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繁體版 第105章 棺材

第105章 棺材


人在夫簷下 絕世異仙 親愛的,我們一起長大 婚前試愛:緋聞萌妻嫁給我 末世重生之心蓮一朵朵 豪門虐愛:領養的妻子 顛倒眾生 網遊之金庸群俠傳 重生之嫡女皇妃 貴婦養成史

第105章 棺材

第一零五章 棺材

正是中午時分,新街口人來人往好不熱鬧,董知瑜想想覺得今天的任務算是完成了,便以步代車,慢慢往雞鳴寺方向走去。

路邊停著一輛德式筒子車,懷瑾在車裡看著董知瑜的背影。她今天本是在這一帶辦事,沒想看見董知瑜和馬修從銀行裡走了出來,心生納悶,他兩個去銀行做什麼?

她發動了車,緩緩迎了上去,在董知瑜前方一點靠人行路停下,搖下了車窗。

董知瑜迎了上去,於是車窗外現出一張春風化雨的臉。

“你去哪兒?”懷瑾問。

“雞鳴寺,回去上班。”

“上來,我送你。”

待董知瑜爬了上來,懷瑾又問道:“你是……買東西?”

“哦,”董知瑜剛想應了,又想到自己分明空著手,“想給曾嘉黎買個禮物,看了一圈,沒有相中的。”

懷瑾頓了頓,“就你一個人?沒帶上週碧青她們?”

“嗯,她們沒空,一個人也好。”

懷瑾沒有再問下去,心中烏雲密佈,她和馬修在銀行究竟是辦什麼事?

葉銘添這天下午找到董知瑜,一張臉上喜憂參半,說是山東來電話了,父母親收到了信和照片,覺得寫信一來二去的,即耽誤時間又寫不清楚,便託人往他單位打了電話,父母的大致意思是,從他那兒對董知瑜早有耳聞,如今看到了照片,也知道她家人的意思,二老是十分滿意的,願意在董若昭夫婦去美國前趕去,將這門親事定下來。

“父母親打算先搭火車來玄武,之後再跟我倆一起趕去滬都,我在電話裡答應下來了,我也想不出有什麼不妥的地方,你覺得呢?”

“嗯……我沒意見。”

“知瑜,還有件事情,我不知道怎麼跟你說,不過目前我還在跟懷參謀商量,看有沒有轉圜餘地。”

“什麼事?”董知瑜這樣問著,心裡想到那天晚上懷瑾的話,便也有了些數。

“今天早晨懷參謀找到我,其實她昨天便給我打過預防針,只是當時還沒有定下來,今天早晨說已經定了,派遣我下月中旬去山東,帶隊沿津浦鐵路往北,打擊渝陪和安平的軍隊。”

“這……要多久?”

“唉,知瑜你先別急,我再跟懷參謀請請願,實在不行我先過去,打兩個月再找機會回來……我給懷參謀說了要跟你訂婚的事,再等等吧,她不至於不通融。”

“戰場上哪有兒女情長,你也不要急,先做好公事罷了,我這邊不用擔心,”董知瑜這麼安慰她,自己心中也稍稍舒了口氣,“你的家人什麼時候過來?”

“在買火車票,就這兩週吧。”

天津的交貨日期定在三週後,葉銘添的父母則在十日後抵玄。天津那邊,董知瑜並不急著要這些武器彈藥,與馬修商量之後決定給出三週時間,如此他有充分的時間調集與準備,另一方面董知瑜也希望交貨前可以安心陪葉銘添的父母去滬都見姑姑。

十天一晃也就過去,對葉銘添的派遣終究沒有如他所願而改變絲毫,若說他心中沒有半點不快肯定是假的,說起來他是軍人,如果不是定親的事迫在眉睫,被派上戰場他也並無怨言,按道理講,這些個人私事與戰事比起來,統統應該往後排,可他自覺與懷瑾私交甚好,在此關頭居然沒有受到一點照應,真正的是讓他有絲絲的不滿和埋怨。

無論如何,眼下接待好父母並將這門親事定下為大,如此,他即便上了戰場,也覺心安。

父母親輾轉乘火車來到玄武,這天他早早便攜了董知瑜在下關車站等候。南下的這趟列車到了站便湧出一批批疲憊不堪的旅客,長途顛簸的折磨不說,這一路上還幾次停車,有偽軍計程車兵上來盤問檢查,搞得大家疲憊之餘又是緊張與惶恐。

“爹,娘!”葉銘添遠遠地衝一對五十歲上下的老夫妻揮著手,他憑著自己偽軍軍官的身份才得以和董知瑜來到月臺等候,如此,二老也省去出關口檢查的麻煩。

董知瑜隨葉銘添迎上了近前,只見面前站著一對稍顯拘謹的老夫妻,身上的衣服嶄新得很,像是剛剛完工便穿了來,老伯的大褂是新,可頭上還戴著頂有些褪色的瓜皮帽,快五月底的天,雖不甚炎熱,看著卻也有些格格不入。

“葉伯父,葉伯母,一路辛苦了,歡迎來到玄武。”董知瑜倒也大方,畢竟不是心上人的父母親人,除了對陌生人本有的那股矜持,她並無緊張之感。

“喲,這閨女,”葉銘添的母親喜滋滋地瞅著她,又轉頭瞅了老伴一眼,“比照片上還俊!”

