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五百十章 諸事不順

第五百十章 諸事不順


狼才女貌:總裁老公愛耍壞 耶路撒冷的四季 蜜愛調教:金牌總裁的心尖寵 逃愛大作戰 古骨族傳奇 焚天 田園茶香之天價醫妃 風捲殘仙 完美守護:勿惹惡魔mm 霸神

第五百十章 諸事不順

宋宜笑滿懷疑慮的送走了宋珞嫣,不是她不想再打聽詳細點了,只是宋珞嫣除了暗示肅王登基可能性比較大之外,其他都是守口如瓶——宋宜笑現在跟她關係說遠不遠,說親密無間又算不上,斟酌了一回,到底沒有撕破臉逼問,喚了宋軒過來,說了些家常話之後,宋珞嫣也就告辭了。

她離開後,宋宜笑把宋軒送回住處,命人請了簡虛白回後院,同他講了方才姐妹兩個的談話:“也真是巧了!你才說想選肅王的,我那族妹話裡話外透露出來的意思,卻也是看好肅王,只是緣故她卻沒講。”

這麼說的時候,宋宜笑又想到,如果端木老夫人確實如蘇少歌所言,是非常重視簡虛白的話,那麼老夫人會不會因為料到簡虛白的選擇,倒向肅王呢?

“倘若庶人陸鶴浩當真是外祖母派人救走的,而且外祖母又支援肅王的話,那麼外祖母之所以救走陸鶴浩,只怕未必是為了支援陸鶴浩奪位,而是另有打算。”簡虛白顯然也想到了這點,沉吟片刻之後,說道,“若是如此的話,我倒有些擔心外祖母了……”

宋宜笑明白他話裡的意思,是怕端木老夫人為了給燕侯府鋪路,搭上自己。

因為肅王現在具備登基的實力,但不具備登基的名份——他是顯嘉帝親自過繼出去的——雖然說實力強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可以輕易的碾壓名份,但肅王的支持者如果有這樣的力量的話,也不需要蟄伏至今了!

倘若端木老夫人能夠為肅王解決這個麻煩,功勞可想而知!

而享受這份功勞的,多半就是燕侯府了。

想到這兒,宋宜笑心情不免有些沉重:“但望不要是這樣才好,否則叫咱們怎麼能夠安心領受?其實肅王登基之後,最得重用的肯定是蘇家,咱們即使有五妹妹這層關係,然而終究是隔了一層的。”

言外之意,即使端木老夫人立下天大的功勞,燕侯府橫豎是越不過蘇家去的,又何必太賣力呢?

其實這也是宋宜笑一直在太子與肅王之間徘徊不定的緣故,這兩位之所以有問鼎帝位的優勢,靠的都是他們的外家。

一個鳳州衛,一個青州蘇。

這也就意味著,無論誰成為新君,首先沾光的,都肯定是他們的外家,然後才能輪到其他人家——燕侯府是肯定拿不到第一的!

哪怕衛皇后與孃家的關係,沒有蘇太后跟孃家那麼親近,但這並不意味著,她變成衛太后之後,會不偏心孃家。

這無關她與孃家的感情,而是出於利弊的考慮:太子年紀比肅王還小,再聰慧再懂事,指望一個還沒束髮的孩子治理好偌大國家,擺平朝堂上下盤根錯節的關係,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如果是太子登基的話,不是生母衛銀絢垂簾聽政,就是弄幾個顧命大臣出來聯合主政。

在太子長到足夠撐起這個國家之前,他只是個擺設。

那麼不管是太后垂簾還是大臣顧命,為

了不讓年幼的太子一直做擺設下去,朝堂制衡是非常重要的。

否則誰能保證太子成長到可以親政時,能夠順利親政?

衛家與皇后母子有血緣,這是天然的盟友。

所以屆時衛皇后必定會加恩孃家,以鞏固母子兩個的地位,也是藉助衛家的力量,制衡朝堂諸臣——其實歷朝歷代,凡幼主臨朝,太后的孃家勢力往往都會急劇膨脹,若趕著英主之時,小皇帝長大之後,少不得要與外家做過一場;

如若是昏庸之君,那麼不喜外戚專權的臣子們,只能盼望新主登基,或者是太后掛掉,這樣一個外戚才可能衰落了。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實說到底還不是因為主少國疑,做太后的沒安全感,是以要拉攏助力?

這年頭正經人家的女子,一輩子能見到的男子,除了孃家人,也就是夫家人。

而幼主登基,小皇帝自己不懂,其生母哪能不擔心,宗室之中名高力壯者,會欺凌孤兒寡母,圖謀篡位?

所以當做太后的想要找靠山時,除了孃家還能找誰?

一個兩個太后也許會因為感情對孃家死心塌地,寧可委屈兒子,也要供著孃家,但總不可能所有幼主臨朝的太后,都心甘情願的幫著孃家挖兒子牆角吧?

