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太空母艦生產基地
一不小心愛上你 情逢對手,神祕妻子買一送一 九變天龍 韓娛最高情侶 強寵為妃:壞王爺霸道愛 掌控生命 枕邊有誰 亂明 戰國縱橫:鬼谷子的局 虎豹
第296章 太空母艦生產基地
一號是告訴我什麼呢?
一號停頓一下繼續說:“太空母艦以後還需要一千艘比我大的戰艦在五十萬公里遠的地方進行護航。因為我們星系強大的科技能力就可以在五十萬公里外用大功率微子武器把目標擊毀。但是這種武器需要龐大的能量,足夠我飛行幾十光年所需要的能量。”
越來越多的問題來了,那不是要龐大的星際製造計劃嗎?從開始製造“太空母艦”的時候就被一號“算計”了嗎?
我回到椅子上坐下,看了看跟過來的一號,說:“這麼龐大的母艦至少需要數以萬計的太空戰艦來護衛,又需要多少人去操作呢?太空母艦上不可能只有幾百個人吧,那不是寂寞死了。”
其實我想說的是如果這麼多戰艦是需要很多人的話,是不是製造機器人去駕駛和戰鬥?
一號溫柔的說:“主人,以後真的遇到太空戰爭,每次都需要幾萬到幾十艘中小型戰艦參戰,許多小行星被擊爆的也多。在我們的認為中,需要專門的機器人按照作戰程式操作戰艦進行戰爭,不至於生命被損失。我認為以後主人還需要下令製造更多的戰艦和機器人。有龐大的太空母艦後,不去參戰的幾十萬至幾百萬艘戰艦可以停留在母艦內,節約能量。”
我笑了笑說:“我也明白一些你的意思了,在太空母艦即將完成時,太空母艦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製造平臺,在那裡面可以進行大量生產。這個母艦也可以說是一個移動的小星球。看來當初我們的決定是對的。還有兩年才能建造好,那些事情以後再說吧。等一會我們去建設之地看一看。我想親眼看一下實在一些。”
一號微笑的說:“主人高明。您應該吃午飯了。吃飯後就去吧。”
真是的,人類不吃飯都不行,人是鐵飯是鋼呀,好象是應該吃飯了。
咦,我在一號中控室放出了所以機器人,包括原來在裡面的幾個絕世大美女,她們出來後都走了,剛才也沒有跟來,我還沒有注意到呢。現在四個美女無限美好的走了進來,還託著個盤子,盤子裡有香極了的“龍肉”和幾樣小菜。
顧英不知道從哪裡搬進來一張桌子和幾個凳子。
於是乎,我就叫幾個美女陪我喝酒吃菜,那個滋味真的不說了,不但比什麼秀色可餐強多少倍,也真的有美色和美食——
吃飽喝足,在沙發上舒服的斜躺著休息時,剛才隱身的一號圖象又出現在我面前了。
她說了一個剛才處理和分析的情況。
一號溫柔的說:“主人,我們傳送的傳輸衛星和探測衛星在那艘有美女的大型航空器附近十萬公里處,再次侵入她們的航空器裡的電腦,發現了她們所在的星球礦藏資源的資料,我將那資料分析後,發現她們的星球上有一種稱為‘倚格’的礦物質可能是我所尋找的能源‘幾木’。只是他們的星球上根本沒有認識到這種礦物質的用處,就象地球幾百年前就發現的石油,認為是‘邪惡’的東西一樣。我分析了幾十億次,認為那裡就有我需要的能源。主人,您看呢?”
我一驚,又高興的站了起來說:“哈哈,真是黃天不負有心人呀!一號終於找到了需要的東西。真是不可多得的訊息,下午不去看建造‘太空母艦’了。乾脆去那個星球看看,能夠找到能源最好。”
我有些興奮了,一號找到足夠的能源就能夠進行遠距離航行了。
一號搖了搖頭微笑的說:“主人,您暫時不能去,得先派艘中型飛船前往那星球實地考察一下才行,那類能量礦石具有強烈的放射性和奇怪的氣味,還不能象其它開採方法開採它。能否派飛船和機器人去先考察一下?”
我還是興奮的說:“行,馬上派艘中型隱型飛船去最好,反正它們的科技水平比你們低多了。不過,不過不能與它們的星球發生衝突,宇宙需要和平而不是戰爭毀滅的。”
一號向我行了個禮說:“謝謝主人支援。我馬上調撥一艘隱型飛船和二十個祕書和護衛機器人去看看。”接著望著我說:“隱型飛船的能量最多支撐往返一趟,並且單程需要一百二十小時。我能否送它一程?”
