。

陳芳的母親不論多忙,總要陪她一起去小鎮打針。還時常帶她去商店買小吃的。陳芳的哥哥和姐姐就更別提有多關心她了,只要家中有一點好吃的,每人一份好吃的東西他們都捨不得吃,非要留著讓陳芳一個人吃。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陳芳總是為家裡的人為自已無微不致的關懷而感動得熱淚盈眶。她下定決心,一定要配合好醫生治病,爭取早日返回學校參加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陳芳在親人們的精心照顧、調養下,透過自已極積的配合治療,經過三個月的治療,陳芳的臉上又紅潤了,到學校一複查,所患的病痊癒好了,此時的她別提多高興呀!她決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將缺下的課程補上來。力爭與同學們一道畢業,參加嚮往以久的工作。

為了實現自已的目標,陳芳將自已的妹妹也一起帶到了學校,自已跟班上課學習,妹妹在宿舍裡幫助她抄寫未上課的筆記。

自從陳芳回到學校後,同學們個個改變了往日的歧視,不論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對陳芳生活上、學習上十分關心。指導員為了讓陳芳能休息好,學習好,還特地安排了一單間宿舍讓陳芳一個人居住,每天安排倆個同學,利用空餘的時間輔導陳芳的學習,。她們一個負責上午的輔導學習,一個負責下午的輔導學習。

陳芳又一次地感受到了學校集體的溫暖,愛笑的她又回到了同學之中。後來同學們笑她,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如今成了保爾——柯察金。

有一天,張傑班長告訴大家,畢業實習將開始,老師叫同學們進教室聽候安排。

陳芳想早點去教室,不至於後去坐在同學們後面,看到不該看到的人

——趙鋒。

她去的很早,真是冤家路窄,她在教室門口遇上了趙鋒,他們像陌生人一樣,各自坐在了位置上。

後來老師安排陳芳與王蘭蘭去了石埤嶺中學實習。

臨出發前,同學們看到陳芳臉上又慘白的後便問:“你是不是又生病了?”陳芳說:“沒有”

其實昨日見到趙鋒,陳芳一夜無法入睡。可怕的陰影又在她的腦海中出現,他就像有一種磁鐵似的魅力吸引著她,使陳芳不能自拔。

晚上,陳芳來到圖書館,毅然提起筆給劉華寫了一封解除婚約的信,說明了自已的想法,並告訴他自已有了心上人,請他原諒。

第二天,陳芳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石埤嶺中學,開始了畢業實習。

當她第一次來到這所名牌中學,看到操場上天真浪漫、活潑可愛的中學生時,就想起了自已的中學時代。

那個年代正是**,學校基本上是停課鬧革命,學生整天鬥私批修,寫大字報,批判資產階級的舊思想,打倒“臭老九”。

最讓陳芳記憶猶新的是初中的班主任高俊老師。高老師年過五旬,他身材槐武、高大。他對待所有的人一付嚴肅相。他對工作很認真負責。對待學生要求很嚴格。只要是他上課時,如果發現有學生說話,他就會毫不客氣地叫那位學生站起來講要說的話。如果不講就讓你繼續站著,有時一站就是一節課。

這樣一來得罪了不少的學生。這些學生藉此機會報復高老師。

一時間,教室裡,走廓上,以至高老師的宿舍內外,都被大字報包圍了。

陳芳每天看到高老師進出在滿校園的大字報之中,臉上還掛著沉重的表情時。心裡特別難過。她總是從心裡默默地勸慰高老師,高老師請你別在意這些大字報,請你別看大字報的內容,請你多保重自已的身體健康。我們都很尊敬你的。你是我們的好老師。

一個月以後,陳芳再也沒有看見高老師了。聽說他被送往五七幹校勞動改造去了。

在那個年代,一批又一批熱愛教育事業的教師被迫離開了學校,到五七幹校勞動改造。

後來**停止了,學生又回到了學校進行復課鬧革命。也就是邊學文化邊鬧革命。緊接著就是批判修正主義的知識無用論。老師們平反後又回到學校工作。教學秩序也恢復到了正常狀態。

如今站在中學校園的陳芳,她多麼希望高老師還仍在教書呀!她更希望高老師能在自已實習的這所重點中學教書。她想讓敬愛的高老師,能看到自已的學生也走上了教書育人之路。他熱愛的教育事業,如今有成千上萬的辛勤園丁了。

在一個細雨濛濛的上午,陳芳剛下課,看到在教學樓門前的雨中站著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她一眼認出了是自已的母親,她一下子意識到了這肯定是劉華收到改除婚約的信後告訴了自已的母親。