瓜皮帽下那張臉,只迅速將董知瑜看了眼便閃開眼神,想必是極顧忌傳統禮數的,即便是未來的兒媳,眼對眼地看人家也不成體統,不過是臉上掛著若有若無、恰如其分的一絲笑容,這笑容,增一分則輕佻了,沒了男性家長的威儀,少一分又凶悍了,缺了初次見面的尊重。

董知瑜邊陪著二老往站外走去,邊也觀察著他們,這葉伯母,像是典型的山東女人,長得高大魁梧,聲音洪亮,很容易便和自己親暱上,葉伯父呢,反而不苟言笑,聽葉銘添說他家是祖傳的中醫世家,父親繼承衣缽,而到了自己這裡,卻不感興趣,正逢亂世,便隨了軍,至於中醫,便由二弟繼承了去。

單看這對老夫妻,是本分人家不錯,若說家底,並不是沒見過世面的平頭百姓,但也並不富裕就是了,董知瑜希望,自己準備的兩根金條能夠給這個家庭彌補些什麼,畢竟一根大黃魚在眼下的玄武城就能換來一座房院了。

葉銘添在玄武和另一個外地軍官合住,家中安排不了父母,便在這幾日包下了旅館中的一間房,和董知瑜說定,安頓下來之後,兩人先帶二老遊玩一番,看看古都風韻,嚐嚐這裡的美食,畢竟在玄武逗留時日不長,三四天後便又要動身赴滬,在玄武,一來先會一會董知瑜,瞭解一下董家的情況,二來也歇歇腳。

葉家老夫婦此次大包小包,帶的東西恐怕比人還要重,本是禮數週全之人,這一趟前來,要見未來的兒媳,要上門求親,另外對於長子的上級懷參謀,他們也是久聞其名,知道葉銘添一直跟著她,受到不少照顧,也想著藉此機會登門拜訪一下。

安頓好之後,四人又在事先安排好的飯店包房裡吃了頓飯,席間葉母自是對董知瑜讚不絕口,並將當年婆婆傳給她的一對老玉手鐲當著面給了董知瑜。董知瑜早料到這次見葉銘添的父母會牽涉到諸如此類的事情,她也想好了,暫且就先收下,畢竟都是規矩,等將來再還給人家便罷,於是作勢推託了兩下也就收了下來。

飯後董知瑜和葉銘添將二老送回旅館,路上董知瑜悄悄拉過葉母,遞給她一隻錦帕包起的物件,但稱是孝敬二老的見面禮,請她笑納。葉母心中納悶,這見面禮剛才飯桌上怎麼沒提,像自己,當著大家面把那一對鐲子拿出來這麼一送,送的人有面子,收的人有光彩,這姑娘倒是有意思,之前提也不提,這會兒獨獨拉了自己遞上來,轉念一想,許是年輕姑娘家不好意思,客氣一番也就收了去。

晚上回了旅館,和老伴開啟這錦帕,一時以為看走了眼,直把那兩根金條放在手裡左看右看,甚至拿牙咬了,這才信了眼前所見,老兩口大眼瞪著小眼,這見面禮怎麼收?哪有頭回見兒媳就收人家姑娘十兩黃金之說?

“老頭子,你聽過這樣的規矩風俗不?”

葉父邊琢磨,邊直搖頭。

“大銘跟咱說過,這姑娘家原本是殷實人家,後來沒落了,難不成這點東西在人家看來確實就是小意思?”

葉父想了想,又是搖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話不假,可人家再有錢,是人家的,這禮咱不能收,明兒讓大銘拿去還給人家。”

翌日早晨葉銘添來接父母親,看到這金條也嚇了一跳,只聽董知瑜說過準備了見面禮給二老,原想可能是些衣料藥材之類,這十兩黃金,拿回老家足可以幫兄弟三人每人置所宅子娶媳婦了,不要說見面禮,就算是嫁妝,縣上也沒兩家出手如此闊氣的。

葉銘添包了這金條,尋了個單獨的機會便向董知瑜問起,“知瑜,你看這禮太重,我爹孃不敢收呢。”

“銘添,原是我唐突了,應該當面和伯父伯母說清楚,這是我母親生前攢下的私房錢,臨走前曾經交予我,讓我將來轉送給未來的……婆婆,也算她的託付。這事連姑姑都不知道,昨天私下裡交給了伯母,也算完成母親生前的遺願,這禮物請伯母只管拿去,將來無論怎樣都是她和伯父的便是。”

葉銘添一聽這話,心中大喜,喜的不是得了這錢,而是她這番話不正是表示和自己永結伉儷的決心嗎?這麼一來,他也不再推託,滿心歡喜地又把這金條連同錦帕一起拿回去交給了父母。