我疑惑的問道:“你從地球到天龍星需要九分鐘,它怎麼還快些?”
一號說:“兩光年太近,不能使用‘跳躍空間’功能。我可以一次‘跳躍’五十光年的距離,時間只需要十分鐘。將派去的飛船隻能跳躍空間十光年,需要十分鐘,跳躍之間還需要計算新的星系圖。我想送它航行兩百光年,並找顆星球在那裡等待探測結果,也方便隱型飛船節約能量。主人的意思呢?”
我又明白了:隱型飛船沒有太空戰艦快,如果隱型飛船返航時能量耗盡就很不方便。並且一號不能消耗太多的能量,否則遇到特殊情況一號就回不到地球或者天龍星了。
一號太需要補充能量了。
既然一號說的送兩百光年遠,那肯定是經過計算的最佳資料。我認為實在不行的話可以用發現的能源星球上的能源來臨時用到起,就是製造“太空母艦”附近的能源星球,那個星球的能源為製造提供了一切能源,只是用在一號的發動機裡不是最好的。
但是我又想,在不明白對方星球的具體情況下貿然前去,就是“不知彼”了。萬一發現的能源並不是資料上說的那麼好,一號的能源不是就消耗太大了嗎?
還有,我以前向二號學習時,二號告訴我那幾艘與一號一模一樣的戰艦能源要差點,但是幾千光年的航行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那麼我的結論是不能讓一號去消耗能量。
我考慮了一下說:“美麗的一號,我有新的建議,派一艘你的複製品帶上開採裝置和一艘中型飛船前去。人員準備好。戰艦到達一千光年處就停下來,剩下的兩光年就由飛船帶人前去實地探測,如果探測的結果真是你需要的能源,複製品就前去開採和提煉。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一號默默的點了點頭說:“主人安排很好,只是我很希望得到能源。這樣也是最好的辦法。”然後微笑的說:“主人,我馬上調撥飛船和戰艦,轉移它現在執行的任務。二十分鐘後就可以出發。”
我高興的點了點頭。
卻說上海我的家裡,小島上的機器人突然重新調整了些工作,遊艇上的機器人被直升飛機送到小島上,然後神祕的消失了二十個機器人。
不久後,它們來到三光年遠的一顆星球上,人和一些裝置直接上了一艘與一號完全一樣的戰艦。戰艦就向太空航行去——
我還在剛才的地方,聽一號說:“——所以主人交代的戰艦和機器人將在二十五分鐘後開始生產,同時有五艘小型太空戰艦攜帶微型訊號發生器去將天龍星的勢力範圍進行勘測和定位。”
我說:“很好,就這麼安排。既然派出去探測能量的戰艦單程需要七十小時來保證最佳能源的消耗,我們現在就去看看太空母艦的生產現場好了。”
“是,主人。不過只能在戰艦上看,不能下去,那裡沒有空氣和紫外線特別強。”一號說。
我卻倔強的說:“你造一種特殊的衣服給我穿上就可以了吧。”
一號微笑一下道:“主人,我只是不想你穿得累贅不方便而已。”
就這樣,我們一行全部上了一號所在的戰艦,幾分鐘後來到一個星球上空了。
從半空中看這個星球。
這個星球比地球小三分之一吧,明亮明亮的反射著一個星球發出的光,我看到的星球這一半呈銀白色,中間有些黃色。
一號告訴我,這裡是生產“太空母艦”內的大型裝置和生產裝置的,另外有顆星球裡專門製造太空母艦外殼體和發動機。
我要下去看看,顧英就溫柔的幫我穿好一套剛才在這裡生產的一種防護服裝,跟電視裡太空行走那樣的衣服差不多,可能要輕一點點。
一號的太空戰艦降落在地面上後,我進入一個超級懸浮汽車裡,張東開著車駛出了戰艦,在各種高大建築之間穿梭著。
我感覺我是到了“大人國”裡,自己是那麼的渺小。
當初進入一號的戰艦裡,我就感覺自己太小,現在看來更小了,簡直象螞蟻。
我們的車停在了一個巨型機器人的肩膀上,機器人停止了動作。我穿著累贅的衣服下了車,站在機器人寬大的肩膀上,看了看機器人的“臉”和“頭”:可能說是比樂山大佛的頭部還大一點,只是上面有幾十個圓筒型的“大眼睛”。
又看看其它,手臂直徑沒有十米就有九米粗,幾乎從這裡看不到地面上機器人的腳。幸好我沒恐高症,否則在三百多米高的地方往下看不嚇死才怪。
在巨型機器人前方兩百米處有個更大的機器正在組裝,一個大型的奇怪飛艇從幾公里外吊起一個大約五十萬立方米的大型裝置徐徐到來,我和張東上了懸浮車離開一些,不影響它們的工作。只看見剛才那巨型機器人伸出四隻手“穩住”吊來的“配件”徐徐下降,剛好與下面的配件結合完整。
巨型機器人的另兩隻“手”靈活的伸過來,在那些接縫處來回“撫摩”,只見一道道藍光閃爍著。又有一個直徑十米左右的多邊型飛船飛進了那個大型物體裡,不知道是去幹什麼。
我不知道在這個沒有空氣的地方是怎麼產生“火花”的,不可思議的東西太多。
我指著機器人正在組裝的那個四百米高的超級大怪物問:“張東,正在組裝的是什麼裝置?巨型機器人多重?”