陳芳走近母親身邊,叫:“媽媽。”她媽媽拉長著臉,橫眉冷對地看著陳芳。一言不發。她請媽媽到食堂裡去吃飯,她媽媽也不去。只是拉著她就往校門外走去。

在校門口,母親嚴厲地指著陳芳說:“你與劉華的婚事怎麼能當兒戲?為什麼要改除婚約?這門親是你要我幫你找的,而且你後來也同意了。做人怎麼能這樣呢?一個人走錯了路可以轉回頭再走,可是,說出去的話是無法收回來的。再說親朋好友都知道了這門親事。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從你爺爺到現在,沒有一個像你這樣說話不算數的。我們家從來不把壞話別人說的。你這樣做叫我們全家今後怎麼做人?你要為我們大家想想,如果你非要與劉華解除婚約,我就不認你這個女兒,同時我將向學校反映你在學校談朋友的情況,到時學校就會開除你,你以後的路怎麼走,由你自已決定,到時別說我無情。你好好地想一想。”

面對老淚縱橫的母親,陳芳無可奈何。只好求媽媽放心,並撒慌說:“我給劉華的去信,要改除婚約是為了考驗他,並不是不願意與他談朋友,是你們誤會了。”

“是這樣?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害得我急得日夜睡不著覺。要是這樣就好了,是媽媽錯怪你了。我說呢,我的女兒怎麼會做這種事?”媽媽破泣為笑了。

送走了母親,陳芳心如刀絞。她深知農村世俗的傳統,如果有誰家的兒女定了婚姻後再解除婚約就是大逆不道,是不正道的人家。就會連累一家人的名聲,交友以及朋友間的信譽。就會面臨鄉親們在背後的議論,甚至指責……。將來父母親又如何做人呢?這二十多年來,父母親為了自已的成長付出了多少心血啊!

最讓陳芳終生不能忘記的是,三年自然災害,父親在鋼鐵廠上班,利用休息時間在周邊山腳下種菜養家餬口。

有一年的夏天,家裡實在是揭不開鍋了,她們兄妹幾人圍著母親,哭著說:“媽媽我好餓,”是呀!已經兩餐沒吃東西了。母親含著眼淚在家裡走來走去,還是想不出一粒米來。最後舀來一碗涼水讓孩子們充飢。並安排大姐去鋼鐵廠找父親想辦法。

從家裡去父親的工作單位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一分錢也沒有的大姐只能靠步行了。大姐帶上一瓶涼水出發了。她們幾兄妹心想,姐姐回來我們就有吃的了。她們不時地看著姐姐去的方向,希望姐姐早點回來。

可是,從早上到晚上,她們左等右等總不見姐姐的人影,那一夜一家人都是餓著肚子過的,陳芳餓得一夜未睡著。

第二天清早,一個急足的敲門聲把她們叫起了床。敲門的是陳芳的一個遠房親戚,他來告訴陳芳的母親,說昨天晚上八點多鐘,一位路過的老人在鐵路旁發現了昏倒的大姐,是那位路過的好心老人救活了大姐,後來那位好心的老人又把大姐送到了他家裡。大姐現在在他家裡休息,讓她的母親馬上去接回來。

可憐的母親,放下手中的活,急急忙忙地跟著遠房親戚一起去他家了。

等母親接回大姐,她們兄妹幾人抱著大姐痛哭了一場。

後來才知道大姐拿著父親種的菜,為了當天能趕回家,少讓她們捱餓。因她自己又渴又餓,加之天氣炎熱,中暑昏倒在鐵路旁。

為了能讓自已讀書,父母親含辛茹苦,勤勞苦做。自已捨不得穿一件像樣的衣服,吃一頓胞飯。

記得那是她兒時的時候,家裡窮得揭不開鍋。能喝上一碗米湯就不錯了,每當在食堂裡打回來一碗米湯是一家人的一餐飯菜,可是自已的母親總是一匙一匙地餵給兒女們吃。

自從她懂事時起,從來沒有看見過母親在桌子上吃過一餐飯。也從來沒有看見過母親和兒女們一起拿過碗筷吃飯菜。

母親總是等兒女們吃完了後,她收碗筷時有吃的就用兒女們的碗筷吃點就算一餐,沒有了就餓一餐。

後來家裡的條件慢慢地好了一點。她考上重點中學,在校住讀。當時學校條件極差。總是自帶醃菜,一個星期只帶一罐頭醃菜。每到夏天總是不到兩天醃菜就上了黴,在沒有菜吃的年代,上了黴的醃菜也捨不得丟的。每次只好把上了黴的醃菜放在熱飯裡汽熱再吃。

有一天,剛放學時,她被老師叫去,才知道是母親送湯來學校了。

老師當時批評她嬌氣,還要母親送湯到學校裡來喝。母親笑著說:“不是孩子要的,是我想她順便帶點青菜湯來。我們家裡條件差,哪有肉湯喝啊!”

老師同情地說:“是這樣?”

老師走後,她含著淚水急忙開啟湯罐,一口氣將菜湯喝了個底朝天,並用手將流在嘴角的菜水往嘴裡推送,還伸出舌尖圍著嘴脣甜了一圈又一圈。

她含著淚水咬著牙,目送母親漸漸地離去。這樣的往事總是瀝瀝在目。

正是由於有了父母的付出,才有自已的今天。家裡人為自已付出了那麼多,難道自已就不能為家裡人作出犧牲嗎?

一個為家裡人的付出斷送自已終身幸福的決定,就這樣地定了陳芳的終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