頻頻出現這種情況,豈是太后們的孃家太會給女兒洗腦,還不是利害關係造成的!

因此不管衛皇后現在的許諾有多麼動聽多麼誠懇,一旦太子坐上那個位置,除非皇后忽然變蠢,否則她都會這麼做。

換了宋宜笑,也是同樣的選擇。

這也就意味著,即使燕侯府選擇了太子,往後行功論賞時,也別想越過衛家。

換了肅王,同樣要屈居蘇家之下——真是想想就讓人不甘心!

宋宜笑有時候都會怨恨端化帝為什麼就不能安份點、大度點、寬容點?

否則燕侯府做什麼還要再趟奪位這種混水?

然而事已至此,再氣恨端化帝也無濟於事了。

宋宜笑思索了一陣,又擔心,“肅王與五妹妹雖然是兩情相悅,但若肅王登基的話,五妹妹……她這兩年若沒有太大的長進,那心性可不是適合皇宮裡的!”

簡虛白嘆道:“這件事情等肅王登基成功了再考慮吧!他們到底是少年夫妻,肅王瞧著也不是無情無義之人,總不至於對五妹妹太過絕情——我已經命人前往遼州向爹請教種種疑惑,說來也真是不巧,偏偏爹現在不在帝都!”

“諸事不順啊!”宋宜笑也嘆息,“這兩天朝中怎麼樣?陛下跟顧相可有什麼舉動?”

端化帝除了那天接到襄王遇刺的訊息後,在衛皇后的建議下立刻召開朝會外,倒沒什麼動作了——主要是因為顧韶的要求。

顧韶之所以做這個要求,名義上是說:“襄王遇刺之事極大,為防肅王尋機不肯返回帝都,臣已命人在舉國宣揚此事,如今上下皆是一片惶恐,

若陛下在此時有什麼舉措,恐怕反而易被人所趁!”

實際上是顧韶被端化帝之前的作死給嚇著了,生怕這回好容易佈下來的局,臨了臨了,端化帝又來個賣隊友——因此根本不求端化帝跟他有什麼配合,只求這位皇帝千萬別在眼節骨上添亂就好!

所以這段時間皇帝雖然有點無所事事,顧韶自己卻是很忙的,他是越忙心越累。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這三位單論身份,哪怕他是顯嘉帝專門留下來的顧命大臣,也不可能說視而不見的。

關鍵是這三位並不僅僅只有身份,都是要手段有手段,要人手有人手的——蘇衛兩家的實力自不必說,即使是孃家已經只剩一個裘漱霞的太皇太后,瞧著像是沒有明面上的人手了,但從大睿定鼎之前就是貴婦,到現在則是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就是信誓旦旦說自己手底下沒什麼可用之人,顧韶會信嗎?

偏偏從這三位近日的舉動來看,沒有一個對端化帝抱著善意的。

顧韶如今時間緊,像太皇太后跟蘇太后這種明顯不太可能勸過來的人,他也懶得浪費精力了。

只去找了衛皇后:“太子乃陛下嫡長子,聰慧非常,將來遲早會負起大睿河山重任,還望娘娘善加教導,使太子能夠成為如先帝那樣的明君!”

這話的意思,等於是許諾衛皇后,他會看好了皇帝,不讓皇帝易儲的。

那麼衛皇后也可以讓孃家安份下來,別再偷偷摸摸的做那些有的沒的事情,而是幫著端化帝穩固帝位是正經啊!

——能名媒正娶,何必私下裡勾勾搭搭呢不是?

衛皇后非常客氣的謝了顧韶的好意,然後表示自己一定會好好教導太子,讓他做個尊師重教的好儲君的!

言下之意:就算太子提前登基,總少不了你這個老師的好處,所以你也鬆鬆手,別再鑽牛角尖的替現在這個皇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嘛!

這話等於是委婉承認,皇后有讓太子現在就取代端化帝的心思,甚至想用太子跟顧韶之間的師徒關係,拉攏顧韶倒戈——顧韶聽得心頭一沉,倒不是覺得自己建議皇帝把衛皇后放出來,本意是為了替皇帝穩固帝位,未想倒是助長了皇后的野心,而是知道衛皇后為人謹慎,如果不是有相當的把握,此刻即使沒把自己勸說的話聽進去,必然也是跟自己虛與委蛇,而不是反過來試圖策反自己!

衛皇后這麼做,恐怕是篤定沒有自己的幫忙,甚至即使有自己幫著端化帝,她也有把握為太子謀得帝位!

“皇后與衛家的自信從何而來?!”顧韶最終滿懷憂慮的告退出未央宮,他覺得自己需要再看一遍這些日子收集到的訊息,畢竟衛皇后能夠解除軟禁是他的進諫,他能建議端化帝藉助衛家之力,豈會不防著衛家黃雀在後嗎?

這點衛皇后未必料不到,卻依然信心十足,顧韶覺得,可能有什麼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