張東回答:“主人,一號說,機器人重量為一千三百噸,主要是機器人材料比較輕。正在組裝的裝置是一臺外觀大兩億一千萬立方米的製造裝置,用來生產‘太空母艦’裡的支撐裝置和大型武器的。這樣的裝置有好幾十個。”
我想了想又問:“太空母艦製造完成後,這些大型裝置又怎麼搬走?”
張東說:“這些機器下都裝有四臺飛行發動機,如果不用了就直線上升到接應的‘太空母艦’裡,或者撤卸部分元件,生產以後需要的大量太空戰艦。”
我說:“現在已經近一個月了,生產能夠按時間完成嗎?”
“行的,主人。一號說這麼大的東西主要是把各種大型結構件生產好按順序組裝。另一個生產基地只有五十萬公里遠,考慮大氣壓力的情況下,十個小時慢飛到這裡就行了。空殼的‘太空母艦’飛來之後,又把它們運到母艦裡去做支撐就是,組裝完成所有主要裝置後,其它的小裝置就可以在母艦裡生產,只需要在星球上粗加工許多材料送進去就行。
一號說製造這些裝置還需要地球時間五個月,生產七個月,組裝七個月。剩下的時間是將主要裝置運到母艦裡進行生產,還需要大量的材料進行母艦內的製造。”
真是不可思議呀。
在一百個大型機器人之間,在龐大無比的裝置之間,在小山般的材料之間穿梭了好一陣子,我們真的顯得那麼渺小。
好在這個星球地面比較平坦,佔地約一千平方公里的地盤上到處是活動著的機器人與各種飛船。
我和張東又到了建設之地邊緣外五十公里的一個地方,那裡是一個大的製造場和開採區。
十餘個大型機器人在“開採”礦石。將“大手”把山體和低窪處一抓,一隻手就是幾百噸礦石,六隻手就是上千噸。然後機器人移動幾百米也就是兩三步路,將這些礦石送到一臺大型裝置裡,裝置外觀像個五角星的立柱型,起碼高一百米,最大對角長一公里。
那些礦石進入裝置後,十來分鐘就從五個角邊“流”出來幾十米直徑的長園柱。哦,有一個角里“流出’的是碎礫,那個機器人用大手接著碎礫就走回去放在一邊。這時另一個巨型機器人又將礦石“挖”來了。
這樣的裝置我稱之為“煉爐”的就有四個。三個機器人一組,兩個“開採”礦石,一個“搬運”。將四根巨大的圓柱體送到兩公里外的另一個“工場”。
這裡又是幾十平方公里的地盤。
四個大得不得了的裝置屹立在那裡,巨型機器人將四根不同的圓柱送進幾個入口,半個小時後,機器裝置附近的幾十個五十米高的機器人將裝置“送出來”的大型“配件”“抬到”一邊去,用粗大的繩子將其固定好,一艘大的吊運飛船飛來在上面,伸出奇怪的“勾”將繩子勾住,直線上升到空中後向組裝場飛去——
真是不可思議的“生產”。
我又回到了一號的戰艦裡,叫她帶我去另一個生產場地真實的看一下。
我們現在到達的星球其實不遠,只比地球到月球遠一點而已。
一號說原來準備選在另外一個星球上去,發現這個星球引力大一點,材料更豐富一些。就根據各種情況定在這裡的。
這裡的生產區域更大,現在也是在生產製造裝置。主要生產的裝置象剛才看到那個星球上生產的一樣,只是巨型機器人多一些,吊裝飛船更大更多。
完全可以說我是到了“大人國”裡。
只是一點,那些都是機器人,完全聽從一號的程式指令,一號要聽我的,所以也就是這個星球的生產都是在為我服務。
我看了看一個組裝了五百米高的,比地球上任何高樓都高,還很長的裝置。向張東說:“這個機器是製造什麼的?真大呀!”
張東恭敬的說:“主人,‘太空母艦’長達一百二十公里,那麼殼體厚度應該在零點九至一點二公里厚。一號與二號設計的這些殼體分為三層。第一層為內部層,厚兩百米;中間層與內部層有十米的距離作為隔離層,中間層厚五百至九百米;最外層與中間層相隔五米,最外層是用特殊材料製造的,厚八十米左右。完全可以承受零下五萬度至三百萬度高溫的考驗,並且硬度和柔度是最好的。這些都可以在這裝置裡一次成型後進行拼裝。”
在太空高速行駛時的外殼溫度真的很高,經過兩次溫度傳導,太空母艦裡應該對外界的溫度沒有反應了。
我感嘆的說:“原來二號給我上課時說過,鑽石再好也沒有太空戰艦的外殼材料好,真是這樣的。要是人類製造的話,最近幾百年是不可能做出這麼大的戰艦來。哦,這些材料重嗎?”
“一號說,這些材料密度不是很大,平均比重為二點九三。整體戰艦過重的話會消耗太多的能量的。以後內部很多材料密度可以做成零點五,比水還輕,但是硬度和承重力卻比地球上的普通合金好五十倍。”張東說。
真是太偉大了。
我突然看到一艘超大的運輸飛船降落在幾公里外,我又問:“運輸飛船裝的什麼東西?”
張東看了一下後說:“一號說是從能源星球採回來的能源品,一次三千噸,可以供兩個星球的機器人和裝置使用十五天。另外還有四艘運輸飛船,每一百小時就往返其它星球一次,運回來幾千噸特殊材料。許多特殊部件裡都需要的。”
媽的,這麼大的工程,老子不敢再去看,去想象這個生產過程了。
我叫張東開車回到一號的戰艦裡,叫一號回“天龍星”去。
我在感嘆時,已經回到了“天龍星”。
看也看夠了,感覺也算是夠了,但是好象還差點什麼似的。我就問一號:“一號,以後‘太空母艦’的殼體和主要支撐結構製造好後,裡面將怎麼分層。你原來的資料說分為四層,將怎麼辦?”
一號溫柔的笑了笑說:“我的主人,只是這個太複雜,您又沒有問這個詳細的資料。是這樣的,‘太空母艦’內的空間平均高十七公里,裡面將用板材分為四層,每層的板材需要三十米厚,並且每層的生活空間又將是一艘獨立的超級太空飛船,一旦母艦要被擊毀,母艦將把殼體分開,讓每一層的超大飛船快速離開,保證裡面的裝置和生物的安全。這只是最壞的打算。”
就這些製造方法和設計理論也是我沒有聽說過的,真的不可思理論。
“對於每一層的空間,將製造一個人造太陽和一個人造月亮,保證每個空間的植物和生物的生長與生活。因為母艦可以漂浮在太空中是一個密閉的整體,還需要大量的空氣和氧氣。我們現在就在開始從‘天龍星’上收集氧氣進行壓縮,每天壓縮五十噸。當然還有其它技術來保證大面積的空氣需要。在每一層裡,可以乘直升飛機到處去看一看,旅遊一下。最後是裡面需要的泥土和石頭,水分等不在我們製造時間之內,將根據主人的意思隨時進行美化裡面的空間。”
是呀,每一層幾公里高,面積那麼大,隨便哪一層就可以把這個基地的全部東西搬進去。可以說裡面會有超過三千平方公里的面積進行建設,比一個小國面積就大。
假如移一些人去生活的話,一億人是沒有問題的。有那麼多人嗎?按照地球上的說法: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誰敢保證這麼多人不發生內戕?
既然當初沒有想太多這方面的問題,以後得好好想一下。
我在思考時,顧英來提醒我該進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